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学会分析,强化思维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议论文如何加强逻辑思维思维(附:文段示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议论文如何加强逻辑思维思维(附:文段示例)逻辑思维是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我们在作文时要多注意逻辑思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光鲜照人,吸引人。
具体讲,议论文的逻辑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
一、论点与论据之间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关系。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必须真实、确凿,足以证明论点;论据必须典型、充分、全面,论点与论据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即有必然的、内在的、合理的联系,如果论据不充分、不全面,证明不了论点,那么论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仅论据如此,对论据的分析也应如此。
否则,论点就不能得到充分、有力的证明。
如下面这一文段:那么如何寻找“中国味”呢?有人认为“中国味”要從过年吃饺子、清明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文化习俗里寻找。
这种看法固然没错,但太片面了。
从辛丰年老先生的原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寻找“中国味”,需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点和异域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才是寻找“中国味”的最佳方式。
我在很多中国电影中能够寻到“中国味”。
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除了酷炫的电影特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传达的中国人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感。
这部影片让我明白,科幻电影不是好莱坞的专属,中国电影人一样可以拍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片,这种中国特色正是“中国味”的体现。
我们不仅可以在中国人自己拍的电影中寻到“中国味”,还能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中寻到“中国味”,例如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动画片《包宝宝》。
该影片虽然是由外国电影公司制作的,但是讲述的是关于中国亲子关系的故事,用的是中国题材,其中传递出的浓厚亲情,西方观众一样可以感同身受。
提升论证意识 加强分析力度---强化议论文写作

提升论证意识加强分析力度---强化议论文写作作文天地10-20 1059:提升论证意识加强分析力度----强化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训练思《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维本义:系物的大绳立论1.理性思维自觉意识2.发散思维发现意识3.整合思维角度意识论证4.逻辑思维开掘意识5.形象思维优美意识说在前面的话:1. 思维和写作两者之间衔接的问题,是我的研究生同学们成功或失败的一个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2.由于把思维和写作分开来了,我可以清楚地想问题,思路也开阔多了。
到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结构,也有了一个确定的方向感,这使写作更容易、更快,也更令人愉快。
——(英)巴利·博赞《思维导图》中信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前言第3页一、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议论文写作的自觉意识•记叙、说明、描写——重在“是什么”•议论——重在“为什么”•议论文写作首要明确文体之思维差异,将纷乱芜杂的思绪如理乱麻,如此才能走上有线索可依循、有方向可奔驰、有阶梯可提升的写作通途。
一、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议论文写作的自觉意识•记叙、说明、描写——重在“是什么”•议论——重在“为什么”•议论文写作首要明确文体之思维差异,将纷乱芜杂的思绪如理乱麻,如此才能走上有线索可依循、有方向可奔驰、有阶梯可提升的写作通途。
会不会说因果关联的句子是衡量孩子思维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因为……所以……“这一思路是铸造一切武器的武器,恰如人的双手是制造一切工具的工具,是工具中的工具。
人是握有因果法则的高等动物。
正是依靠因果思维方式,人才占有统治地位。
我们的命中注定就是带着”为什么“这个元疑问句踏上归程。
——赵鑫珊《原因和结果》•例如题目是“知耻近乎勇”,你就说明知耻何以近乎勇,“耻”与“勇”须得一番解释,“近乎”二字更大有文章可做。
……所谓“论”就是议论是非长短,或是评衡人物,……做这几类文章,你都要说理,所说的尽管是歪理,只要能自圆其说,歪也无妨。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技巧:议论文一分为二的思辨方法+教学设计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技巧:议论文一分为二的思辨方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提升文章的思维品质。
活动过程【活动一】问题呈现思考这位家长在看待学生上网问题上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网络就如洪水猛兽,我坚决反对孩子上网。
首先,上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把时间用来玩电脑,那么,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孩子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孩子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他的快乐中时,他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甚至会搭上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 再次,许多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只要上网就会受它们的影响。
一些孩子因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人就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存在问题:写作启示:【活动二】优作引领欣赏下面的文段,总结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写作的方法。
范例1:①妙手是本手的升华与创造。
本手固然是基础,是不二法门,但若只致力于本手,则极易固步自封。
人生之路,亦要有对妙手的自主追求。
(2022新高考Ⅰ——本手、妙手、俗手)②当然,“时间能证明一切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历经时间的打磨,事物没变,变的是我们的眼界,我们的观念,我们的阅历。
我们的时光被消耗,转而换来的是全新的思考角度与多元的判断方式。
时间的积淀让我们丰富了对价值的思考与判断。
但在我看来,价值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固有关系,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然是固有关系,为什么事物的价值就不能在当下认识到呢?因此,于当下发现价值,我认为更具有时效性,而时间,则是让发现的价值历久弥新。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事物价值)写作思路:辩证方法:语言标志:范例2:①驭本手方可入妙手化境,此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有些初学者本手不熟就追求妙手,无异于试图修建空中楼阁,其结果必然是妙手未得,本手亦失,沦为俗手。
纵观古今,未尝有基础不牢而功成之人,亦未尝有根基不固而兴盛之国。
作文的论证思路与思维逻辑

作文的论证思路与思维逻辑在写作文时,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充分的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无论是写论述文还是议论文,清晰的论证思路和严密的思维逻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作文的论证思路与思维逻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于实际写作中。
首先,在写作文时,论证思路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选定主题后,我们应该确保自己已经有了明确的看法,并对该观点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立场,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论证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收集、整理相关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证据可以是统计数据、案例分析、权威专家的观点等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证据,都应该具备可信性和说服力。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渠道获取信息,比较不同的观点,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接下来,在论证思路的建立中,我们需要运用恰当的思维逻辑。
理性思考是作文论证的基础,通过将观点和证据进行合理的连接,使整个论证过程的逻辑性更加严密。
常用的思维逻辑有因果关系、对比分析、分类推理等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论证目标选择适合的逻辑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同时,我们需要注重论证的层次和递进。
在整个作文结构中,论证应该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推进性,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可以按照从整体到细节的思路进行展开,或者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进行递进式的论证。
合理的论证层次和递进关系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除了以上的论证思路与思维逻辑,我们还应该注重反驳对立观点和强化自己观点的论证。
写作文不仅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对立观点做出合理的回应。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坚定地认同我们的立场。
最后,我们需要在文章结尾处进行总结和归纳。
总结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回顾和呼应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通过简明的总结,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立场,并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总之,作文的论证思路与思维逻辑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议论文写作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学习议论文写作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
而学习议论文写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观点,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及其对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的影响。
首先,学习议论文写作可以培养逻辑思维。
在撰写议论文时,我们需要通过论证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要求我们对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逻辑推理,在文章中呈现出清晰、连贯且有说服力的论证过程。
这种逻辑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还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因果关系。
其次,学习议论文写作可以提升辩证能力。
辩证思维是指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并能够做出综合、全面的判断。
在写作议论文时,我们需要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观点,还要了解其他不同观点的存在,从而能够在文章中全面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这种培养在辩证能力方面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更加客观、全面地表达观点,还能使我们在与他人交流和思考问题时更加开放、包容、灵活。
要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规范。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其次,我们要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论证的合理性,使用合适的连接词和引用恰当的证据来加强我们的论证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文风的统一和语言的准确性,使我们的观点更加明确、精准。
除了注重技巧和规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热门的话题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写一些小论文进行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技巧,还能拓宽我们的思维和知识面,提高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习议论文写作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议论文写作,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议论文写作的三种思维和五种方法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议论文写作的三种思维和五种方法议论文,又称论辩文、论说文,这是一种论证事理、阐明主张的文体。
我们对客观世界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运用语言文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便成为议论。
看待一篇议论文的优劣,主要看它能否以理服人,用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去折服读者,提高人们的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论辩问题,必须依照事物原本的道理去剖析是非,辨明曲直,才能“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立论对于同一个材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在选择立论的角度时,我们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思维习惯,不能为标新而逆向,使立论片面或主观。
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相悖的情况,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
不能为了使作文别出心裁而阐述与中心论点无关的“独见”,造成作文偏离主题。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对事物或从相近、相反的角度,或从功用、意义的角度来发散,找出最佳的立论角度。
立论角度有:正面、反面、侧面等方位角度,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角度,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等哲学角度,肯定与否定、主观与客观等认知角度。
2.联想思维。
运用联想思维进行深层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点,挖出事物本质;二是通过对比或类比,凸显事物本质;三是探究事物因果关系,从而抓住事物本质。
3.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讨论,或把宽泛的话题切分为若干个话题,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最擅长的侧面进行立论。
二、提炼分论点高中生写议论文,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两到三个分论点。
如何提炼适当的分论点呢?首先,要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的范围。
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也是防止犯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关键。
高中议论文思维要点教程

高中议论文思维要点教程作者:林德荣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44期高中作文教学以议论文为主。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文体,学生往往在初中记叙文、读后感、一事一议的经验上,把议论文写成“四不像”;又因为议论文写作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往往在思维上茫然无绪。
因而高中议论文教学要抓住议论文写作的要点,构建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教学流程。
一、学会举例——明确文体文体,就是文章的写作思想,主要包括这种文章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思维。
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这一点能引导学生从读后感、一事一议中得到体验。
对议论文文体的把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议论文的表达思维。
明确的了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议论文的写作思维——用事实来证实认识。
这句话虽然不能全面概括议论文的写作特征,但在初学议论文时却能让学生简明地把握议论文的写作思想。
用事实来证实认识,与读后感、一事一议不同,后者是对某个具体事物作出某些抽象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前者用具体的事实来对是抽象认识作出论证,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
“认识”就是议论文的论点,“事实”就是议论文的论据。
这样就形成了议论文的简明的文体思维:一个论点+几个实例+结论。
二、学会分析——把握论证在学生学会运用“论点+实例+结论”的议论文基本思维后,再深入一步让学生掌握议论文论证的核心思维——分析。
议论文提出论点后,只叙述几个实例来证实论点,还是肤浅的。
因为具体实例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偶然性使某个实例不一定能推导出论点,不确定性让读者看不清实例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议论文用实例来论证论点,还必须在实例与论点之间进行推论,即揭示实例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论证。
这一推论过程就是对实例进行定向分析,用分析揭示实例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就是揭示实例的成因、意义、危害、特点、关系等,通过这些分析来揭示实例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议论文写作指导四:学会分析分析

(四)事例分析 事例分析是指在论证观点时,我们不但举例来证明, 而且对所举的例子进行必要的分析,揭示例子的内涵,以 加强例子与观点的联系。如: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 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 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 在半边,却便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 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 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 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 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 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求简,这 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 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 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 漓劲儿。(摘自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分析要讲究分析的角度。分析的 角度是多样的。从分析对象看,我们可 以整体分析,重点分析;可以由表及里, 逐层深入的分析;可以由此及彼,从局 部到整体的分析。从运用的理论看,可 以是进化论、经济学、美学等等。根据 学生分析问题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 重点提供一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辨证 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四)用客观的眼光去看问题,切忌主观 臆断。“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 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 况。”只有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我们才能 “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 东西”,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实事 求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真理来源于 实践。真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 用。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推动 真理发展的动力。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 孤立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一切事物都不是孤 立的存在,它与周围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如:“书香人家秀才多”、“梅花香 自苦寒来”,就有着主观与客观、外因与内 因的联系。主观是受客观制约的,而人的主 观能动作用又是无限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月晕而风,础润 而雨”“察微知是普遍而客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专题指导•学会分析,强化思维
•议论主体段落=观点+材料,你是这样吗?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分析和拓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
•片段赏读
•①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②史蒂芬.霍金,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③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④可见,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能够改变世界。
(结论句)
•片段赏读二
•古者宝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意,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自见。
•分析句的种类
•探因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
•一、探因分析法:
•修改示例: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应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探因分析法
•试加探因分析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分析论证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而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
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人看。
•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
•修改示例参考(注意内在语言组织思路)
•(例文修改)……(概括)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探因)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果)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进一步拓展)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整合分析)
•小试牛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①。
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②。
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③。
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①
•②
•③
•请欣赏
•理性、谦虚是成功的砝码。
三国时的马谡,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假设分析法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朗读思考:下面段落是怎样安排思路的?运用了何种分析法?
•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你只能品尝苦果。
成克杰身为人民公仆不想着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贪图享受,生活腐化。
如果不是他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马家爵作为一个贫穷人家走出的大学生,本该思学业有成,进而孝敬父母,报效国家,但却因为一点点小恩怨伺机报复。
如果不是他在报复的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有伏法抵罪的结局? 可见,要理性识别错误之路从而及时刹车。
•小试牛刀
•请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句式要与“张骞”例相同。
•自有人类开始,开拓者就从未停止过开拓。
也正因这不息的开拓,我们才摆脱了那亘古的蛮荒。
无数的开拓者,在人类的视野所能达到的一切领域,创造了人类辉煌的昨天、今天,以及灿烂的明天。
如果没有张骞的远足跋涉,出使西域,也许我们至今仍会惊诧于葡萄的出现;。
开拓者用巨大的付出,开垦着世间一片又一片荒原,荒芜一分分地缩小,绿洲一天天地扩大。
•示例参考
•如果不是哥白尼的发奋求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也许我们至今仍会沉湎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悖谬之中;
•如果不是马克思用了毕生精力,开拓着我们对“资本”无知的荒原,那么也许我们仍会虔诚地祷告上帝赐予我们幸福。
•对比分析法
•
•小试牛刀:试用对比分析法续后文
•顽强的意志助你迈上成功的顶峰。
2004年奥运会上。
面对枪靶,44岁“高龄”王义夫老枪新传,一枪失准,下枪再来,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犬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
在2005年的奥网赛场上,比他小7岁的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都能教训他一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品质和心理起了关键的作用。
王义夫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镇定,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几次射击中打出最好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却因为丧失了意志力,惨败连连,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既是对比分析又是因果分析)
•请欣赏
•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
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又何以能变成贵州的“小老虎”而吃掉宠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综上所论,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条件分析法
•条件分析句是指由条件复句构成的排比句或对称句。
它常用条件复句的关联词与对称句的重复词语,条件复句的关联词是构成这种排比句与对称句语言标志。
•利用条件句进行例证
•勤学苦练使成功的必要条件。
不是这样吗?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
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利用条件分析法续写下文
忧劳可以兴国。
勾践之困于会稽,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分析法
•小试牛刀:请用意义分析法续尾
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
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