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10)
《木兰诗》赏析练习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赏析练习试题及答案【原文】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积累运用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傍地走()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自主探究疏通文意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北市买长鞭()胡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教案十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十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兰诗》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兰诗》教案篇1《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溢传奇色彩。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孩子。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朴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布置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10《木兰诗》(带课后注释和翻译)

【朔】北方 【寒光】清冷的月光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 服装。 【百、十】都是虚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 很多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 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 道道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 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 身上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 有的战死沙场,也有的多年后 胜利归来。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织布机的声音 【复】又,再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户, 门。 【闻】听 【惟】只
• 木兰正对著门织布,发出唧唧的声音。突然听不到织布机的声 音,只听到女儿的叹息声。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著】穿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通“贴”。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互文。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屋 子都要打开了门进去看看、坐坐)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互文。这两句的意思是 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 理云鬓,后贴花黄)
爷娘听到女儿回来,相互扶持道城 外城迎接。姊姊听到妹妹回来,对 著门梳妆打扮。弟弟听到姊姊回 来,赶紧磨刀宰杀猪羊。打开我卧 房的门,坐在我卧房的床上。脱我 战时的衣袍,穿上旧时的衣裳。对 著窗整理鬓发,对著镜子贴上花黄。 出门看同袍,同袍都惊讶道:“一同 生活了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飞驰、万里奔赴战 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英姿和英雄气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原文填空新人教版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吃紧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描写宿营地萧然荒废句子)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壮烈.暴虐的气氛,烘托出木兰英勇.坚强的性格。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动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剧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教案优秀10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10篇《木兰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情感与态度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与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情景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用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学。
教学内容一:介绍木兰诗产生的背景请同学讲卡通电影花木兰的故事后,教师讲述: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
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诗产生在民间,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二:教学课文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的同学字的读音,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课改精神,提高课堂质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三:教学内容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四: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五: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六: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1:分组讨论后再交流2: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
作为一个女子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不被同伴识破,足见其才干非凡。
七:分析诗歌写法上的特点1:详略得当再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全诗恰当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对偶:排比:互文:附板书:木兰诗1:代父从军,征途思亲2:艰苦征战,十年凯旋3:辞官回乡,亲人团聚4:吟唱附文,隐喻赞颂小结与作业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叙述的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0.木兰诗

4、辨别修辞方法: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夸张 ) (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 ( 3 人之立志,顾不蜀鄙之僧哉? 反问 ( ) 4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比喻、对偶 )
复习旧知识。 1、课文选自 宋 朝 郭茂倩 编的《乐府诗集》 是 南北朝 时一首 乐府民歌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的 互文 修辞是( ),其意思是: 3、市鞍马和东市中“市”的解释。 4、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中数字是确指 吗? (是虚数)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是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 什么作用?
诗篇由织布声引出木兰本来是一个织布 姑娘,后用一组对偶句指出异乎寻常的 情景,引起读者的注意,具有引人入胜 的作用。
第二段通过问答形式交代了什么情况? 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 交代了木兰叹息的原因是年老的父亲名在 军籍,家中又没有长男,矛盾突出,军情 又紧急,因而她经过停织的叹息的考虑, 毅然代父从军。 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什么 ? 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
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修辞:对偶、反复
三、朗读第四段。 1、这段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 由 于 诗 的 重 点 不 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 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 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一、《木兰诗》选自南朝 郭茂倩 编写的 《乐府诗集》 。 二、翻译以下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万里迢迢,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座座山,越 过一道道关。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递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 士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勇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十年,凯 旋归来。
10《木兰诗》优秀课件:62页

shuò
金柝
tuò
红妆
zhuāng
著我旧时裳 zhuó
傍地走
bàng
第10页,共58页。
本诗中的通假字
1.著我旧时裳 著—着,zhuó,穿。 2.对镜帖花黄 帖—贴,tiē, 粘贴。 3.出门看火伴 火—伙,huǒ,伙伴。
第11页,共58页。
花木兰 是个怎 样的女 英雄呢? 让我们 随着故 事情节 一起来 感受吧!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 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 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 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第9页,共58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答案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戎机
róng
朔气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第42页,共58页。
• 顶真——又称“ 联珠”
第43页,共58页。
采用了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工整的对偶
不太工整的 对偶
第46页,共58页。
修辞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 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10.木兰诗

10.《木兰诗》教学目的:【课文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全诗。
3、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
4、了解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5、理解这首诗详略得当,描写细腻传神,形象塑造真实感人的写作特点。
6、了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知识和能力:1.了解“乐府民歌”的有关知识及《木兰诗》的出处及历史背景。
2.记住唧、杼、……姊、鬓、傍等字的形、音、义;辩析多音字:当、可、汗、溅、骑、燕、著。
3.解释机杼、可汗、……扑朔迷离等词语的含义;认识通假字:帖、火。
4.背诵和默写课文,把握诗歌的情节,领会全诗的内容,分析木兰的英雄形象。
5.学习本诗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及其表达效果。
6.学习本诗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学习对偶、排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及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儿情怀 女儿情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 度若 朔气传金柝, 铁衣。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勇敢坚强的 勇敢坚强的 英雄气慨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天子 明堂 十二 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 不用尚书郎 千里足, 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乡。 ——不贪图荣华富贵 不贪图荣华富贵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愿”—— 愿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南 市 买 辔 , 北 市 买 长 鞭
。
东 市 买 骏 马 , 西 市 买 鞯 , 鞍
头
渲染临行 紧张气氛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爷娘去 黄河边 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黄河流水鸣溅溅 黑山头, 旦辞黄河去,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黄 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 啾啾。 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写的是————————————
1、承接上段“愿为市鞍马”本段写了哪几句话 承接上段“愿为市鞍马” ? 这几句话说明木兰在积极购置行装, 2、这几句话说明木兰在积极购置行装,她是否 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 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 排比 这四句话运用————修辞手法,
返回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 详细 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详写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详写 关山飞度,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略写 凯旋辞官 ——详写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详写 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表花木兰征战前积极做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表花木兰征战前积极做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表花木兰恢复女装后欢快心情的句子是: 表花木兰恢复女装后欢快心情的句子是: 欢快心情的句子是 面对伙伴的惊讶表现出自豪快活的语句是: 面对伙伴的惊讶表现出自豪快活的语句是: 自豪快活的语句是
4、辨别修辞方法:
爷娘闻女来, 扶将; 闻妹来, 户理红妆 红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霍霍向猪羊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归家的欢乐气氛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归家的欢乐气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 脱我战时袍, 我旧时裳 ——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 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 云鬓,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一诗歌简介 二字音 三朗读 四字词句义 五故事情节 六人物形象 七详略分析 八课外廷伸 九课文分析 十课堂练习
安徽 亳州 木兰 像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 宋朝郭茂倩编的 府诗集》 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朝的一 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 叙事诗, 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全 以时间为线索, 诗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古代 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 木兰代父从军、 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 业的传奇故事。 业的传奇故事。
层次分明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周密地购 层次分明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周密地购 置戎装的情景, 置戎装的情景,把木兰准备出征的那种 急切心情烘托出来 烘托出来。 急切心情烘托出来
3、接下来的几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 了什么内容? 了什么内容?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 并运用了反复 对偶, 反复的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反复的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木兰的征途遥远 行军神速; ,行军神速;另一方面写出了木兰在寂寞 的征途中,在荒凉的宿营地里, 的征途中,在荒凉的宿营地里,思念亲人 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刻画出女子 ,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刻画出女子 的细腻感情,使人物形象更为有血有肉, 的细腻感情,使人物形象更为有血有肉, 富有真实感。 富有真实感。
请读准字音噢—— 请读准字音噢
Jī zhù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唧唧 机杼 军帖
jiān yān jiū
可汗
róng
鞍鞯 辔头
shuò tuò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zhuāng zhuó tiē
朔气 金柝
bàng
红妆
著
帖花黄 傍
返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 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 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 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 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 辨我是雄雌?
1 2 3 4 万里赴戎机, 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夸张 ) 互文 ) 壮士十年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人之立志, 不蜀鄙之僧哉?( 人之立志,顾不蜀鄙之僧哉?( 反问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比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比喻、对偶 )
复习旧知识。 复习旧知识。 编的《乐府诗集》 1、课文选自 宋 朝 郭茂倩 编的《乐府诗集》 是 南北朝 时一首 乐府民歌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的 修辞是( ),其意思是 其意思是: 修辞是( 互文 ),其意思是: 市鞍马和东市中“ 的解释。 3、市鞍马和东市中“市”的解释。 军书十二卷、 4、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中数字是确指 是虚数) 吗? (是虚数)
第二段通过问答形式交代了什么情况? 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 性格? 性格 交代了木兰叹息的原因是年老的父亲名在 军籍,家中又没有长男,矛盾突出, 军籍,家中又没有长男,矛盾突出,军情 又紧急,因而她经过停织的叹息的考虑, 又紧急,因而她经过停织的叹息的考虑, 毅然代父从军。 毅然代父从军。 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勇敢 的性格
D
2、没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D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
)
3、根据要求写出句子: 、根据要求写出句子: 表征途中呼唤自己亲人倍加思念的句子是: 表征途中呼唤自己亲人倍加思念的句子是: 倍加思念的句子是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是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 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 什么作用? 什么作用? 诗篇由织布声引出木兰本来是一个织 诗篇由织布声引出木兰本来是一个织 布姑娘, 布姑娘,后用一组对偶句指出异乎寻 常的情景,引起读者的注意,具有引 常的情景,引起读者的注意,具有引 人入胜的作用 的作用。 人入胜的作用。
课外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吗?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吗?
水浒传》 《水浒传》里的
孙二娘
练习:
1、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zhù)军贴(tiě)阿爷(yié)金柝 (chāi) B可汗(kà)赏赐(cì)戎机(jiè)功勋(xūn) C骏马(jùn)叹息(xí)朔气(shù)姊妹(zǐ) D胡骑(jì)泼溅(jiàn)将军(jiāng)阁门(gé)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返回
叙事诗: 叙事诗:
是诗歌的一种, 是诗歌的一种,是用诗的形式 刻画人物形象,描述故事情节, 来刻画人物形象,描述故事情节, 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 的作品, 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突出特点是 诗人满怀激情地歌唱一个故事, 诗人满怀激情地歌唱一个故事,一 方面是故事的叙述, 方面是故事的叙述,另一方面是情 感的抒发。 感的抒发。
返回
注意字词句意思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 郭 著 帖花黄 扑朔 迷离 安 能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 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 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 将军壮士百战死,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将军壮士百战死, 将军壮士十年归” 将军壮士十年归” “当窗对镜理云鬓, 当窗对镜理云鬓, 当窗对镜理云鬓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对镜帖花黄。 当窗对镜帖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