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导论大纲
医学导论

第三篇临床篇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一节,生命与健康1、必考: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常考: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第三状态)第二节疾病1、疾病的定义不需要记(老师的原话)2、症状:是指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如头痛,恶心,畏寒,不适等。
3、体症:是疾病的客观表现,如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神经反射异常等。
4、疾病的自然进程的几个阶段(掌握)(1)易感期(2)发病前期(潜伏期)(3)发病期(临床期)(4)发病后期(转归期)发病后期可有以下集中表现形式和转归走向:a.完全康复健康b.不完全康复健康c.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d.蔓延扩散e.合并症、继发症和后遗症f.死亡5、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记住大标题)(1)自稳与紊乱动态平衡(2)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3)因果关系交替转化(4)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5)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6)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6、疾病发生的一般机制(记住大标题)(1)神经体液机制(2)细胞机制(3)分子机制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甲、乙、丙三类共35种疾病实行分类管理。
如鼠疫,霍乱(甲类);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乙类);结核病、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丙类)等。
(可能考疾病的分类)第三节衰老与死亡1、衰老的定义不需掌握(老师原话)2、衰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只粗略提到过,没说是否为考试内容)(1)普遍性(2)进行性和不可逆性(3)内因性(4)有害性3、考点:死亡的标准:所谓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间脑、特别是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
4、死亡的定义不需掌握(老师原话)5、安乐死不考。
(老师原话)课件最后的思考题1、健康和亚健康的定义。
2、症状和体症的定义以及举例。
3、哪些疾病属于什么等级的传染病?4、脑死亡的定义。
5、疾病发生机制?6、疾病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基础医学概论-导论-2009(1)-教纲

基础医学概论REVIEW OF BASIC MEDICINE第1章导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第一章导论§1 医学与基础医学§2 人体组构与分部§3 生命活动及其维持§4 疾病及其发生§1医学与基础医学◆医学(Medicine)认识人体,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诊治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WHO)疾病(disease):在内部和外部因素作用下,机体的稳态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所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
主要领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医学(preclinical medicine)与医学实践领域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各学科的总称,也称临床前学科。
►基础医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探究生命现象和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应用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础医学由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变、药物作用及机制等有关学科组成基础医学课程►形态学科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andEmbryology)、病理学(Pathology)……►功能学科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生理学(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药理学(Pharmacology)……►病原生物学科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Parasitology)、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2人体组构与分部◆人体组构►人体功能的结构层次分子-细胞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器官系统的功能人体的分部与解剖学基本术语►分部——十大部分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腔会阴部、左、右上肢和左、右下肢躯干(中心区)——背、胸、腹和盆腔会阴部四肢——上肢和下肢合称►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身体面向前直立,双眼平视,上肢自然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双腿并拢,足尖向前以标准姿势描述各种方位►方位术语上(颅侧)/下(尾侧)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浅/深近侧/远侧►轴与面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体腔与内脏体腔:背侧腔(颅腔和椎管)/腹侧腔(胸腔、腹腔和盆腔)内脏:心、呼吸器、消化器、泌尿器和生殖器人体组构与分部►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胸部标志线: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腹部分区:三部九区/ “四分法”►正常、变异和异常§3生命活动及其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反应性(刺激、反应、兴奋、抑制与兴奋性)►生长与分化►生殖◆生命活动的维持►生命活动基本需求水、食、氧、热、压►体液与内环境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间质液、组织液、淋巴液等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发挥功能的场所►稳态及其维护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稳态是在机体调节系统的协调下,各功能系统动态活动所维护的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所有的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但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内环境中生活条件的稳定。
临床医学导论复习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复习大纲(学生)解释点:钻颅术:《医典》:蛇微:西方医学之父:占星术:四体液病理学说;知识点:1、名言:“人生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话不仅适合护理工作,也适合一切有利于人类的工作。
2、最早能区别天花与麻疹的人。
3、古埃及的医学记录于纸草文中,这些记录常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4、自发明牛痘接种法起,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经过了180多年的努力,1979年WHO宣告,索马里的阿里马林的病治愈,人类终于彻底征服了这一病魔。
5、恩格斯评价但丁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6、维萨里奠基的人体解剖学的简历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7、十九世纪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疫苗。
8、1972年美国医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指出医学模式的转变的论述,客观地反映了医学发展规律。
9、1971年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十九世纪三大发现对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1、在瑞士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的企业家杜南。
12、德国人马丁路德进行了宗教改革。
13、文艺复兴时期在传染病学史上夫拉卡斯托罗的名著。
14、1996年我国政府批准了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转基因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项目”,这标志着我我国在器官移植研究方面的进步。
15、原始人相信魔鬼致病的传说,创造了最古老的钻颅术。
16、麻醉作用的发现。
17、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及作者是?18、谁支持哥白尼的主张,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同时又反对哥白尼恒星不动的解释,他认为宇宙时无限的。
19、在古希腊医学史上西方医学之父。
20、琴钠发明了种牛痘的方法,发现了著名的论文“关于牛痘的原因及其结果。
”辨析点:1、十八世纪发现测量血管压力的方法。
2、叩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3、化学的始祖。
4、鼠疫三次大流行。
5、古希腊医学史上开始对胎生学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比较解剖学。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学分:学分总学时:学时理论课: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第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内科学(第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第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通过《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四、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作业(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笔试。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篇医学篇第一章医学的起源和发展[目的要求].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了解希波克拉底誓词,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了解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讲课时数] 学时。
[教学内容].史前医学、古代文明时期的医学(重点汉莫拉比法典)、古典文明时期的医学(重点希波克拉底、盖伦及其贡献);.中世纪医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重点维萨里、哈维及其贡献);.明清时期中国医学(重点本草纲目)、对中世纪以后至世纪世界医学的基本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目的要求].掌握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责任、医学目的的概念;.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新的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条件、医学模式的特征。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中国医科大学二○一○年十月前言《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
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
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
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
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
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
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第一篇医学篇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和科学思路,树立为医学献身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2学时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
医学导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古代医学1.什么是医学?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2.名词解释:纸草文,三体液学说,四体液学说,四体液病理学说纸草文:纸草文就是书写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茎上的文字。
三体液学说:气、胆、痰必须均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四体液学说:气、胆、痰、血液四者均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四体液病理学说: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决定有机物的生命。
而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其体内何种液体占优势。
3.为什么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医学的起源是人类在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身和环境有所认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4.简述宗教和僧侣在古代东方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宗教中的神庙是医学活动中心,并且各地神庙还没有医学校,僧侣也就担任起了医生的角色。
5.简述盖伦对古罗马医学的贡献?从事医疗工作,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做了许多研究,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重视药物治疗。
6.试述希波克拉底对古希腊医学的贡献?他和他学生将“四元素论”发展为“四体液病理学说”。
提出“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人体与自然的统一”等观点,还留了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便于现代对古希腊医学的研究。
7.简述古代医学的一些特点?A.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分工而出现的。
B.宗教文化和文学促进了古代医学的发展。
C.古代医学渗透着较浓厚的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色彩。
D.古代医学知识多来源于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医学理论缺乏实验根据,且夹杂着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
第二章现代医学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异体同功?蝴蝶的翅膀和蝙蝠的翼。
3.医学的三个学派?物理学派、化学学派、活力论学派。
4.哈维是如何发现血液循环的?应用活体解剖的实验方法,应用度量的概念。
且经过反复动物实验和计算分析。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类型:必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专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概述(2 课时)- 介绍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 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和优势。
2.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6 课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
- 西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 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
3.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诊断方法(6 课时)-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舌诊、脉诊等。
- 西医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综合评估、优势互补等。
4.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治疗方法(6 课时)- 中医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
- 西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等。
5.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实践案例(4 课时)- 分析实际病例,展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和优势。
-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2 课时)- 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 分析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和演示。
2.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验室实践和临床见习。
4. 课外阅读和研究。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期末考试:笔试或口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主编:[作者],[出版社]出版)。
2. 相关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适用口腔医学专业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适用口腔医学专业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口腔医学导论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口腔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所必须了解的我国及世界口腔医学和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简史、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口腔医学密切相关的信息。
口腔医学导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懂得口腔医学的内涵,了解口腔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从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该课程适用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共16个学时,学分1分。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并了解口腔牙、牙合、颌的系统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口腔功能与临床相结合;并适当介绍本门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
既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对本分支学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有所涉及,以激发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探索新问题。
(二)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讲课时给部份外语单词,要求同学掌握并作为考核内容;提供外文资料及参考书供同学参阅;可能条件下将部分或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三)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使医学生对医学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医学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三、学时分配序号名称讲课实验1 我国口腔医学的现状和未来2 02 口腔基础医学导论 2 03 口腔内科学导论4 04 口腔颌面外科导论 2 05 口腔修复学导论 2 06 口腔正畸学导论 2 07 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 0合计16 0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简介目标1.掌握口腔医学学科分类。
2.了解(1)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2)面向21世纪的口腔医学教育。
内容1.详细了解口腔医学学科分类。
2.一般介绍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目标1.掌握口腔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鲁映青
参观活动汪青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吴根诚
医学学科的分支与融合刘瑞梓
医学热点问题(课堂讨论)汪青
医学前沿科技(课堂讨论/视频播放)汪青
卫生人员;健康与疾病钱睿哲
循证医学;医患关系石凤英
医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向阳
医疗环境与医院管理李益明
作业和考核方式:
(1)每人交一篇小论文(2000字)——计60%
汪青:医学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从事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
石风英:内科学教授,中山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
吴根诚:中西Βιβλιοθήκη 结合学系副主任、教授;钱睿哲:病理生理学副教授,医学院副院长;
李益明:内科学教授,华山医院教育处处长;
向阳:外科学主治医师;
刘瑞梓:免疫学副教授
教学内容安排:
概述;医学史(一)汪青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参观实践、小组讨论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王一方
医学人文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德]伯恩特•卡尔格-德克尔
医药文化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文历阳
医学导论(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和主要社会兼职:
鲁映青:医学院教学副院长、药理学教授,从事药理学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
现代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循证医学理念;
医生与变迁社会;
医患关系等医学热点问题;
疾病的预防与卫生保健;
我国卫生事业的现状;
医疗环境与医院管理;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医学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深入理解医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社会性,从理性的纬度对医学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道德冲击进行反思,体会人文教育融入医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MED130078.01
编写时间
2008.6
课程名称
医学导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Medicine
学分数
2
周学时
2
任课教师*
鲁映青、汪青等
开课院系**
上海医学院
预修课程
文理基础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使医学生了解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引导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一座理解、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以小组(6人)为单位自选一个专题,制作ppt并进行汇报,
回答教师及同学的提问——计30%
(3)小组讨论报告与平时表现——计10%
*如该门课为多位教师共同开设,请在教学内容安排中注明。
**考虑到有时同一门课有不同院系得教师开设,请任课教师填写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