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浅析经典名曲《百鸟朝凤》的艺术风格及演奏处理

此段是 以鸟 鸣为 主 , 唢呐以各 种技巧模拟着百鸟 的欢 唱,
而伴奏则以欢乐的 、 喜 气 洋 洋 的 旋 律应 和着 。 依 次 出现 的 鸟 鸣
有: 猫头鹰 、 红嘴点壳 、 树莺 、 哗 啦棒槌 鸟、 道沟 鸟 、 黄 蜡嘴 、 小 榆 叶, 山雀 、 百灵鸟, 黄雀等十多种 鸟类 。涉及 到的演奏技巧有 舌顶音 、 舌推音 、 “ I < t . 音、 花舌等技巧。在百鸟的呜叫之 中, 首 先是猫头鹰 , 模仿时要注意 K音 的力度和速度 , 由慢到快的要 恰到好处 , 上滑下滑手指要依次按孔。口形为双唇平铺但不前
2 0 1 _ 0 8
文艺 生活 L I TE R AT URE L I F E
乐 舞 歌 赋
浅析经典名 曲《 百 鸟朝凤》 的艺术风格及演奏处理
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
( 长江大学 艺术 学院 , 湖北 荆 州 4 3 4 0 2 3 )
摘 要: 《 百鸟朝凤》 这首乐曲是唢 呐的经典名 曲, 深受大众 的喜爱 。 本文 以《 百鸟朝凤》 作为研 究对象, 通过研 究分析其
状。 奏“ K” 音时 , 舌根要用力 , 一定要使气息控制 和舌吐变化紧 密配合 。 在音乐 的乐句 中, 巧妙 的滑音技巧把百灵 鸟的叫声模 仿活灵活现 。 然后 , 各 种鸟依次 向凤凰贺喜 , 展示 出一幅“ 百鸟
乐 曲 的 层 次 结 构 及 情 趣对 比更 为 经 凑 合 理 ,用 于 各 大 音 乐 学
这是一段欢快活泼的旋律 。音乐取材于“ 快乐板 ” 通过主
干音 … 2… 1 ” … 6 … 1“ 2 ” 多次重复变化后 , 以音 调 紧 缩 和 扩 充
的方式 , 引出的活跃 的曲调 呼应 , 继而 以热烈畅快 的音调用快 速分奏作段落收束。 ( 五) 百 鸟朝凤, 稍慢 。
浅谈唢呐曲《百鸟朝凤》的创作特点和发展

94音乐鉴赏浅谈唢呐曲《百鸟朝凤》的创作特点和发展【摘要】唢呐音色高亢、嘹亮,极似人声,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最具特色和感染力的乐器之一。
《百鸟朝凤》是唢呐演奏曲目中的一首代表性乐曲,演奏时需要配合特定的唢呐技巧和精妙的舞台表演,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耳熟能详的唢呐独奏曲之一。
【关键词】百鸟朝凤;技巧;表演;唢呐【作者简介】周之才( 1994.02~),男,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唢呐表演。
唢呐属于簧震动气鸣的民族乐器,最初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16世纪左右开始流行于民间,后来在民间运用的十分广泛,成为民间婚丧嫁娶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
《百鸟朝凤》是唢呐独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民间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模仿百鸟争鸣,最早流行于河南、山东等地,后来山东嘉祥地区的任同祥先生把这首乐曲加工改变,剔去其中过分夸张的声音,例如母鸡下蛋、婴儿啼哭等等,又加增了一段即兴的华彩乐段,使得整首乐曲更加规范严谨又不乏高潮气氛。
1953年27岁的任同祥先生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业余)会演中引起轰动,同年他又被派往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期特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用一曲《百鸟朝凤》获得银质奖。
《百鸟朝凤》也逐渐成为了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唢呐独奏曲,好像一提到唢呐就会想到《百鸟朝凤》。
一、乐曲结构(一)在《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中共可分为8个乐段1、引子。
乐曲刚开始是一个上滑音,紧接着一个长音由弱到强,像是拉开了一个节日的序幕,也像是刚刚看到了早晨的太阳。
随后唢呐模仿两只鸟儿轻轻对话,忽然之间一群鸟儿争相飞来,开始了诙谐逗趣的欢快场景。
2、春回大地。
这段旋律运用了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借鉴了北方戏曲音乐的元素,例如豫剧、吕剧曲牌等,通过唢呐上的揉音、滑音等技术把简短的乐曲旋律表现的的歌唱性十足,直接点明了音乐的主题,为下一乐段的引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和效果。
3、莺歌燕舞。
乐段开始是布谷鸟的轻声细语,慢慢的有听到了猫头鹰的咕咕叫声,燕子的唧唧喳喳、海鸥的叫声等等,在伴奏声部下面模仿各种鸟叫。
(完整版)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一、唢呐介绍及乐曲的背景唢呐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是古波斯一带的民间乐器,明代时传入中国,现今唢呐的体型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形体较小,有8孔(前七后一),是民间吹打乐和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之中。
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唢呐虽是从阿拉伯传人中国的乐器,但这种乐器的发扬光大却是中国人来完成的,其中《百鸟朝凤》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作品展示的是黑夜消退、曙光初现时大自然的生动景象,用音乐语言塑造了人类向往的美好环境。
《百鸟朝凤》就是一首充分展现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
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
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二、乐曲内容分析乐曲的乐段部分全区共分为八个乐段(1)山雀啼晓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呈现百鸟齐鸣的影子,唢呐演奏出舒展优美而附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如同对歌一样的交错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具有生活情趣。
乐曲在唢呐走出清新悠扬的乐曲之后,随即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有伴奏乐器竹笛与之相互对答相互竞赛,充分展现了山雀啼晓的优美意境。
(2)春回大地这是一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北方民族音乐的粗犷爽朗风格的曲调,优美而流畅。
直接明了的奏出乐曲的主题。
这段音乐的特点是造成一种欢快的情绪和变化多端的气氛,为下一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唢呐曲百鸟朝凤的理解和认识

唢呐曲百鸟朝凤的理解和认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大名鼎鼎的唢呐曲《百鸟朝凤》。
你可别小瞧了这曲子,它就像是一场盛大的音乐狂欢!当唢呐声响起,那感觉,就好像一下子被拉进了一个满是鸟儿的神奇森林。
各种鸟儿的叫声仿佛就在耳边,叽叽喳喳,热热闹闹。
这《百鸟朝凤》啊,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一旦打开,无数奇妙的声音就蹦了出来。
你听听,那唢呐模仿的鸟鸣,多么逼真,多么灵动!仿佛真的有一群鸟儿在你面前欢快地歌唱、嬉戏。
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呀,这得需要演奏者多高的技艺呀!
咱就说,这曲子不就跟咱生活中的一场热闹聚会似的嘛。
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各展其能。
就像那唢呐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欢快,一会儿悠扬,把各种情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作曲的人咋这么牛呢,能想出这么神奇的曲子来。
难道他真的能听懂鸟儿说话,然后把它们的声音变成音乐?这可太有意思啦!而且啊,每次听到这曲子,我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摇头晃脑的,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你再想想,要是没有了这《百鸟朝凤》,那该少了多少乐趣呀!就好比吃饭没有菜,光吃白米饭,那多没滋味呀!这曲子就是那道最可口的菜,让我们的音乐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这就是《百鸟朝凤》,一首能让你沉浸其中,感受音乐魅力的神奇曲子。
它不是简单的音符排列,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音乐画卷。
它能让你笑,让你感动,让你沉醉。
不用我多说了吧,大家都去听听,好好感受感受,你就知道我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啦!。
百鸟朝凤赏析与价绍

《百鸟朝凤》:音乐的盛典一、引言《百鸟朝凤》是一首富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乐作品。
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技巧,以及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鉴赏,带领读者领略其艺术的魅力。
二、作品背景《百鸟朝凤》是一首流传于中国的民间乐曲,主要以唢呐为演奏乐器。
唢呐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这首曲子通过唢呐的演奏,模拟出百鸟的鸣叫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这首曲子常常被用于乡村的婚丧嫁娶等场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音乐结构《百鸟朝凤》采用了循环结构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变奏和调性的转换,将音乐推向高潮。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整首曲子既有统一性,又有丰富的变化性。
每一次的循环都有新的元素加入,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结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注重旋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四、旋律特点《百鸟朝凤》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通过装饰音、颤音等技巧,模拟出了百鸟的鸣叫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这种模拟自然的音乐表现手法,既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又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同时,旋律中充满了跳跃和活泼的元素,使得整首曲子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五、演奏技巧《百鸟朝凤》的演奏技巧也是其精彩之处。
唢呐的演奏者需要通过气息的控制、口型的调整以及手指的灵活运用,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曲子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对演奏技巧的高要求,使得这首曲子在演奏上充满了挑战性。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根据曲子的情感和意境,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来表现出曲子中的不同情感和意境。
这种对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点。
六、文化内涵《百鸟朝凤》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包含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这首曲子通过模拟百鸟的鸣叫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尊重。
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唢呐曲《百鸟朝凤》

唢呐曲《百鸟朝凤》及其艺术特色探微摘要:《百鸟朝凤》是我国著名的唢呐曲之一,也是备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曲目之一,它自从诞生之日起并广为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多位作曲家的修改、扩充,使得此曲更加经典不衰。
笔者试从《百鸟朝凤》的诞生、发展以及对其本体的分析,力求管窥出其创作特色。
关键词:唢呐《百鸟朝凤》旋律节奏结构艺术特色唢呐是双簧气鸣乐器,广泛流传于亚、非、欧许多国家。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的音译,也称为“喇叭”。
金元时传入我国,主要用于军乐、鼓吹、戏曲以及歌舞之中,在民间吹打乐队中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一、关于《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优秀民间乐曲。
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引人入胜。
该曲原是在民间风俗生活中演奏,因演奏场合的群众性和流动性,演奏者根据客观需要和本人的技术特长做即兴发挥,乐曲可长可短,无严格定规,但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在固定曲调伴随下的百鸟之声相间地循环进行是其结构原则。
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不够精炼,没有高潮的处理,并且鸟叫声即兴发挥缺乏严格的组织,有时把公鸡啼晓和母鸡生蛋也加入进去。
1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在专业工作者的协助下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理和改编。
他首先把鸟叫段落压缩为4段,并把鸡叫声删去;其次,为乐曲设计了一个运用我国特殊换气的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并加上一个快板段落,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经过任同祥改编的版本在全国影响很大,乐谱收录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的《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唢呐专辑》中。
而到了1974年,中央乐团在任同祥版本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较大的整理改编。
首先为乐曲设计了一个散板引子,一开始便象百鸟齐鸣;其次,为鸟叫的伴奏新写了一个曲调,音乐性更强,它在音调和节奏方面与前后的旋律有一定的对比;再次,把鸟叫进一步集中紧缩为两个大段,并把鸟叫作有层次的组织;第四,将原华彩段乐句加以扩充,增添了用快速双吐演奏的华彩乐句,因此在乐曲的尾部出现了比以前版本更为热烈欢腾的高潮;最后,增加了一个短小的结尾,再次出现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教材分析民乐曲《百鸟朝凤》的音调是由山东鼓乐《百鸟音》和《百鸟语》演变而来,是唢呐优秀传统曲目之一。
旋律热情奔放,情绪热烈欢快,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色彩。
演奏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刻意对百鸟和鸣、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进行了生动描绘,传神地表现了生机勃勃、清新活泼的大自然景象,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爽朗的性格和风貌。
教学目标1. 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感受热情欢快的旋律及百鸟和鸣之声,想象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 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唢呐,唢呐大师──任同祥,积累音乐知识。
3. 编排小小音乐剧──《美好家园》,探索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中的声音,提高即兴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欣赏乐曲,感受情绪,引导学生想象音乐塑造的形象。
2. 编排小小音乐剧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感受乐曲情绪1. 初次聆听乐曲《百鸟朝凤》。
(1)感受情绪。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2)突出主题形象。
师:这首乐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2. 发散思维训练。
师:这首乐曲中有很多地方用乐器模仿了鸟叫的声音,甚至还有知了的叫声,惟妙惟肖。
你能给乐曲起个名字吗?二、感受变化1. 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符合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这首乐曲有个很好听、很气派的名字──《百鸟朝凤》。
这首乐曲早期流传于山东民间,旋律走向因人而异,大多即兴发挥,无固定结构。
曲中除模拟百鸟啼啭外,鸡鸣鸭叫、犬吠马啸,甚至娃哭人笑等生活中的喧嚣声也可随意加入。
在1953年的时候,有个叫任同祥的民间艺人,删去了间插段中与鸟鸣无关的模拟和变化不大的重复段落,使乐曲情绪和结构有所改善。
同年他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奏此曲而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章。
2. 介绍唢呐。
(1)师:你能听出乐曲中有几段鸟儿的鸣叫吗?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乐曲,当你听到鸟叫的时候用动作模仿出鸟儿欢快的样子。
《百鸟朝凤》艺术特征浅析

《百鸟朝凤》艺术特征浅析唢呐作为民间传统乐器,是具有中国北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唢呐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变化历程,并随之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
民间乐器唢呐可演奏出不同特色风格的乐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众所周知的《百鸟朝凤》。
从古至今每一代艺术家都用其独特的技巧、思维和民族特色加以传承这首流传千古的唢呐名曲,它是中国民间传统乐器曲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
任同祥老师创编的这首《百鸟朝凤》对我们现今学子学习和传承发展民间乐器唢呐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百鸟朝凤》的创作背景最原始的《百鸟朝凤》在结构上比较松散、流水板较多,全曲几乎没有高潮,即兴加入金丝雀、布谷鸟、锦鸡等各种叫声,另外还加入母鸡下蛋、小孩子的哭叫声等,把大自然生活表现得惟妙惟肖。
陈家齐、郭雅志等作曲家也曾反复改编加工过《百鸟朝凤》,但人们都未曾喜欢。
在此之后,任同祥老师借鉴陈家齐老师的改编,融入其他元素,才有了現在的广泛流传,任同祥老师在曲中适量加入鸟叫声,利用循环唤气的技巧让曲子更富有生机和表现力。
二、《百鸟朝凤》的艺术特征(一)演奏技巧乐曲中唢呐吹奏运用了多种演奏和模仿等技巧,如“山雀啼晓”乐段中运用了各种颤音和舌顶音等演奏技巧;乐段“春回大地”中在原有技巧基础上加入吐音和花舌音,使乐曲演奏更加富有生机;在第三乐段、第四乐段、第五乐段中,融合了许多演奏技巧,如下滑音、舌根吐等,巧妙地将各种技巧运用于乐曲中,使得乐曲的演奏氛围大幅提升。
“欢乐歌舞”乐段通过将花舌、气震音和唇颤音的完美结合,营造波音回旋的效果;而在“凤凰展翅”乐段中,则采用双吐音、花舌音,把音乐推向了高潮。
《百鸟朝凤》这首乐曲演奏技巧多、学习难度较高,通过练习可以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更有利展现乐曲。
(二)“中国式回旋曲”结构《百鸟朝凤》全曲共划分为八个小乐段,为多段式结构,各个乐段都有着相应的小标题。
但是,整体对比之下,《百鸟朝凤》的结构,还是与中国传统多段连缀体结构存在些许差异,主要表现在乐曲中再次插入回旋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一、唢呐介绍及乐曲的背景
唢呐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是古波斯一带的民间乐器,明代时传入中国,现今唢呐的体型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形体较小,有8孔(前七后一),是民间吹打乐和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之中。
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唢呐虽是从阿拉伯传人中国的乐器,但这种乐器的发扬光大却是中国人来完成的,其中《百鸟朝凤》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作品展示的是黑夜消退、曙光初现时大自然的生动景象,用音乐语言塑造了人类向往的美好环境。
《百鸟朝凤》就是一首充分展现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
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
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二、乐曲内容分析
乐曲的乐段部分全区共分为八个乐段
(1)山雀啼晓
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呈现百鸟齐鸣的影子,唢呐演奏出舒展优美而附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如同对歌一样的交错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具有生活情趣。
乐曲在唢呐走出清新悠扬的乐曲之后,随即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有伴奏乐器竹笛与之相互对答相互竞赛,充分展现了山雀啼晓的优美意境。
(2)春回大地
这是一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北方民族音乐的粗犷爽朗风格的曲调,优美而流畅。
直接明了的奏出乐曲的主题。
这段音乐的特点是造成一种欢快的情绪和变化多端的气氛,为下一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3)莺歌燕舞
在伴奏中唢呐自由的模拟各种鸟叫声,伴奏声部则以舒展的节奏和优美如歌的旋律作陪衬,加强了音乐性。
(4)林间嬉戏
短句代替前面悠长的乐句,音乐显得活跃起来,犹如人们在山林中嬉戏的欢快情景。
(5)百鸟朝凤
这是第二次出现的模拟各种禽鸟的叫声,充分发挥了唢呐所有的演奏技巧,惟妙惟肖地白鸟争鸣的情景。
(6)欢乐歌舞
随着速度的轻快,乐曲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
当乐队戛然而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的用舌音发出蝉鸣声,非常真切喜人。
(7)凤凰展翅
随着乐曲速度的加快和短小音型的反复推进,使音乐进入了高潮,之后出现了唢呐的华彩乐段,使欢腾的情绪到达了极点。
(8)并翅凌空
这是高潮段落的继续,音乐情绪越加热烈,再次出现了百鸟齐鸣的场面,最后的一段短小的尾声结束全曲。
最后有一段结束音乐,称为“谢板”。
它的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充分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整首乐曲色彩丰富,速度总是由慢到快,由缓至急,演奏技巧华丽,一气呵成。
三、乐曲的曲式和技巧的分析
整个乐曲演奏比较自由,常有即兴发挥,个演奏家所演奏的结构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以循环结构为原则。
全曲根据音乐的效果又可分为旋律部分和模仿虫鸣鸟叫的部分。
旋律部分为五声徵调式,具有北方民歌旋律音调的特点;模拟部分则是模仿各种鸟叫的声音穿插其间。
全区运用了大量的唢呐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音响效果动听悦耳、明朗欢快。
其其中包括单吐:单吐分“吐”和“库”两种吹法,最有特点的就是模仿猫头鹰叫的
急速的双吐
是乐曲情绪急速高涨,伪高潮的创造非常好的气氛。
有如小渣渣的鸣叫:
唢呐的短促的吐音和高尖的滑音去模仿他们,更加形象生动,淋漓尽致。
唢呐模仿最精彩的要数蝉鸣这一段了,伴奏音乐突然停止,唢呐运用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循环换气的长音演奏,犹如夏天来临,凉风轻轻拂来,给人无效的凉意:
巧妙地结合化舌音的演奏,把蝉鸣模仿的形象生动。
乐曲还用了颤音、倚音、弹舌音等唢呐技巧将音乐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是欢乐的情绪达到极致,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一首乡土气息浓郁、音乐风格热烈、展现百鸟争鸣场景,且赞美的是凤凰这种华夏先民美丽文化意象的唢呐曲目,《百鸟朝凤》的音乐文化意念既有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民间音乐的成分,又包含着地域乡土音乐文化,又带有歌颂党歌颂领袖的良好寓意。
唢呐曲《百鸟朝凤》犹如一组美丽的画卷,在“群鸟齐鸣,凤凰高飞”这幅画的主题中,分为多幅相对独立的生动画面,乐曲意境深远,立意新颖,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演奏者在安定祥和,百鸟齐鸣的美好景象里,抒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和谐美和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纵观《百鸟朝凤》整部乐章,它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和谐性是生态美学意义所在,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体认、相互支持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对立、非对象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器乐演奏的生态美学意义必将在这一层面省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绚丽的明珠,他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和璀璨的艺术魅力。
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美、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最具有感染力的文化。
只有重视并将其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更具有意味和深度,永远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