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合集下载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和支撑系统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和设计的过程。

模板是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支撑系统则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模板的系统。

准确计算和设计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首先,模板和支撑系统本身的自重是施工荷载的一部分。

自重可以通过对模板和支撑系统材料的密度和体积进行计算得出。

其次,混凝土浇筑荷载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及浇筑工艺所产生的荷载。

混凝土的密度和施工方式不同,浇筑荷载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混凝土的体积和密度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计算。

再次,施工人员荷载包括在模板和支撑系统上工作的施工人员的荷载。

施工人员的平均体重以及工作时的移动位置等因素都会对施工人员荷载进行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平均体重以及工作位置进行计算。

最后,施工设备荷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荷载。

这些设备的荷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重量、支撑方式以及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的作用方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模板与支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对自重、混凝土浇筑荷载、施工人员荷载及施工设备荷载的计算,能够保证模板与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置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对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模板荷载计算

模板荷载计算

本方案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已套入计算公式)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已套入计算公式)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计算
参数
板厚(m)
钢筋混凝土比 重(KN/m3)
模板木枋自重(KN/m2)
恒载值 (KN/m2)
恒载 恒载标准值 分项系数 (KN/m2)
梁宽 (m)
施工均布 活载
(KN/m2)
施工活荷 载(KN/m)
活载 分项系数
活荷载标准 值(KN/m)
集中线荷载 kN/m
计算公式
备注
数 值
0.6
0.9
26
2.4
0.5
15.24
1.2 18.288 0.6 3
1.8 1.4
2.52
20.808
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
厚(m)×25KN/m3(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 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集中线荷载计算
参数
梁宽 (m)
梁高 (m)
钢筋混凝土比 重(KN/m3)
梁截面模板周长 (m)
模板木枋自 重(KN/m2)
恒载值 (KN/m2)
恒载 恒载标准值 分项系数 (KN/m2)
施工均布活载 (KN/m2)
施工活荷 载
(KN/m2)
活载 分项系数
活荷载标准 值(KN/m2)
施工总荷载 kN/m2
计算公式
备注
数 值
0.35
25
0.3
9.05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枉 竹 饲辟
赡 的蜘 筋
K m’ . N/
KN
2 4
I :
I 2 l

辛 土 方 皋现 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 、钢筋 、模板和支撑 系统 的自重 ,以及振捣 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 .通过荷载组 合 ,作为 粱底板木模 板及 支架的验算依 据 ,现 以30 mX 0 m 0r 70m 的 a 混凝 土梁 举例 . 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 .依此类推得到不同 进 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萄载的组合 设计值 .以便查表应用。
KJh。 3 9 . / / 0 052KJh。
蒸 汽凝水 管道计算 已知总 蒸汽参数 的表压 为0 MP,下 区水 . a 2 加热器至疏水器之问的凝水管管径取D Smm,上区选用 D 7m NO N 0 m。 疏 水器后 管径 ,下区为D Smm。 区为D Sm NO 上 N O m。 疏 水 阀的选择 为了保证蒸 汽凝水 及时排放 同时又防止 蒸汽泄 漏. 在凝 水管道上安设疏水阀 , 疏水器前后压差为 :
对施工荷载进行 了计算 ,-  ̄用 了统计 学原理 .获得 不同截 面梁、板的施工荷我值 。不仅减化 了计算工作量 ,并能方便查找 应用: , f -
关键词
1 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 工荷 载 的汁算 方法 应符 合 《 筑结 构 荷载 规范 )G S 9 建 Bf -  ̄) 2H 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 、钢管脚手排架 、钢管顶撑 、支撑 (I ) 托 的模板支撑系统 ;采用泵送 、预拌商品混凝土 ,机械振捣的施工工 艺 . 依据原 《 并 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 工验收 规范 》G . 2 4 9 ,附录 B (0- 2 5 1 - 中有关 “ 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 及分项 系数 ”的取值标准 。 2 模板支撑 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 算参数

模板力学计算

模板力学计算

附录:模板力学计算书(一)顶板模板计算楼板厚度150mm和100mm,模板板面采用15mm高强度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E=104/mm2,I=bh3/12=50×1003/12=4.16×104mm4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

1.1(1)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3KN/M2混凝土标准值:24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楼板按10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1=0.3+24×0.1+1.1+2.5=6.3KN荷载标准值:F2=(0.3+24×0.1+1.1) ×1.2+2.5×1.4=8.06KN楼板按15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3=0.3+24×0.15+1.1+2.5=7.5KN荷载标准值:F4=(0.3+24×0.15+1.1) ×1.2+2.5×1.4=9.5KN(2)计算次龙骨间距: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1)板厚按15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1l12最大挠度:U max=0.667q1l14 /(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4×0.2=9.5×0.2=1.9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0.1q1l12=[f w w]=1/6fwbh2=0.1×1.9×l12=1/6f w bh2l1=[(1/6×30×200×152)/(0.1×1.9)]0.5=529.6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s=0.677q2l14/(100EL)=l1/250L1'=[(100×104×4.16×104)/(1.9×0.677×250)]1/3=462.77mm 2)板厚按10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2l22最大挠度:Umax=0.667q2l24/(100EL)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2=F2×0.2=8.06×0.2=1.612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 =0.1q2l22=[f w w]=1/6fwbh20.1×1.612×122=1/6f w bh2l2=[(1/6×30×200×102)/(0.1×1.612)]0.5=787.62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x=0.677q2l24/(100EI)=12/250L2'=[(100×104×4.16×104)/(1.61×0.677×250)]1/3=534mm取按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最小值,l1'=462.77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l1'满足要求。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模板的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

二、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25×M+0.3)×1.2+2×1.4=15M=[(15-1.4x2)/1.2 -0.3]/25=0.394米取整M=394mm,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94M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1、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 ,不需论证。

模板荷载计算

模板荷载计算

本方案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目录一、模板计算(一)现浇板底模1、强度计算a、荷载:线荷载q=(q1+q2)k1集中荷载p=p 1×k 2 q 1——砼重,25KN/m 3q 2————模板自重。

组合钢模板为m 2P 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 K 1——不变荷载分项系数K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注:荷载分项系数k 1=,k 2=。

按GB50204-92规范第2.2.2条规定,荷载设计值可以乘以的折减系数。

分项系数与折减系数相抵后,可近似取k 1=k 2=1,即取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余同)bc 、强度计算式M max =1/8ql 2+1/4pl(单位:N-mm)σmax =M max /W ≤fW ——模板截面抵抗矩。

从《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查取,由于钢模板系错缝拼接,部分模板在跨度方向不连续,故取0.7m 组合,一般情况下为W=×104mm 3当采用竹、木模板时,按式W=1/6bh 2计算,b=1000mm ,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钢模板取f y =215N/mm 2;竹、木模板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木材抗弯强度指标。

2、刚度计算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

LL ——找平杆间距b 、计算简图:c 、刚度计算式 W max =ql 4/192E E ≤[W]=1.5mm E ——模板材料弹性模量,当为钢模板时,E=×105N/mm 2竹、木模板仍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

余同。

I ——模板截面惯性矩。

当为组合钢模板时,取I=b ×105mm 4;竹、木模板按I=1/12bh 3式计算。

[W]——挠度允许值,1.5mm 。

(二)梁底模1、强度计算 a 、荷载:q=q 1+q 2+q 3q 1——砼重,同前q 2——模板重,同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
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
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
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300×700 mm混凝土梁沿长方向施工荷载的计算和组合
不同载面梁的施工荷载的组合统计表
6模板侧压力的计算
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规定,按照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的两个计算公式进行复核,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Oβ1β2
F=γC H
针对推广应用了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普遍采用泵送和机械振捣施工工艺的特点,公式中一些原来不确定的参数逐步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预先得到界定。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对于普通混凝土可取24KN/m3;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商品混凝土厂在做配合试验时,一般都能应施工现场的工艺要求,基本上先设定初凝时间为8~10小时,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后,加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浇筑前所剩余的初凝时间也只有5~8小时,验算时可偏于安全地取tO =8 h;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主要与构件的复杂程度、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条件有关,一般在1~5 m/h之间;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工艺条件决定了,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必须掺具有缓凝作用的高效减水剂,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预抖、泵送混凝土的工艺要求,坍落度一般为100~150mm,取1.15;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代入求得的可变参数,得到如下两个与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有关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可计算出在不同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条件下的模板面侧压力:
F=0.22γCtOβ1β2 =0.22×24×8×1.2×1.15× =58.29×F=γC H=24 H
按照施工现场实际的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计算公式,F=58.29× 可得下表: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面的侧压力(KN/m2)
按照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实际浇筑高度的计算公式,F==24 H可得下表: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面的侧压力(KN/m2)
根据上述两个表格,就可绘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或浇筑高度,与侧压力设计值的关系曲线,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不难看出当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不大于6m时,可直接查高度计算公式,反之当高度大6m时应用速度公式,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化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