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合集下载

唢呐入门基础教程_

唢呐入门基础教程_

唢呐入门基础教程_一、了解唢呐的起源和发展唢呐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双簧乐器,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改进,形成了现代的唢呐。

唢呐由吹嘴、吹孔、双簧和共鸣管组成。

双簧是唢呐的核心部件,通过嘴巴对双簧片吹气使其震动,产生音响。

二、选择合适的唢呐和工具学习唢呐需要选择一把合适的乐器。

唢呐有多种类型和大小,初学者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入门级别的乐器。

此外,还需要购买一些工具,如调音器、抹香油等。

三、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气息控制学习唢呐需要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气息控制。

首先要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坐姿的稳定,双脚平放,保持身体的平衡。

嘴巴贴紧吹嘴,吹奏时应保持气息的稳定和均匀。

在吹奏时要注意控制气息的力度,通过调整气息的大小和速度来控制音色和音量。

四、学习基本的吹奏技巧和乐谱阅读学习唢呐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吹奏技巧和乐谱阅读。

首先要学会正确使用双簧,通过嘴巴吹气使双簧片震动,产生音响。

同时,要学习如何使用手指正确地按住吹孔,控制演奏音高。

此外,还要学习乐谱的阅读和吹奏技巧的运用。

五、练习基本的音阶和乐曲学习唢呐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基本的音阶和乐曲。

学习唢呐的音阶可以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增加复杂度和难度。

通过练习音阶,可以提高音准和音质。

同时,要学习一些简单的乐曲,如《茉莉花》、《二泉映月》等,通过演奏这些乐曲来提高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参加学习班和演出活动学习唢呐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学习班和演出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演出,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艺和表演能力。

参加学习班可以学习到更高级和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

参加演出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以上是唢呐入门基础教程,希望能对学习唢呐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学习唢呐需要坚持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演奏,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表演效果。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也是木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

它由笛管、音孔、簧舌、葫芦等组成。

唢呐的发声原理主要是通过气流的振动来产生声音。

唢呐的笛管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长度约为1.4米。

在笛管
的上半部分有一系列的音孔,通过手指的半遮半开来调节发音。

而下半部分则是唢呐的簧舌部分。

簧舌是由一小块特制的金属(通常是黄铜)制成的,呈弯曲状,焊接在笛管上。

当演奏者吹气入口吹孔时,气流经过簧舌时会引起簧片的振动。

簧片开始振动后,会以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地开合,从而在笛管内产生有规律的脉冲气流。

这些脉冲气流会进一步通过音孔的开合程度而产生不同的音高。

另外,唢呐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葫芦部分。

葫芦主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能够使唢呐的声音更加响亮。

当气流通过葫芦时,会形成共鸣,使声音更加富有共鸣感。

综上所述,唢呐的发声原理是依靠气流通过簧舌的振动产生脉冲气流,并通过调节音孔的开合来产生不同的音高。

葫芦的共鸣作用则使声音更富有共鸣感和响亮度。

唢呐的制作方法

唢呐的制作方法

唢呐的制作方法宝子们,今天来唠唠唢呐咋做的哈。

咱先得找材料呢。

这唢呐的管身材料可重要啦。

一般呢,得找那种质地比较好的木头,像红木之类的就很不错。

为啥呢?红木硬实呀,做出来的唢呐管身能撑得住,声音也能更透亮。

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得打好了,唢呐的管身就是它的“地基”呢。

再说说哨子。

哨子就像是唢呐的小嘴巴,那可是出声音的关键部位。

制作哨子的材料通常是芦苇。

要挑选那种粗细合适、质地柔韧的芦苇。

把芦苇采回来呀,可不能就直接用,得精心加工呢。

要把芦苇杆削成合适的形状,这个形状可是有讲究的,就像给它做一个专属的小造型,这样吹出来的声音才会清脆悦耳。

还有唢呐的喇叭口。

这个部分就像是唢呐的大裙摆,让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出去。

喇叭口一般是用铜来制作的。

铜这种材料啊,不但有光泽,而且声音传导性好。

把铜片打造成喇叭的形状,那可需要一定的手艺呢。

就像铁匠师傅打铁一样,要敲敲打打,慢慢把它塑造成完美的喇叭口形状。

在制作的过程中啊,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管身的长度、内径,哨子的大小,喇叭口的直径和角度,这些都影响着唢呐最终的音色。

差一点点,可能吹出来的声音就不是那个味儿啦。

咱这唢呐制作啊,可不像搭积木那么简单。

它是个细致活,得有耐心。

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

而且啊,这制作唢呐的手艺人,那都是带着对唢呐的热爱在做这件事的。

他们希望每一把唢呐都能在演奏者的手中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赋予了这些唢呐生命一样。

宝子们,虽然现在咱们能买到制作好的唢呐,但了解一下它的制作方法,是不是感觉唢呐更神奇了呢?这小小的唢呐里啊,可藏着大大的学问和手艺人满满的心血呢。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发声原理
唢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要了解唢呐的发声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唢呐的结构和制作材料。

唢呐通常由吹嘴、哨片、管身和喇叭口组成。

吹嘴是唢呐的发声部分,哨片则是控制音调的关键部件。

管身和喇叭口则起到放大和共鸣的作用。

唢呐的发声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气流振动产生声音。

当演奏者用口吹气进入唢呐的吹嘴时,气流会使得哨片振动,产生声音。

哨片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决定了音调和音量。

唢呐的管身和喇叭口则起到放大和共鸣的作用,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和响亮。

唢呐的哨片采用的是双哨片结构,这是唢呐音色独特的关键之一。

双哨片结构使得唢呐的音色更加浑厚和饱满,同时也增加了演奏的难度。

演奏者需要通过口腔的控制和气流的调节来使得哨片振动产生所需的音调和音色。

除了哨片的振动,唢呐的管身和喇叭口也对声音产生影响。

唢呐的管身通常采用竹子或者铜制,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会对声音的共鸣和放大产生影响。

喇叭口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扩散,使得唢呐的音色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唢呐的发声原理是通过气流振动哨片产生声音,再通过管身和喇叭口的共鸣和放大使得声音更加丰富和饱满。

唢呐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方式使得它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唢呐的发声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唢呐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个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吹嘴是唢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唢呐与其他民族乐器的最大区别。

唢呐的吹嘴分为边吹和直吹两种形式。

边吹主要是将双唇压在吹嘴上吹气,而直吹则是用嘴唇直接吹气。

吹嘴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竹子、玛瑙和象牙,其中竹子是最常见的材料。

音子是唢呐发音的主要部分,一般由竹子或铜制成。

音子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唢呐的音质和音色。

音子通常有双管和单管两种形式,双管常见于江南地区,单管则多见于北方地区。

制作音子需要选用合适的竹子并进行削薄和开口等处理。

唢呐的连管部分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管组合而成。

连管的制作一般采用竹子或铜管,通过特定的工艺将多个管连接在一起。

连管的数量和长度会影响唢呐的音高和音色。

制作连管需要根据唢呐演奏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音孔是唢呐上的开口,通过手指的按压和抬起来改变音高和音色。

唢呐的音孔一般有七个,分别为主音孔、长音孔、高音孔和三个尖音孔。

音孔的制作需要细致的工艺和精确的位置安排。

唢呐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在吹奏唢呐时,演奏者需要用双唇或嘴唇将吹嘴紧密贴住,通过吹气和吹吸的不同控制气流进出,从而产生音响。

演奏者需要通过唇音、舌音和指法的协调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另外,唢呐还有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即“飞翔”。

飞翔是唢呐演奏的一种技巧,通过不断变换舌腔的位置和吹气的力度,使音色产生明暗、飞扬和变化。

飞翔技巧使唢呐演奏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在唢呐演奏中,还有一种技术叫做“换气”。

唢呐是一种吹气乐器,演奏者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来连续演奏,而长时间的演奏会导致气息不足。

因此,演奏者需要善于利用演奏间隙进行呼吸,以便保持演奏的连贯性。

换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需要良好的气息控制和编排。

总的来说,唢呐的制作和使用都需要深厚的技术和经验,制作方面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进行精细加工,使用方面则需要熟练掌握吹奏技巧和演奏技巧。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唢呐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传统乐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唢呐是马铃薯族、回族、仫佬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下面将详细介绍唢呐的使用方法。

1.唢呐的构造唢呐主要由吹嘴、唢管和吹孔三部分组成。

吹嘴通常由铜制成,形状类似嘴唇,并安装在唢管的上端。

唢管是一根细长的金属管,通常由铜制成。

吹孔位于唢管上部,用来调整音高。

2.吹奏技巧吹奏唢呐需要正确的呼吸和嘴唇控制技巧。

以下是主要的吹奏技巧:-竖唇吹奏:唢呐吹奏时通常采用竖唇吹奏技巧,即将唇间缝隙收紧并分散呼气来产生音调。

要保持稳定的气流,并通过调整嘴唇的紧张程度来改变音高。

-控制气息:吹奏唢呐需要控制气息的流动。

气息不稳定或过强会导致音调不准确。

通过练习深沉的呼吸和控制气流来达到稳定的吹奏效果。

-舌音技巧:唢呐演奏中常使用舌音技巧,即舌尖轻轻触碰吹孔来改变音调。

这个技巧需要细腻的舌头和手指协调,通过练习来掌握。

3.唢呐的音高调整唢呐的音高可以通过唇音、喉音和吹孔位置的调整来实现。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调整方法:-唇音调整:通过调节嘴唇的紧张程度和形状来改变音高,紧张唇音的音调会变高,放松唇音的音调会变低。

-喉音调整:通过调整喉咙的张紧程度来改变音高。

喉音越紧,音调越高。

-吹孔位置调整:调整吹孔位置可以改变唢呐的音调,将吹孔上移会使音调变高,下移则会使音调变低。

4.唢呐的演奏技巧在演奏唢呐时,演奏者通常必须掌握以下技巧:-唢呐的吹奏音域较宽,需要通过吹孔位置的调节来改变音调,故对演奏者的手控能力要求较高。

-充分利用唇音和舌音技巧,以及嘴腔的共鸣来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气息的流动和稳定性,以保持音调的准确性。

-唢呐演奏中的技巧包括拨指、颤音、滑音、跳音等,这些技巧可以丰富演奏的音色和表现力。

总结:使用唢呐需要先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包括竖唇吹奏、舌音技巧和控制气息等。

小学手工唢呐的制作方法

小学手工唢呐的制作方法

小学手工唢呐的制作方法
手工唢呐是一种可以自制的乐器,许多小学生喜欢用简单的材料制作。

下面是一个制作手工唢呐的简单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材料:
- 一只透明的塑料瓶
- 一张塑料膜(例如保鲜膜)
- 一截吸管
- 一只纸夹
- 一根硬纸筒(例如厕所用纸筒)
- 一小段彩色纸
- 一些胶带和胶水
步骤:
1. 首先,我们要准备唢呐的吹嘴部分。

将塑料膜剪成一个大约比瓶口大一些的圆形。

把这个圆形塑料膜用胶水粘在瓶口上,并确保它紧贴瓶口边缘,不留空隙。

2. 接下来,我们要准备唢呐的吹管。

把吸管插入纸夹的弹簧中,使纸夹夹住吸管一端。

将纸夹的另一侧用胶带固定在瓶口上方的塑料膜上,确保吸管是直立的。

3. 然后,我们要制作唢呐的声音调节器。

将硬纸筒剪成约10厘米长的一段,并
用胶带把它固定在瓶的一个侧面,离瓶口约1-2厘米的位置。

4. 最后,我们可以装饰唢呐,使它看起来更漂亮。

使用彩色纸剪出喜欢的形状,例如花朵、星星或爱心,然后用胶水把它们粘在瓶的表面上。

完成了以上步骤后,我们就成功制作了一个手工唢呐!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把嘴唇贴在塑料膜上,然后吹气进入吹管,同时用手指开或闭声音调节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吹管的位置,你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调和音乐。

手工唢呐的制作非常简单,而且可以使用家庭常见的材料。

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希望你能在制作手工唢呐的过程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分析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分析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伴奏。

在吹奏唢呐的时候,常常用笙来伴奏,因为笙可以“托腔送韵”,使乐曲更加完整、融合、流畅、舒展、优美。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带您一起去了解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种类按杆的长短分类唢呐品种繁多,按杆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五种: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海笛。

小唢呐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中唢呐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

大唢呐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柏木杆柏木杆比大唢呐杆稍长,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多用来吹奏小调以及卡腔。

海笛海笛,杆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多用于器乐合奏。

按音区分类另外,唢呐还可以按音区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唢呐。

也就是以唢呐筒音的音高来区分,筒音是指将一支唢呐的八个音孔全部都按闭后所吹出的音高。

凡筒音在#f1(读音:升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筒音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筒音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

并且每支唢呐都是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

唢呐杆的长短与音区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唢呐杆的杆越长,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低,相反,唢呐杆的杆越短,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高。

同时唢呐音区的高低和唢呐的结构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唢呐音区越高,唢呐就越小,唢呐的各个部件都会按比例缩小,反之,唢呐的各个部件就会按比例增大。

下面,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唢呐的结构吧。

唢呐的结构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唢呐碗五个部分组成。

哨子哨子是唢呐的发振器,用芦苇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伴奏。

在吹奏唢呐的时候,常常用笙来伴奏,因为笙可以“托腔送韵”,使乐曲更加完整、融合、流畅、舒展、优美。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带您一起去了解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种类按杆的长短分类唢呐品种繁多,按杆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五种: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海笛。

小唢呐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中唢呐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

大唢呐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柏木杆柏木杆比大唢呐杆稍长,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多用来吹奏小调以及卡腔。

海笛海笛,杆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多用于器乐合奏。

按音区分类另外,唢呐还可以按音区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唢呐。

也就是以唢呐筒音的音高来区分,筒音是指将一支唢呐的八个音孔全部都按闭后所吹出的音高。

凡筒音在#f1(读音:升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筒音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筒音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

并且每支唢呐都是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

唢呐杆的长短与音区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唢呐杆的杆越长,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低,相反,唢呐杆的杆越短,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高。

同时唢呐音区的高低和唢呐的结构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唢呐音区越高,唢呐就越小,唢呐的各个部件都会按比例缩小,反之,唢呐的各个部件就会按比例增大。

下面,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唢呐的结构吧。

唢呐的结构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唢呐碗五个部分组成。

哨子哨子是唢呐的发振器,用芦苇制成。

哨子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芦苇的质量和制作工艺,选料和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唢呐的发音,常用的哨子形状为布袋形。

气盘气盘的作用在于减轻吹奏中两唇的压力和疲劳,以便能较长时间吹奏。

两唇顶气盘时,用力要适中,不可用死劲猛顶,气盘只是两唇的依托,不能完全依靠气盘吹高音。

芯子芯子是哨子与杆子连接的引信,能起到调音的作用,芯子的长短、粗细直接影响到唢呐的音色、音准。

芯子上细下粗呈锥形,要与上面的哨子和下面的木杆紧密结合,不要有缝隙。

杆子杆子是唢呐的管身,多用木制,也有用竹、铜、锡制成的,上细下粗呈锥形。

杆身开有8个音孔,加上芯子插孔、筒音孔,一共是10个孔,即“前七后一,上下各一”。

制作杆的木料一般以乌木、檀木、老红木为最佳,也可以用花梨木、酸枝木、柏木、枣木等。

喇叭碗喇叭碗是铜质的,套在杆子下端,主要作用是扩大音量,也可以调整筒音的音高,筒音高可以将碗往下拉一点,筒音低可把碗往上移。

目前D调高音唢呐最为常用,接下来我们将以一只D调高音唢呐为例,介绍唢呐的制作方法。

唢呐的制作方法哨子的制作采选芦苇首先是哨子,哨子是由芦苇做成,哨子的好坏主要由芦苇的质量和制作工艺来决定。

采选芦苇的时间选在每年深秋后最好,首先撕去芦苇外皮看看,以表面光滑油亮、略发深黄且带有均匀的细皱纹最好,要取芦苇杆的偏下部位,苇梢与根部都要去掉。

然后将采到的芦苇放在通风处,待水分蒸发干燥后,便可以制作了。

去膜和刮皮制作时,先要用水浸湿苇子,然后用刀斜削,削去苇子的上端,削出膜头,把露出来的苇膜头用手指捻拧起来,再用比苇子内径小的木扦慢慢插入苇子内膛,把苇膜完整得捅出来,去膜就完成了。

接着,再用刀均匀地刮去硬皮,要刮得厚薄均匀,软硬适中。

缠铜丝系稍座刮好后,就要开始缠铜丝系哨座了,首先将刮好的苇子剪成一段段的哨型,然后放入木扦子上,再将圆木棍插入苇子的另一头,加以固定,左手横拿梢扦子,用牙咬住铜丝的一端,右手拉紧铜丝的另一端,然后自上而下均匀地缠绕。

缠完后把铜丝两头拧成两圈,用剪刀剪下,这样系哨座的工序就完成了。

烙哨子哨座做好后还要烙哨,先将缠好的哨座用水浸湿,把木扦子插入哨座,再用圆木棍插入哨内撑一撑,把哨肚撑出来。

然后就可以烙了,烙时,用电烙铁把哨子两面压平,要多压哨的两肩,留出哨中间的“肚”来,烙好后,把哨扦子取出,这样哨就做好了。

修哨新哨做好后,不一定好用,要放在唢呐上试吹,如果吹不响或很费力,说明哨子太硬,可用刀把哨两面全部刮一刮,再横刮哨头的振动部分。

刮时要侧重刮哨子的两侧,留出中间的“肚”来。

如果一吹哨子就合口,说明哨子太软,要用剪刀剪去少许,直到合适为止。

修哨子需要有耐心,一边试吹,一遍修理,直至软硬适宜、发音省力为止。

气盘的制作做好哨子,接下来就是气盘了。

做气盘先要选取一块乌木。

在胎转机上换上D调高音唢呐气盘尺寸的桩子,接着将选好的乌木放置在胎转机上切出外圈直径33mm,内圈直径3mm,厚度3mm的气盘。

将切好的气盘用砂纸条正反打磨光滑,再用抛光蜡在气盘表面均匀涂抹,最好用棉布来回擦拭气盘的表面,至此一个完整的气盘就制作完成了。

芯子的制作做芯子一般都选用厚度为0.3mm的黄铜片,然后用量尺在黄铜片上量出符合D调高音唢呐芯子的尺寸,再用画针在黄铜片上画出形状,另外也可将D调高音唢呐芯子的模片压在黄铜片上,用剪刀按照模片的大小剪下,最后将铜片略长的一边剪成弧形,这样一个高49mm,略窄的一边长9mm,略长的一边长12mm的铜片就剪好了。

把剪好的铜片放置在画针杆处,用手轻轻捏铜片,使铜片将画针包住,然后用小锤子在铜片接口处进行捶打,使铜片的两边相连接,这样芯子就初现雏形了。

基本成型的芯子需放入硼砂溶液中稍稍浸湿,硼砂和水的比例为1:4,这样做能净化金属表面,使银条能尽快溶化。

接着用小镊子固定住芯子,用液化气火焰枪将银条溶化在芯子的接缝处,使缝隙充分的粘合。

接缝粘合后的芯子还要进一步整形,首先把芯子打磨机上的桩子,换成D调高音唢呐芯子大小的型号,待芯子稍凉后,把芯子装入桩子上,用两块木条夹住芯子使劲往桩子接头处推动,使芯子的内壁与桩子完全重合。

根据工艺的需要,要在砂轮上,将芯子两头不圆滑的地方打磨圆滑,最后,还要用砂纸条对芯子进行反复打磨,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芯子的制作工序。

杆子的制作量切木块杆子是唢呐很重要的一部分,制作杆子首先要用量尺量一块长265cm的乌木板,用电锯锯下,接着按照D调高音唢呐杆的尺寸将乌木板锯成上面四边每边长17mm,下面四边每边长30mm,高265cm的形状。

在锯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卡尺检测锯的木块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偏差,要及时修改。

去棱边木块切好后,就要去棱边了,将切好尺寸的木块固定在旋床机的桩子上,开动机器,磨去木块的棱边,使木块的表面磨圆,成柱形木杆。

打眼此时的木杆是实心的,要做成空心的杆,就必须要先打眼。

将磨去棱边的柱形木杆固定在打眼机的桩子上,开动机器,将柱形木杆上下打通,成管状木杆。

开膛木杆打通后,还要开膛,开膛就是将刚打通的孔扩大,使杆内空间变大,杆壁变薄。

首先将打过眼的管状木杆放置在开膛器上,用小锤子捶打固定,然后进行开膛,我们以D调高音唢呐杆为例,将管状木杆开成上端直径11.5mm,下端直径24mm,壁厚4mm的空心管状木杆。

接着再上旋床,在木杆细端装上一个不锈钢箍头,然后根据唢呐杆的长度在杆身上量出8条刻度线,第一条刻度线离箍头底部20mm,第六条刻度线和第七条刻度线距离为26mm,第七条刻度线和第八条刻度线距离为29mm,其余的刻度线距离均为25mm。

唢呐杆上的孔就是在这8条刻度线之间。

刻度线量好后,再用刀片轻轻贴近旋转的杆身,按照弧度线将杆身磨成波浪形。

磨好后还要用细砂条先将杆身打磨光滑,然后再在杆身上均匀地涂抹抛光蜡,最后用量尺进行测量,切掉多余的部分。

此时一个上端外壁直径11.5mm,下端外壁直径23.7mm,高255cm,壁厚4mm的唢呐杆就成型了。

打孔成型后的唢呐杆还要打孔。

首先用量尺在杆身上量出孔的距离,以D调唢呐杆为例:杆的上端顶部至第八孔的中心部位距离为46mm,距离第七孔的长度为61mm,距离第六孔的长度为76mm,距离第五孔的长度为99mm,距离第四孔的长度为116mm,距离第三孔的长度为152mm,距离第二孔的长度为177mm,距离第一孔的长度为204mm。

接着用打孔机按照测量好的距离打上孔就可以了。

淸膛做唢呐杆淸膛是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首先将砂纸固定在淸膛机的桩子上,再将打好孔的木杆由大头插入有砂纸的桩子上来回打磨,使杆子的内壁光滑。

调音此时唢呐杆的工序还没有完,做好的杆还需要调音,调音员要将唢呐杆和相符的其他部件组装到一起试吹,看看吹奏起来是否通畅,高低音是否能自然地吹奏出来,每一孔的音成关系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可以调整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来校正音准。

如果唢呐的某个音孔的音高偏低,可以把该音孔用刀向上挖一下,如果该音孔音高偏高,可以用蜂蜡将音孔堵上少许,这种方法只适合个别音的微调,并且必须是专业人士来操作。

唢呐碗的制作接下来就是唢呐的扩音器唢呐碗的制作了,首先用铁圆规在厚度为0.6mm的铜片上画出一个直径为130cm的圆,再用大剪刀将铜片剪下。

剪下的铜片用小镊子固定,放置在胎转机上,在铜片的中心打一个直径为0.8mm的小孔,再将钻完孔的铜片放置到唢呐碗压型机上压型。

压型时先要在铁棍上抹上机油,然后用铁棍用力前后挤压铜片,使铜片与唢呐碗的模型贴合,经过挤压后,唢呐碗已经初步成形。

接下来还要将唢呐碗放置在退火炉上进行退火,退火炉的温度控制在400℃至470℃之间,退火的时间控制在13秒左右即可,退火后的唢呐碗要再次进行压型处理,此环节操作时要细心、耐心,一般一个唢呐碗需要经过三次退火四次压型。

唢呐碗成型后,用切割机将唢呐碗边多余的部分切掉,同时用卷边机将唢呐碗的碗边卷起。

在唢呐碗小头处装上一个铜箍,用盐酸溶液稍稍浸湿后,用液化气火焰枪将锡条溶化,粘和缝隙。

接着将唢呐碗放置到压型机上切去唢呐碗上端多余的地方,再将切口与铜箍接缝处放置到砂轮机上打磨片刻,这样一个上端直径25.5mm,下端直径121mm,高85cm的唢呐碗就做好了。

最后把唢呐碗送到专业的工厂,进行电镀美化处理,我们就可以得到唢呐碗成品了。

介绍到这里,唢呐的各个部件都制作完成了,将这些部件组合到一起,一个完成的唢呐就成形了。

您现在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一下唢呐正确的使用技巧呢?唢呐的使用吹奏前准备咂哨拿起唢呐后,哨子是封闭着的,首先要用嘴里的唾液将哨子浸湿泡开,即咂哨。

首先将哨子用唇包紧,放在舌尖处,不断给唾液,然后用舌尖往嘴里吮吸,等哨子被唾液泡开一点小缝隙,再用口内的储气发出“付、付”的震动声。

咂开哨口后不要马上就吹,需要略等片刻,这叫醒哨,不然哨子容易裂开,影响吹奏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