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资源 第2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知识链接①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

2006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②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因批地建高尔夫球场被免职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

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利用(一)展示图片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

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土地资源的实际运用和案例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土地资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珍惜资源的感情,增强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土地资源的图片、地图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方案,让学生上台展示,并大家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11.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B.C.气候条件的不同D.12. 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指( A.沼泽和滩涂B.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D.人口多,耕地少5、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是(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俄罗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

B 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 。

C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D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土地、森林 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 D天然气、水8、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C 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D 不能循环使用。

9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山、戈壁、沙漠均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规律 D 目前地核中的铁、铜等元素也是自然资源10.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 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D. 受生活习惯的影响C.宜垦荒地D.13.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科技水平的高低耕作制度的不同)沙漠和永久积雪冰川宜林荒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的地理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教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收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

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回答。

承转:土地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引导: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你听到或看到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学生交流。

教师展示土地资源破坏的景观图片,师生互动,读图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坏,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

阶段小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2课时》
课题
第二节土地资源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活动:
为迎接今年的土地日的到来,请同学们商量一下,能否为今年的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
总结: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应在“土地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小结:略
读图提问:
(1)请同学们读图“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分析一下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问题上存在什么问题?(水与土的矛盾)
(2)你认为这种矛盾将如何解决?
合作学习:
请前后桌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
承转: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士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请同学们看景观图“土地资源的利用”中为同学们提供的三幅照片,并阅读其文字说明(请三位同学阅读)

3.2土地资源(2课时)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2土地资源(2课时)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草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和产草地也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3.林地分布:
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
学生读图,我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三、小结本课内容
读书上所给的资料,概括.土地面临的问题
你知道可利用土地包括哪些方面吗?
目前,按照可利用土地的用途,主要把可利用土地分为哪些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下面同学们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
1.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构百分比图”,
我国地形、气候
等自然条件复
杂多样,因而土
地开发利用的
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国主要土地
利用类型的
分布图。思考
[活动]内容将
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注重学生能力训练
想一想,为什么
我国土地的主
要类型会这样
分布呢?(主要和气候、降水有关)
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2课时地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2课时地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2课时地区分布不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认识土地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培养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对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掌握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情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难点: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

3.利用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好PPT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如:东部地区耕地多,西部地区耕地少;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等。

提问:“请大家思考,这种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

3-2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3-2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地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3)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2.难点: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存在地区差异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我国不同类型的农业提问:你眼中的农业是哪些?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农业类型?引导过渡:不同的农业类型对应不同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这些土地分布在哪里呢?接下列我们就一起分析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土地资源的分布1.活动:讨论交流——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和相关气候图,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

提示:耕地主要分为旱地和水田,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小麦。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阅读相关地图和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并完成下列表格。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哪类干湿地区,分布在哪类地形区?(2)草地主要分布在哪类干湿地区,分布在哪类地形区?(3)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主要受到哪些气候要素的影响?小结: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教师利用相关地图进行讲解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滥垦滥伐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从而造成严重的灾害。
答案:1、A 2、D 3、B 4、C 5、A 6、D 7、(1)水土流失1/5黄土高原(2)生物(3)《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8、(1)B蔬松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2)西北(3)洪涝
归纳总结
1、本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
学习要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有、、
等。
2、土地是立国之本。我们要注意用地、用地、耕地。
3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可以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
2、本课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有:
教学反思
重点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
难点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佳问题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由身边的人均耕地的变化和黄土高原的景观特点导入土地问题。
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学生回顾并依次回答上节课学到问题,思考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
学生分析:学生观察图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在此基础上总结如何解释漫画含义。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师生共同总结。
3、学生读3.14图,讨论分析:学生读书分组讨论自由回答。比较谁回答的方法最有效?
引导学生从法律、国策、土地日等方面理解。
4、学生在课本中掌握记忆。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叙述正确的是(可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D.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可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4、我国草场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A.城镇附近大型现代化牧场不断兴起
B.我国草场面积过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
C.草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拓展应用
分组讨论:保护和节约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发散思维,鼓励为主,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积极自由起来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并作笔记。
巩固训练
教师提出训练要求(时间、规范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矫正补偿。
1、有关我国土地类型利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垦荒,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D.草场污染严重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土流失不严重
B.森林资源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C.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质下降,草场遭到破坏
D.土地沙化严重,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荒地
6、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3、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合作展示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问题
A、读图3.13,并结合身边实际,说出你看到或听到的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B、土地问题会给生活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
2、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
土地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
8、读图分析回答:
image016.png(13.52 KB)2007-10-20 22:02
(1)A、B、C、D四地中,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破坏严重,暴雨集中,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保持本区水土,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地区。
B.大量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C.在半干旱地区采取退耕还牧政策
D.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A.由于大规模的植树种草,使耕地迅速减少
B.由于大规模的垦荒,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近几年我国土地面积没有变化
D.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利用不合理,使耕地迅速减少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过程与方法
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
7、读漫画图,回答:
(1)该漫画所示的现象是,我国每年由于这种状况而流失的表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分之一。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地区最明显。
(2)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受到了破坏。
(3)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且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占耕地的现象?
3、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国家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举例说明。
4、我国的土地国策是什么?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学生讨论:生读图3.13并结合身边实际自己思考存在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共同展示。
教师总结: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退化、沙化严重等。
让学生完成活动1,理解图中的三幅漫画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