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尔雅《老子》《论语》今读
6.1《老子》四章(课件)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2019)

情境导入
学习了《论语》十二章、《侍坐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等,初步了解了儒家思想,感受到先哲圣人的德行境界。现在高二 年级要举办班级辩论会,正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 反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道家思想”。为了这次辩论会,反方 代表认真查阅资料,仔细斟酌理论角度,拟从时代背景、社会体制、 风俗人情和历史沿革等角度深挖。翻阅《老子》《庄子》等道家经 典著作进行阅读,现在先让我们走进老子的精神世界,一起学习 《老子》四章。
环节三:入情入境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 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 者不处。
①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 走不稳③见:同“现”④彰:彰显⑤自伐:和“自矜”一个意 思,自我夸耀。⑥长:长久⑦其:代词,代指上面四种行为 ⑧行:同“形”⑨物或恶之:人们常常厌恶他们⑩处:为,做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 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句 涵广博。
环节一: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
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 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 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 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环节三:入情入境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 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 者不处。
2019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年版)必背《论语》12则及译文

《论语》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篇》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篇》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广阔,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仁爱看做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大吗?死了以后才罢休,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作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
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超星尔雅论语导读

超星尔雅论语导读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论语》,这本书可不简单,它是孔子和他那帮弟子们的“聊天记录”,里边的内容既有智慧,又能给我们提供不少生活的思考。
咱们得知道,孔子可不是个只会讲道理的人,他其实特别接地气,和他弟子们的对话,真是跟咱们现在聊天差不多。
他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个非常注重生活、讲究实用的人。
你看,《论语》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心灵鸡汤”,可比现在那些市面上卖的励志书靠谱多了。
孔子的话,有时犀利、直接,有时幽默、风趣,搞不好还能给你点生活的“震撼教育”。
讲到《论语》,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肯定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不是听着挺顺耳的?实际上,孔子就告诉你,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经常复习、用心去感受。
你想,学了东西又能实践,还能从中找到乐趣,这种感觉多好呀。
就像是你学会了骑自行车,不是光学一遍就完事了,而是要不断练习,慢慢地才能掌握技巧,甚至能骑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在。
孔子其实想说的就是这点,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享受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觉得“哎呀,又得背书了,真烦”。
换句话说,学习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你看,孔子多有先见之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了这一点。
《论语》里有不少关于“人际关系”的讨论。
孔子总是强调“仁”,也就是所谓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说白了就是要宽容待人,尊重他人。
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可不容易。
你想想,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其他人的感受根本不考虑,那岂不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难以与人相处?《论语》里就有个很经典的说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一听就明白,是不是?就是说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也不过是在提醒咱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最基本的就是尊重他人,懂得体谅。
这种“仁”的精神,正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懂得宽容、理解和尊重,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再说说《论语》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高考文言文【2019年高考北京卷】 柳宗元《非国语》;《论语》

高考文言文【2019年高考北京卷】柳宗元《非国语》;《论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
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
十年,数之纪也。
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是岁也,三川,岐山崩。
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
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都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
且所谓者天事手?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愈甚手哉!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
【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不概于圣概:大略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由:沿着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熟烂⑥抑人事乎抑:还是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A. ①⑦B. ②⑧ C. ③⑥ D. ④⑤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文深闳杰异《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 其说多诬淫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 彼固有所逼引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 又况天地之无倪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似难实玄”始于用来形容()。
(1.0分)•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我的答案:C2老子提倡“上善若水”是因为其()。
(1.0分)•A、柔和性•B、无私性•C、时间性•D、可塑性我的答案:B3“(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强调()。
(1.0分)•A、肉体生命低于精神生命•B、肉体生命高于精神生命•C、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应该分离•D、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应该合一我的答案:D4老子的()被后世演化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1.0分)•A、智慧出,有大伪•B、不出户,知天下•C、居善地,心善渊•D、不窥牖知天道我的答案:B5根据老子的观点,战争胜利后应该()。
(1.0分)•A、以丧礼处之•B、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D、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的答案:A6()被孟子认为是“圣之时者”。
(1.0分)•A、孔子•B、伊尹•C、伯夷•D、柳下惠我的答案:A7《论语》中的“论”的含义是()。
(1.0分)•A、论述•B、编撰•C、讨论•D、谈论我的答案:B8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不包括()。
(1.0分)•A、大智若愚•B、大屈若直•C、大盈若冲•D、大成若缺我的答案:A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中“阙”指的是()。
(1.0分)•A、提出•B、解决•C、去除•D、保留我的答案:C10“诚不以富,亦炙以异”强调一个人的优劣取决于其()。
(1.0分)•A、性格•B、诚实•C、品德•D、财富我的答案:C11西周没有实行()。
(1.0分)•A、分封制•B、集权制•C、宗法制•D、礼乐制我的答案:B12“曲则全,枉则直”中“枉”指的是()。
(1.0分)•A、枉然•B、冤枉•C、枉费•D、弯我的答案:D13“好从事而亟政时,可谓知乎”中“知”指的是()。
(1.0分)•A、知道•B、了解•C、学识•D、聪明我的答案:D14诗经的篇章()被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19年度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汇总题库与规范标准答案(全)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公元前551年2.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鲁国3.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甲骨文、铜器铭文4.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诗经》、《周易》、《尚书》5.《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6.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7.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202.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107次和24次3.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左传》、《国语》、《楚辞》4.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天跟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5.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6.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7.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8.“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君子的内涵1.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仁2.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世说新语》3.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 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5.“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东西。
×6.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君子之道1.“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谁说的?孔子2.“泛爱众而亲仁”是以下哪个学派提出的?()A、佛家B、法家C、道家D、儒家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3.以下哪些君王是通过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爱戴?尧、周文王、舜、禹4.从心态上讲,成为一个君子必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论语今读》心得体会

《论语今读》心得体会《论语今读》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李泽厚先生提倡古为今用。
一方面,李泽厚先生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
通过阅读《论语今读》,值得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是现代的孔子思想。
粗略的阅读了一遍之后,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李泽厚先生对论语中孝道,读书,以及为人修身养性之道所做的阐述。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有着包罗万象的价值观念,如“孔颜”一样的的人格,自古以来都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励着人们不要碌碌无为的虚度人生.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孔子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论语”中有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诸多环节,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超星尔雅论语导读

超星尔雅论语导读
【最新版】
目录
1.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背景和意义
2.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主要内容
3.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超星尔雅论语导读是一部关于《论语》的经典解读之作。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而超星尔雅论语导读则是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入解读,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论语》的精髓。
首先,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背景和意义在于,它将《论语》这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论语》。
它不仅对《论语》的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注解,而且还结合实际,对《论语》中的道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论语》中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人生、政治、教育等。
例如,它对《论语》中的“仁爱”、“礼义”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的道德观;又如,它对《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最后,超星尔雅论语导读的价值和影响在于,它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论语》,而且还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儒家文化,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论语今读道经(一)【单选题】关于老子的记载最权威的一部书是()。
AA、《史记》B、《道德经》C、《资治通鉴》D、《吕氏春秋》2【多选题】从纵向来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AA、先秦子学B、两汉儒学C、隋唐佛学D、清朝新学3【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为根,道为干。
()错误4【判断题】《道德经》这本书可以称为似难实玄。
()正确5【判断题】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
()正确道经(二)1【单选题】孔子到()找老子请教问题。
BA、齐国B、周朝C、秦国D、楚国2【单选题】()把老子比作一条龙,称其深不可测。
DA、曾子B、庄子C、孟子D、孔子3【单选题】《道德经》的通行本出自()。
BA、汉代B、晋代C、唐代D、清代4【多选题】以下()皇帝为《道德经》做了注。
ABA、唐玄宗B、明太祖C、汉武帝D、康熙5【判断题】《道德经》被奉为道德最高经典。
()正确6【判断题】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是写在竹简上。
()错误道经(三)1【单选题】下面选项中()属于道论之纲的内容。
CA、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B、绝仁弃义,民复孝慈C、玄之又玄,众妙之门D、谷神不死,是谓玄牝2【多选题】关于“道”一系列特性中说法正确的是()。
ABDA、具有至高无上性B、不可言说性C、道是永远不变的D、不可命名性3【判断题】“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中的“此两者”指的是道和名。
()错误4【判断题】在道教思想中天是高于道的。
()错误5【判断题】“玄之又玄”这句话体现了道的深奥性。
()正确道经(四)1【单选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中的“盈”的意思是()。
DA、空B、满C、亏D、尽2【多选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圣人如何治理国家?()ABDA、让臣民不要想太多B、让臣民不饿肚子C、让臣民身体强壮D、让臣民树立远大志向3【判断题】老子提出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的意思是圣人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掺杂自己的私心杂念去做事情。
()正确4【判断题】“常使民无知无欲”提倡的是一种愚民的思想。
()错误道经(五)1【单选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刍狗”的意思是()。
BA、小狗B、祭祀时草扎的狗C、黑狗D、用于祭祀的狗2【单选题】“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谷神”不属于通行的解释的是()。
CA、山谷B、道C、官俸D、谷子3【判断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对万物是不仁爱的,把他们看成刍狗。
()错误4【判断题】在明朝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错误5【判断题】古代严格的讲是把兽称为牝牡,飞禽称为雌雄。
()正确道经(六)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言善信”的意思是讲话要以信誉为善B、“事善能”的意思是要做善良的事情C、“政善治”的意思是政治要以把国家治理好为善D、“动善时”的意思是要以把握好时机为善2【多选题】以下符合老子想法的是()。
ADA、要用无私的行为去成就自己的私心B、有私的行为来成就自己的私心C、要摒弃人们的私心D、人们应该少私3【判断题】“居善地”的意思是要把自己的地位摆的低一些。
()正确【判断题】老子认为不去和别人争抢什么,就不会犯错误。
()正确道经(七)1【单选题】“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中“已”的意思是()。
DA、已经B、表示过去C、后来D、停止2【单选题】道家认为在人一生当中()时期元气最为充沛。
CA、中年B、老年C、婴儿D、青年3【多选题】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通过()总结出“无”发挥的作用。
ABDA、做车轮B、做陶瓷C、做马车D、盖房子4【判断题】老子认为无止境的去追求功名利禄也没有什么不好。
()错误5【判断题】“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表达了一种对人肉生命和精神生命两者应该合一的思想。
()正确6【判断题】道家认为要做到“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最重要的是做到用有智去看。
()错误道经(八)1【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老子认为的“五色”的是()。
BA、白色B、蓝色C、黑色D、青色2【单选题】“五味令人口爽”中的“爽”是()。
CA、爽口B、愉悦C、败坏D、差错3【多选题】《道德经》十二章中提出的五件事情是()。
ABCDA、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B、珍奇的宝贝让人为了得到它而不择手段C、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D、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4【判断题】古代时房子只有一扇门称为门,两扇门称为户。
()错误5【判断题】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
()正确6【判断题】老子认为应该把天下托付给珍视别人生命的人。
()正确道经(九)1【单选题】“敦兮其若朴”中的“朴”是()。
CA、没有雕琢过的玉石B、没有染色的布C、没有雕琢过的原木D、没有染色的丝绸2【多选题】“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中的“此三者”指的是()。
AA、虚B、夷C、希D、微3【多选题】下列关于王艮说法正确的是()。
BCA、字心斋B、王阳明的弟子C、著有《明哲保身论》D、明代思想家、教育家4【判断题】“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中提到的道的纲纪是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
()正确5【判断题】“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意思是可以看到万物生长中往复运作的规律。
()正确道经(十)1【单选题】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是()。
CA、命B、天C、道D、无为2【单选题】《道德经》第十七章中提出最差的一类官员被称为()。
BA、太上B、侮之C、畏之D、誉之3【判断题】性命合一的意思是天注定你是这样一个人,你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你通过后天努力做到了这些事。
()正确4【判断题】在《吕氏春秋·贵公记》中一个荆人遗失了一把弓箭,他认为弓箭丢了就丢了,反正是另一个荆人捡到去使用了;老子认为即使不是荆人,是其他国家的人捡到的,也是可以使用的。
()错误5【判断题】老子认为当一个社会都推崇智慧,人们都在卖弄自己的聪明的时候,这个社会一定有很多虚伪的东西出现。
()正确道经(十一)1【单选题】“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中的把“食母”比喻成()。
BA、看重事物的本源,从本源处获取营养B、看重道,从道处获取营养C、看重事物的本质,从本质获取营养D、看重人的性命2【单选题】“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句话理解为()。
AA、从古到今,道都是存在的B、从古到今,道都没有实物C、从古到今,道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名称D、从古至今,道都只存在于万物的开始3【单选题】最早的辩证法的含义是()和别人讨论问题的一种方法。
C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4【判断题】老子认为一个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位家庭成员都能做到父慈子孝。
()错误5【判断题】“绝学无忧”的意思是老子提倡大家不学习,不去学习就没有忧愁。
()错误道经(十二)1【单选题】()改造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今天所说的要辩证动态的发展看问题。
BA、尼采B、马克思C、康德D、休谟2【单选题】“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中的“一”代表()。
DA、知识B、仁义C、无为D、道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人要效仿天B、天要效仿道C、人要效仿道D、地要效仿天4【判断题】《道德经》中第二十三章讲的是任何极端的行为都不可能长久。
()正确5【判断题】“枉则直”的意思是弯的东西有的时候反而是直的。
()正确6【判断题】老子在学习上强调广泛涉猎,学习的越多越好。
()错误道经(十三)1【单选题】一般称诸侯为()。
CA、万乘之主B、百乘之主C、千乘之主D、以上都不对2【单选题】()写的《喻老》解释老子的《道德经》。
CA、孟子B、庄子C、韩非D、荀子3【判断题】“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意思是虽然这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好,但是并不是说这样的人一无是处,他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反面教材。
()正确4【判断题】“知其雄,守其雌”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要全面地、辩证地、动态的看待问题。
()正确道经(十四)1【单选题】《道德经》中提出胜过自己的叫做()。
BA、力B、强C、智D、明2【多选题】下列反应老子对于战争的态度的是()。
ADA、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B、为者败之,执者失之C、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D、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3【多选题】中国儒家三不朽的思想指的是()。
CDA、立名B、立德C、立功D、立言4【判断题】老子对于当时的战争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
()错误5【判断题】《道德经》提出吉事尚右,凶事尚左。
()正确6【判断题】“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中“亡”通忘,老子认为长寿的标准是死而不忘。
()正确道经及德经(一)正确1【单选题】“执大象,天下往”中的“大象”是什么意思?()BA、一种动物B、道C、现象D、大的物质2【单选题】《道经》的篇幅是()。
AA、第一章到三十七章B、第一章到四十章C、第一章到三十九章D、第一章到四十七章3【判断题】“上善若水”和“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蕴含的道理相近。
()正确4【判断题】在道家看来礼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衍生出来的一套强制性东西。
()错误道经及德经(二)1【单选题】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的第()。
BA、四十章B、四十一章C、四十二章D、四十三章2【单选题】“建德若偷”中的“偷”是什么意思?()CA、苟且B、瞒着人C、疲弱D、抽出3【多选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是什么意思?()AA、阴与阳B、天与地C、无与有D、雄与雌4【判断题】《道德经》中提出学会用道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强者的位置。
()错误5【判断题】希腊人认为万物的始源是火。
()错误德经(一)1【单选题】老子认为天下有道的情景是()。
DA、戎马生于郊B、清静为天下正C、故知足之足,常足矣D、却走马以粪2【单选题】下列不能体现辩证法的句子是()。
CA、大成若缺B、大盈若冲C、大器晚成D、大辩若讷3【判断题】“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是从“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正确4【判断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追求道都要每天增加。
()错误5【判断题】“盖闻善摄生者”表达老子赞同养生,但是并不赞同过分养生的观念。
()正确德经(二)1【单选题】“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中的“勤”是什么意思?()BA、尽力B、病C、经常D、勤务2【单选题】老子提出“修之于乡”德表现出来的是()。
AA、其德乃长B、其德乃丰C、其德乃余D、其德乃普3【判断题】“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中“介然”的意思是“坚固,确实”。
()正确4【判断题】孔子提出的“以正治国”和老子提出的“政者,正也”意思相近。
()错误德经(三)1【单选题】“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中“缺缺”是什么意思?()CA、贫困B、愚昧C、奸诈D、淳朴2【单选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道德经》进行分析的一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