三维立体画的观看方法

三维立体画的观看方法
三维立体画的观看方法

三维立体画的观看方法

温馨提示:欣赏三维立体画的时不宜过长,否则会对眼睛有不良的影响。

在五、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曾经流行看一种“立体镜”。实际上是这样一种镜子。它能使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是用两部照像机,置于双眼的位置拍摄所得。在人们用立体镜看去时,就会呈现立体感觉。还有一个视点的问题,人们看某物时不会前、后都清晰,当我们把视点调到前面时,后面就会模糊,反之前面就会模糊。当然,这些调节是我们无意识的。我们想看清什么物体时,就马上把视点调到它上面。

三维立体画制图技术

三维立体画制作技术就是利用电脑把普通的平面画制作成一幅三维立体画的图像输出技术,主要采用工艺包括平面设计功能或专业的制图软件。立体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相同的图案在水平方向以不同间隔排列而成,看起来是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样的立体画可用任意一种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如Photoshop、Illustrator、Windows画笔等,如下图所示。

另一类立体画较为复杂,在此类立体画上你无法直接看到物体的形象,画面上只有凌杂的图案,通常都是采用程序制作这类型的立体画。

两种作品观看方法都是一样,看画时把视点落在立体画后面合适的位置,让左眼看到左眼的影像,使右眼看到右眼的影像,使左眼看到的画面与右眼错开一个单位块,最终左、右眼也就看到不同的图案。如果我们把这两幅图案做成象左右两张照片一样有一定差别,就能看出立体效果。具体欣赏方法如下:当阁下观看立体画时,你要想象自己正在欣赏玻璃橱窗中的艺术品,也就是说你不要看屏幕上的立体画,而要把屏幕看成是玻璃橱窗的玻璃,而阁下要看的是玻璃之内的影像。

一、两点练习法:请把下图上方的两点作为目标,先使眼睛休息片刻,然后象眺望远方那样,用稍模糊的视线瞄准两点,就会看从两点各自分离出另外两个点,然后调整视线,试图将里面两个点合成一点 ------ 当四点变为三点时,你便会看到立体图象。又或在纸上画两个小圈,相距约三厘米,象刚才一样把视点调到纸后面,使两个圆圈重合成一个。

二、其他观看方法:把视点调到物体后面,对于一个初看三维立体画的人来讲并非易事,可以循序渐进,按以下方式来进行:

(A)在面前(25厘米处)伸出手指,眼睛看手后面的物体,比如地面,此时应发现手指已变成两个。然后。平行伸出两个手指,相距3厘米左右,眼睛看地面,使手指看作四个,努力使中间两个手指并在一起,成为三个手指。

(B)如果在电脑上观看费劲的话,可以这样,如果画面上标有两点(若没有,可以通过仔细观看,在横向上,相隔约3-5厘米,就有相同的图案,如两个相同颜色和大小的点等),那么可以用两个颜色深点的线垂直粘在显示器屏幕的上面(可以进入屏幕少许),使两条线垂直并分别与两点相连。之后,在显示器后面上方放个小东西做参照物,沿显示器上边沿来看参照物,前后移动眼睛的焦点,使左眼、左线、参照物成一直线,右眼、右线、参照物成一直线,可以挡上一只眼调整,然后两眼看参照物,此时两条线就变成了三条,让视线沿中间的线爬进立体画面就看到了立体效果。

经过以上练习,如果都通过的话,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看三维立体画了。但要注意,图画上下两边一定要与双眼平行,斜着不会看出来的。但倒过来(180度)能看出,不妨请一试。还有一点,如果眼睛近视,一般不会有什麽妨碍,但如果双眼视力相差过大,就一定要照顾双眼,调节眼与纸之间的距离,使双眼看到的图案都较清晰,而不是一边很清晰一边模糊。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Tuesday, May 24, 2011 09:44 引言 理想的视觉显示与日常经历中的场景对比,在质量、清晰度和范围方面应该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当前的技术还不支持这种高真实度的视觉显示。随着2009年底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热映,三维立体(3D Stereo)显示技术成为目前火热的技术之一,通过左右眼信号分离,在显示平台上能够实现的立体图像显示。立体显示是VR虚拟现实的一个实现沉浸交互的方式之一,3D(3 dimensional)立体显示可以把图像的纵深,层次,位置全部展现,观察者更直观的了解图像的现实分布状况,从而更全面了解图像或显示内容的信息。 电影《阿凡达》热映的后时代,全民步入了3D立体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3D技术关注度的剧增,3D显示技术的普及化应用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实用阶段。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各种系统或设备对三维立体实现方式,推广三维立体的认知度。 1、3D立体显示原理 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如图表1所示。图中表示两眼光轴平行的情况,相当于两眼注视远处。内瞳距(IPD)是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两眼空间位置的不同,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原因。F是距离人眼较近的物体B上的一个固定点。右面的两眼的视图说明,F点在视图中的位置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立体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这就是人类的立体视觉,由此获得环境的三维信息。 人眼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是注视近处的固定点F。这时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两个光轴的交角就是图中的会聚角。因为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所以F点在两个视图中都在中心点。这时,与F相比距离人眼更远或更近的其他点,会存在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

Surfer画三维切片图

用Surfer 8画三维立体切片图 本软件是通过三维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3D RES)反演出的模型电阻率来画等值线,把几个等值线堆叠在一起就形成立体切片图。具体步骤如下: 1.进入三维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的显示窗口,点击“文件”下的“打开反演结果”, 打开三维电阻率反演文件(3D-1.inv),再点击“文件”下的“输出为XYZ格式”,(即3D-1.xyz)。 2.运行Surfer 8程序,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

A 列为记录点的X 坐标 B 列为记录点的Y 坐标 C 列为记录点的深度Z 坐标 D 列为记录点的模型电阻率 E 列为记录点的模型电导率 数据到此

3.画水平XY切片图,此图是以几个不同深度的等值线组合成的三维图。 3.1 把深度为0.7米的X列Y列D列复制到新建的Surfer表格里面,保存为‘1.dat’这就是第一层的等值线数据,如下图所示: 3.2 把深度为2.205米的X列Y列D列复制到新建的Surfer表格里面,保存为‘2.dat’这就是第二层的等值线数据,如下图所示:

3.3 把深度为3.936米的X列Y列D列复制到新建的Surfer表格里面,保存为‘3.dat’这就是第三层的等值线数据。依此类推,有多少深度数据就可以做多少层等值线图,也可以根据自己要求随意组合不同的层。 3.4 把1---n的等值线数据网格,再调入在同一个图形文档里进行编辑。如下图:

3.5 按层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好等值线图,再在“编辑”菜单里面点击“全选”对 齐所有的等值线。如下图: 3.6全部选中所有等值线,点击鼠标右键出现一个对话框,单击属性,在查看对话框里 调节倾斜为30度,投影选为透视。倾斜度可以随意的调整,只要看上去立体感较强就合适。如下图: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现状分析与应用前景

目录 引言: (3) 1、三维立体技术概述 (3) 1.1、概念 (3) 1.2、特点 (3) 2、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4) 2.1、眼镜式3D (4) 2.1.1、色差式 (4) 2.1.2、互补色 (4) 2.1.3、偏振光 (4) 2.1.4、时分式 (5) 2.2、裸眼式3D (5) 2.2.1、光屏障式 (5) 2.2.2、柱状透镜 (5) 2.2.3、指向光源 (6) 3、三维立体技术应用 (6) 3.1、应用范围 (6) 3.2、目前已存在的 (6) 4、三维立体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7) 4.1、技术壁垒 (7) 4.2、消费者体验 (7) 5、三维立体技术发展前景 (8) 【参考文献】 (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3D立体技术在商业应用上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3D立体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特征,然后简要说明其分类和技术应用,主要介绍了在显示方面的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壁垒、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适用盲区,最后介绍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3D立体技术显示技术眼睛式裸眼式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3D立体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它已然不止在高科技的商业上层出现,2008年北奥会开幕式的立体卷轴的设计,2010年欧洲出现了第一张3D报纸,同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出现了3D电视,而电影《阿凡达》将全球影视视角提高到三维立体的角度,国内随后也有《龙门飞甲》的3D特效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日本京都府精华町的东洋纺阪京研究所开发3D电子模特,也将3D技术应用到虚拟服装领域。目前,国内也出现了很多3D特效的商业广告,在昆明就有公交站台广告,一些整形医院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三维立体技术的平面广告,满足了消费者对整体或局部立体感的需求。这些都是三维立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三维立体技术概述 1.1、概念 (1)、三维立体图:是一类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观察这类图像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或借助器材。 (2)、三维立体技术:利用先进的数码合成技术制作神奇三维立体,选择清晰的照片或底片将其扫描到电脑里,直接在电脑里利用专业的三维立体制图软件进行配图和数字处理,用高精度彩喷机打印出来,再用冷裱机装裱即可。 (3)、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将三维影像通过一定的手段显示出来,并被观众体验到的技术。 1.2、特点 (1)、视觉上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立体图给人以真实、栩栩如生,人物呼之欲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利用三维立体图像包装企业,使企业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企业实力和档次,增加影响力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陈 曦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产业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 摘 要 】 传统显示技术只显示二维平面的信息,而立体显示技术显示的是物体的深度信息,它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来复现立体图像。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 关键词 】立体显示、光栅法、分时法、分光法 一、引子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产品正在进行更新换代,以LCD、PDP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清数字平板显示设备迅速崛起并快速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设备。这些新的显示技术的应用推广,虽然让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主观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显示技术仍停留在二维平面显示阶段。 随着3D标准的制定、HDMI1.4版本的发布以及蓝光碟机对3D的支持,3D产业链正在形成。现代显示技术在继数字化、高清化之后,正开始迎来立体化的新一轮升级大发展。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纷纷开播3D电视,尤其是2010CES消费电子展上各厂家纷纷推出3D显示设备,以及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在全球迅速掀起3D热潮,包括长虹在内的各大电视厂家纷纷研发出3D电视并上市销售。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二、立体显示原理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用两只眼睛还是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均可以获得立体感觉。总的说来,立体视觉的形成因素包括双眼视觉差异、透视感觉、画面细腻程度的差异、光照造成的阴影深浅变化、物体运动导致其大小及角度的变化等。其中双眼视觉差异是获取立体感觉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存在约65毫米左右的距离,因此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会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异。正是基于双眼视觉差异产生立体感觉的原理,研究者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重现立体图像。 三、常见立体显示技术 常见的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有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光栅法以及全息法等。其中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等均需要佩戴专用的眼镜,而光栅法、全息法属于自由立体显示技术,适用于裸眼观看。 通常在发送端用两台或多台摄像机,从不同方位模拟双眼进行摄像,得到具有视觉差异的图像信号,再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融合一路信号传送,电视机接收到上述信号后解码还原成分别供两眼观看的图

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

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 摘要:战场环境是一切军事行动的空间基础,战场环境仿真是目前军事作战模拟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用于实现战场环境感知仿真的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实现战场环境仿真,其目的就是构成多维的、可感知的、可度量的、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借此提高参训人员对战场环境的认知效率。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营造立体视觉效果是实现“沉浸”的关键,即根据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借助于一定的设备,使观察者在生理水平上对被观察的场景产生强烈的立体感。由于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场景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非实地拍摄),为了达到立体效果,就需要对图像的生成、显示与观察各环节进行适人化的处理,因此该技术也被成为“人造立体视觉技术”。 一立体视觉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面产生立体感的基本要求。 人眼在看真实的圆柱体和看屏幕上显示的圆柱体时,视差角有明显的不同,看屏幕时的视差角实际上和看平板玻璃时是一样的,因此不管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如何变化,立体感始终是一个平面,这也是普通显示器无法实现立体显示的原因。既然如此,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自然就是把显示器做成圆柱体形状,这样当然可以完美的显示圆柱体,不过这样的显示器不管显示什么内容时都会机械的制造出中间近、两边远的效果。 那么为了完美显示每一种物体,显示电风扇时就得用电风扇形的显示器,显示飞机又要用飞机形状的显示器,如果要显示宇宙该用什么形状的显示器呢?显

然,这样就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必须找到其它的方法。 设法分别向两眼输送两个拍摄角度略有不同的画面,给左眼的画面只让左眼看到,给右眼的只让右眼看到,那么如同前面提到的立体眼镜,调节两幅画面之间的细微差距就相当于调节视差角。 既然可以人为的控制视差角,我们就可以在显示圆柱体时调节视差角产生圆柱体的立体感,显示电风扇、飞机时产生电风扇和飞机的立体感,显示宇宙时产生宇宙中每个星球的立体感等等。按照这个方法不就可以实现完美的立体显示了吗?事实上,当今主流的4种立体显示技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的。 实现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需要经过两大步骤,首先,要准备好两套分别供左眼和右眼观看的画面。目前,这种画面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一、双机拍摄。拍摄电影或图片时将两台照像机或摄像机并排放置,两机间的角度和距离都模拟人的双眼。 二、从3D场景中提取。由于3D场景本来就被设计用来可供任何角度观看,所以从中提取两套画面自然不难,提取的两套画面相互间的角度要模拟人的双眼。 三、用软件智能模拟。这是利用计算机根据原始画面重新生成两套画面,可用于将现有的普通视频和图片转换为立体显示的片源,但效果略差。 片源准备好以后,第二个步骤就是将它们输送给双眼,并且要点是给左眼观看的画面只能让左眼看到。在输送时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的调节两套画面的差距,只要能将上述途径获得的片源按要求输送给双眼,那么人眼就会自动产生与画面对应的立体感了。为了实现这一步,各种立体显示技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4种

浅谈三维显示技术

浅谈三维显示技术 摘要:目前许多研究者已经把三维显示系统作为下一代最有潜力的显示系统,并已经提出了许多三维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未来几年必将掀起了一场3D 视觉革命。当前研究中的三维立体显示器件可以分成三类:戴眼镜式、多视点 裸眼式、真三维显示。当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三维显示器件主要是戴眼镜式和 多视点裸眼式,上述两种显示技术的主要问题是长时间观看会产生视觉疲劳。 真三维显示可以消除视觉疲劳,特别是近几年,全息立体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包括硅基液晶、光折变材料、表面等离子体等技术实现新型的全息立体显示方 式。三维显示技术的已成为当前的研究得热点,其中可以真实得再现出与真实 物体一样的深度和视差信息的全息显示技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三维显示。可 以预见在未来的5至10年以后,具有高临场感、浸入式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将 无处不在。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显示技术的背景和发展概况,接着简要介绍了 各种三维显示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立体的,我们的眼睛在现实世界中获取的视觉信息,有很多都具有立体的三维信息。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量图像信息中也有很多都是平面视觉信息,例如在报纸、杂志、电视机上看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图像,这些信息均是对三维实物或场景的二维投影表达,从而失去了诸如:立体视差,移动视差等的心理暗示,没有真正的立体感。今天我们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三维景物。它们主要应用于各种各样三维显示的软硬技术中。这些技术无一例外都必须符合人眼立体感知的机理,提供足够多的三维感知因素使人们能有一种强烈的立体感。现有的一些三维技术,虽然能实现一定的三维显示功能,但长时间观看会有头晕、疲惫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考虑人眼立体感知的工作机理。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分布在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几个领域内的零散文献中。真实地再现世界始终是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几年来,由于计算机性能和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三维图像,并且在三维显示方法和系统实现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 按基本工作原理是否为双目视差将三维立体显示分为两大类。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眼镜立体显示和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相对成熟并有相应产品;非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全息立体显示、集成成像立体显示和体显示等,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较不成熟,大多没有相应产品。接下来对这些三维立体显示的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特性进行阐述。 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视差。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基于戴眼镜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原理如下:此种三维立体显示是在观看者双眼前各放置一个显示屏, 观看者的左右眼只能分别观看到显示在对应屏 上的左右视差图,从而提供给观看者一种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沉浸感。这种立体显示存在单用户性、显示屏分辨率低、及易给眼睛带来不适感等固有缺点。

立体显示技术

3D立体显示技术 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兴的、极有应用前景的计算机综合性技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立体显示是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人在虚拟世界里具有更强的沉浸感,立体显示的引入可以使各种模拟器的仿真更加逼真。研究立体成像技术并利用现有的微机平台,结合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在平面显示器上显示立体视景。一、立体显示原理 由于人眼有 4 - 6cm的距离,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中的图象是有差别的。两幅不同的图象输送到大脑后,我们看到的是有景深的图象。这就是计算机和投影系统的立体成像原理。依据这个原理,结合不同的技术水平有不同的立体技术手段。 只要符合常规的观察角度,即产生合适的图象偏移,形成立体图象并不困难。从计算机和投影系统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图象的显示刷新率问题,即立体带宽指标问题。如果立体带宽足够,任何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机显示立体图象都没有问题。 二、四种立体显示技术 下面就介绍4种技术如何将片源输送给双眼,其中前三种,分色、分光、分时技术的流程很相似,都是需要经过两次过滤,第一次是在显示器端,第二次是在眼睛端: 1)分色技术: 分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我们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共有4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感觉亮度的细胞,另外三种用于感知颜色,分别可以感知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感知其它颜色是根据这三种颜色推理出来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要注意这和美术上讲的红、黄、蓝三原色是不同的,后者是颜料的调和,而前者是光的调和。 显示器就是通过组合这三元色来显示上亿种颜色的,计算机内的图像资料也大多是用三原色的方式储存的。分色技术在第一次过滤时要把左眼画面中的蓝色、绿色去除,右眼画面中的红色去除,再将处理过的这两套画面叠合起来,但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 目前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共可以分为分光立体眼镜 (Glasses-based Stereoscopic)、自动分光立体显示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全息术 (Hologram)和体三维显示(V olumetric 3-D Display)4大类。 其中的前两类应该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技术了,它们都采用了视差的方式来给人以3D显示的感觉: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稍有差别的图像,从而欺骗大脑,令观察者产生3D的感觉。由于人为制造视差的方式所构造的3D景象并不自然,它加重了观察者的脑力负担,因此看久了会令人头痛。而全息术则利用的并不是数字化的手段,而是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它一般只能生成静态的三维光学场景,并且对观察角度还有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它对于人机交互应用而言还并不适合。 体三维显示则与前三者不同,它是真正能够实现动态效果的3D技术,它可以让你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三维透视图像。体三维显示技术目前大体可分为扫描体显示 (Swept-V olume Display)和固态体显示 (Solid-V olume Display)两种。其中,前者的代表作是Felix3D和Perspecta,而后者的代表作则名为DepthCube。 Felix3D拥有一个很直观的结构框架,它是一个基于螺旋面的旋转结构,如下图所示,一个马达带动一个螺旋面高速旋转,然后由R/G/B三束激光会聚成一束色度光线经过光学定位系统打在螺旋面上,产生一个彩色亮点,当旋转速度足够快时,螺旋面看上去变得透明了,而这个亮点则仿佛是悬浮在空中一样,成为了一个体象素(空间象素,V oxel),多个这样的voxel便能构成一个体直线、体面,直到构成一个3D物体,过程很直观,不是么? Perspecta可能是扫描体3D显示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了,它采用的是一种柱面轴心旋转外加空间投影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与Felix3D不同,它的旋转结构更简单,就一个由马达带动的直立投影屏,这个屏的旋转频率可高达730rpm,它由很薄的半透明塑料做成。当需要显示一个3D物体时,Perspecta将首先通过软件生成这个物体的198张剖面图(沿Z轴旋转,平均每旋转2°不到截取一张垂直于X-Y平面的纵向剖面),每张剖面分辨率为798×798象素,投影屏平均每旋转2°不到,Perspecta便换一张剖面图投影在屏上,当投影屏高速旋转、多个剖

三维立体图及答案

请您欣赏:三维立体图及答案,让您一 次看个够 三维立体图,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一种图。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里面有一种奇妙的立体世界。 三维立体图,只要您两眼平视它后再交叉看,就会发现一些东西,那是什么东西呢?样式您可能意想不到!这幅是老虎,那幅又是“口袋”2字, 甚至有中国地图。 三维立体图你看看这个杂乱的世界,便会发现一些规律。像画,这可不简单。这是在一个空间里画的。就像一个房子,三面有墙,一面没有,你看 的那一面就是没有墙的那一面,里面就是藏的东西。 观看三维立体图至少有四种技巧可以推荐: 1、(特别推荐)第一种方法是:双眼与三维立体图距离20厘米,伸出食指,竖在眼睛前方3厘米处,双眼先看食指,缓缓地再透过食指看三维立体图上的“献血光荣”,注意眼珠转动要慢要小,可以说是微调,当1个“献血光荣”变成2个“献血光荣”时,三维效果就可以显现出来。

图中中下方显示的立体图为:一只奔跑的梅花鹿 2、第二种方法是要让你的眼睛休息三分种,在三维立体画上方中间位置用视线确定两个点,然后用稍微模糊的视线越过三维立体画眺望远方;这时就会看到从两个点各自分离出另外两个点,成为四个点,这时候图象就会模糊起来,不要急,调整你的视线,试图将里面的两个点合成一个点,当四个点变成三个点时,你就会看到立体图象了。但要注意,图画上下两边一定要与双眼平行,斜着不会看出来的。 3、第三种方法是先看着屏幕上反射的自己的映象,然后缓缓地将视觉注意力转向图片,但注意眼珠不要转动,不要盯着图片中的细节看,而是模 糊地看着图片的全貌型……

4、第四种方法是先将你的脸贴近屏幕并且眼光好像穿过屏幕,然后缓缓地拉开距离,不要使眼睛在图片上聚焦,但又要保持你的视线,边拉开边 放松视觉,直到三维效果显现出来。 好了,以下是“爱心献血屋”网站站长“无偿献血者”林瑞班创作的一些三维立体图,“无偿献血者”创作三维立体图,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更为重要的是想通过三维立体图这种许多人爱看的图来宣传无偿献血,这些图片首次发表在“爱心献血屋”网站上,请您多多指教!! 口袋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应用及发展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应用及发展 摘要: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True 3D Volumetric Display Technique)是计算机立体视觉系 统中最新的研究方向。基于这种显示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具有物理景深的三维图像,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图像逼真、具有全视景、多角度、多人同时观察和实时交互等众多 优点。 一、真三维显示概况 三维显示是对物体固有的三维信息进行记录、处理和再现的可视化过程,可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基于阴影等心理深度暗示的二维屏幕透视显示,即所显示的图像只有心理景深,没有物理景深,缺点是不能直观表达深度信息,三维空间立体感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想象重构能力,容易产生混淆。第二类是基于双目视差暗示的体视对显示,缺点是视角有限,焦距固定,多数情况下需借助助视仪器,非自然的深度感容易引起错觉、视觉疲劳及头痛等不适。严格地说,这两类显示不能提供完整的深度暗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显示。在空中交通管制、军事战术和战略显示、医学成像等应用场合,三维信息可被看作是结构性的——即视觉上属于三维结构或是数值性(超多维数据),使用前两类伪三维显示技术,容易丢失第三维信息,无法显示出具有真实空间感的三维立体图像。第三类的全息显示能再现图像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因此能利用二维介质显示出虚拟三维效果,使观察者有三维视感。但全息显示设备复杂,要求很宽的信号传输带宽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容量。第四类的三维显示利用人眼视觉系统固有的三维数据处理结构,显示出占据着真实体积空间的三维图像信息,因此被称为真三维立体显示。 二、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原理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是直接将三维数据场中的每个点在一个立体的成像空间中进行成像,每一个成像点(x, y, z)就是真三维成像最基本的单位——体素点(voxel),一系列体素点就形成了真三维立体图像。

三维立体画原理和观看方法

三维立体画是利用人眼立体视觉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普通绘画和摄影作 品,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 立体的感觉,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充 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将使你看到一个精彩的世界。 一、立体视觉和立体画原理 人有两只眼,两只眼有一定距离,这就造成物体的影象在两眼中有一些差异, 见右图,由图可见,由于物体与眼的距离不同,两眼的视角会有所不同,由于视 角的不同所看到是影象也会有一些差异,大脑会根据这种差异感觉到立体的景 象。 三维立体画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水平方向生成一系列重复的图案,当这些图案在两只眼中重合时,就看到了立体的影象。参见下图,这是一幅不能再简单的立体画了。图中最上一行圆最远,最下一行圆最近,请注意:最上一行圆之间距离最大,最下一行圆之间距离最小。

这是怎么发生是呢?让我们再看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复图案的距离决定了立体影象的远近,生成三维立体画的程序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依据三维影象的远近,生成不同距离的重复图案。 二、立体画的观看 如果你现在还不会看立体画,是不是已经很着急了,下面我将介绍怎样看立体画。 立体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相同的图案在水平方向以不同间隔排列而成,看起来是远近不同的物体,请看下图。这样的立体画可用任意一种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如Photoshop、Windows画笔等,你也可以一试。

另一种立体画较复杂,在这种立体画上你不能直接看到物体的形象,画面上只有杂乱的图案,制作这样的立体画只有使用程序了,我为此编写了一些程序,有C和QBASIC的源程序,请看自制立体画和程序下载。两种作品看法是一样的,原理都是使左眼看到左眼的影象,让右眼看到右眼的影象,(有人说了:你这不是废话吗?)听我说具体的方法:当你看立体画时,你要想象你在欣赏玻璃橱窗中的艺术品,也就是说你不要看屏幕上的立体画,而要把屏幕看成是玻璃橱窗的玻璃,你要看的是玻璃之内的影象。

浅谈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浅谈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3D立体技术在商业应用上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3D立体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特征,然后简要说明其分类和技术应用,主要介绍了在显示方面的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壁垒、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适用盲区,最后介绍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3D立体技术;显示技术;眼睛式;裸眼式;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3D立体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它已然不止在高科技的商业上层出现,2008年北奥会开幕式的立体卷轴的设计,2010年欧洲出现了第一张3D报纸,同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出现了3D电视,而电影《阿凡达》将全球影视视角提高到三维立体的角度,国内随后也有《龙门飞甲》的3D特效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日本京都府精华町的东洋纺阪京研究所开发3D电子模特,也将3D技术应用到虚拟服装领域。 一、三维立体技术概述 1.概念 (1)、三维立体图:是一类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观察这类图像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或借助器材。 (2)、三维立体技术:利用先进的数码合成技术制作神奇三维立体,选择清晰的照片或底片将其扫描到电脑里,直接在电脑里利用专业的三维立体制图软件进行配图和数字处理,用高精度彩喷机打印出来,再用冷裱机装裱即可。 (3)、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将三维影像通过一定的手段显示出来,并被观众体验到的技术。 2.特点 (1)、视觉上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立体图给人以真实、栩栩如生,人物呼之欲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利用三维立体图像包装企业,使企业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企业实力和档次,增加影响力 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脚手架三维立体图与施工工艺详解

脚手架工程 基础知识: 脚手架是在建筑安装施工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临时设施。砼结构浇筑、砖墙砌筑、装饰和粉刷、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都需要搭设脚手架。它是顺利完成电力建设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与使用的合适与否,不但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保障,而且也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脚手架的种类很多, 按用途分有砌筑脚手架、装修脚手架、安装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等; 按搭设位置分有内脚手架和外脚手架;

按材质分有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按结构形式分有立杆式、框组式(门型架)、桥式、吊式、挂式、挑式以及其它工具式脚手架;按立杆搭设排数分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和满膛脚手架。脚手架的组成结构: 脚手架的组成由垫板、底座、立杆、大、小横杆、斜撑、抛撑、剪刀撑、连墙杆、扫地杆及其附件等,下面就其主要作用介绍如下: 1、立杆(也称立柱、站杆、冲天杆、竖杆等):与地面垂直,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杆件。它的作用是将脚手板上的全部荷载通过底座、垫板传到地基上。 2、大横杆(也称顺水杆、纵向水平杆、牵杆等):与墙面平行。其作用是与立杆连成整体,将脚手板上的全部荷载传到立杆上。 3、小横杆(也称横楞、横担、横向水平杆、六尺杠、排木):与墙面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板上的荷载,并将这部分荷载传到大横杆上。在双排脚手架中,它是连接内外两排架体,增强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杆件。 4、斜撑(也称斜戗、八字撑):与脚手架外排立杆紧贴连接,与其立杆斜交并与地面形成45°-60°角,上下连续设置,形如“之”字。主要设置在脚手架拐角处,其作用是防止架子沿纵长方向倾斜并承受脚手架的水平作用力。 5、剪刀撑(也称十字撑、十字盖):在脚手架外侧设置

3D多视点立体显示及其关键技术_英文_张兆杨

第31卷 第1期 2008年2月 电子器件 Ch inese Jo u rnal Of Electro n Devi ces Vol .31 No .1Feb .2008 3D Multi -View 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 ZH A NG Zhao -y ang 1,2,A N P ing 1,2,LIU Su -xing 1,2 1.S chool o f Communication an d In f ormation Eng ineerin g ,S han ghai Un iver sity ,S hang hai 200072,China ; 2.K ey Laborator y o f Ad vanced D isp la ys an d S ystem Ap p lication ,Ministry o f Ed ucation ,S hangh ai 200072,China A bstract :As the nex t generatio n video display technique afte r 2D display based on DTV /H DTV ,three -di -m ensio nal (3D )multi -view stereoscopic display has been o ne of the mo st popular re search issues in the w orld .And for building a multi -view stereo scopic display system ,related key technolog ies are detailed ,w hich includes :Light field representation m odel and lig ht field capturing sy stem ,high efficiency multi -view video coding and transmissio n method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video standard ,high efficiency render -ing metho d fo r arbitrary position view at the decoder ,3D display techno logies and multi -view auto stereo -sco pic display .Fo cusing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above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ex -isting pro blem s is analyzed .Meanw hile a so lution for implementing a 3D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active auto -stereoscopic display is propo sed .Key words :stereo scopic display ;light filed acquisition ;multi -view video coding ;view rendering EEACC :7260 3D 多视点立体显示及其关键技术 * 张兆杨 1,2 ,安 平 1,2 ,刘苏醒 1,2 1.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2.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 收稿日期:2007-04-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2052、60572127);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资助(06SG4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T0102)作者简介:张兆杨(193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图象及视频处理、编码与多媒体通信,zhyzhang @shu .edu .cn ; 安 平(1968-),女,教授,研究方向为图象及视频处理、三维视觉,anping @shu .edu .cn ; 刘苏醒(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三维视频处理、编码与系统研究,liusuxing @sina .com . 摘 要: 作为基于DT V /HDT V 的二维(2D )显示之后的下一代视频显示技术,三维(3D )多视点立体显示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建立多视点立体显示系统,阐述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场表示模型和光场获取系统、高效的与现行视频标准兼容的多视点编码和传输方法、解码端任意位置视点的高效绘制方法、3D 显示技术以及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针对上述关键技术,分析了当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自由立体显示的3D 视频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立体显示;光场获取;多视点视频编码;视点绘制中图分类号:TP39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90(2008)01-0302-06 Three -dimensional (3D )stereoscopic display can provides mo re natural and im mersive visual effect w hich wins tremendous attention .A s is know n to all ,tw o of the impo rtant cues for human to gain three -dimensional information are binocular parallax and m otion parallax .Binocular parallax refers to seeing a different image o f the same object with each eye ,w hereas mo tio n parallax refers to seeing different im ages of an object w hen mo ving the head [1].To day ,although binocular stereopsis is still appreciated as the mo st im pressive w ay of perceiving 3D scene ,the classic tw o -view image form at is no longer reg arded to be the best w ay of representing 3D spatial info rmatio n due to its limit -ed view point .Therefo re ,the m ulti -view auto ster -eoscopic display ,w hich can pro vide binocular and

详解4种立体显示技术

详解4种立体显示技术 要使一幅画面产生立体感,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画面有透视效果 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面产生立体感的基本要求。如果画一个立方体却不遵照立方体的透视规律来画,那么画出来的作品就一定不会产生立方体所应有的立体感,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作品还是有透视效果的,只不过是别的东西的透视效果。那么什么是没有透视效果呢?一个正方形就没有透视效果,如果画面中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正方形的话就绝对不会有立体感。 二、画面有正确的明暗虚实变化 真实世界中根据光源的亮度、颜色、位置和数量的不同,物体会有相应的亮部、暗部、投影和光泽等,同时近处的物体在色彩的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方面都相对较高,远处的则较低。如果画面中没有这些效果或是违反这些规律,都不会产生好的立体感。 三、双眼的空间定位效果 人眼在观看物体时,两只眼睛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观看,看到的两幅画面自然有细微的差别,大脑将两幅画面混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根据它们的差别线索感知被视物的距离。这就是双眼的空间定位,是人眼感知距离的最主要的手段。如果重放画面的时候不能再现这种空间定位的感觉,那么即使前两点做很不错也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以上三点只有同时满足才能产生比较完美的立体效果,普通显示器可以实现前两点却无法实现第三点,而所谓的立体显示技术也就是能够再现空间定位感的显示技术。 关于为什么普通显示器无法再现空间定位感,可以藉由观察视差角的不同来理解。视差角就是双眼和一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角度,距离近则视差角大、距离远则视差角小,物体的表面有无数个点,那么就有无数个视差角,我们只需找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作分析。

有趣的三维立体图1

神奇的三维立体图——考你的眼力极限! 1.1:什么是三维立体图 立体图:那种二维图像里藏有三维图像的图像。 立体图的原理:人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造成物体的影象在两眼中有一些差异。 1.2:三维立体图的发展历史 历史上最早研究立体成像原理的人是欧几里德与达?芬奇。1838年,英国的查理士?威斯顿爵士(Sir Charles Wheastone)发明了立体双图(Stereo Pair,即两张描绘同一景物但却有立体图的图像)及其观察器,成了视差立体图技术的先驱者。 1839年,人们发现了立体照相机,它有平行设置的两个镜头,两张底片同时曝光。得到的两张照片虽然照的是同一景物,但拍摄角度却有着细微差别,这两张照片即构成了立体双图。在上世纪下半叶和本世纪初,立体双图在西欧一直是很时髦很热门的一项技术,并逐渐和艺术融合起来。大量的立体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被创造了出来。同时,这类作品也开始向东方传播。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使立体图像技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1959年,雷达专家贝勒?居里兹博士(Dr.Bela Julesz)参照雷达成像的原理。第一次用计算机作出了随机点立体双图(Two Picture Random-Dot Stereogram),简称Two-Pictures R.D.S). 居里兹博士的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于:他首次证明了立体双图中每一幅图不必一定是可观赏的景物,可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随机点阵。而两幅图的叠合却可形成一定的立体图像。 1979年,克里斯多福?泰勒博士(Dr.Christopher Tyler)实现了视差立体图像技术中的最重要的突破,他发明了单画面的随机点三维立体图像(Single _Picture R.D.S)这种图像实质上是大量随机点的横向的有规律的重复和组合。在立体双图中,由于人的两眼距离的限制,两幅图的横向宽度均不宜超过6.2cm。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泰勒博士发明的单画面立体图像就突破了这种限制。人们从此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任何宽度的立体图像。这样一来,其应用领域就十分广阔了。 近年来,人们在泰勒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造,推陈出新。比如,把随机点涂上不同颜色,就得到彩色立体图(Color Field Stereogram);把随机点处理成小图样,象树叶、花朵、条纹等,可得到更近于自然景物的生动立体图案。 很明显,三维立体图技术可以应用于织物和成衣的印花,墙纸、壁画和瓷砖的图案设计,产品包装装潢,工艺美术品制作等许多领域。它也是科普教育和开发儿童智力的极力课题。 1.3:如何观看三维立体图 要看出立体图可能需要你会”斗鸡眼”,先试试把下面图中的两点看成一点。

三维立体图看法

三维立体图 编辑 三维立体图,是一种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观察这类图像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或借助器材,最初用来表示需要通过立体镜观察的一对图像,包括anaglyph和autostereogram等。 目录 1概述介绍 2观看技巧 视线 顺序 放松 3观察方法 观察训练 看图禁止 4基本原理 5阴阳图 6案例说明 7注意事项 8主要分类

区别 9制作软件 10基本功能 11后期制作 12基本知识 1概述介绍 动态三维立体图 三维立体图,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一种图。要了解3D立体画成像原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立体图像的概念。立体图像通俗的讲就是利用人们两眼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原理在一个平面内使人们可直接看到一幅三维立体画,画中事物既可以凸出于画面之外,也可以深藏其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与平面图像有着本质的区别,平面图像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二维关系,人们看到的平面图也有立体感。这主要是运用光影、虚实、明暗对比来体现的,而真正的3D立体画是模拟人眼看世界的原理,利用光学折射制作出来,它可以使眼睛感观上看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关系。是真正视觉意义上的立体画。立体图像技术的出现是在图像领域彩色替代黑白后又一次技术革命,也是图像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2观看技巧 视线

首先要让你的眼睛休息三分钟,在三维立体画上方中间位置用视线确定两个点,然后用稍微模糊的视线越过 三维立体图 三维立体画眺望远方;这时就会看到从两个点各自分离出另外两个点,成为四个点,这时候图象就会模糊起来,不要急,调整你的视线,试图将里面的两个点合成一个点,当四个点变成三个点时,你就会看到立体图象了。但要注意,图画上下两边一定要与双眼平行,斜着不会看出来的。 顺序 第二种方法是先看着屏幕上反射的自己的映象,然后缓缓地将视觉注意力转向图片,但注意眼珠不要转动,不要盯着图片中的细节看,而是模糊地看着图片的全貌型。 放松 第三种方法是先将你的脸贴近屏幕并且眼光好像穿过屏幕,然后缓缓地拉开距离,不要使眼睛在图片上聚焦,但又要保持你的视线,边拉开边放松视觉,直到三维效果显现出来。 3观察方法 三维立体图是一种通常由计算机制作完成的单幅立体图,观察者通过将目光聚焦到图的后方(远处)或前方(近

三维立体图论文

浅议三维立体图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南通四建李传震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3d max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它可将不直观的二维图形用三维立体和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其各专业管线合理布置,避免施工阶段各个专业管线相互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 关键词:3dmax、三维立体综合图。 引言:3D Studio Max,常称3ds Max或MAX,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制作、游戏、辅助教学以及工程可视化等领域。在国内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的建筑效果图和建筑动画制作中,3DS MAX的使用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正文: 一、技术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机电安装工程也从最简单地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转而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甚至是更高的要求。机电工程是建筑的心脏和各个毛细血管,有大量管线安装在楼宇的走廊、垂直管井、各类机房等处,而通常由于建筑结构特点,可供安装的空间及其有限。特别是有着特殊造型的建筑,如以下造型的建筑: 建筑名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研发楼 本工程由几栋不规则的椭圆形建筑呈放射状展开,地下部分全部联通,机电

系统主要有:蒸汽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生活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洒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电系统可谓一应俱全,且各系统的主要管线及设备均布置在地下一层走廊及设备用房,管线布置错综复杂,如下图: 走廊综合管线 制冷机房设备管线 要想使机电管线安装达到优质、高效的效果,在施工之前必须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 传统的设计院在设计施工图时,各专业设计师按照自己的理想位置和标高将本专业的管线合理的布置在楼宇的各个空间内。在本专业的施工图上基本看不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