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分析角度及方法

合集下载

影视剧分析技巧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

影视剧分析技巧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

影视剧分析技巧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影视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作为观众,我们常常有种想要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的渴望。

本文将介绍一些影视剧分析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

一、剧本分析剧本是影视作品的基础,通过分析剧本,我们可以了解到故事的起伏、角色的性格以及故事背后所要传达的主题。

在剧本中,要注意故事的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局。

同时,还要关注角色的塑造和发展,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

通过剧本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影视作品的意图和内涵。

二、导演的手法导演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之一,他们通过运用各种手法和技巧来表达故事和情感。

要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我们需要注意导演的表现手法。

这包括摄影技巧的运用,如镜头的选择、画面的构图和光影的运用。

同时,还要关注导演的剪辑手法,包括场景的切换、镜头的变换以及节奏的掌握。

通过分析导演的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

三、演员的表演演员的表演是影视作品的核心,他们通过饰演角色来传达情感和表达故事。

在分析影视作品时,我们需要关注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演绎能力。

要注意角色的形象塑造,包括动作、语言、眼神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还要关注演员的情感传达和情绪表达,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四、题材和背景影视作品的题材和背景是其独特之处,通过分析作品的题材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

要注意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分析作品在特定背景下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同时,还要关注作品的题材特点,分析作品在特定题材下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对题材和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的宏大主题和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影视剧分析技巧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影视作品包括剧本分析、导演的手法、演员的表演以及题材和背景的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的方法

影视作品分析的方法

影视作品分析的方法
一.影视作品分析策略
1 评片名
A文化含义
B统领意义
2 分析导演
A导演构思
B导演手段
C导演风格
D导演创造
二.分析作品主题
三.分析演员
1 演员对角色的表演
2 演员对角色的创造
A自然
B可信
C感人
D个性
四.分析摄影摄像
1 构图
2 用光
3 色彩
4 镜头的运动
五.分析作品的开头与结尾
1 影视作品好开头的特点
2 好结尾的特点
六.影视作品观赏分析提纲(供参考)1电视片内容概括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10%.
3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20%.
4 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25%.
5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20%. 6缺点与不足10%.
7结束语5%.
七.作品分析中的不足与失误
1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2有“观”无“感”,“述”多“评”少。

3褒贬鲜明,分析缺少。

4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影视剧分析与剧情解读

影视剧分析与剧情解读

影视剧分析与剧情解读影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还能通过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度剖析,给人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本文将对影视剧的分析与剧情解读展开论述。

一、影视剧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影视剧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考察,如剧本、演员、导演、镜头运用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展开。

1. 剧本分析剧本是影视剧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

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的独特性、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度思考等方面分析剧本的优劣。

2. 演员表演演员的演技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影视剧的评价。

一部好的影视剧需要有演员精湛的演技,能够让角色真实地展现出来,并且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3. 导演的指导导演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们决定了剧中场景的选择、镜头的运用、音乐的配合等,在视觉和听觉上为观众创造独特的观影体验。

4. 镜头运用影视剧的良好镜头运用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特写、远景等手法,传递出情感、气氛以及角色的心理状态。

二、剧情解读的重要性剧情解读是对影视剧内核、主题内容的深入挖掘,通过对剧情的解读,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思想。

1. 情节推进与人物塑造剧情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剧情的递进,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在发生变化。

通过剧情解读,观众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主要人物的成长历程和内心变化。

2. 主题探索与社会问题大部分优秀的影视剧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主题,它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剧情解读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中要表达的主题,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3. 意义与价值观影视剧通过情节的设计和角色的塑造,传递出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剧情解读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影视剧所倡导的思想和价值观,并对其进行思考和评判。

三、影视剧分析与剧情解读的实践意义影视剧分析与剧情解读不仅对观众个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影视剧产业也有积极的影响。

影视分析角度及方法

影视分析角度及方法

影片分析一、评片名(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诱导与暗示(2)统领意义,给观众联想得余地,有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得职能,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得主题也有提示性得作用。

二、评导演1)导演构思。

对影视片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得追求。

就是导演艺术创造力得体现。

2)导演手段。

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通过故事与人物感染给观众。

导演手段包括:画面得运动与镜头得运动;镜头之间得组接;音乐、语言得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根据影视片得具体情况,瞧其使用得就是否合理,就是否有创造性。

3)导演风格。

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得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得特色)称为风格。

4)导演创造。

从影视片来瞧导演对剧本得转化、实现成为影视片得过程中有哪些创造,可以瞧出她为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为广大观众创造了什么。

评影视片也评论了导演,有时不必单独地评论。

三、评主题主题就是作品得灵魂,贯穿作品,在其中起作用。

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得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得美学理想与社会理想、世界观。

主题孕藏在整个画面、声音所构成得整体银幕荧幕形象中。

在主要人物形象得塑造上,在主人公得形象上,在主人公得命运中,体现着生活、社会、人生得意义,反映出作品得思想倾向。

主题还可以体现在情节上,情节得发展与人物命运、人物塑造密切相关,受着制约。

分析主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得整个思想体系。

第二,分析具体得艺术形象。

第三, 重视人物形象。

体现了作者得感情合理性。

第四,研究情节。

四、评演员1)演员对角色得表演演员得表演,要根据角色得规定,多方运用声音、神态、动作等手段,将角色展现给观众。

需要演员有强烈得感情,以充沛得激情注入到角色得创造与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动得形象来感染观众,以使观众深深地进入特定情境来感受、评价生活与艺术。

2)演员对角色得创造自然。

符合生活中得自然现实,不明显瞧出人为加工得生硬得痕迹。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引言:影视批评是对电影和电视剧进行评论和评价的一种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文艺性的评论,拓宽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影视批评具有丰富的方法和多样化的类型,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对作品进行审美和艺术的解读。

本文将介绍主要的影视批评方法和类型,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影视批评的方法1. 艺术解读法艺术解读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进行艺术性的解读和分析来评价它们的方法。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

艺术解读法关注作品的艺术构成、意象和符号,通过解读影像和声音的设计,分析剧情结构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探寻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意图。

通过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解读,可以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从而为观众带来更深入的观看体验。

2. 文化批评法文化批评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进行评价的方法。

影视作品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创作和传播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文化批评法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观,分析作品对特定文化现象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对文化背景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影响。

同时,文化批评法也可以揭示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文化共鸣和冲突,促进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 历史评价法历史评价法是一种通过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影视作品有时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通过叙事和塑造来再现历史片段或人物形象。

历史评价法关注作品对历史的还原和再现程度,分析作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诠释是否准确,同时也关注作品对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的影响。

通过历史评价法,可以推动观众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

二、影视批评的类型1.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是对电影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批评形式。

影片评论既包括对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评价,也包括对制作和表演的技术层面的评价。

影片评论主要关注作品的整体表现,包括剧情结构、角色塑造、影像和声音的运用等方面。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分析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分析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分析影视摄影与制作是现代电影与电视剧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影视作品的呈现过程中,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一、拍摄角度的选择拍摄角度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镜头所处的位置和高度。

拍摄角度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观众对场景和角色的感受和理解。

不同的拍摄角度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1. 高角度高角度指摄像机位于被拍摄对象之上,往下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用来强调被拍摄对象的卑微和无助感,常用于表现人物弱小、被控制或者环境压迫的情节。

例如,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经常会以高角度来增强观众对其恶劣行径的厌恶感。

2. 低角度低角度指摄像机位于被拍摄对象之下,往上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让人物或物体显得庄重、威严或具有崇高感,常用于表现英雄人物或者强者的形象。

例如,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英雄们常常以低角度镜头出现,以彰显其力量和正义感。

3. 俯视角度俯视角度指摄像机位于被拍摄对象之上,垂直向下拍摄。

这种角度常用于展现整体场景或大规模人群。

通过俯视,观众可以获得全局的视角,感受到场景的广阔和人群的众多。

例如,在战争影片中,俯视角度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庞大。

4. 仰视角度仰视角度指摄像机位于被拍摄对象之下,垂直向上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被用来让观众感受到被拍摄对象的威严和崇高,也可以突显出人物的力量和决心。

例如,在史诗片或巨型怪兽题材中,仰视角度能够增强观众对怪兽的震撼感。

二、镜头语言的运用镜头语言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摄影方式和技巧来表达故事内容,引导观众在感受、理解以及思考上达到导演预期的目的。

镜头语言的运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1. 倒计时镜头倒计时镜头常用于悬疑或紧张的情节中。

通过以秒表或时钟为背景,将时间逐渐减少的方式,引发观众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例如,在犯罪片中,倒计时镜头经常用来增加故事节奏感和紧迫感。

2. 迷雾镜头迷雾镜头通过增加雾气或烟雾效果,使画面显得朦胧,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

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影视批评是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通过对作品内容、形式、手法等方面的审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影视批评作为一种主观的评价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类型。

下面将介绍影视批评的几种常见方法和类型。

一、评价方法:1.文学性评价:影视批评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作品。

它关注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对话等等,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种方法强调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对于作品的整体表现和艺术品质提出评价。

2.观众反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通过调查观众的意见和反馈来评价作品。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好和不满,这种评价方法则以观众的反馈和评价为依据,来评判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观众倾向。

3.社会政治评价:影视作品往往不只是娱乐消遣,它们还能反映社会现象、表达政治观点等。

社会政治评价方法则将焦点聚集于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政治意义,评价作品在社会政治层面的价值和影响。

4.文化与历史评价:作品往往会受到当时的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表现在作品的表达、题材、风格等方面。

文化与历史评价方法则通过对作品与当时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进行解读来评价作品。

这种评价方法强调了作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二、批评类型:1.形式批评:形式批评关注作品的叙事结构、电影语言、电视剧特色等方面。

它可以评价作品的编剧是否合理,导演的表现手法是否恰当,镜头的运用是否精准等等。

通过对作品在形式上的考察和分析,展现作品的技术和艺术价值。

2.风格批评:风格批评强调作品的独特风格和在同类型作品中的地位。

它会对作品的风格特点、风格创新等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在影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它可以从类型电影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分类和比较,揭示作品风格的形成和演变。

3.主题批评:主题批评关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问题。

它可以探究作品对人类生活、社会现象等方面的见解和思考,以及作品所提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点。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总结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总结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影视作品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对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正确的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与艺术价值,提高我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

下面是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的总结。

一、选题与明确观点在写作影视作品分析时,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选题,这个选题可以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整体评价、一些角色的塑造,或是影视作品的一些主题等。

选题的确定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价值性。

在确定选题后,我们还应该明确写作的观点或立场,即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关注、阐述和呈现的主要问题与意义。

二、分析视角的选择影视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故事结构、人物形象、对话台词、美术设计、音乐配乐、摄影等。

根据选题与观点的确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分析视角。

同时,在分析视角的选择上,可以注重整体与细节结合,比如先从整体层面对作品进行整体概述,再进一步聚焦于一些细节方面的解读。

三、提前准备在进行影视作品分析写作之前,需要对所选影视作品进行充分的观看与分析准备。

观看时可以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观感与感受,对剧情、人物和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

准备时,也可以查找一些专业的影评和分析文章,了解大众对该作品的评价和不同的观点,以便更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自己的观点。

四、逻辑清晰与段落分明在影视作品分析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逻辑的清晰性和文章段落的层次分明。

可以按照时间、主题或观点等不同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和阐述,确保文章行文连贯、思路清晰。

同时,在整体结构上也要注意段落的划分,一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为核心,同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

五、论证与支撑在影视作品分析写作中,要注重论证与支撑。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对话、对比、引证专家观点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时,在提供具体支撑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与自己论证观点最贴合的材料,并合理组织,确保支撑材料的充分性和可信度。

六、注意细节与深度在分析影视作品时,要注重对细节的观察与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分析
—、评片名
(1 )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诱导和暗示
(2 )统领意义,给观众联想的余地,有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

二、评导演
1)导演构思。

对影视片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追求。

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

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

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根据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3)导演风格。

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

4)导演创造。

从影视片来看导演对剧本的转化、实现成为影视片的过程中有哪些创造,可
以看出他为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为广大观众创造了什么。

评影视片也评论了导演,有时
不必单独地评论。

三、评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贯穿作品,在其中起作用。

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世界观。

主题孕藏在整个画面、声音所构成的整体银幕荧幕形象中。

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在主人公的命运中,体现着生活、社会、人生的意义,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倾向。

主题还可以体现在情节上, 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人物塑造密切相关,受着制约。

分析主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整个思想体系。

第二,分析具体的艺术形象。

第三,重视人物形象。

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

第四,研究情节。

四、评演员
1)演员对角色的表演
演员的表演,要根据角色的规定,多方运用声音、神态、动作等手段,将角色展现给观众。

需要演员有强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激情注入到角色的创造与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动的形象
来感染观众,以使观众深深地进入特定情境来感受、评价生活与艺术。

2)演员对角色的创造
自然。

符合生活中的自然现实,不明显看出人为加工的生硬的痕迹。

可信。

角色符合生活规范的统一。

感人。

指角色能给观众以审美的震撼力。

在角色中赋予激情和创造,使得人物形象动人心魄,深入人心。

个性。

个性是创造的标记。

当演员在角色中牢牢打上创造之后所产生的印记,个性便获得了。

能否获得个性,能否达到创造,是演员是否成熟的主要分界。

五、评摄影摄像
1)构图。

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

景别取决与影片内容叙述与表现,还包括着叙述者的叙述态度和感情,以及预想中的对观众的感染。

角度有:平摄、俯摄、仰摄等。

这些角度的选择,在于剧情的演示感情的寄寓。

构图的意义,是要自然地表现生活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使观众感受着电影的形式美。

2)用光。

包括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用光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真实气氛的作用。

光的第二作用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或顺或逆,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
强调。

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相关,又应同叙述的态度与方式相联。

综合起来,光表现环境的特定性,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3)色彩。

4)镜头。

六、评开头与结尾
好的开头特点:
吸引观众注意力,交待剧情,并使剧情开始发展。

好的结尾特点:
留有余味。

强化主题。

揭示人物命运。

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思想撼动人心。

艺术表现独创。

满足观众审美需要。

表达不同生活意义,给观众不同感受。

故事的结尾,有两层意思。

一是什么样的结尾,即结局怎样。

与主题、人物命运相关。

二是它是怎样结束的。

它是构成艺术性的基本要素。

评论影片开头和结尾,应注意:
第一,两者的关系。

怎样联结,有什么联系,共同起什么作用。

第二,两者的对比。

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异同,寓示着什么,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第三,两者的意义。

在表达主题方面,对整个艺术结构的完整性方面有何意义。

第四,在艺术上的独创性。

是否在具有独创性,有怎样的意义。

结构
1. 纵向结构: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进程,依次讲述。

2. 横向结构: 即围绕主题,不受时间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地反映“面”上的情况。

3. 点面结构: 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

4. 递进结构: 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原因,鞭辟入里
细节
细节起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现场感,强化感染力、深化主题等作用。

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也越高。

蒙太奇
1. “重复蒙太奇” 。

也就是镜头重复出现。

表达依依不舍、为了引起人的回忆,或者是为了反复强调、对比、首尾呼应、渲染,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象征蒙太奇” 。

“比拟”或“隐喻” 。

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东西象征另一种东西。

比如在电视节目中讲到生命的凋谢,总不能真去拍一个人死亡经过,便可以拍摄一片落叶在风中飘零
3. 是“平行蒙太奇” ,也就是节目平行讲述,把同一时间、不同场合的事件先后叙述出来。

4. 是“交叉蒙太奇” ,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交替叙述
5. 是“对比蒙太奇” ,节目里通过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如沙漠与绿洲、善与恶,悲与喜等。

6. 是“颠倒式蒙太奇” ,相当于文学作品里的“倒述” 。

音乐分析
如节目讲考古,音乐该有旷古色彩,有历史的沧桑感如节目讲情感故事,配轻音乐,抒情色彩的、悠扬的音乐。

如是侦破题材、警匪题材,是节奏较快的鼓点乐,给人紧张、急促感。

基调。

忧伤,哀怨,浪漫,温情,激昂,躁动,紧张,愉悦欢快,节目基调决定音乐的基调。

节奏。

音乐的节奏要与画面的节奏、解说词的节奏一致才符合人们欣赏时的心理节奏。

思考内容
1•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
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
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5.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
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6.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 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7.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8.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9.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
物关系是怎样的。

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10.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11.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背景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1、史学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主要是运用电影发展的历史及电影反映的社会历史影像。

都是把影片放到电影、电视发展的
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影视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
明指与暗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它们代表着哪个阶级或阶层?
影片是否挑战了观众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中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
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现世界真实的复杂性,还是不断暗示着某种价值观?这一种价值观背后的
理论支撑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