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苔藓植物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苔藓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 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 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 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 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北温带和高山生态系统的水土维持方面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泥炭藓等种类在园艺和微缩景观设计有着巨 大价值; 也是广泛用于监测空气污染和作为科学研究 上的模式植物。
因此,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CO2 的固 定和森林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
苔藓植物对水分、矿质营养等特殊的体表吸收方式,利用孢 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和多样化的营养繁殖方式,使其能 广泛地分布于除海洋以外的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境中。
实验:用高倍显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材料:藓类叶片(或者 菠菜叶、番薯叶),新鲜的 黑藻叶
藓类的叶片为单层 叶肉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临时装片中的叶 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 有水的状态。

苔藓植物实验报告

苔藓植物实验报告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苔藓植物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一、实验目的:观察葫芦藓等常见的苔藓植物,认识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材料器材:葫芦藓等苔藓植物,放大镜,显微镜,直尺,镊子,解剖剪,解剖刀,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
三、实验步骤:
(1)肉眼观察外形、颜色。

(2)分开整簇葫芦藓,直尺测量茎、叶、假根长度。

(3)放大镜观察葫芦藓,认识各部分特征。

(4)剪取孢蒴呈棕褐色的葫芦藓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刀切开,倒出内容物,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孢子的形态。

四、实验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假根


五、注意事项:
(1)观察过程中,使苔藓植物保持湿润;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然后缓缓放平。

(3)使用显微镜: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先下后上)→整理存放。

(4)解剖刀锋利,注意安全,观察完毕后把手洗干净。

(5)有余力可选取部分茎和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其结构特点。

【当堂检测】
1.最容易找到苔藓的环境是( )
A.向阳干燥、无污染
B.背阴潮湿、无污染
C.背阴潮湿、有污染
D.向阳干燥、有污染。

2.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可以用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苔藓植物用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D.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有输导组织
3.根据如图结构可以判断,该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

苔藓种植方案实验报告

苔藓种植方案实验报告

苔藓种植方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苔藓种植方案一、引言苔藓是一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适合苔藓生长的种植方案,为苔藓的种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植物:选择常见的苔藓物种。

2. 土壤:选用与苔藓适宜生长的土壤。

3. 光照与湿度:控制实验环境中的光照和湿度。

4. 实验组设置:根据不同的处理条件设置不同的实验组。

5. 观测指标:选择苔藓的生长状态、体型特征和光合作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和记录。

三、结果及讨论1. 土壤pH值与苔藓生长:苔藓对弱酸性和中性土壤生长较好,强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不利于苔藓的生长。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土壤pH值在适宜范围内,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光照与湿度对苔藓的影响:苔藓对光照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

过于强烈的光照或干燥的环境会使苔藓受到伤害,导致生长不良。

适宜的光照和湿度条件有助于苔藓的生长和繁殖。

3. 其他因素的影响:温度、气候和空气质量等因素也会对苔藓的生长产生影响。

实验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调整相应的处理措施,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4. 种植基质的选择:苔藓种植时,选择适宜的基质非常重要。

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者特定的栽培介质,可以提供养分和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苔藓的生长。

5. 控制排放和污染物:苔藓对环境污染物和氮氧化物敏感,过多的排放和污染物会对苔藓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控制大气污染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助于保护和改善苔藓的生长环境。

四、结论经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苔藓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在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种植。

2. 光照和湿度对苔藓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应控制光照强度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3. 种植基质的选择和提供适宜的养分对苔藓的生长至关重要。

4. 控制排放和减少污染物对保护苔藓的生长环境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实验为探究苔藓种植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由于苔藓种类和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加以完善。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
观察实验报告:
目的:观察苔藓蕨类植物的生长特征和结构,了解其生态和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苔藓和蕨类植物,放大镜或显微镜,盐水。

实验方法:
1.观察苔藓植物:选取一小块苔藓,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苔藓体呈现出“叶片-茎-根”的结构,叶片比较扁平,根比较薄小。

2.观察蕨类植物:选取一小段蕨类植物茎,清洗后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蕨类植物茎呈现“节-叶子-根”的结构,叶子比较大,茎部比较结实,根部呈现细小的形态。

实验结果:
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结构和形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苔藓主要分布在潮湿、极端环境下,而蕨类植物适应性更广,分布地域更加广泛。

结论:
苔藓和蕨类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物学特征,它们有着不同的适应环境和生长方式。

通过对两者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作用。

苔藓植物的研究范文

苔藓植物的研究范文

苔藓植物的研究范文苔藓植物(Bryophyta)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其生物学特征与其他植物群体有着显著的不同。

苔藓植物以其独特的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在植物学界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苔藓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其基因组序列到生态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苔藓植物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植物,其体型一般较小,主要由叶状体(叶状结构)、茎状体和根状体组成。

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苔藓植物缺乏真正的根系,它们通过根状体吸水和吸取养分。

苔藓植物独特的营养状态使得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够在严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是其独特之处之一、苔藓植物分为两个阶段:配子体(gametophyte)和 sporophyte(孢子体)。

配子体是苔藓植物的主要个体,其通过有性生殖产生配子(卵子和精子)并进行受精,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为孢子体。

孢子体是苔藓植物的次要个体,它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新的配子体。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复杂而多样,其生态适应性及繁殖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

苔藓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很高,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区和高山地带,苔藓植物是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通过对苔藓植物的分类和物种鉴定,可以了解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和地理分异规律。

其次是苔藓植物的功能研究。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土壤湿润性、固定碳和释放氧气等。

通过研究苔藓植物的生理机制和功能特征,可以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和功能价值。

再次是苔藓植物的进化研究。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其特异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与其他植物有着显著差异。

通过研究苔藓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基因组演化情况,可以揭示植物界的进化历史和关键节点。

最后是苔藓植物的应用研究。

苔藓植物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和抗菌活性。

目前,苔藓植物成为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苔藓植物的药用潜力和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

七年级生物《苔藓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苔藓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提高对苔藓植物的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难点: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苔藓植物的特征。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标本、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关注苔藓植物,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苔藓植物的特征:提问“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分析苔藓植物的特征。

3. 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讲解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分布特点等,引导学生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

4. 探讨苔藓植物的生态作用:讲解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苔藓植物的重要性。

5. 生殖特点讲解:讲解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

6.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的保护意义。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苔藓植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寻找身边的苔藓植物,亲身体验其生活环境。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苔藓植物的研究成果和保护现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苔藓植物的生殖过程及受精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标本、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台上的苔藓植物,引发学生对苔藓植物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苔藓植物有什么了解?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无根、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等。

2. 讲解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如生殖离不开水、受精过程等。

3. 讲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监测空气污染、生态系统等。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教师演示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苔藓植物的结构图,加深对苔藓植物的理解。

2. 调查身边的苔藓植物,了解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殖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样本(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2. 显微镜;3. 实验室培养皿;4. 玻璃棒;5. 水和营养液;6. 恒温培养箱;7. 纸巾、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茎的粗细、根的形态等。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具有叶片、茎、根等结构。

叶片扁平,茎细长,根细小。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对水分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

3.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2)苔藓植物可以净化水源,吸收有害物质,提高水质;(3)苔藓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
实验六 苔藓植物
•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的特点和 类群的区别特征。
• [实验材料和用品]
地钱、葫芦藓,显微镜、实体显微镜。
[验内容]
1、地钱(Machantia)
观察地钱叶状体,绿色叉状分支的叶状体,腹面有假 根和鳞片,用放大镜观察背面,可见到气孔和气室。 1)观察地钱横切片,注意内部结构:
表皮细胞,有烟囱状气孔,气孔下面是气室,气室底部 细胞含叶绿体---同化组织,以下是贮藏组织,贮藏组织 以下是下表皮;下表皮以下有单列细胞的假根和鳞片。
地钱解剖构造
2)观察地钱的胞芽杯和胞芽:胞芽杯位于地钱的背 面,胞芽杯内有胞芽,观察其形状。
3)观察地钱的雄器托和雌器托:地钱雌雄异株, 地钱的雄器托和雌器托均位于叶状体背面;雄器托 圆盘状,边缘波状浅裂,下有一长柄,圆盘上有多 个精子器腔;雌器托圆盘边缘有8-10条指状芒线, 颈卵器倒挂于芒线之间。
葫芦藓
孢蒴
蒴帽 孢 子 体
蒴盖
蒴柄
配子体
葫芦藓雄枝
葫芦藓雌枝
侧丝


精子器 精子器壁
雄苞叶 腹 部

颈卵器壁 颈沟细胞
腹沟细胞 雌苞叶 卵
雄性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
作业
1.绘葫芦藓精子器,或颈卵器。
预习:蕨类植物门
地钱颈卵器纵切
地钱精子器纵切
叶苔类植物孢子和弹丝 作者:Ron J. Oldfield 地点:澳大利亚悉尼 麦考瑞大学生物科学学院 作品:100倍显微镜下叶苔类植物孢子和弹丝
2、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1)植物体(配子体)形态:植物体矮小,分枝或否; 舌形叶托生于茎的上部,茎基部假根多数;作叶的水 封片可以见到叶中央有一条中肋,其余的叶细胞中有 粒状叶绿体。 2)观察精子器和颈卵器:葫芦藓雌雄同株异枝,雄 枝顶端苞叶展开如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