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读后感【精品范文】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读后感_550字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读后感_550字
打开《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我一眼就看到了附页上“革命英雄”四个大字,仿佛是用火热的鲜血凝结而成的,洋溢着一股浓烈的爱国气息。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这本书中有许多名人的故事,有陈云的、有林伯渠的、有邓颖超的、有任弼时的,还有李先念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邓颖超奶奶的一个故事——《漫漫长征路》。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1934年10月身患肺病的邓颖超躺在担架上随着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途中,邓颖超总是抱病忘我地照顾他人。
担架队掉队了,她鼓励担架夫和警卫员,最终追上了部队,邓颖超确定人到齐了才去休息;有一次,廖似光实在走不动了,邓颖超把自己的担架让给廖似光,自己却骑着马赶路。
还有一次,邓颖超支撑着虚弱的身体给大家搓米,手都搓出血泡来了,她却说没关系。
邓颖超就是这样在种种艰难险阻的环境中帮助别人,坚持自己的理想,终于随着中央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
读了邓颖超奶奶的故事,我体会到了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还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舍死忘生的精神。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们是新中国幸福的一代。
我们的幸福是邓颖超奶奶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抛头颅,洒鲜血,在艰难中换回来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学习,平时,我很懒惰,不爱复习功课和做作业,喜欢不停地玩,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非常惭愧。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过着安逸和平的生活,更应该像革命先烈一样拥有一颗充满勇敢的心,我们的生活总是波澜起伏的,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勇敢的踏上属于我们的人生旅途,才能奏出人生中最美的声音。
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事迹有感

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事迹有感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事迹有感篇一:读《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有感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我用了足足3天的时间把它全部看完,我被书中一个个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颤抖了!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革命先烈们正是他们的行动给世人留下了学习的榜样。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年幼的她早早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次,刘胡兰根据组织安排,要转移上山,可是敌人封锁了所有入口,刘胡兰无法离开村子。
一个叛变的民兵从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把她拉出人群,带到了敌人的面前。
敌人从叛徒的口中得知刘胡兰是被捕人员中唯一的共产党员和区干部,又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便妄想从她口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可刘胡兰宁死不屈,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姑娘竟会如此坚强。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便希望通过血腥的屠杀来逼迫刘胡兰投降。
在刑场上同志们一个个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只剩下刘胡兰一个人,这时的刘胡兰眼睛里冒着怒火,毫不畏惧,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愤怒的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敌人的机关枪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这时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让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从容地向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她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老乡们的安全,她却永远沉睡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蓝天。
刘胡兰,你不会孤单寂寞,中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都在传颂你的事迹,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毛泽东为你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邓小平爷爷也为你亲笔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在中国,像刘胡兰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你看,舍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
《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读后感

《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读后感《向党旗宣誓: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描述了已故老一辈革命家入党的经历。
他们出身各异,参加革命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面对党旗作出自己庄严的承诺。
从他们的入党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究竟应当有怎样的理想与追求,人生究竟应当怎样去奋斗才有价值和意义。
读了书中老一辈革命家入党的故事,更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印象。
我认真思考了“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怎么干”的问题,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他们坚定走上革命道路,不是为了个人打天下,而是为了救国救民。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带给我们的安定幸福生活,怎样在这个年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变迁,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衷是不变的,那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我们就应该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忘初心,为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革命英雄红色故事读书心得和启发【20篇】

革命英雄红色故事读书心得和启发【20篇】革命英雄红色故事读书心得和启发【篇1】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对中国的工农红军肃然起敬。
他们创造了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
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爬雪山,走草地,挖野菜,啃树皮,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饱受了多少次的风霜雨宿。
这些都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时刻激励着我们传承长征的伟大精神。
在长征路上有许多的无名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其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七根火柴》这个故事。
它描述了长征路上一位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把党证和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7根干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让战士们能在最困难的时候烤上火。
当他将党证和火柴交给战友的时候,眼里迸发出喜悦的光芒,竭尽全力举起手来直指红军前进的方向。
这个故事中的无名战士自己带着火柴不用,为了大部队的安全宁愿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和革命事业的高尚品质。
这个故事的作者亲自沿着长征道路完完整整走了一遍,采访了三百多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所以作者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苦,了解到了红军战士们坚毅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除了《七根火柴》,还有《半解皮带》,《飞夺泸定桥》等故事,这些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人敬佩。
最后,红军战士们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想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我相信一定能克服。
革命英雄红色故事读书心得和启发【篇2】翻开《风展红旗如画》这本书,里面每个故事都是讲先烈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让我惊叹不已。
那个年代老百姓们的生活真是苦,没饭吃没地种,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课,周未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们去逛公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当红军来到洪田镇,他们在墙上写标语时,村民们从不理解到帮助红军一起写标语,通过红军的宣传,知道只有和红军一起才能打土豪分田地。
福建五老说火线入党保家卫国观后感

福建五老说火线入党保家卫国观后感这些福建五老啊,他们可都是有着传奇经历的老前辈。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火线入党,那得是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就好比是在枪林弹雨里,别人都在找地方躲,他们却毅然决然地朝着最危险的地方冲,还喊着“我要入党,我要保家卫国”。
这可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那是把命都豁出去的事儿。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讲述战场上的细节。
那时候子弹就跟不要钱似的在头顶上乱飞,炮火轰得地都在抖。
可是这些英雄们,心里想着党,想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就啥都不怕了。
他们的故事让我想到现在的自己,要是我在那种情况下,估计腿都软了。
但是他们呢,反而更加坚定地要加入共产党,去和敌人战斗。
这共产党就像有一种魔力似的,把这些勇敢的人都聚在了一起,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让国家不再受欺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再说说保家卫国这事儿,这可不是别人的事儿,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儿。
福建五老那时候就是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的家乡就是他们的根,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亲人朋友,他们拼了。
现在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么和平的年代,真的是托了他们的福啊。
有时候我们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看了这个节目就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人家在战场上连命都能不要,我们在和平年代,遇到点小困难就退缩,这可不行。
而且从他们的故事里,我还看到了信念的力量。
火线入党,就是因为有着对党的坚定信念。
他们相信跟着党走,就一定能把侵略者赶出去,就一定能让国家富强起来。
这种信念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在战争中奋勇前行。
我们现在也需要这种信念啊,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有了信念,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这个节目真的是让我收获满满,它就像一个时光机,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但又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年代。
福建五老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对国家和党的忠诚。
我想,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有勇气、有信念、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读后感

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读后感在读完《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这本书后,我深感这些革命家所展现的初心是无比崇高和伟大的。
这本书通过对一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和描述,揭示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所坚守的初心。
这些革命家们出生在困苦的农村家庭,却对祖国的苦难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弱小和民众的痛苦,决心要为之奋斗一生。
他们的初心源于对社会不公和民众生活困苦的愤懑。
他们看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压迫和剥削,心中燃起了为民族解放而战的火焰。
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毅然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甘愿舍弃个人的幸福,甚至放弃了亲人和亲情。
这些革命家们在长期的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牺牲,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初心,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地奋斗。
他们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无论是在长征途中的艰辛,还是在土地革命中的艰苦,他们都没有放弃过。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执着。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初心是我们后辈应该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坚守和奉献精神,让我明白了初心的重要性。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为实现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初心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
只有将初心付诸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革命家们的初心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总之,通过阅读《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我对这些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更加深了。
他们的初心是我们后辈应该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初心的坚守,以实际行动为初心添色彩,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而不懈努力。
学习老革命家心得体会

学习老革命家心得体会学习老革命家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习老革命家心得体会20XX年6月21日,我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杨家寨村学习梁兴福等同志早期革命事迹。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在20XX年2月,四区区委书记梁兴福、武功队长权会祥、武功队员吴贞和、杜中华、陈必光、何发龙、陈之昌、杨绍华共9人到杨家寨一带征粮剿匪,革命先烈们顽强拼搏、勇于奋进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值得学习。
我们首先参观了革命烈士当事居住的地方,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受到了老红军革命的艰辛历程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受益匪浅。
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弘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价值观武装头脑,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步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结合实际,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一基层干部,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扬“团结、拼搏、为民、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确实为人民服务。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受感动,定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工作上奋进。
学习老革命家心得体会10月14-16日,央视播出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通过聚焦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了解到了他传奇的一生,这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
学习革命前辈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3篇一

学习革命前辈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3篇一:张祺这个英名,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的确有些陌生。
有幸阅读这位历史老人,是从一摞厚重的党史资料和几位领导、专家的深情讲述开始的。
因为工作关系,促成了不久前的一次沪上之行。
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告诉我们,张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为上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老人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3岁。
如果张老还健在的话,作为百岁老人,面对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该何等高兴和欣慰!张祺,1910月生于浙江浦江,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即外出做工;1930年进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绸厂六分厂团支部书记,领导并参加震动全国的美亚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和平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筹备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上海市委顾问等领导职务。
对于张祺的功绩,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矢志不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扎根群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张祺一次次经历了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读后感
《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读后感
《向党旗宣誓: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故事》描述了已故老一辈革命家入党的经历。
他们出身各异,参加革命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面对党旗作出自己庄严的承诺。
从他们的入党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究竟应当有怎样的理想与追求,人生究竟应当怎样去奋斗才有价值和意义。
读了书中老一辈革命家入党的故事,更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印象。
我认真思考了“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怎么干”的问题,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他们坚定走上革命道路,不是为了个人打天下,而是为了救国救民。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带给我们的安定幸福生活,怎样在这个年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变迁,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衷是不变的,那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我
们就应该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忘初心,为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