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或岩组的命名

合集下载

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 云地灾研[2006]2号

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 云地灾研[2006]2号

云南省地质灾害研究会云地灾研[2006]2号云南省地质灾害研究会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各评审专家、有关单位:现将《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二OO六年六月九日主题词:地质灾害评估审查规定通知抄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为了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审查工作,维护项目建设单位、评估资质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评审公正、科学、合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4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云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评估报告的审查机构省地质灾害防治中介组织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一、二级)的专家审查具体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对审查过程进行监督。

二、送审报告要求送审报告中须附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资质单位公章,如加盖资质单位下属及分支机构的公章,或提交报告的单位资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将不予受理。

报告扉页责任表中必须包含如下内容: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总工程师、法人代表,其中除法人代表、总工程师须签名或签章外,其他人员须一律亲笔签名,不得打印。

报告须符合现行评估技术规范的要求,文字报告及图件齐全,报告编写人符合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

一级评估送审报告不少于6份、二级评估送审报告不少于5份。

三、审查专家审查专家在省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库中,结合项目类型、特点,场地特点进行选取。

一级评估报告审查聘请5—7名专家,二级评估报告3—5名专家。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

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

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

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

(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

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

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

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

片理产状45°—6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

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

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

(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的划分根据岩土体形成条件、结构、岩性、力学特性及工程地质特征的差别,可分为松散松软堆积层岩类、碳酸盐岩类及碎屑岩类3个岩体类型6个工程地质岩组。

(一)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物理力学特征此岩类的划分根据其结构特征、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分为中偏高压缩粘性土类岩组和低压缩碎石土类岩组2个工程地质岩组。

1、中偏高压缩粘性土类岩组(1)残坡积土(Q el+dl)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沿线丘陵沟谷坡脚一带,多为紫红色、棕红色粉砂质粘土或浅黄色、灰黄色砂土、亚粘土、粉土夹(含)碎石,沿线厚度不一。

残坡积亚粘土天然含水量W18.8~24.00%,天然孔隙比e0.600~0.697,塑性指数Ip 8.4~12.6,液性指数I L 0.46~0.60为软塑状,凝聚力C26.6~45.1Kpa,内摩擦角φ10.1~18.7度,压缩系数a0.25~0.40为中~偏高压缩土类。

残坡积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变形、压缩沉降变形、蠕滑变形。

(2)冲洪积土(Q4al+pl)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河床、河滩上,为灰色、浅灰色亚粘土、粘土及褐灰色细、粉砂土及砂砾卵石层,厚度不一。

亚粘土天然含水量W21.7~26.50%,天然孔隙比e0.619~0.838,塑性指数Ip 8.4~14.6,液性指数I L 0.46~0.87为可塑状,凝聚力C12.9~32.2Kpa,内摩擦角φ7.0~10.3度,压缩系数a0.31~0.47为中~偏高压缩土类。

粘土天然含水量W28.8~34.30%,天然孔隙比e0.838~0.978,塑性指数Ip 20.0~21.3,液性指数I L 0.54~0.77为软塑状,凝聚力C22.6~54.7Kpa,内摩擦角φ10.0~10.3度,压缩系数a0.24~0.605为中~高压缩土类。

冲洪积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变形、压缩沉降变形、蠕滑变形。

2、低压缩碎石土类岩组崩坡积土(Q4col+dl)崩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斜坡边缘、高陡斜坡的坡脚处,碎块石成份与地层岩性有关,为黄灰、红褐色亚粘土夹块石、碎石。

勘查分析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分析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精心整理
工程岩组的划分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质。

为10
浆岩类(
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
组划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工程岩组的划分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的每一岩组都应具有其一定的物理力学指标、一定的水理性质、渗透性质及其一定的波速传播特征等,这些共同点就形成了每一岩组内具有一定相类似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土体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类型、性质、结构及构造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成生发育存在重要影响。

并且,大量事实业已证明,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关系极为密切。

根据建造特征,将西部地区岩体划分为岩浆岩、沉积碎屑岩、沉积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等5种类型,再依据岩体的强度(表1)及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将其划分为10种组合类型,土体主要可分为卵砾类土、粘性土和砂类土、冻土、胀缩土、黄土类土及风积砂等6种类型,它们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见图2、表2。

另外区内还有小面积分布的盐土、淤泥软土等。

这些地区修建构筑物时要注意其地基的不稳定性。

为减轻图面负担,在《中国西部地质灾害图》图面上只表示岩浆岩类(Y)、变质岩类(B)、碎屑岩类(S)、碳酸盐岩类(T)和第四纪堆积层(Q)。

表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岩石分类命名

岩石分类命名

岩石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岩石的物理性质分析
岩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分析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岩石分类命名的过程 计算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岩石分类命名进行计算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功能 数值模拟应用:列举几个岩石分类命名的数值模拟应用案例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分类命名标准,确保岩石分类命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促进学术交流和合 作。
接触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 动力变质岩 气液变质岩
火成岩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喷出岩命名:根据颜色、矿物成分 和喷发方式进行命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侵入岩命名:根据矿物成分和岩石 结构进行命名
特殊命名:根据岩石特征或特殊地 质事件进行命名
主要依据:沉积岩的颜色、成分、 结构、构造等特征
岩石分类在矿产资 源勘探中的应用: 通过岩石分类可以 确定矿产资源的分 布和储量,为矿产 资源勘探提供重要
依据。
岩石分类在地质灾 害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 有不同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对岩石分 类有助于了解地质 灾害的发生机理和
预测。
岩石分类在地球科 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岩石的分类 和命名,可以揭示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过程,为地球科学 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岩石命名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正确的岩石命名有助于准确评估矿产 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矿产资源的开 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岩石分类与命名是 工程地质评价的基 础
岩石分类与命名有 助于确定工程地质 条件
岩石分类与命名对 于工程地质评价具 有指导意义
岩石分类与命名在 工程地质评价中的 应用实例
野外观察:观察岩石的颜色、形态、结构、矿物成分等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描述方法:采用专业术语和描述语言,对岩石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记录数据:记录岩石的产状、分布情况、形成环境等信息 拍照或录像:对岩石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的划分根据岩土体形成条件、结构、岩性、力学特性及工程地质特征的差别,可分为松散松软堆积层岩类、碳酸盐岩类及碎屑岩类3个岩体类型6个工程地质岩组。

(一)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物理力学特征此岩类的划分根据其结构特征、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分为中偏高压缩粘性土类岩组和低压缩碎石土类岩组2个工程地质岩组。

1、中偏高压缩粘性土类岩组(1)残坡积土(Q el+dl)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沿线丘陵沟谷坡脚一带,多为紫红色、棕红色粉砂质粘土或浅黄色、灰黄色砂土、亚粘土、粉土夹(含)碎石,沿线厚度不一。

残坡积亚粘土天然含水量W18.8~24.00%,天然孔隙比e0.600~0.697,塑性指数Ip 8.4~12.6,液性指数I L 0.46~0.60为软塑状,凝聚力C26.6~45.1Kpa,内摩擦角φ10.1~18.7度,压缩系数a0.25~0.40为中~偏高压缩土类。

残坡积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变形、压缩沉降变形、蠕滑变形。

(2)冲洪积土(Q4al+pl)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河床、河滩上,为灰色、浅灰色亚粘土、粘土及褐灰色细、粉砂土及砂砾卵石层,厚度不一。

亚粘土天然含水量W21.7~26.50%,天然孔隙比e0.619~0.838,塑性指数Ip 8.4~14.6,液性指数I L 0.46~0.87为可塑状,凝聚力C12.9~32.2Kpa,内摩擦角φ7.0~10.3度,压缩系数a0.31~0.47为中~偏高压缩土类。

粘土天然含水量W28.8~34.30%,天然孔隙比e0.838~0.978,塑性指数Ip 20.0~21.3,液性指数I L 0.54~0.77为软塑状,凝聚力C22.6~54.7Kpa,内摩擦角φ10.0~10.3度,压缩系数a0.24~0.605为中~高压缩土类。

冲洪积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变形、压缩沉降变形、蠕滑变形。

2、低压缩碎石土类岩组崩坡积土(Q4col+dl)崩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斜坡边缘、高陡斜坡的坡脚处,碎块石成份与地层岩性有关,为黄灰、红褐色亚粘土夹块石、碎石。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GM
粉土质砾
35
GBJ145-90 砂类土的分类
土代 号 SW
土类
粒组含量 Cu≥5且 Cc=1~3 不同时满足上 述标准
土名称 级配良好 砂 级配不良 砂 含细粒土 砂 粘土质砂 粉土质砂
36

细粒含量 <5%
SP
含细粒 土砂 细粒土 质砂
细粒含量5%~15% 细粒为粘土 细粒为粉土
SF SC SM
40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42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1)黄土 ①黄土的成因和分布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颜 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和重新沉积而形成的为次生黄土 。 ②黄土的成分和结构 i)黄土的颗粒组成 黄土以粉土(0.075-0.005)为主,平均含量达50%以上。这一粒级 又可分为细砂、粉土和粘粒。 ii)黄土的矿物成分 粗矿物一般为次棱角状到棱角状,表面比较新鲜,较少受到风化; 细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 ⅲ)黄土的化学成分 黄土的化学成分与黄土的矿物成分和风化有关。主要有Si02、A1203、 CaO,其次为Fe2O3、MgO和K20,此外尚含微量分散元素。 黄土中的易溶盐类以碳酸盐为主,氯化物和硫酸盐次之。 iv)黄土的结构特征 黄土孔隙率高达40%-50%,除粒间小孔外,黄土中还发育各种特 有的大孔隙,如虫孔、植物根孔、裂隙、封闭空洞和巨大的潜蚀空洞等, 使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湿陷性。一般地层越老,孔隙率越低; 坡积、残积黄土的孔隙率比冲积黄土高。
29
ii)粒度成分的累计曲线 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 曲率系数(Cc)确定: d60——限定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60%; d10——有效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10%; d30: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或岩组的命名
岩体主要考虑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和岩石强度等因素划分。

命名方法:
1)岩体通式:
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岩石名称
如:坚硬厚层状石英岩岩性组(或岩组);
坚硬中厚层状砂岩夹软弱泥岩岩组;
较软碎裂状花岗岩强风化岩组;
较坚硬~软弱薄层状页岩泥岩岩组。

2)碳酸岩岩体:
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岩溶化程度+岩石名称
如:较硬中厚层状强岩溶化石灰岩组;
较硬厚层状中等岩溶化白云岩组。

3)土体命名:
土性+结构+土型
如:粘性土单层土体;
砂卵石、中细砂双层土体;
粘土、淤泥、细砂多层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