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有哪些教学方法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自主地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识字课内容单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识字课中,我常抓住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展猜字谜、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

如我教“石”和“右”时,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兄弟俩去王村,走到山间的一个三岔路口时迷了路,他们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田间干活,弟弟先问:‘喂,去王村怎么走?’老人不理他,哥哥接着问:‘老爷爷,请问去王村怎么走?’老人仍不答话,只是放下锄头,走到一块大石头后面露出头,朝哥哥笑了笑。

哥哥谢过老人,领着弟弟往右边的小道走,果然走到了王村。

”我问道:“老人为什么不理弟弟,而给哥哥暗示呢?哥哥为什么决定往右边走呢?”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不但牢牢掌握了“石”和“右”,还懂得了文明礼貌。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乐学不倦,获得理想的识字效果。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识字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

所以教师要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表演法:以往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念学生跟读,学生感到疲倦,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出错率高。

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在平中求奇,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如学习“掰”字,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就是掰的动作。

像“拔、跑、吃”这些字可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字义的,我就指名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不但让学生记清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15篇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15篇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15篇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15篇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1 课题识字1课型新授课时共 2 课时学生认知根底:老师范写生字。

学生认知根底:学生在学习“苗”、“树”;“蓝”、“笼”来学习本课生字,减轻了难度。

时间分配学 22 讲 8 练 10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活动老师助学课后改良一、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老师助学课后改良二、学生看图自主学习“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2、学“木”字旁。

3.如今但凡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4.出示:〔自主学习〕bai ang liu i松柏杨柳桌椅小组合作学习。

指名读,齐读。

看图,理解词语“秧苗、庄稼、稻谷、大豆、秧苗”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

齐读三、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b) 出示:柏杨柳椅秧.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拟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老师助学课后改良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学生描红记字。

四、检测反应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比一比,再组词。

柏〔〕央〔〕杨〔〕伯〔〕秧〔〕扬〔〕c) 写出带有以下偏旁的字。

木:〔〕〔〕〔〕〔〕〔〕禾:〔〕〔〕〔〕〔〕〔〕五、作业设计抄写词语。

老师范写。

老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2 1、教材分析^p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

教材可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是一幅“转盘图”,“转盘图”下面是这组形声字和他们组成的词语。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教学小学生识字和写字,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下面将从识字和写字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识字教学方法1. 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字词,为日常阅读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原则。

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系统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有系统,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拓展。

(3)灵活性原则。

识字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

综合认字法、字词教学法和字词拆分法等,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整体字词的辨识能力。

(2)分步教学法。

先教单个字,再逐步教授多字组合成的词语,使学生逐步掌握字词的结构和意义。

(3)联想教学法。

通过联想教学,将生词与已知的词汇、生活常识等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多感官教学法。

利用肢体感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生字有更深的了解和记忆。

(1)规范性原则。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笔画和笔顺书写字词,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动手性原则。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练习来提高字的书写质量和速度。

(3)示范性原则。

教师要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1)正面教学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顺。

(2)反面教学法。

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改正来提高书写水平。

(4)错题订正法。

教师让学生对写错的字词进行订正,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谈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3篇)

谈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字效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识字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汉字进行教学。

3. 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汉字的形状、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字。

三、识字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基本笔画教学在教学“一”字的基本笔画时,我首先展示“一”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形状。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一”字的基本笔画,让学生了解“一”字的构成。

接下来,让学生模仿笔画,进行书写练习。

最后,进行笔画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2. 案例二:结构教学在讲解“山”字的结构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山”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左右结构。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带有“山”字结构的汉字,如“出、边”等,加深对结构知识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山”字结构创作一个新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案例三:读音和意义教学在教学“水”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水”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读音和意义。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水”字相关的词语,如“河流、湖泊”等,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水”字编写一个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语文识字的起点,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下面就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简要的浅谈:
一、识字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熟练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结构和音形义的关系,建立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方法
1. 教师指导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识字的认识很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字形、音形义的讲解,让学生从字形认识到结构、发音、意义的全面认知。

2. 游戏方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应该注重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游戏,例如找同音字、找汉字笔画、闯关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愉快地识字和记忆。

3. 训练方法
在识字训练方面,可以采用判断字义、组词造句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将词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识字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 小学一年级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不要给学生压力过大,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避免过度教育。

2. 要注重多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所学的汉字量和识字能力。

3. 在教授汉字时,注重汉字的实际应用和语境,尤其是在组词造句等方面,以便让学生对所学字词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

同时还需要教师认真制定识字计划,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识字机会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收获。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其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识字和提升阅读能力。

一、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学生讲解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让学生通过听和记忆掌握识字技能。

在直接教学法中,老师要注意讲解字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口诵、朗读和写字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的识字内容。

二、词汇教学法词汇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学习词汇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词汇教学法中,老师要选择一些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并以例句和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老师还要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词汇的拆分和组合等方式来识字。

由于词汇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法非常适合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三、视觉教学法视觉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图像、色彩、形状等视觉要素来帮助学生识别字形和记忆字义。

在视觉教学法中,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漫画和视频等多种视觉资料作为识字教材。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和协作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在互动教学法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互动教学工具和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识字。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识字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探索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意义,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识字小能手”比赛、成语接龙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将汉字编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汉字;可以采用猜谜语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学习汉字;还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学习汉字。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识字教学内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在识字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识字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自主学习任务,如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自主识字;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汉字;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如“汉字听写大赛”、“我是小老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阅读、识标牌、认广告语等方式进行课外识字,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识字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水平。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识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水平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汉字,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写作。

而阅读和写作又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识字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水平。

通过识字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而识字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识字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含义,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

同时,识字教学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例如,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学习汉字;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含义;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数量和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
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据这一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总结如下:
1 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识字需要激发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热情
识字能认识客观规律。

这些客观规律是从人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并
且记录在书面语言里的知识经验。

儿童以认识字词为中介去认识这些客观规律,从而能开始
知识的积累。

识字难,那是因为识字过程容易流于枯燥乏味。

一种现象是教师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把识
字教学简单化,为识字来教识字,把识字教学从整个语文教学中割裂出来;另一种现象是,
教师重视了但不知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出热情。

教师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
些试图用一个“多”字来解决问题。

多读、多写、多练,固然能强化识字记忆,但是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儿童而言,过多的反复无非就是一种惩罚。

研究表明,让一个孩子写三到四遍是
最佳的记忆过程,此时记忆和需求正好互为补充。

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违背这一规律的良苦用心,必事与愿违。

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伤害了儿童的
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在识字过程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途径去激发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热情,
这是决定识字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2 以情激情,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对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去了解汉字,热爱汉字,
把这份感情露之于表,显之于行,去影响感染学生,这是识字教学中能够以情激情的一个首
要条件;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之后,自发地去寻美探幽,增强对汉字的敏感性和
学习的自觉性,并以此作为一种需求。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2.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识字。

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会对学
生说:“今天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能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然后再请你告诉大家。

”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拆部件”、“增减笔
画数”等等。

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

学习“采”字,就让学生伸出五个指头在树木上做“采果子”、“采药”的姿势,明白“采”的用法。

课堂上,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高见”,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苦学”变成了“乐学”。

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2 应充分运用汉字结构特点进行形象的理解。

同时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制成儿歌、顺口溜、一句贴近生活的话去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首先,在教授学生象形字时可根据事物来吸引
学生的注意。

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教师可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

如教“火、口、水、山、田、石”等字时可出示图片。

在教“门”字时,可问学生:“小朋友看‘门’字的字型跟我们的门框
像不像?”如同学们说门框的左上方多了一点时,教师可趁机教儿歌“四四方方一扇门,左边
上方有个孔,书写一定要记清,小孔是点不能丢。


其次,在教授会意字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
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

和象形字相比,会意字
具有明显的特点,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

所教师更应该把其抽象性用丰富的联想表示
出来。

如“旦”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天亮了;“休”字,表示一个人累了,于是
就靠在树旁休息。

同时,对某些指示意义明确的,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猜想,
如“呆”字,可问:“小朋友学习了‘旦’和‘休’后对‘呆’字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有些学生便说:
“一个人张大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是在发呆啊。

”这是多么精彩的解释,多么丰
富的联想啊!
再次,教授形声字时应该对形声字进行归纳。

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它
既有表意的成分也有表声的成分。

语言里的词是“声音意义”的结合体,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
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

形声字占的比例相当大,应帮
助学生对形声字进行归纳。

如先教学生“方”字,再加上意义教“放、房、纺、芳……”这样,学
生知道音义的同时也不易发生混淆了。

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

基础是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
建筑就有倒塌的可能。

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字本身的规
律特点,举一反三,学会识字,爱好识字;学会写字,爱好写字。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
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

用汉字自身的庄重幽深、光明亮丽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这应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