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试题

高三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试题

高三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试题1.请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要求句式与首句相同或相近,内容与上下文连贯。

(6分)贝多芬虽然听不到动人的旋律,却用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身残志坚之人,也能用己之长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答案】(示例)①邰丽华虽然说不出甜美的声音,却用舞姿为我们献上了一出绝美的舞蹈;②谢坤山虽然握不住短短的画笔,却用心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灿烂的人生;③司马迁虽然失去了完整的身躯,却用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刚强的形象;④罗斯福虽然迈不开瘫痪的下肢,却用智慧带领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⑤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绚丽的色彩,却用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解析】应选取能用己之长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例子。

其他著名的身残志坚之人还有: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演奏《二泉映月》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轮椅作家史铁生、高位截瘫的青年楷模张海迪、被削掉膝盖骨的《孙膑兵法》作者孙膑、瘸腿的数学家华罗庚、智障的少年指挥家周舟、轮椅上的传奇物理学家霍金、聋人发明家爱迪生等等。

每句3分,句式相同或相近,1分;著名残疾人的成才事例各1分;语意前后保持一致,用词准确、表达流畅,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仿照小诗(一)的手法,另选对象,写一组诗句,要求字数、结构与原诗大体相同。

(4分)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答案】示例一: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沙漠模糊了视线绿洲一定为你存在示例二: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冬雪覆盖了大地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练习(三)(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练习(三)(含答案与解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2017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分)2016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推出了一档由六大篇章组成,采用独特直播视角,运用虚拟制作和特殊拍摄手段,呈现祖国河山极致壮美,在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明的同时,还深层次呈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伟大创造精神的大型直播系列报道节目《江山多娇》。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答案1.(6分)①2016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推出了一档大型直播系列报道节目《江山多娇》(主干句)②该节目由六大篇章组成,采用独特直播视角,运用虚拟制作和特殊拍摄手段,呈现祖国河山极致壮美。

③此节目在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明的同时,还深层次呈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写出一句给2分)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三)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解析1.【试题分析】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复句或句群。

首先:“提取主干”。

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

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

此题的句子主干是:央视新闻推出了一档大型直播系列报道节目《江山多娇》。

接着: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

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

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长句,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包含着长句的句子,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

长句一般用于书面语。

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复句或句群。

方法:第一步:“提取主干”。

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

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

此题的句子主干是:央视新闻推出了一档大型直播系列报道节目《江山多娇》。

第二步: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选2020年各地最新模拟题)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选2020年各地最新模拟题)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20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为了把“玉兔二号”顺利转移到月面,匠心独运的中国航天人设计了精巧的转移机构。

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 ),让人惊喜万分。

作为月球车,“玉兔二号”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为完成独特的探月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见“玉兔二号”,犹如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的百宝箱B.“玉兔二号”负载仪器很多,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C.查看百宝箱一样的“玉兔二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D.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玉兔二号”藏着多种仪器A 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结合上下文和句子主语一致性原则,括号前句子以“非科技人员”为写作对象,故括号中句子的主语也应是“非科技人员”,由此可排除B项和D项;结合语境,用“琳琅满目的百宝箱”衔接“让人惊喜万分”,语意更具连贯性,可排除C项。

故选A。

2.[2020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全球尺度的荒野地图看,中国现存荒野总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

占国土面积18%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覆盖了很多高质量的荒野地区。

然而,( )。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中国荒野保护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观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环境伦理观念,这与荒野保护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紧密契合;在制度层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这些都为荒野保护提供了适宜、适时的前提条件。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即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B.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挑战着中国的荒野保护C.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D.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使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挑战C 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专题0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

(6分)示例:珍宝因包袱沙砾而愈益圆润,绿树因不惧骄阳而愈益葱郁,生命因直面困难而愈益绚丽,逆境与志气赐予人生的是磨砺与光明。

答:【答案】蜡烛因不怕成灰而愈益光明,落花因不拒化泥而愈益美丽,心灵因不惧牺牲而愈益通透,选择与奉献赐予人生的是淬炼与从容。

黄昏因多有云翳而愈益美丽,眼眸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灵因饱经忧患而愈益丰盈,忧患与悲悯赐予人生的是滋润与厚重。

2.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

(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6分)[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

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

[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争论。

答:【答案】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珍宝多,人才多,富贵来;蝶:由虫而来,飞于世间,落在草木之上;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嫁:好女子找到好人家;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泪:眼含玉露,满怀断肠苦;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保藏于心房之间。

【解析】此题考查对汉语中的“会意字”的意会——领悟其含义,要突出“妙”的特点,即说明得有新意。

3.请依据给出的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分别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

要求:语意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运用词语。

(6分)池塘黄菊月静绮风桐叶村酒影熟中秋节上联: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重阳节上联: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答案】中秋节:月静池塘桐叶影重阳节:黄菊绮风村酒熟4.请对下面这段文字供应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

不超过70字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性。

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实现长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023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变换句式(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变换句式(含答案)

专题12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变换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②航天事业首当其冲....,“嫦娥”揽月、“神舟”飞天、“北斗”耀苍穹,都彰显出我国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

③随着航天科技成果的涌现,相关的科普活动也在迅速开展。

④在秉承尊重科学的原则下,更加关注受众群体的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接地气”。

⑤图文并茂的专业术语讲解、业内专家讲述幕后故事、以及太空现场实验课等形式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⑥这些科普活动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内容上注重对知识输出与思维锻炼的统筹。

⑦这些优质的科普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激发了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培养了更多后备人才。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句和第⑥句的加点词语均使用正确。

B.第③句和第④句中的画线处均存在语病。

C.应去掉第⑤中“以及”一词前面的顿号。

D.第⑦句中两处画线文字的表述顺序正确。

2.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请对第⑥句进行改写,使其内部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

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1.C2.科普活动不仅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还在内容上注重对知识输出与思维锻炼的统筹。

(或:这些科普活动,在形式上推陈出新的同时,还在内容上注重对知识输出与思维锻炼的统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A.第二句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此处指航天事业最先取得成就,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B.第三句没有语病;第四句句式杂糅,“在秉承尊重科学的原则下”应改成“在尊重科学的原则下”或“秉承尊重科学的原则”;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在“在秉承”前加上主语——科普活动。

D.第七句逻辑顺序有误,应该先激发了兴趣,再提升素养,划线处应该为“激发了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高考语文2022-2023学年精选模拟试题专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答案)

高考语文2022-2023学年精选模拟试题专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答案)

【高考语文】2023年精选模拟测试试题专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从《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选择三个人物。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

续写3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要求:符合名著内容,符合语境,句式基本一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

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刻画了许多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们或可笑,或可爱;或可鄙,或可悲;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惜,或可敬。

正如堂吉诃德,没有合时宜的冒险让人觉得可笑,而没有畏艰难的勇气又让人觉得可爱;(1);(2);(3)。

2.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段句式相近且富含思想哲理的句子。

最快的脚步没有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脚步没有是缓慢,而是徘徊;的道路没有是大道,而是坦荡;最险的道路没有是陡坡,而是陷阱。

3.将材料①概括成一个5字短语,然后跟材料②所给短语一起组合,写出下联。

材料①:历经5年、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材料②:三千里振国威波涛正涌跨海长虹上联:四十年改革犹酣仰观日月星望天巨眼施神力下联:4.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

没有超过45字。

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

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

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作寒食禁火。

《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没有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

古诗“春城无处没有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中肯恰当,80字以内。

(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要针对课文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

现在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

2.(2017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10月学情调查)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4分)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3.(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分)日前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他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他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答案1.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感言:1.示例一: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示例二: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2.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①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②国防科工局日前发布了这一消息,③无数国人忧虑它能否在第三个月中正常自主唤醒,④同时又祝福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的考验。

高考试题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汇总(高三语文试卷)

高考试题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汇总(高三语文试卷)

高考试题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汇总(高三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浙江)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答案】C【解析】文段是讨论白话与文言的关系,排除D;抓住“也有文言的墨水”“ 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即可排除A、B,得出答案。

2.(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4分)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

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3.(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4分)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面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解析】做本题时先要抽出长句的主干独立成句,接着把句子中的定语都变成分句,可以增删个别词句,使得句子连贯,语意贯通;同时要注意不要改变原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语文19.H2 [2011·安徽卷] 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6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课标语文19.H2 [2011·安徽卷] 【解析】 本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答时,考生应着眼于整个语段,做到“形神兼备”,既要使整个语段形成排比格式,又要在两处使用比喻(暗喻)修辞。

【答案】 示例: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语文19.H1[2011·四川卷]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5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语文19.H1[2011·四川卷] 【解析】 本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有四个关键因素:选择恰当的意象、选择合适的句式、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语言要生动。

【答案】 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语文20.H2[2011·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语文20.H2[2011·全国卷] 【解析】 本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

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是语言表达能力成熟的一种标志。

其诀窍在于长期的锤炼与仿写训练,而且要展开想象,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倚马可待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 示例:友情是一把平常的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友情是一缕暖暖的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温暖;友情是一汪清澈的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

【点拨】 仿写整句,是高级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虽然我们反对语言表达上堆砌华丽辞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来表达,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长期的仿写训练和思维训练。

课标语文23.H2 [2011·辽宁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课标语文23.H2 [2011·辽宁卷] 【解析】 本考查语言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能力。

仿写的三个句子,内容要前后相连,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话,且内容积极健康。

注意例句形式“……如一……,应该多一些……,少一些……”,即对所选用的表述对象先打一个比喻,然后用“多一些……,少一些……”的格式从两个方面阐述;话上要保持一致;结构上三个句子之间要形成排比;内容上要有积极意义。

【答案】 略。

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课标语文23.H2 [2011·课标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课标语文23.H2[2011·课标全国卷] 【解析】 本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注意,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注意“孕育着”后面的词语是喻体的特征,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动词是对喻体的具体实施动作。

明白了这些细节,即可仿写了。

【答案】 奋斗是山峰,孕育着崇高,只要你肯攀登;奋斗是蜡烛,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燃烧;奋斗是道路,孕育着未来,只要你肯奔跑。

课标语文6.H2[2011·浙江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标语文6.H2[2011·浙江卷] 【解析】 本考查语言表达中句式仿用的能力。

分析例句,我们发现后面排比句中的二、三、四分句的前一意象,均顶真前句的后一意象。

并且其选择的意象也有一定的关联。

所以,在仿写的时候,选择意象与仿照句式是关键。

另外,其谓语部分不必拘泥于“……在,……去”,可以做一些变化,比如“……去,……在”、“……有,……无”等。

这样,思路就相对宽广了许多。

【答案】 略。

语文19.H3[2011·全国卷]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语文19.H3[2011·全国卷] 【解析】 本主要考查句式转换,这个句子是对“总结”下定义。

根据下定义的语言表达规则,必然是“总结是……的书面材料”,于是第一个短句形成;再从书面材料的属性来看,一是时间性“经过一段工作之后进行的”,一是目的性“为了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于是又可形成两个短句。

【答案】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常常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点拨】 长句变短句,这是句式变换的一种,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

出现在第Ⅱ卷的这种主观型目,实际上也是“微型写作”,写作中“句式灵活”就是发展等级中的一个具体要求,长短句变换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类。

要做好这一类目,关键还在于平时的语言训练。

长句变为短句,其关键在于提取句子主干,理清句内层次。

课标语文22.(2)H3[2011·广东卷] 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3分)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课标语文22.(2)H3[2011·广东卷] 【解析】 本考查句式变换。

以第一句话为主干,提取另外两句的主干部分去做第一句的定语。

【答案】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解基本思路】 此实际上是考查短句变长句的能力。

学生变换时要注意,变化后一定只有一套句子成分,也就是只有一个谓语。

有的短句间还有顺序的要求,变化后也要体现出来。

课标语文22.H3 [2011·辽宁卷]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课标语文22.H3 [2011·辽宁卷] 【解析】 本考查句式变换中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目明确提出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的要求。

解答此,要特别注意理解“短句”的含义,要注意的是改成的“短句”要主干清楚,短句与短句之间要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以求达到“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的要求。

这道的改写方法是:先找主干句——“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再整理句子内部成分,一是运用了什么——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二是有怎样的内容——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答案】 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

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

) 课标语文18.H3 [2011·山东卷] 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

(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

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

课标语文18.H3 [2011·山东卷] 【解析】 这道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同样意思的话因对象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特点。

为了能让少儿听懂,语言表达一定要通俗、活泼、亲切,甚至要口语化。

这样,“潺潺”“小溪”“清晰可见”“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都必须改换词语和口气,甚至都换了也没关系,只要小朋友听起来轻松明白就行。

【答案】 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

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课标语文22.H3 [2011·课标全国卷]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