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合集下载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和鉴定1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坚硬程度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fr >6060≥fr >3030≥fr >1515≥fr >5Fr ≤5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坚硬程度等级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1微风化的坚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软质岩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划出印痕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各种半成岩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0.75 0.75~0.550.55~0.350.35~0.15<0.15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相应结构类型组数平均间距(m )完整1~2 >1.0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较完整1~2 >1.0 结合差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2~3 1.0~0.4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块状结构较破碎2~31.0~0.4 结合差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30.4~0.2 结合好镶嵌碎裂结构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 0.4~0.2 结合差各种类型结构面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一般或结合差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名称结构面组数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m )代表性结构类型完整1~2 >1.0 整状结构较完整2~3 0.4~1.0 块状结构较破碎>3 0.2~0.4 镶嵌状结构破碎>3 <0.2 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散体状结构。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岩心识别与描述I.土壤分类(I)土壤命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砾石)土: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角砾岩)土: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角砾岩)土: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5.砾砂: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土:大于0.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7.中砂土:大于0.2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8.细砂土:大于0.07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85%以上。

9.粉砂:大于0.07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1.粉质粘土:粉土小于粘土,塑性指数为10-1712。

粘土:主要由粘土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粘土:一种非常细、均匀的土块,摩擦时无砂土感,粘塑、油腻,易摩擦成小于0.5mm的长条状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三)、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粘性土——包括粉质粘土和粘土,可分为硬塑、硬塑、软塑和流塑状态名称坚硬硬塑软塑流塑一般情况下,扰动后粉质粘土不能揉成团。

土块很容易通过锤击和手工压碎。

当IL<0时,不能将其揉成蛋糕。

用手按压时不容易看到指纹。

当IL=0-0.5时,可以将其揉成蛋糕。

用手轻轻按压时可以看到指纹。

手上有少量水,表面IL=0.5-1.0,手上有明显湿痕。

土壤塌陷成一个扁平的圆形。

IL>1.0的粘土不能揉成蛋糕,IL<0的粘土可以揉成蛋糕,边缘有很多裂缝,IL=0-0.5。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

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

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

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

(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

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

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

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

片理产状45°—6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

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

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

(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汇总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汇总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岩土的分类和分级 (3)第四章土的分类 (5)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的分类 (8)第六章土的分级 (9)附表1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 - 11 - 附表2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 - 12 - 附表3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 ................................................ - 13 - 附表4 砂土的野外鉴别 ........................................................ - 12 - 附表5 粉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6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7 有机土分类及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8 碎石土密实度的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9 粉土、砂土湿度的野外鉴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0 粘性土状态的野外鉴别 .......................................... - 15 -附表11 粉土、粘性土的野外目力鉴别………………………- 15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统一和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的岩土定名,保证和提高分院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土石鉴定与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土石鉴定与分类

类别
亚类
硬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软质岩石
极硬岩石 次硬岩石 次软岩石 软质岩石
> 60 30~60 5~30
<5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玄武岩、石 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硅质砾岩等
黏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云母 片岩等
注:强度指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换算, 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执行。
② 无特殊性岩土。 地基等级确定亦按照场地等级原则确定。
1.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 1.2 规定。
表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表
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 场地等级
地基等级
甲级
一级 二级
任意 一级 任意
任意 任意 一级
乙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表 1.4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风化程度
野外特征
风化程度参数指标 波速比 Kv 风化系数 Kf
未风化
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0.9~1.0
0.9~1.0
微风化 中等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残积土
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 0.8~0.9
化痕迹
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 0.6~0.8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① 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 ② 多年冻土,湿陷、膨胀、盐渍及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复杂情况需要专门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是指根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特征,将岩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它是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岩石质量分级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了解岩石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岩体的整体性能,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岩石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岩石质量分级的标准主要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岩石的坚硬程度等。

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岩石分类标准》(GB/T 50205-2010),岩石质量分为I~V级,其中I级岩石质量最好,V级岩石质量最差。

具体标准如下:
- I级岩石:岩石质量极好,岩体均质致密,强度高,裂纹和空洞较少,结构稳定,适合于重要工程。

-II级岩石:岩石质量较好,岩体均匀致密,强度较高,裂纹和空洞较少,结构相对稳定,适合于一般工程。

-III级岩石:岩石质量一般,岩体存在少量的裂隙和空洞,结构不太稳定,适合于次要工程。

- IV级岩石:岩石质量较差,岩体存在大量裂隙和空洞,结构不稳定,适合于一些低要求的工程。

-V级岩石:岩石质量很差,岩体存在大量的裂隙和空洞,结构不稳定,不能用于工程中。

岩石质量分级对于岩石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石质量分级,选择合适的岩石等级,从而保障岩石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2.3、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 R )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5、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6、岩石的风化程度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注:1 波速比Kv 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 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 ≥50为强风化;50>N ≥30为全风化;N <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2.7、岩石完整程度定性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2.8、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9、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10、Rc 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11、岩石完整程度定性分级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2.12、岩体完整程度按岩体完整性系数(Kv)划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岩体完整性指标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 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2.1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1 本表不适应于特殊条件的围岩分级,如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

2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BQ=90+3Rc+250Kv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Kv—岩体完整性系数。

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3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BQ]=BQ-100(K1+K2+K3)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2.14、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5、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6、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7、高初始应力地区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σmax为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

2.18、各级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①本表数值不包括黄土地层。

②选用计算摩擦角时,不再计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2.19、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20、隧道各级围岩自稳能力判断《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①小塌方:塌方高度<3m,或塌方体积<30m3。

②中塌方:塌方高度3~6m,或塌方体积30~100m3。

③大塌方:塌方高度>6m,或塌方体积>100m3。

3 港口工程3.1、岩石按强度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强度指新鲜岩块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

3.2、硬质岩石岩体按风化程度划分《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3、软质岩石岩体按风化程度划分《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4、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3.5、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RQD指用N型(75mm)双层单动金刚石钻头钻进,获取的≥10cm的不破碎岩芯长度的岩芯采取率,以百分数表示。

3.6、岩层厚度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7、风化岩容许承载力(KPa)《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软质岩石全风化按土考虑。

3.8、岩石承载力设计值[f']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注:①强风化岩石改变埋藏条件后,如强度降低,宜按降低程度选用较低值;当受倾斜荷载时,其承载力设计值应进行专门研究;②微风化硬质岩石的承载力设计值如选用大于4000Kpa时应进行专门研究;③全风化软质岩石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土考虑。

4 铁路工程4.1、铁路岩石按强度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2、铁路岩体完整性定性划分《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岩体完整性系数为岩体声波波速与岩石声波波速之平方比。

4.3、岩体各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征《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4、岩体风化程度分带《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K R为风化岩石抗压强度;R f为未风化岩石抗压强度;Vpt为风化岩体纵波波速;Vps为未风化岩体纵波波速;4.5、铁路隧道围岩强度分类与地质情况《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①准围岩强度即岩体的强度;②岩质见岩质分类;③本表资料取自日本《隧道围岩分类》,仅供参考。

4.6、铁路隧道围岩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7、岩质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8、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值《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5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1、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5.2、岩石风化程度划分5.3、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5.4、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5.6、岩石坚硬程度按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划分注:Rc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才应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的换算值,按下式换算:R c=22.82 I s(50)0.75。

5.7、岩体完整程度按岩体完整性指数(Kv)划分注:岩体完整性指数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 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5.8、岩体基本质量分级注: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 Q=90+3Rc+250Kv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Mpa);Kv—岩体完整性指数。

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5.9、各级岩体基岩承载力基本值(f o)注:考虑基岩形态影响时,基岩承载力基本值(fk)按下式计算:fk=ηf o η—基岩形态影响折减系数。

5.10、基岩形态影响折减系数η注:基岩内结构面倾向与基岩面坡向大致相同为顺坡型;相反为反坡型。

5.10、岩体物理力学参数5.11、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5.12、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