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巴顿将军影视作品分析27
巴顿将军影视作品分析

在影片接近结尾时,巴顿将军站在巨大的司 令部楼下,显得非常渺小微不足道,通过画 面隐含着这位传奇的将军虽然能驰骋战场, 但是却不能适应残酷的政治斗争,不能受到 军方的重视,了美国人的战斗精神 ,同时展现了美国人在战场上的勇敢以及对 巴顿将军这位传奇将军的尊敬和爱戴,同时 也间接的体现了美国人对和平的热爱。
突然,镜头拉近,将巴顿将军的身子瞬时放 大,跟着更是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手戴金戒 指、握着权杖、胸前肩头挂着的勋章、腰间 别着的精致手枪、盔头上印着的四颗星星等, 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是一位富有同时又是立功 无数的军官,这些特写镜头给我们造成了强 烈的视觉效果。
巴顿将军在教堂里作检讨和走出教堂的画面 都使用了大仰拍,从摄像的角度展现出了导 演对巴顿将军的崇拜和钦佩。
巴顿将军人物形象分析
1.巴顿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军 事天才,身经百战,战绩卓越,所向 披靡,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尊重和爱 戴的民族英雄。
2.巴顿将军是一位雷厉风行,铁石心肠,急 躁鲁莽,对士兵要求极为严格甚至残暴,同 时是一位不擅言辞,争强自负的战争狂人。( 巴顿将军在视察战地医院时,把战争恐惧症 患者比作该死的懦夫,要求拉出去枪毙,足 见巴顿将军对士兵的严格要求近乎残暴。将 自己的盟国苏联元帅朱可夫当成混蛋,甚至 要求重用纳粹党表现其不擅言辞。)
影片《巴顿将军》以巴顿将军的一生作为贯穿影片始终的主 线,夹杂着巴顿与蒙哥马利的恩怨情仇和与艾森豪威尔的政 治较量,塑造了巴顿将军这位传奇将军不平凡的一生。
巴顿将军视听语言分析
在电影开始,便运用远景的方法,将 一幅巨大的星条旗展示在荧屏上,暗 示了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国度,也 暗示了美国在二战中的强势霸权地位 。接着主人公巴顿将军在镜头的几何 中心出现,虽然在国旗的衬托下显得 非常微小,但手敬军礼,身姿笔直, 显出主人公的身份是一名军人,与此 同时,响起音乐,整个场景变得肃穆 庄严。
巴顿将军

第一幕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我看经典》节目,我是本期的主持人,徐爽。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一部写实的战争纪录片----《巴顿将军》,想必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人都知晓这部电影。
《巴顿将军》是美国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1970年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著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
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
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
1999年12月这位影坛硬汉在洛杉矶郊外的寓所悄然离世,整个好莱坞都为之陷入悲伤。
此片是近十几年来,美国所拍摄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奖。
片长约170分钟,是八十年代曾在内地轰动一时的好莱坞经典巨片。
乔治·巴顿将军是二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曾先后率领第七、三集团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为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而作准备,最终如愿以偿。
他的一生,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并引起世人的不同评论。
艾森豪威尔曾评论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虽有如此战功,他却是个性矛盾的人,也曾因殴打患炮弹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体围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数人心中,他仍被认为是美国唯一能够打硬仗的指挥官。
《巴顿将军》: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摄影 :弗莱德 ・ 康恩 肯普
主 演 :乔 治 ・ 科 特 ( 巴顿 ) 斯 饰 卡 尔 ・ 尔登 ( 布 莱 德 雷 ) 马 饰 迈 克尔 ・ 茨 ( 蒙哥马利 ) 倍 饰
本 片 获 17 年 美 国奥 斯 卡金 像 奖最 佳 影 片 、 最佳 导 91
演 、最 佳 男 演 员 、 最 佳 编 剧 、最 佳 美 工 、 最 佳 剪 辑 、 最 佳
军 》了 。
战争形势对 英美联军越 来越有 利 ,北 非战场上 盟军 已取 得 决定 性 的胜利 。 巴顿 制定 了攻 占西西 里 岛的计 划 ,总部 却 决定 执行蒙哥 马利将 军的计 划。但 巴顿并没有按 照命令 行 事,他很快攻 陷 了巴勒莫 ,并 且不顾美 军 的伤 亡 ,要 求再 来 一次两栖登 陆 ,先 英军进入 墨西拿 ,赢 得 了荣 誉 ,但 也
巴顿被 盟军总部任命 管理 第二军 ,布莱德 雷作为 巴顿的 副 手 留在第 二军。 巴顿一上任 ,就严 肃整顿 军纪 ,第 二军 因 此在实力上 强大 了不少。美 军不久后 截获 了德 国的通 信 , 得知隆美 尔的第十 装 甲师将在 盖古塔 攻击美 军。 巴顿率领
美 军 提 前 做 好 准 备 突 袭 德 军 , 取 得 了盖 古 塔 战 役 的胜 利 。
重读经
《 巴顿将军 》: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吴 亚 军
1 7 年 彩 色片 1 0 钟 90 7分
大战 (《 卡萨布兰卡》 (92 、 《 14) 黄金时代》 (96 、 14) 《 桂河大桥 》 (97 、 《 15 ) 巴顿将 军》 (90 、 《 鹿 17 ) 猎 人》 ( 9 9 《 17 )、 辛德勒名单》 (93 、《 19) 英国病人》 (96 )到越 南 战争 (《 战排 》 ( 9 6 ),在 19) 野 18 )
《巴顿将军》开场拉片

《巴顿将军》开场6分18秒拉片与赏析刘大鼎一.分镜头分析:注:镜头长度单位是秒(s)或者是画格个数。
开场创新性分析《巴顿将军》这部电影拍摄于1967年,1970年上映,是一部反映美国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戎马一生的电影,此次作业分析的是这部电影的开场,也就是开篇的前6分18秒的画面(具体时间可能因下载的电影总时长不同而有所不同)《巴顿将军》的开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面美国国旗,铺满整个画面,观者能直观的感受到这幅国旗是占满整个画面的,但是并不知道这面国旗有多大,或者说,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想这面国旗的大小。
16秒过后,一道“立正”的声音传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声音剪辑点上使用的是捅声的手法,随后巴顿将军走上高台,向前走了四步走到高台中央,立定,敬礼,响起了美国陆军的升旗军号。
在接下来的31秒内,画面呈现了8个不同的特写镜头,通过对巴顿戎装的整体展示,对其穿着的具体细节,比如勋章,结婚戒指,马鞭,象牙把手枪,军徽,钢盔,以及对其面部和动作的描绘,比如泛灰的白眉,炯炯有神的双眼,坚毅的颜色,有力的军礼,塑造了一个英气逼人,将气十足,威风堂堂的将军形象。
初次看到这个开场时在大二年的《影视赏析》课堂上,当时陈烁老师播放了这个开场的前1分30秒,让我们拿笔记下所看到的画面,说实话,想起当初看到这个开场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我自认为所看的经典电影不少,《巴顿将军》之前也有耳闻只是没有机会细看,但真正看到这个开场之后,我才强烈的感受到为什么这部电影会长期以来一直被津津乐道。
虽然已经有很多大师发表过对这个开场的分析,但经典总是经得起玩味的。
开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巴顿将军走上高台时的身影和身后国旗的对比,二是接连着的特写镜头,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我不曾体验过的,首先美国国旗的画面是景别十分巨大的场景,而后的大特写镜头却又是影视画面中景别最小的,这两种景别的镜头在数量上和总时长上分庭抗礼,前16秒的1个镜头是大全景,在经历了短暂4秒的全景过渡过后,是接连着的8个总长为31秒的不同的特写镜头,全程巴顿将军没有说一句话,巨大差异的景别对比强烈冲击着视觉感官,就好比突然从一栋高楼大厦定位到这栋楼中某棵树的树叶上,在感官上给人以差异巨大的体验,让人来不及思考为什么画面转换的那么快的同时更具信息量的画面便又闪现了。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是一部老电影,曾经获得1970年奥斯卡金奖。
游鱼偏爱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剧情片,尤其人物传纪,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都能听到地道的好故事。
在电影中,大人物常关联历史,小人物常关乎生活,各有其长,但是他们都关于人性。
二战虽然惨烈但毕竟已经远去,对于战后出生的普通人而言,它已经那么模糊。
所以后人口中流传的都是关于英雄的传说,尤其富有个性魅力的英雄。
譬如巴顿将军。
游鱼原来以为电影《巴顿将军》有点闷——作为一部能代表美国军方思想的电影,应该非常严肃正统,其实不然,相反电影比较有趣。
这全因为巴顿将军本人非常有趣。
巴顿将军是个口无遮拦的人,爱出风头,大胆冒险。
巴顿将军断送政治前途,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个性,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
玩政治的人,基本上挂着标准却没有诚意的微笑,说着滴水不漏的外交语言,即使心中非常憎恨对手,也会表现的彬彬有礼。
可巴顿将军并不这样。
在电影中,最了解巴顿将军的不是上司,不是同僚,不是副官,不是士兵,而是德国的一位军官,他说巴顿是活在十六世纪的人,和二十世纪格格不入。
在德国战败之后,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真正死去的是巴顿,因为巴顿是为战争而生存的。
事实上,战争胜利之后,巴顿因为说错话被解除职务。
在电影最后,巴顿将军牵着他的爱狗走过一辆风车面前,背影落寞萧瑟。
这时,游鱼突然强烈地感到——巴顿就像堂吉诃德,一个充满理想和世界格格不入的浪漫骑士。
说巴顿是堂吉诃德,并不唐突。
巴顿将军在一次战争之前,对副官说过那么大意如此的话:写一首诗歌给对手,约他开着坦克来和我决斗,以此来决定战争的输赢。
这句话最能表现巴顿的个性,完全是十六世纪骑士的作风。
游鱼认为,这是巴顿将军和世界别扭着的根本原因,不过这也是巴顿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地方。
正常人不会真正地喜欢一个完美的让人无可挑剔的英雄,因为他只会让凡人感到自己的猥琐(假设有这样完美的英雄)。
相反,像巴顿这样满是缺点的英雄才是可亲的。
巴顿,一位浪漫骑士,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直无法和这个世界妥协。
巴顿将军影评

《巴顿将军》小影评《巴顿将军》是拍摄于1970年的战争题材传记片,主角巴顿将军性格强势,行事雷厉风行、铁血,被称为“血胆老爹”。
他奉命经历了西西里战役、佯攻法国北部、解放巴黎等诸多战役,功绩卓绝。
但由于口头之失,常常得罪人。
尤其是在佯攻法国北部的战役中,心中愤懑难消,竟将一腔怨气发泄到盟友俄国人的头上,在影片最后更是当面对俄国元帅朱可夫直言不是。
终于葬送了自己酷爱的军事生涯,被撤了职,勒令退休。
该影片十分出众,男主角(巴顿将军饰演者)更是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这部影片之所以如此精彩,既有演员出色的演技,更有导演组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下面我们从视听的角度来略析影片。
在影片开头时,便运用远景的方法,将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布满全屏,暗示了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国度,也暗示了美国在二战中的强势霸权地位。
接着主人公巴顿将军在镜头的几何中心出现,虽然在国旗的衬托下显得非常微小,但手敬军礼,身姿笔直,显出主人公的身份是一名军人,与此同时,响起音乐,整个场景变得肃穆庄严。
突然,镜头拉近,将巴顿将军的身子瞬时放大,跟着更是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手戴金戒指、握着权杖、胸前肩头挂着的勋章、腰间别着的精致手枪、盔头上印着的四颗星星等,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是一位富有同时又是立功无数的军官,这些特写镜头给我们造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问题跟着来了,这位军官是如何获得这些代表荣誉的勋章的?他站得笔直、手敬军礼又是在做什么?镜头一转,又是一幅远景,将美国国旗和巴顿将军显现出来,同时,巴顿将军说道:“坐下”,但整个镜头除了国旗和巴顿将军外别无一物,,给人一种疑惑的感觉:这穿着军服、戴着军帽的老头在和谁说话?此后巴顿将军开始了长达5分钟的讲话,在讲话中,我们完全可以得知这位四星将军的性子。
尤其是在说:“我们要牵住敌人的鼻子,打得他屁滚尿流,把他们杀的望风而逃”这些话时,运用了全景的景别,完整的展现了巴顿将军挥动权杖的形体动作,通过这个挥动权杖的动作,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位将军,强势、好战、英勇的性格,这些都为影片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以致有“被华盛顿方面强制要求为自己言语之失道歉”、“被艾森豪威尔撤销第三兵团司令的职务”等事情的发生,我们可以说是巴顿将军不懂政治所导致的缘故,但与他这种粗直的性子也不无关系。
从《巴顿将军》看管理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一:别开生面的现场联合办公2008-7-2 5:09:00文:jk02好来坞电影《巴顿将军》堪称最经典的“领导力”培训教科书,俯拾皆是领导力核心内容的典型案例,本文只选其中一幕为证。
这一幕发生在电影开始后不久,看似漫不经心的,却又意味深长。
美军三星上将巴顿受命到北非抗击纳粹,迎接他的是一次盟军空前的惨败和德军的大胜,数千美军被俘,战线溃退数百里。
前任指挥官的低能和美军的士气让他感觉到,要想战胜对手绝非易事。
在他驾着吉普车开往军部的路上,已经想好两件大事,一是恢复美军的士气,二是寻求英军的空中保护。
待他整顿好士气低落的美军第二军后,立即召集部下将官们商讨打击德国隆美尔非洲军团的方略,手下人来报英军空军少将肯尼汉和布福德到访。
巴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二人。
之前,英、美两军发生了一些争吵,美军指责英国皇家空军未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致使地面部队不断遭到德机的轰炸。
而英军却认为这是美国人在为失败找借口,英国空军在地中海沿线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德国人在北非不可能有飞机能起飞。
面对英国人,巴顿出人意料地热情,完全没有往日骂娘的作风(有点反常),他只是提出了希望英国朋友适当地派出一些飞机保护美军地面部队的建议。
看到巴顿的客气,肯尼汉将军立马把官腔打得更高了,反复强调他的下级报告的是英军的空中优势是如何如何的强大,德国飞机早被打得不敢上天了。
他还向满脸微笑的巴顿(是不是有点阴)夸下海口,说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德机了,哪怕你很想看。
这时,两架德机不请自来“参加”巴顿的办公会,把会场内外炸得一塌糊涂,第二军毫无还手之力,在机关枪和炸弹面前三位将军也只有抱头鼠窜的份,好容易躲到会议桌下。
在桌下,三位将军继续“开会”,巴顿笑着对肯尼汉说,你刚才不是说再也看不到德国飞机了吗?肯尼汉一脸狼狈,说不出话来。
其实,巴顿的部队,包括他的指挥部几乎天天都挨德国人的轰炸,而英国人却不承认这一事实。
所以,巴顿精心安排了这次“炸弹下的会面”,让英国人重视了他的意见。
《巴顿将军》开场拉片

《巴顿将军》开场6分18秒拉片与赏析大鼎一.分镜头分析:镜号截图景别运镜长度镜头容声音1 大全静固定的画面16秒一面很大的美国国旗现场嘈杂的氛围2 大全景仰拍的固定的画面20s在美国国旗背景下,巴顿将军缓慢走进镜头,并敬了个军礼。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涌声的手法,随着巴顿将军走上舞台,俊豪奏响3 全景固定的画面稍微仰视4秒景别变小,巴顿将军保持军礼,画面呈现了巴顿将军的戎装,马裤,马靴和钢盔整体的精神风貌军号继续奏响4 特写固定的画面4秒巴顿将军敬礼的手和右脸,手指上有戒指,眉毛灰白,眼生坚毅军号声5 特写固定的画面4秒巴顿将军握马鞭的左手以及天主教赐的戒指军号声6 特写固定的画面4秒巴顿将军左肩的数不清的勋章军号声7 特写固定的的画面3秒巴顿将军右前胸美国装甲第三军的军徽的特写军号声8 近景固定的仰视画面4秒敬礼的巴顿将军军号声9 特写固定的画面3秒巴顿将军左腹前的蓝色绶带和军徽军号声10 特写十分缓慢的右移镜头4s 巴顿将军右边腰上佩着的象牙把手枪军号声特写固定的画面5s 巴顿将军的钢盔和坚毅的眼神军号声大全景固定的画面33s巴顿开始讲话军号声停巴顿开始讲话声中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88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近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23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全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30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中近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17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大全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18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全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13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神采飞扬训话音中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42s巴顿左右走动训话训话音近景镜头随着巴顿的左右走动而缓慢移动26s巴顿训话训话音大全景固定镜头6s 巴顿讲话完毕,转身走下高台训话音开场创新性分析《巴顿将军》这部电影拍摄于1967年,1970年上映,是一部反映美国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戎马一生的电影,此次作业分析的是这部电影的开场,也就是开篇的前6分18秒的画面(具体时间可能因下载的电影总时长不同而有所不同)《巴顿将军》的开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面美国国旗,铺满整个画面,观者能直观的感受到这幅国旗是占满整个画面的,但是并不知道这面国旗有多大,或者说,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想这面国旗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背景介绍
? 影片主要介绍了 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 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 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 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 一九四三年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 “沙漠之狐”隆 美尔元帅率领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斗结果
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 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 ·巴顿将军前往第二特种部队
? 2.巴顿将军是一位雷厉风行,铁石心肠,急
躁鲁莽,对士兵要求极为严格甚至残暴,同 时是一位不擅言辞,争强自负的战争狂人。(
巴顿将军在视察战地医院时,把战争恐惧症 患者比作该死的懦夫,要求拉出去枪毙,足 见巴顿将军对士兵的严格要求近乎残暴。将 自己的盟国苏联元帅朱可夫当成混蛋,甚至 要求重用纳粹党表现其不擅言辞。)
任司令官有才华布莱特雷少将为助手 年逾50巴顿
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 官兵服饰整齐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 严格训练计划经过雷厉风行整顿巴顿部下官兵们一
扫悲观畏战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 勇善战的军队,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局势。
巴顿将军人物形象分析
1.巴顿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军 事天才,身经百战,战绩卓越,所向 披靡,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尊重和爱 戴的民族英雄。
? 在影片接近结尾时,巴顿将军站在巨大的司 令部楼下,显得非常渺小微不足道,通过画 面隐含着这位传奇的将军虽然能驰骋战场, 但是却不能适应残酷的政治斗争,不能受到 军方的重视,是对这位将军悲惨结局的展现。
? 影片《巴顿将军》展现了美国人的战斗精神 ,同时展现了美国人在战场上的勇敢以及对 巴顿将军这位传奇将军的尊敬和爱戴,同时 也间接的体现了美国人对和平的热爱。
3.巴顿将军是一位对战争充满着狂热,痴迷于 战争的人,同时也是一位不能适应政治斗争, 不被美国军方所重视的人物。(巴顿将军认为自
己应该牺牲在最后一场战争中的最后一发子弹, 这位将军对战争的热爱近乎狂热,然而和平是 大势所趋,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位将军不能 适应和平年代的政治纷争。)
巴顿将军的视听语言分析
? 突然,镜头拉近,将巴顿将军的身子瞬时放 大,跟着更是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手戴金戒 指、握着权杖、胸前肩头挂着的勋章、腰间 别着的精致手枪、盔头上印着的四颗星星等, 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是一位富有同时又是立功 无数的军官,这些特写镜头给我们造成了强 烈的视觉效果。
? 巴顿将军在教堂里作检讨和走出教堂的画面 都使用了大仰拍,从摄像的角度展现出了导 演对巴顿将军的崇拜和钦佩。
? 影片《巴顿将军》以巴顿将军的一生作为贯穿影片始终的主 线,夹杂着巴顿与蒙哥马利的恩怨情仇和与艾森豪威尔的政 治较量,塑造了巴顿将军这位传奇将军不平凡的一生。
巴顿将军视听语言分析
? 在电影开始,便运用远景的方法,将 一幅巨大的星条旗展示在荧屏上,暗 示了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国度,也 暗示了美国在二战中的强势霸权地位 。接着主人公巴顿将军在镜头的几何 中心出现,虽然在国旗的衬托下显得 非常微小,但手敬军礼,身姿笔直, 显出主人公的身份是一名军人,与此 同时,响起音乐,整个场景变得肃穆 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