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组划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

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

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

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

(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

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

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

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

片理产状45°—6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

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

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

(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工程岩体等级划分

工程岩体等级划分
模量比(Et/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类
• 分类指标: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cw)
二)岩体的工程分类
1、RQD分类 2、岩体地质力学分类(RMR分类) 3、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分类)
1、RQD分类 迪尔(Deere,1964)根据金刚石钻进的岩芯采取率,
提出用RQD值来评价岩体质量的优劣。 RQD值的定义是: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
30 RMR 55
可知,岩体的变形模量为5.62-13.34GPa。 在该岩体中开挖5m直径的隧道,平均自稳时间为1周,而在该 岩体中开挖直径为10m的隧道,隧道围岩有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 大,建议对其进行支护如下: (1)锚杆间距0.5-1.5m加钢筋网,需要时拱顶喷30-50mm混凝土 (2)拱顶喷100-150mm边喷50-100mm混凝土,加钢筋网与锚杆 (3)轻型-中型支架间距0.7-2.0m,在拱顶加喷0-50mm混凝土
举应用实例 位于地下200m处的泥岩包含3组主要的结构面 第一组结构面为层面,其特点为强风化,表面较粗糙,产 状为180°∠10°,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15; 第二组结构面为节理面,其特点为中等风化,表面较粗糙, 产状为185°∠75°,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21; 第三组结构面为节理面,其特点为中等风化,表面较粗糙, 产状为90°∠80°,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21; 岩石抗压强度为55Mpa,RQD值为60%,平均裂隙宽度为 0.4m; 试用RMR系统为岩体进行分类,估算岩体力学参数,评估 由东向西开挖10m隧道的稳定性,若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并提 出初期支护方案。
-12
4043
III
一般 岩体
节理 面2 5 10 9 21 7-10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1 总则1.0.1 为建立统一的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分级方法;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岩石工程的岩体分级。

1.0.3 工程岩体分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分两步进行,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再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确定岩体级别。

1.0.4 工程岩体分级所必需的地质调查和岩石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l 术语2.1.1 岩石工程rock engineering以岩体为工程建筑物地甚或环境,并对岩体进行开挖或加固的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和地面工程。

2.1.2 工程岩体engineering rock mass岩石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体,包括地下工程岩体、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大坝基岩、边坡岩体等。

2.1.3 岩体基本质量rock mass basic quality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所决定。

2.1.4 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discontilnuity)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面。

2.1.5 岩体完整性指数(KV)(岩体速度指数)intactness index of rock mass(velocity index of rock mass)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与岩石弹性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2.1.6 岩体体积节理数(JV)volumetric joint count of rock mass单体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2.1.7 点荷载强度指数从(IS(50))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直径50mm圆柱形试件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2.1.8 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stand-up time of rock mass for underground excavation)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勘查分析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分析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精心整理
工程岩组的划分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质。

为10
浆岩类(
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围岩分类及级别

围岩分类及级别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
围岩级别划分
围岩等级划分是根据围岩的坚硬程度和完整性来划分的,支护衬砌等级是按照围岩的完整性,稳定性来划分的。

坚硬程度,可分为
1.坚硬岩,锤击清脆,回弹,振手,可溶性差,放入水中不易产生水解反应。

(当然不包括灰岩以及盐岩,可溶性较强的岩类)
2. 较坚硬岩,锤击声清脆,轻微回弹,稍震手,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3.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4. 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易击碎,浸水后可掰开。

5. 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可捏成团。

完整性是根据围岩受风化剥蚀程度来判定的:
1.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
2.较完整:节理裂隙略微发育—稍发育
3.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
4.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5.极破碎:节理裂隙极发育
稳定性受岩石的坚硬程度,完整性,以及地下水状况影响。

围岩完整性越好,坚硬程度越高,地下水发育程度越低,稳定性越好。

节理的密集程度,节理面的张度,受风化作用的影响,观察节理面的张度、密度,判定围岩的完整性。

张度分为:
紧闭、微张、张开、宽张
在做超前预报的时候,需要详细的描述掌子面破碎带的位置时,可按照掌子面周边位置来划分如:
拱腰左侧,拱腰右侧
拱脚左右侧
拱顶处,拱腰处,拱脚处。

拱顶至拱腰处,拱腰至拱脚处。

掌子面右侧约3分之一处,掌子面拱腰左侧约3分之一处…
学习TSP的操作方法需要看,TSP使用手册。

TSP结合地勘报告才能把超前预报做好,多看地勘报告。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勘查报告中工程地质岩
组划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工程岩组的划分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的每一岩组都应具有其一定的物理力学指标、一定的水理性质、渗透性质及其一定的波速传播特征等,这些共同点就形成了每一岩组内具有一定相类似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土体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类型、性质、结构及构造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成生发育存在重要影响。

并且,大量事实业已证明,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关系极为密切。

根据建造特征,将西部地区岩体划分为岩浆岩、沉积碎屑岩、沉积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等5种类型,再依据岩体的强度(表1)及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将其划分为10种组合类型,土体主要可分为卵砾类土、粘性土和砂类土、冻土、胀缩土、黄土类土及风积砂等6种类型,它们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见图2、表2。

另外区内还有小面积分布的盐土、淤泥软土等。

这些地区修建构筑物时要注意其地基的不稳定性。

为减轻图面负担,在《中国西部地质灾害图》图面上只表示岩浆岩类(Y)、变质岩类(B)、碎屑岩类(S)、碳酸盐岩类(T)和第四纪堆积层(Q)。

表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1 总则1.0.1 为建立统一的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分级方法;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岩石工程的岩体分级。

1.0.3 工程岩体分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分两步进行,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再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确定岩体级别。

1.0.4 工程岩体分级所必需的地质调查和岩石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l 术语2.1.1 岩石工程rock engineering以岩体为工程建筑物地甚或环境,并对岩体进行开挖或加固的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和地面工程。

2.1.2 工程岩体engineering rock mass岩石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体,包括地下工程岩体、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大坝基岩、边坡岩体等。

2.1.3 岩体基本质量rock mass basic quality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所决定。

2.1.4 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discontilnuity)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面。

2.1.5 岩体完整性指数(KV)(岩体速度指数)intactness index of rock mass(velocity index of rock mass)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与岩石弹性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2.1.6 岩体体积节理数(JV)volumetric joint count of rock mass单体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2.1.7 点荷载强度指数从(IS(50))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直径50mm圆柱形试件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2.1.8 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stand-up time of rock mass for underground excavation)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工程岩体分类标准

工程岩体分类标准

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1总则1.0.1为建立统一的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分级方法;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岩石工程的岩体分级。

1.0.3工程岩体分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分两步进行,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再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确定岩体级别。

1.0.4工程岩体分级所必需的地质调查和岩石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l术语2.1.1岩石工程rock engineering以岩体为工程建筑物地甚或环境,并对岩体进行开挖或加固的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和地面工程。

2.1.2工程岩体engineering rock mass岩石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体,包括地下工程岩体、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大坝基岩、边坡岩体等。

2.1.3岩体基本质量rock mass basic quality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所决定。

2.1.4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discontilnuity)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面。

2.1.5岩体完整性指数(K V)(岩体速度指数)intactness index of rock mass (velocity index of rock mass)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与岩石弹性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2.1.6岩体体积节理数(J V)volumetric joint count of rock mass单体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2.1.7点荷载强度指数从(I S(50))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直径50mm圆柱形试件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2.1.8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stand-up time of rock mass for underground excavation)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有关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的每一岩组都应具有其一定的物理力学指标、一定的水理性质、渗透性质及其一定的波速传播特征等,这些共同点就形成了每一岩组内具有一定相类似的工程地质性质。

3.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岩土体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类型、性质、结构及构造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成生发育存在重要影响。

并且,大量事实业已证明,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关系极为密切。

根据建造特征, 将西部地区岩体划分为岩浆岩、沉积碎屑岩、沉积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等5 种类型,再依据岩体的强度(表1)及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将其划分为10 种组合类型,土体主要可分为卵砾类土、粘性土和砂类土、冻土、胀缩土、黄土类土及风积砂等6 种类型,它们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见图2、表2。

另外区内还有小面积分布的盐土、淤泥软土等。

这些地区修建构筑物时要注意其地基的不稳定性。

为减轻图面负担,在《中国西部地质灾害图》图面上只表示岩浆岩类(Y)、变质岩类(B)、碎屑岩类(S)、碳酸盐岩类(T)和第四纪堆积层(Q)。

表 2 勘察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