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需求,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

二、设计目的1. 为住宅小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服务,满足住宅小区的日常电力需求。

2. 优化住宅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3. 保障住宅小区的电力安全,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

设计应符合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

2. 稳定高效。

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配置,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3. 节能减排。

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供配电设备,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设计内容1. 设计住宅小区的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位置和规格,确定供配电线路的布置。

2. 计算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并根据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设备的配置及容量。

3.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

4.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步骤1. 确定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所处的电力网的供电电压等级。

2. 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进行负荷计算,然后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3. 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电缆敷设方案。

4.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确定相关的配电设备和容量。

5.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六、设计结果1. 完成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负荷计算,并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2024年小区电路设计方案范文

2024年小区电路设计方案范文

2024年小区电路设计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力需求逐渐增加。

作为一个小区的电气设计师,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电路系统,以满足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保障小区的用电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小区电路设计方案。

二、电路总体设计方案1.电源供应与配电系统设计根据小区规模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发电设备。

考虑到环保和经济性,可采用新能源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

2.装置选择与电缆布置为了满足不同区域和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应选择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电表、断路器、开关等装置,并按照需要布置电缆线路。

在布置电缆时,应尽量减少电缆的长度,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建立一个智能化的电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电力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电表实时监测和记录用电情况,根据需要自动调整电力输出,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住宅区电路设计方案住宅区是小区的主要用电区域,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住宅区电路系统,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1.居民家庭电路设计每个居民家庭需要有独立的电路系统,包括明暗电路、空调电路、水泵电路等。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可以采用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器等装置。

2.公共区域电路设计公共区域包括小区的公共空间、道路、花园等。

这些区域的电路系统需要满足大量人员和设备的用电需求。

为了提高用电效率,可以采用照明感应器、定时开关等智能化设备,根据人员和光线的变化自动调整照明亮度。

3.安全防护电路设计为了保障小区的安全,需要设计安全防护电路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将信号传输到安全控制中心,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商业区电路设计方案商业区是小区的经济中心,包括商场、餐饮店、办公楼等。

商业区的电力需求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适应商业需求的电路系统。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对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合理、高效的供电系统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还能保障小区内各类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一、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负荷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小区内各类用电设备的类型、数量、功率因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等因素。

居民生活用电主要包括照明、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此外还有电梯、消防设备、路灯等公共设施用电。

对于居民生活用电负荷,通常可以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或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

单位面积功率法是根据小区住宅的建筑面积和单位面积的用电指标来估算总负荷;需要系数法则是根据不同类型用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要系数来计算负荷。

在实际设计中,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会综合采用这两种方法,并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

公共设施用电负荷的计算则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功率和运行时间来确定。

例如,电梯的负荷可以根据电梯的额定功率、运行速度、提升高度以及每天的运行次数等因素进行计算;消防设备通常按照火灾时的最大负荷来考虑。

二、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的选择住宅小区的供电电源一般应取自城市电网。

根据小区的规模和负荷大小,供电电压等级可以选择 10kV 或 35kV。

对于规模较小、负荷较低的小区,通常采用 10kV 电源供电;而对于规模较大、负荷较高的小区,则可能需要 35kV 电源。

在选择供电电源时,还需要考虑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尽量选择来自不同变电站或不同母线的电源,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还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充分沟通,了解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情况,确保小区供电系统能够与城市电网相协调。

三、变电所的设置变电所是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施,其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小区的负荷分布、供电半径、进出线方便以及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降。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1. 设计依据根据《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及《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6-2001)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设计原则1.确保供电可靠性: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

2.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满足住宅小区不同负荷的需求。

3.节约能源: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供电损耗。

4.安全环保:确保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便于管理:简化系统结构,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

3. 供电方式本项目采用高压双电源进线,低压双母线分列运行的供电方式。

高压侧采用两路10kV进线,分别来自不同变电站,低压侧分为A、B两段母线,A段母线带负荷Ⅰ、Ⅱ类负荷,B段母线带负荷Ⅲ类负荷。

4. 配电系统4.1 配电室设置本项目设一个配电室,位于小区中心位置,便于供电和维护。

配电室面积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需求。

4.2 变压器选择根据住宅小区负荷特性,选择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及功率因数选取,满足小区高峰时段用电需求。

4.3 低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主要包括低压配电柜、配电箱、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

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载、缺相等保护功能。

4.4 电缆选择根据负荷性质、供电距离、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电缆类型、截面和敷设方式。

5. 供电质量5.1 电压质量本项目电压质量应满足《供用电合同》及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电压波动、闪变、谐波等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5.2 供电可靠性双电源供电方式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正常情况下,两路电源互不干扰,共同承担负荷。

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能独立承担全部负荷。

6. 安全防护措施6.1 继电保护设置过电流保护、零序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等继电保护装置,确保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6.2 防雷接地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进行防雷接地设计,降低雷击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的设计(全文完整版)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的设计(全文完整版)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的设计(全文完整版)【模板一】详细设计文档: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1. 引言1.1 背景这份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某小区住宅楼的电气系统设计。

该住宅楼位于某地,共有10层,拥有100个住房单位,需要一个可靠和安全的电气系统来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需求。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电力供应、配电装置、照明系统、插座和设备连接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电力供应2.1 主电源住宅楼的主电源接入点将位于建筑外部,由供电公司提供电力供应。

主电源将通过一个主开关箱连接到住宅楼的电气系统。

2.2 电源容量根据住宅楼的用电负荷估计,我们计划使用一个容量为XXX的主开关箱。

3. 配电装置3.1 主配电箱主配电箱将位于住宅楼的地下室,负责将来自主电源的电力分配到各个楼层的配电箱。

3.2 分配电箱每层楼将设置一个配电箱。

每个配电箱将连接到主配电箱,并负责将电力分配给该楼层的住房单位。

4. 照明系统4.1 公共区域照明住宅楼的公共区域,如大厅、楼梯间和走廊,将安装防水、耐用的LED灯具。

这些灯具将通过开关控制。

4.2 住房单位照明每个住房单位将配备适当数量的照明设备,包括吊灯、壁灯和床头灯等。

居民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它们。

5. 插座和设备连接5.1 客厅每个住房单位的客厅将设置至少两个电源插座,以满足电视机、音响、电脑等多种设备的需求。

插座将安装在墙壁上,便于使用。

5.2 卧室每个卧室将设置至少一个电源插座,以供居民使用电器设备,如电脑、首.机充电器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电气系统设计图纸2. 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气安全法:规范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模板二】完善的设计说明文档: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1. 简介1.1 背景根据某小区住宅楼的设计要求,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电力供应、配电装置、照明系统和插座等。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配电房设计、配电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原则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效预防火灾和电气事故的发生。

2. 可靠性原则:供电系统应具备可靠的供电能力,确保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不受影响。

3. 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供电设备和线路,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4. 灵活性原则:供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后期的扩容和改造。

二、住宅小区配电房设计住宅小区的配电房是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合理:配电房应选址在小区内部,远离居民区域,同时要考虑到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布置和维护。

2. 建筑结构安全:配电房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安全稳定。

3. 隔离措施完善:配电房应设有良好的隔离措施,确保供电设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安全隔离,有效防止外界人员的非法操作。

4. 进出通道畅通:配电房的进出通道应保持畅通,便于工作人员维修和更换设备,同时也方便日常的巡检和管理。

三、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设计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配电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供电负荷需求:根据小区的用电负荷需求确定配电设备的容量和数量,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满足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

2. 线路规划:根据小区的布局和用电负荷需求,合理规划供电线路的走向和截面积,避免线路过长或截面积过小导致电压降低、电流过载等问题。

3. 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回路供电方案,确保一路出现故障时另一路能够正常供电,避免因单一设备故障导致整个小区停电。

4. 保护设备配置:在配电系统中配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设备,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5. 后期扩容预留:在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预留一定的供电容量,以便于后期小区的扩容和改造。

城市住宅小区供电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供电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供电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住宅小区如同一个个温馨的小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而稳定、安全、高效的供电系统则是小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供电设计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影响着小区的整体品质和未来发展。

一、供电设计的前期规划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供电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小区的规模、户数、建筑面积、公共设施分布等基本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小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如是否有扩建的可能,以预留足够的供电容量。

对小区的用电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是前期规划的关键。

这包括居民生活用电、公共照明用电、电梯用电、消防设备用电、弱电系统用电等。

通过对各类用电设备的数量、功率、使用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出较为准确的用电负荷值。

二、供电电源的选择城市住宅小区的供电电源通常有两种选择:市政电网供电和自备电源供电。

市政电网供电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其具有供电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会从附近的变电站引入高压电源,经过小区内的变电站或配电室降压后,分配给各个用户。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市政电网供电不稳定或小区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时,可以考虑设置自备电源。

自备电源常见的有柴油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自备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在市政电网停电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保障重要负荷的供电。

三、变配电设施的布局变配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对于小区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变电站或配电室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降。

同时,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输、安装和维护方便,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变电站可以设置在地下车库、单独的建筑物内或室外箱式变电站。

在变压器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区的用电负荷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容量和型号的变压器。

目前,节能型变压器如干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供电效率。

四、线路敷设小区内的供电线路主要包括高压进线、低压出线和用户线路。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案例二:某别墅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总结词:安全可靠
详细描述:该别墅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注重安全可靠,采用了高标准的设备和材料,确保了供电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同时,该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别墅区的特殊需求,如独立电源、备用电源等,以满足客户 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案例三
总结词:节能减排
详细描述:该老旧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改造设计注重节能减排,对原有的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通过采用高 效节能的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该设计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排放的目标,为小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 环境。
下能够迅速应对。
故障诊断与定位
02Leabharlann 建立故障诊断与定位机制,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
故障恢复
03
根据故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故障恢复,确保供配电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6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总结词: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该高层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采用了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设备和技 术,确保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设计还充分考虑了节能和环保的需 求,采用了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和降低能耗的目标 。
采用低损耗、高效率的变 压器,减少无功损耗和有 功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节能照明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智能 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实际 需要调节灯光亮度,避免 浪费。
节能设备
优先选择能效高的电气设 备,如节能空调、节能冰 箱等,降低能耗。
自动化与智能化设计
远程监控
通过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小 区供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调度 ,提高管理效率。
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设计1、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层出不穷,在了解了小区的位置、环境、交通及户型等外观后,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供配电等内在条件的质量。

因此,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小区供配电系统显得日趋重要。

住宅小区供电方案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小区可靠用电、节能运行。

对新建住宅小区供电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对10kV电源进线方案、配电变压器配置及布点、低压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供电可靠率,降低了变压器损耗。

近几年,全国各地新建住宅小区发展迅速,新建住宅小区以其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深受广大居民青睐。

但是,住宅小区配套电力设施建设由于标准不统一、供电方案不规范等原因,使小区用电可靠性不高、设备运行损耗偏大等问题,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体现,这影响和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在保障住宅小区居民今后用电需求增长前提下,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电运行损耗,需对供电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本文从提高小区供电可靠性、提高能效利用水平的思路出发,对住宅小区电力建设供电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2、小区的供电2.1负荷等级按我国现有的有关规范规定,凡多层住宅用电均按三级负荷供电,而小区的配套设施如面积较大或带有空调系统的会所、商铺及地下停车库等则应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 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97)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且上述消防设备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为小区服务的保安系统、远程集中收费系统、电视、信息网络系统的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即宜由二回线供电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路专用10 kV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路架空线供电。

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二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百分之百的二级负荷。

对末端消防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当发生火灾而切断生活用电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2.2配电房(箱式变电站)的设置配电房由配电室和变压器室组成,高、低压进出线均采用电缆并敷设于电缆沟或电缆保护管内。

配电房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

从小区物业管理方面考虑,小区变配电所应设置在小区会所或专用管理用房内。

从小区的建筑特点方面考虑,即住宅群、楼栋之间间距较大,分布分散。

可在小区中心会所设高压总配电房,分区、分片设低压配电房。

当条件不允许时亦可设置户外箱式变电站,但应注意对小区整体环境的影响和电力变压器躁声对小区住户的影响[1]。

如果一些住宅小区公用面积较小,也可以采用预装式变电站(箱式变压器),这样可以节约用电,但投资比前者大些。

2.3 高压供电型式杆上变压器形式已逐渐被淘汰,住宅小区户外宜采用带负荷开关的箱式变压器和环网开关柜,低压侧宜采用电缆线路供电,增加供电的可靠性。

2.4 电能计量电能计量装置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安装,高层建筑及小区住宅的用电,按一户一表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多层建筑电能表应在首层集中安装,高层建筑电能表宜3~5层集中安装。

在有条件时宜将住宅用电和其它用电分别独立设置供电变压器,并采取高压总计量,这样可减少供电部门电费收取的工作量。

2.5 无功补偿小区配电网无功补偿应采用就地平衡方式,可采用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分散补偿在用户低压侧装设自动投切电容器,集中补偿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

2.6 保护装置配变容量在800 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的高压侧应采用断路器开关柜,应装设电流速断、过负荷、温度、瓦斯、低压零序等保护。

配变容量在800 kVA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高压侧可采用高压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作为保护。

配变容量在1.25 MVA 及以上的干式变压器的高压侧应采用断路器开关柜,容量在1.25 MVA以下的干式变压器可采用高压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作为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

用户用电负荷的确定,根据配网技术导则的要求,负荷计算标准。

依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可能同时使用的电器设备有:灯具300W、音响600 W、冰箱200W、空调2500W、微波炉或电饭煲1800W、电视机400W、饮水机 (台式制冷) 100W、抽油烟机200W、洗衣机200W,其它未知设备(我们假定一个“功率因子”)500W,根据所列设备容量可知,一般单户住宅的设备容量约为7kW,对于高级公寓和别墅的容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宜取8~10kW。

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现状,该容量在10年内不会突破。

如果偶尔遇到过大的负荷,只要切除一部分用电设备就可以了,况且该种情况并不多见。

单元低压配电干线的敷设住宅电气线路的敷设几乎要求暗敷。

多层住宅小区一般以单元式、一梯二户设计且多为砖混构成,而现代住宅电气系统多、线路复杂,如照明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安防系统等等,因此在进行干线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楼梯间的有效空间,且强、弱电缆线路宜在楼梯间两侧分开设置,并与建筑、结构专业密切配合。

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土建技术措施如局部墙体增厚抹灰层或局部梁、柱采取加固措施。

接地及安全,住宅供电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但同一低压网不允许采用两种运行系统。

TN系统在有些情况下,如线路较长、导线截面较小的情况下,接地故障电流也随之减小,过电流保护电器常常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因此必需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专用PE线作接地故障保护。

TT接地系统的电源端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PE线)接至与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

TT系统正常运行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电位为零。

但与TN系统相比,TT系统故障回路阻抗大,故障电流小,过电流保护更难以满足动作灵敏度的要求。

在TT系统内每栋住宅楼有其各自分开的接地线和PE 线,所以外部危险故障电压不会沿着PE线进入建筑引起电击事故。

住宅楼应采用二级等电位保护,整栋住宅楼的总等电位联结,即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结,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并接至进入建筑物处的总等电位端子箱。

3、供电设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使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以前住宅电气设计的容量选择及布线等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就当前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3.1供电可靠性方面旧的住宅小区供电方式一般都在附近10kV变压器台低压侧直接引电源至小区,而且一个变压器台所带的负荷也比较大,大多数变压器台同时供应几个小区和一些零散的住宅群的生活用电,造成变压器台经常过载,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更加严重,经常造成10kV线路过载跳闸,甚至有时造成变压器过载烧坏。

另外,人们对供电可靠性(这里指停电时间)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对新建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应该有所改变[2]。

在保障住宅小区居民今后用电需求增长前提下,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电运行损耗,需对供电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从提高小区供电可靠性、提高能效利用水平的思路出发,对住宅小区电力建设供电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小区电力建设实践中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方案包括10kV电源进线、配电变压器配置及布点、低压配电网设计三大部分。

供电方案优化设计应在配电设施布置与小区整体规划协调的基础上,在满足小区居民20年负荷发展需求前提下,本着安全、经济、适度超前的原则,提高小区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行损耗。

3.1.1 10kV电源进线方案优化住宅小区外部10kV配电线路应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或配网规划选用电缆或架空方式供电;对住宅小区内具有高层建筑电梯等一级负荷的,应用双电源方式供电;小区内部使用电缆线路,宜采用开闭所(环网柜)和配电所方式实行环网供电。

常规方案:选用一路10kV电源进线引入。

优化方案:在具有一二级负荷或400户以上的小区,采用两路10kV电源引入设计;400户以下、规模较小且无一二级用电负荷的小区,可采用一路10kV电源进线设计。

通过优化10kV电源进线方案,可达到如下效果:由于住宅小区两路10kV电源进线,提高了小区用电可靠性。

是在今后用电负荷发展中,随着10kV线路负荷的增长、变化,可根据两条线路负载情况,调节小区用电至负荷较低线路,降低10kV线路损耗,实现降损节能。

缺点是两路10kV电源进线相对一路10kV电源进线投资有所加大。

3.1.2 配电变压器配置及布点优化配电变压器配置首先要对配电变压器容量进行测算。

参考安徽、福建、江苏、上海等地测算标准,居民每户负荷测算在6~12kW,其中沿海发达省份单户配备容量略大于内地省份。

在测算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小区用电需求,配电变压器总体配备容量较大,而小区居民用电3~5年内负荷率很低,相当一段时期内变压器“大马拉小车”,空载损耗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以湘潭地区2004年建设的“金侨世纪花园”高档住宅小区为例,其负荷容量当时测算标准为“90m2以下每户4.4kW,90m2以上每户8.8kW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测算取同时率系数0.7”,现入住率80%左右。

经对该小区2007年用电负荷实测,小区配电变压器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最高负载率在0.45,平常只有0.2左右,小区配变普遍处于“大马拉小车”状态。

常规方案:依据负荷测算标准预测总体负荷,按变压器每台500kVA容量测算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辐射供电,低压不联络。

优化方案:考虑小区用电设施建设中电缆线路埋设后难以改变,电缆按满负荷配置;考虑配电变压器多放置在配电房、箱式变电站内,一旦变电容量不足易于调换,在实践中适当缩小容量配置,实现低压联络。

即在测算负荷基础上,电缆按满容量配备;配电变压器按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630kVA、500kVA进行初步设计,最终设计保持变压器台数不变,将容量下降一个档次配置(例如630kVA配变调换为500kVA配电变压器);一个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置两台变压器,实现低压互联。

方案优化实施效果明显,一是配电变压器容量降低,减少了小区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商满意;二是通过一个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置两台变压器,减少了配电变压器占地面积,美化了小区环境;三是在通过对两台配电变压器实行低压联络,做到“负荷较低运行一台、负荷较高运行两台”的灵活用电方式,变压器利用率提高,空载损耗下降,给供电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四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当其中一台配电变压器损坏、检修时,可考虑用一台配电变压器暂代两台配电变压器的居民负荷,缩短了停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