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十法之方法十: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富有文采

合集下载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在多数同学笔下,议论文总是呆板有余,轻松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有余,文采不足。

夫子说教般的语言,枯燥呆滞的文字充塞于议论文中,这样的文章即使讲出了一番道理,终究难以讨人喜欢。

致学教育老师建议同学们要记住,在确保论点正确、语言严密、论证充分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议论文会有着更强的说服力。

想让议论文语言“靓”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而修辞就是给议论文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选择》的`精彩片段:如果你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如果你是海鸥,就选择大海如果你是溪流,就选择清澈如果你是腊梅,就选择清寒。

文中用雄鹰、海鸥等的选择来比喻人生的选择,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添语言的文采美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俗语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

1.引用古诗名句,打造语言典雅美。

谈“立志”,可说“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谈“勤奋”,可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学习要有恒心,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谈“爱国”,可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引用名言警句,打造文章的思辨美。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的积累做起”,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三、巧用排比,展现语言的气势美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

排比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

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富有文采的议论文?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富有文采的议论文?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富有文采的议论文?引言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都经历的一场考试,其中包含各个学科的考试内容。

而高考作文作为第一大题,是考生在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一次大考。

然而,很多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缺乏文采和表达能力,因此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那么,如何写出富有文采的议论文呢?本文将提供一些指导,帮助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第一步:明确立场和观点在写议论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立场和观点。

议论文分为正反两方,所以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某个观点。

只有明确了立场和观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证和举例,使文章表达更加准确和有力。

而且,在明确立场和观点的同时,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目的,以便更好地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二步:准备论证和举例论证是议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论证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例证,以加强我们的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如果我们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环保行动的案例和数据,来证明环保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准备论证和举例时,我们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论证的逻辑性,二是举例的恰当性和具体性。

论证的逻辑性要求我们的观点和论据之间存在一致性和合理性,而且需要运用一些合理推理和演绎法来加强论点的说服力。

而举例的恰当性和具体性则要求我们选择与观点相关的、具有说服力的例子,以更好地支持我们的观点。

第三步: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要写出富有文采的议论文,我们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说服力,还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艺术性。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中,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排比等,可以通过将观点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或通过突出对比来加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感和吸引力。

而修辞方法包括抒情、叙述、描写等,可以通过运用美化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增加文章的诗意和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要使议论文有文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选取生动有趣的主题: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对你的议论文产生兴趣。

如果主题比较普通,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能够为议论文注入一些新鲜感。

2.清晰的逻辑结构:一个好的议论文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从引言到论点,再到论证,最后到结论,每个部分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功能。

通过合理的论证方式和条理清晰的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3.多样化的句子结构: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简单和重复的句子结构,可以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来增加文采。

例如,使用并列句、短语、从句等等,以增加句子的变化和层次感。

4.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比喻:在议论文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你的观点。

例如,可以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或者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论点。

5.适度的文学修饰:适度的文学修饰可以为议论文增添一些文采,但要注意不要过分使用,以免影响到论点的表达和逻辑的清晰性。

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等,但要注意用词恰当并与议论文的内容相符。

6.准确简洁的语言:文采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冗长和复杂,要保持语言的准确和简洁。

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最后,要记住,文采并非唯一的评判标准,清晰的逻辑和准确的论证对于议论文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要在追求文采的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要求,使你的议论文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

高中作文写作的论证与文采技巧

高中作文写作的论证与文采技巧

高中作文写作的论证与文采技巧随着高中作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越来越重要。

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论证和文采是两个关键要素。

本文将讨论高中作文写作中的论证技巧和文采表达,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一、论证技巧1.明确中心论点:高中作文写作的第一要务是明确中心论点,即文章的核心思想或观点。

在论证过程中,应该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避免离题,保持逻辑连贯性。

2.提供充分的论据:在写作中,论据是论证中的重要支撑。

要确保论据充分有力,具备说服力。

可以从个人经验、学术研究、历史事件等方面寻找相关的例子和事实,加强论证的可信度。

3.运用合理的逻辑推理:在论证过程中,要运用逻辑推理,将论据与中心论点连接起来。

可以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类比等逻辑手法,增强论证的合理性。

4.反驳与回应:论证中,要考虑并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

通过反驳反对意见,强化中心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但同时要尊重不同观点,以求达到辩证思考和全面性。

二、文采技巧1.运用修辞手法:诸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文的文采,妙语连珠。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矫揉造作。

2.选择合适的词汇:选择恰当的词汇可以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

要根据题目和写作对象,选择准确、具体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常见或模糊的词语。

3.注意语法和句式的多样性: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要注重句式的多样性。

可以运用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以增加作文的变化与丰富性。

4.注意修辞与感情的结合:通过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结合,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可以通过写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等方式,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引起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写作的论证和文采技巧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通过明确中心论点,提供充分的论据,运用合理的逻辑推理,反驳与回应,可以使作文的论证更加有力。

同时,使用修辞手法,选择恰当的词汇,注意多样的语法和句式,结合修辞与感情的表达,可以提升作文的文采。

议论文如何写出文采

议论文如何写出文采

• • • •
丛飞颁奖辞 (把时间献给孩子) 【颁奖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 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 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 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 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 但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 • • •
陈健颁奖辞 (37年坚守诺言) 【颁奖辞】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 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 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 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 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 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 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 体 •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 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 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 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 康巴铁汉 • 【颁奖辞】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 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 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 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 壮的风景。
•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 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 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无奈与感伤。
• • • •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 微尘颁奖辞 • 【颁奖辞】 •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 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 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 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如何使议论文语言生动——写优美议论文

如何使议论文语言生动——写优美议论文

• 这样的语言用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处,可使文章显得 文思飞扬,平添几分魅力。
2、形象阐释法
• 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形象化的语言 阐释一个抽象概念的内涵或者基本规 律。 • 注意:一、要扣住概念或规律的本质 特征;二、阐释语要精当简要。
2、形象阐释法
• 例如在下文中,对于“诚信”这一概念, 作者就用比喻的方法阐释了诚信的社会意 义, • “诚信之于人品,犹如雕花之于玉璞, 更增其美丽精粹;诚信之于他人,犹如沙 漠之中见绿洲,给人予清爽与希望;诚信 之于社会,犹如一滴雨水的滋润,一阵春 风的吹拂,虽然微小,却能孕育一个生机 蓬勃、健康向上的春天。”
4、引言阐释法
• 引的“言”是那些名人名言、名诗、 名歌、名词、名曲。用来论证或者总 结观点。它们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 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富含哲理。 • 在引用名言时别忘了加上自己对名言 的阐释语句,可以用在引言前,也可 以写在引言后,目的是加强说理的形 象性和哲理性。
4、引言阐释法
• 例如: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 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 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 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 一道晴空。” • 四处名言的选择,激活读者的联想空间,给文章 以厚实的人文背景,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句句 铿锵的话语,而且是一幕幕激昂慷慨的故事,显 得言简而意丰。
4、引言阐释法
• 除了引用确有出处的名句之外,还可以创造不同类型 角色的特色语言。如: “童真无邪的孩子说:“心灵的选择是把售货员阿姨 找错的零钱送回去一样简单。”初涉人世的青年说: “心灵的选择是面对高官厚禄毫不动心,用铁一般的意 志。”垂暮之年的老者说:“心灵的选择是昔日的竞争 对手落魄不堪时尽力拉他一把的宽容。” • 这里的引言是不同类型的人的富有个性(群体)特征的 语言,显得有代表性,有特色。在韩少华的《记忆》一 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值得借鉴: 医学家说:“健忘症是大脑走向衰亡的征兆。” 道德家说:“忘恩是负义之母。” 佛学家说:“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而革命家却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让议论的语言有文采六策略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让议论的语言有文采六策略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让议论的语言有文采六策略(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谨、准确,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文采。

有文采,是议论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评分标准,是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一个有利条件。

如何让议论的语言有文采,下面若干议论语言添色的方法和策略,分别概括为奇、势、活、简、真、曲。

一、“奇”字诀——形式新颖、与众不同1.巧用名句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引用古诗名句会让议论文的语言添色不少,如果能对这些古诗名句在形式上做一些巧妙的布置,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

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添色策略:这段话把三句名言以定语的形式嵌入一组排比句中,打破了以往常见的直接引用名言名句的方式。

不仅形式巧妙,句式整齐,而且句子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2.巧用对称对称美是写作经常追求的一种语言形式,一般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来。

严格的对称,精细每一个短语,不仅追求形似,而且追求神似。

这样的文段,不仅让人感受到整齐划一的形式美、语言优美的风采美,更让人叹服作者遣词造句的娴熟与高超。

看崇山峻岭,清流激湍,即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却用心感受到山的巍峨,水的灵动;看万山红遍,绿荫环绕,即使你不懂花的种类,树的生长,你却能感受花的甜美,树的奉献;看繁星闪烁的银河悬空,即使你不懂星星的距离,你却能感受黑夜的神秘与趣味。

由此可见,如若心有自然,心系自然,虽不知万物进化理论,却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灵魂。

自然近在咫尺。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添色策略:这段话从纵向看,第一、第二分句对称得非常整齐;从横向看,相邻的短语类型一致,如,“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是一组并列短语的对称,“山的巍峨,水的灵动”是一组偏正短语的对称。

议论文的语言“出彩”方略

议论文的语言“出彩”方略

议论文的语言“出彩”方略议论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语言。

那么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出彩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词造句方面,重视形象具体的描述;二是运用修辞手法,重视给人丰富的联想;三是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也能使语句新鲜有味。

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主要如下:一、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是作文的魔水”。

如果没有修辞,语言的形象性就要减色,议论文也相应地失掉了一定的色彩。

结合具体情节运用修辞,既有助于阐明道理,又可增加文章的风趣和吸引力。

假如长句、短句、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源源不断地从笔下涌出,使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不仅读来上口,而且品来有味。

比如有一篇议论文《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

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

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这段议论文字,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味道的确很浓。

又如写“忘记”的一篇议论文:如果忘记是春天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天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铭记就是“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这段文字也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有气势。

这些“出彩”的句子也是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这是曲折用笔的一种重要技巧,虚的虚着说,实的实着说,都是常人话语;若抽象的理用形象的事作之,或具体的事用抽象的语言写之,那就不凡了,显得奇了。

用在议论文的说理,还可以使文章富有意蕴,充满哲理意味,从而使说理更为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十: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富有文采
议论文是要讲道理的,但是讲道理并不意味着就得用干巴巴的语言,实际上议论语言也需要形象性,文字形象更有助于说理。

俗话说:“三分资质,七分打扮。

”要想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品之有味,就要在“打扮”上下些工夫。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那么,如何才能使议论文的语言“俏”起来、“靓”起来呢?以下方法或许对你不无帮助。

○一巧用比喻。

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我们知道,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讲清一种道理,而有些观点与道理,其本身很抽象,很深奥。

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铭记终生。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宣言书;高尔基谈谦逊时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这些语句文采丰腴,情味醇厚,读之如品佳肴,余味无穷。

○二巧用排比,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是一种富有极大表现力的修辞形式。

它可突出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行文的气势,用排比进行议论说理,既可增大信息量,又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培根在《淡读书》一文里,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快言快语,让你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

巧用排比句说理,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它会不由分说地把你裹挟到那奔腾的激流中,让你去感受它那鞭辟入里、雄辩有力的阳刚之气,去领略它那大气磅礴、不可遏止的巨大力量。

四川考生在《黄鹂·百灵·完人》一文中写道:“万物各有不足,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诸葛亮一生惟恭惟敬,可是不免有街亭失守之过;唐太宗贞观之治流传千古,可是不免有‘文字狱’之错;成吉思汗,逐俄御寇,功绩显赫,可是不免有杀城戮民之罪;一代伟人毛泽东,缔造新中国,功比天高,可十年浩劫留下一块瑕疵人人可见。

”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古今伟人之过,文字简练,气势宏大,在段落中充当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人各有不足”的论点。

其实,只要培养起锤炼语言的意识,我们每位同学都可以写出像上面两例一样精妙的排比句。

○三巧引俗语民谣,能够增强文章的趣味
生活中充满了形象生动,富有活力的语言,有些谚语、民谣、广告词更是清新生动,内涵深刻,如能准确引入文章,则能使文章语言妙趣横生。

谚语如:“打破沙锅璺(问)到底”(好问);“鸟美在羽毛,人美在智慧”“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勤劳);“屋漏更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磨难);“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惜时);“耳闻不如目见,眼见不如手经”(实践)。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大量引用了谚语、歇后语、文言词语及方言词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谚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歇后语)。

广告词也能为议论文添彩,如“我们一直在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因你更精彩”。

现代民谣尖锐泼辣,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讽刺有力,如“一人犯案,牵出一片:顺藤摸瓜,全都完蛋”;“工人担心下岗,农民担心白条;商人担心赔本,股民担心被套;学生担心考试,贪官担心举报”。

“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

”这是一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念出的顺口溜。

“种田不缴税,上学不缴费,盘古开天地,这是头一回。

”这是江西奉新县二中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周丽珍转述的来自当地民间的顺口溜。

“同病不同价,能差300倍;问诊不细致,上来就化验;程序不规范,盲目开处方;不问诊开药,属违规行为;狂草写处方,中西药同开;治普通感冒,问诊多科室;导诊不完善,找医生费劲;医药品价格,多高于药店;医院化验单,各家不互认;节假日看病,比平时更难。

”身处医疗卫生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奉献了这个名为《医疗服务“十宗罪”》的顺口溜……这些新民谣,反映民声,是一种冷幽默,经常收集,需要时信手拈来,定能使议论文语言生色。

○四穿插问句,能够创造文章的波澜美
语言贵有波澜,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不仅指内容要一层一层逐渐推进地展开,而且指语言要富于变化。

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穿插问句,制造波澜。

1.巧用设问
一位北京考生的高考作文《转折》这样开头:
‚曾经常常在想,文字的天地无涯无际,究竟该怎样用她去抒怀?就好像是一支无法得知墨水多少的钢笔,你会怎样使用它去工作呢?信手拈来随意涂鸦?还是竭尽所有,用心去完成一幅杰作?是珍惜使用,还是毫不吝惜地挥霍?进而言之,如果是人生呢?在面临人生中无数的转折点时,我们又将如何运用手中的笔为这转折写出下文呢?‛作者的层层设问,竟引得人思绪起伏,不得不与作者一起思考作答。

文章内容因此设问而层层深入,文章结构因此设问而跌宕生姿。

2.巧用反问
一篇评论鲁迅作品思想性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以鲁迅的代表作品而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难道没有体现出反封建的思想?婀Q正传》难道没有反映出鲁迅对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祝福》难道不是鲁迅对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表示同情并且对封建的道德观念进行猛烈抨击的力作?这些作品难道还不能算是‘有思想’的吗?‛
这段文字连续运用四个反问句,对否认鲁迅作品思想性的论调进行了反击,可谓针针见血,字字千钧,让人拍手称赞。

○五变换句式,能够增强文章的节奏美
汉语中,句子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单句、复句,有主动句、被动句,有肯定句、否定句,有长句、短句,有整句、散句……不同类型的句子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也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美感魅力。

选择恰当的句式,不仅可以完善地表达思想,而且可以增强作文的文采。

在议论文中,恰当地使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更可以增加音节形式的美感。

1.整散结合
我们平时写文章多以散句为主,但如能适当地结合一些整句,可以使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

整散结合的语言风格,古人已很擅长(如《过秦论》阿房宫赋》等),现代文中亦不乏整散结合的佳例。

鲁迅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对偶)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散句)”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

”(层递)以上数例,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语言整散结合的巨大魅力。

2.长短结合
语言要简洁,自然应以短句为主,长则易冗赘拖沓,产生语病。

但有时出于表意的严谨、周密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也须用长句。

长短句的结合使用,在语言形象上可摆脱凝固滞板,增强语言的魅力。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使用长句进行议论:“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些在大量短句中偶然使用的长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错落参差,富于变化,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激荡。

此外,议论文语言还要力求有个性美,比如适当追求幽默风趣,注意营造冷峻、热烈等风格,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