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它是由脂微球和氟比洛芬酯组成,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效应,目前针对围术期镇痛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非甾体类镇痛药;脂微球;静脉注射;临床【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77-01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靶向抗炎镇痛药,进入血液后被血液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活性的氟比洛芬,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而脂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系统,对氟比洛芬酯的药效产生如下影响:①靶向性:使药物有选择性的在炎症部位及肿瘤部位聚集,其机制可能是肿瘤及手术创口处血管内壁受损变粗糙,炎性物质大量合成并释放,而使其在炎症部位聚集;②控制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长,氟比洛芬酯的半衰期与镇痛时间可以分别达到5.8小时、8小时以上;③更容易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从而缩短起效时间[1~2]。

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1 用于超前镇痛超前镇痛是一种增强术后镇痛的新概念。

在疼痛刺激之前先给予小剂量镇痛药,超前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手术刺激所致的中枢神经元兴奋。

从而消除术后的异常感受性,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3]。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超前镇痛的研究较多,这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脊髓、抑制中枢敏感化和阻止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活的某些机制有关[4],陈君等[5]研究了氟比洛芬酯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对围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证明在手术前预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确切的超前镇痛作用,并能降低颅脑手术围术期应激炎性反应。

在腔镜手术中疼痛的程度较轻且时间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其术后疼痛已经成为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6],通常服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且有一定副作用,曹英浩等[2]的研究表明:不同给药时机影响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提示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陈秀辉等[7]在甲状腺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方法也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解除癌性疼痛也有良好效果,房明[8]的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胃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pcia期间芬太尼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表 3 不 良反 应 发 生率 [ ( ) 例 % ]
注: Ⅱ组 比较, 与 ①P< .5 0 0
[ ] wht P . h hn n l o o po nl s e— 1 i F T eca ̄ gr e f n—oidaa eit h e o n i g ce
3 讨 论
rqe n te aae eto ot eav pi J A et d usi h m ngm n f ps prte a o i n[ ]. ns h
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Ⅱ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I .5 ;
组患 者 P I 按 压 次 数 明 显 高 于 Ⅱ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CA 差
( 0 0 ) 见表 2 表 3 P< .5 , 、 。
表 2 两组 患 者 P I 压 次数 ( CA按 ± )
敏史 、 消化道 溃疡病史 、 血机制障碍 、 凝 严重 的心肝 肾功 能障
通 讯作 者 : 艳 秋 方
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 ± )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行

2 56 ・
吉林 医学 2 1 年 1月第 3 01 2卷第 2期
检 验 。P< .5为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0
吉 林 医学 2 1 0 1年 1月第 3 第 2期 2卷

2 5・ 5
系一种条件 致病菌感 染 , 主要 由白色念珠 菌 引起 。直 接镜检 可以发 现念 珠菌的单壁卵 圆形芽 生孢 子及 假菌 丝 , 菌丝相 假 连成链 状 或分 枝 状 , 生 孢子 成 群集 中在 菌 丝分 隔 处。约 芽 7 % 的妇女一生患过 此病 ,0 ~ 0 5 4 % 5 %患者 有再 次发作 的经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氟 比洛芬 酯注射液是 临床 广泛使 用的非 甾体抗 炎 、镇 痛
2 氟比洛芬酯 的超前 镇痛作用 有学者[提 出中枢的敏感 化可 对疼 痛产 生不利影响 , 张 s ] 主
在 手术 开始前就 采取措 施 , 以阻滞伤 害性感 受器 , 而可达到 从 防止 中枢敏 感化 、 减轻 术后 疼痛 的 目的。 这种 方法被称 为“ 超前
1i i t sa e - a s [] a c a t i po ae n b o : m t a l i e is h e h ir a n y s J. G seoneo, 0 5 18 7 : 12 2 7 . atretrl 2 0 ,2 ( )2 7 — 14 [ 9 a , hn Wag e a. l i l v ut no s u 1 ]H nX C Z a g C, n t C i c a a o rm Y Y, 1 n a el i f e i e e k 一0i pt n i c t pn r ti J . e a b i y n r u i 1 a et wt au ac a t ] H pt ia tl n n i s h e ei s[ o lr
部 胃黏 膜刺激等不 良反应 并且起效更 快。 日本 学者 O mu aT h ki M
镇 痛”90 [1。氟 比洛 芬酯 注射液 5 -] 0mg静脉给 药后 ,M释放 氟 L 比洛芬 酯 , 者被 迅速 水解成其 活性代谢 产物 氟 比洛 芬 . 后 通过 降低外 周环氧化 酶和 P G合成酶敏 感性 。 从而减 少痛 觉神 经对
[ 1 eeuP Wa g , u , t . e e  ̄o p nra t- sc t 2 ]L va , n S nZ e a S vf f a c tia oi e X 1 i e is s ad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Mo i nTet dDa rMa 3 2 02 r () 2
药物与临床 ・
氟 比洛芬 酯 注射 液 的术 后镇 痛 效果 分 析
A a s nP soea v n lei f c f lrirfnA e l n t n n l i o otp rt eA a s Ef t ubpo xt jci ys i g c e oF e iI e o
义 ( <0 0 ) P .5 。
表 1 两组 患者 V S评分 比较 ( , - A 分 4 ) n 苏醒时 术后 4 术后 8 术后 1 h 术后 2 h h h 2 4
观 察 组 3 .2± .8 24 05 19 O3 14 - .2 11 02 9 27 O6 .2± .3 . 7± .8 .24 2 .24 .0 0 -
文 章 编 号 :0 1 14 2 1 )20 0 -2 10 - 7 (0 2 0 -140 8
关键 词 : 比洛芬酯注射液 ; 氟 术后镇痛 ; 疗效
氟 比洛芬酯 注射 液 是 一 种非 甾体 类靶 向镇 痛 药 , 通过 在脊 髓 和 外 周抑 制 环 氧 化 酶 ( O 减 少 前 列 腺 C X) 素 的合成 , 降低 手术 创 伤 引起 的痛 觉 过 敏状 态 。其 用 于术 后镇 痛 , 点在 于没有 中枢 抑制作 用 , 优 不影 响处 于 麻 醉状 态患 者 的苏 醒 , 在术 后 立 即 使用 。2 1 可 00年 9
不 良反 应发生 率 。
14 统 计学 方法 .
采 用 E cl 录 入法 建 立 数据 库 , xe双
对 数据 进行修 正 , 避免 录入错 误 , 用 S S80统 计处 采 A . 理软件 对所 得数 据进行 统 计 处理 , 间 比较采 用 U检 组 验 、 检验 , 00 x P< .5为差 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氟比洛芬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氟比洛芬酯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由氟比洛芬和包裹在外层的脂微球组成,常用于手术疼痛和癌症疼痛的治疗。

本文对其在药理学、镇痛机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临床应用镇痛【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93-02氟比洛芬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消炎、镇痛作用[1]。

由于口服氟比洛芬会刺激胃肠道,影响临床的使用。

1992年7月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研发的氟比洛芬酯在日本上市,每5mL乳剂中含50mL氟比洛芬酯,用于治疗术后痛和癌痛。

2005年,北京泰德公司研发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中国首次上市。

氟比洛芬醋注射液副作用小,而且起效更快,由于没有中枢抑制作用,不影响处于麻醉状态患者的苏醒,常用手术镇痛。

本文现将其药理作用、镇痛机制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由脂微球和包裹在内的氟比洛芬组成。

脂微球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并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平均直径为0.2μm,外膜为卵磷脂,内层为软基质油,其中包裹脂溶性药物。

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系统,脂微球对其所包裹的药物的药效主要有4个方面的影响: ①靶向治疗。

脂微球靶向聚集于病变部位实现了药物的“靶向治疗”,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度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或数百倍,减少了药物对正常机体组织的副作用,疗效显著;②缓释作用。

氟比洛芬通过脂微球的包裹和保护作用,在靶区被缓慢释放,既起到了长效的作用,又减少了频繁用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③直径小,易于跨膜转运,缩短药物起效时间。

一项同位素标记的测定实验发现,氟比洛芬酯静脉给药后,脂微球被血液中酯酶迅速水解,成为其活性代谢物氟比洛芬。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重点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重点
2结果
2.1
镇痛效果两组用药前静息时与活动时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用药后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逐渐下降(P< 0.01),对照组用药后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无 1.2用药方法两组患者不用术前药,采用静吸复 合麻醉,两组患者均于术毕麻醉苏醒,能清楚交流后 给药,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商品名:凯 纷,规格:5 ml/支,批号:H20041508,每支含5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flurbiprofen axetl
score
inj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P<0.01),while
activities and resting VAS
to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f Anesthesiology,The Objectiv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Changsha 410005,China
【Abstract】
Method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flurbiprofen axetl
on
injection
(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h采集静脉血,采用血小板聚集
ag-
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latelet gregation,PAG)进行检测。
1.5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面±s 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北方药学2019年第16卷第12期在腹部外科患者手术治疗中,对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应用,具有较强镇痛效果,可以加快苏醒。

然而,如果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加剧疼痛,如果暂停输注,会加剧整体症状,若情况严重会导致痛觉过敏,需要持续加大镇痛药剂量,不利于术后恢复[1]。

氟比洛芬酯具备较为理想靶向镇痛功效,可以实现有效镇痛,从而促进恢复。

本文选取腹部手术患者90例,主要研究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6月2日~2019年6月2日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8~60岁,平均年龄49岁;体质量50~78kg,平均体质量64kg。

试验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9.5岁;体质量51~78kg,平均体质量64.5kg。

31例胃癌,17例胆结石,19例结肠癌,23例肠梗阻。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和镇痛方法:在手术前,应禁食8h,均采取气管全身麻醉。

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后,应创建上肢静脉,在向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主要选择瑞芬太尼(剂量1μg/kg)与丙泊酚(剂量2mg/ kg),咪达唑仑(剂量0.05mg/kg)以及维库溴铵(剂量0.11mg/ kg),以气管插管方式进行机械通气,将P ET CO2(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在相应标准内,即35~45mmHg期间[2]。

对于麻醉维持,主要进行瑞芬太尼[剂量0.15~0.25μg/(kg·min)]、丙泊酚[剂量3~4mg/(kg·min)]、维库溴铵(剂量0.08mg/kg)的静脉输注,以便于维持肌松。

在手术完成前,对照组给予5mL生理盐水,试验组予以1mg/kg氟比洛芬酯[3]。

缝皮过程中,应暂停维库溴铵的输注,完成手术后,需要停止瑞芬太尼、丙泊酚的输注。

在苏醒后,需要根据医嘱拔管,然后接镇痛泵,在配方方面,需要选择吗啡(剂量50mg)、托烷司琼(剂量5mg),与0.9%浓度NaCl溶液混合,剂量为100mL,负荷量用吗啡,剂量为0.03mg/kg,保证镇痛效果[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A Multi-center,randaomized,double blind,comparison study of FlubiprofenAxetil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徐国柱1 李晓玲1段砺瑕1 朱天岳2 谢启伟3 周应芳2 王冰2邓艳萍1 沈黎阳1 袁旭11(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北京 10008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34)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XU Guo-zhu1 LI Xiao-ling1 DUAN Li-xia1 ZHU Tian-yue2 XIE Qi-wei3 ZHOU Ying-fang2 WANG Bing2 DENG Yan-ping1 SHEN Li-yang1 YUAN Xu11(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Dependence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2(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Beijing 100034)3(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 100044)摘要目的:考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我国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

选骨科、普通外科和妇科中等手术后中度疼痛(疼痛强度4-6)的受试者。

对照药为安慰剂。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单次给药,缓慢静脉注射1支(5ml)。

镇痛效果判定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率和有效率。

结果: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

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中等强度镇痛药。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镇痛药临床试验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alges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lu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na. METHOD:Patients who suffered moderate painafter moderate operat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geneal surgey and gynecology were enrolled.The control drug was placebo.Patients were injected intravenously and slowly. Pain intensity(PI),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Pain relief(PAR) and effective rate were used as indexes of analgesic efficacy. RESULT: Analgesic efficacy of Flu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was better markedly than that of placebo. CONCLUSION: Flu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which has a moderate intensity analgesic efficacy.Key words: Flu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analgesic;clinical trail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于1992年在日本上市,广泛用于缓解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术后 镇痛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的 方法。PCEA 药物用量小,止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持久且对全 身影响较少。较常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能 产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尿潴留及皮肤瘙 痒等不良反应,而 NSAIDs 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15];局麻 药硬膜外镇痛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运动受限和感觉 障碍。有研究结果[16]显示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部 手术术后自控镇痛,镇痛效果与单用芬太尼相似,但芬太尼用 量大为减少,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芬太 尼组,避免了大剂量应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李琼灿等[17] 的临床观察表明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好、起效 年第 23 卷第 11 期
可缓解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有一定的预先镇 痛作用。术后疼痛的减轻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和迅速康复,并 减少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4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平衡镇痛
平衡镇痛(balanced analgesia)是不同种类的药物联合应用 起到相加和协同止痛作用,从而达到充分的镇痛效果。单一药 物或方法不可能达到最佳或完全的疼痛缓解并使其不良反应 显著增加。患者自控镇痛是目前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应用自 控静脉镇痛(PCIA)可维持血药浓度持续接近最低有效血药浓 度,在临床上表现为满意的镇痛而不会出现过量中毒。这种药 理学特征使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维持较平稳 的最低有效血药浓度,避免剂量不足和用药过量的危险。芬 太 尼 和 吗 啡 等 阿 片 类 药 物 起 效 快 、镇 痛 作 用 强 ,目 前 是 自 控 镇痛的主要药物,但由于其有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等严重不 良 反 应 ,限 制 了 其 在 临 床 上 的 广 泛 使 用[18],而 氟 比 洛 芬 静 脉 注射后可聚集在手术伤口从而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达到靶 向 治 疗 的 作 用 并 且 起 效 快 、消 化 道 损 伤 发 生 少 、无 中 枢 作 用 。 Broome 等[19]研究表明,曲马多、芬太尼与 NSAIDs 联合用于术 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不增加镇静的几率。有研究 报道采用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术后 PCIA 效果与单用芬太尼 相似,但是芬太尼用量大为减少,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发生 率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利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使麻醉更 加迅速、平稳,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病人迅速 清醒,减少麻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除此 之 外 ,有 报 道[20]表 明 氟 比 洛 芬 酯 与 异 丙 酚 联 合 用 于 无 痛 人 工 流产手术,不但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及腹部疼痛。氟比洛芬酯还可有效降低异丙酚静脉注射引起 的疼痛[21]。 5 展望
作 者 单 位 :510010 广 州 军 区 广 州 总 医 院 全 军 临 床 麻 醉 中 心 (丁 冬,南方医科大学在读麻醉学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屠伟峰 E-mail:wftuyx02@163.com
2 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作用 有学者[8]提出中枢的敏感化可对疼痛产生不利影响,主张
在手术开始前就采取措施,以阻滞伤害性感受器,从而可达到 防止中枢敏感化、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这种方法被称为“超前 镇痛”[9- 10]。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50 mg 静脉给药后,LM 释放氟 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 降低外周环氧化酶和 PG 合成酶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神经对 内源性炎性因子的反应,抑制外周敏感化,从而达到超前镇痛 的作用。此外,氟比洛芬酯还有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的特点。有研 究指出,NSAIDs 对已产生的 PG 样致痛物质无拮抗作用,故应 在手术刺激之前预先使用氟比洛芬酯,从而消除外周或中枢敏 感化,达到超前镇痛的效果。曾健等[11]报道氟比洛芬酯用于腹 腔镜下胆囊切除的超前镇痛表明,在手术刺激前使用氟比洛芬 酯 50 mg 作为超前镇痛,结果提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减轻患者 术后的疼痛。Tian 等[12]报道使用氟比洛芬酯进行前处理对腹 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缓减作用。马欣等[13]报道 在骨科手术前 5 min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 50 mg 可以在减少 曲马多用量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目的,使术后镇痛不 良反应减少。Yamashita 等[14]研究表明在椎体融合手术前静脉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术后病人的疼痛,利于患者的康 复。但氟比洛芬酯在临床超前镇痛中应用剂量、时机等仍有待 于大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3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年第 23 卷第 11 期
1603
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多中心对照临床初步研究[J]. 中华消 化杂志,2004,24(4):230- 234. [18] Seta T, Noquchi Y, Shimmada T, et al.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protease inhibitors:a meta-analysis [J]. Gasteroenterol,2005,128(7):2172- 2174. [19] Han X C,Zhang Y C,Wang Y,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erum interleukin-10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Dis Int,2003,2(1):135- 138. [20] Oruc N, Ozutemiz A O, Yukselen V, et al. Infliximab: a new therapeutic agent in acute pancreatitis[J]? Pancreas,2004,28(1): 1- 8. [21] Leveau P,Wang X,Sun Z,et al. Severity of pancreatitis-associated
(收稿:2007- 01- 31)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丁 冬 屠伟峰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 药。其到达炎症部位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并降低脊 髓、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发挥镇痛效应[1]。可用 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患者术后的止痛及癌痛患者[2],与其他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避免局 部胃黏膜刺激等不良反应并且起效更快。日本学者 Ohmukai[3] 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程 度并且作用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将氟比洛芬酯注 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1 药理作用
术后疼痛应激不亚于手术刺激,可显著影响神经、免疫、 内 分 泌 系 统 之 间 的 双 向 调 控 ,抑 制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影 响 疾 病 的转归。采用持续硬外自控镇痛泵止痛,消除了因疼痛而产 生 的 心 理 负 担 和 精 神 紧 张 ,保 证 了 病 人 充 足 的 睡 眠 ,从 而 提 高了病人休息的质量。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以 LM 为载体制 成 的 注 射 液 ,它 可 以 选 择 性 地 聚 集 在 手 术 切 口 、肿 瘤 部 位 和 血 管 损 伤 部 位 ,从 而 改 变 药 物 的 体 内 分 布 ,具 有 靶 向 治 疗 作 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脉给药后,LM 释放氟比洛芬酯,后 者被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抑制 PG 合成,发 挥镇痛效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 NSAIDs 中作用较强、不良 反应较小的一种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缓解各 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等程度疼痛。其用于术后镇痛,优点 在于没有中枢抑制作用,不影响处于麻醉状态患者的苏醒, 可在术后立即使用[22];还可以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使用 PCIA 或 PCEA,在不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下, 增加镇痛效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合理的平衡镇痛,联 合用药或预先镇痛可望提高自控镇痛效果,其可以作为多模 式镇痛的一种很好的药物选择。 6 参考文献 [1] Romsing J,Moiniche S,Ostergaard D,et al. Local infiltration with
NSAIDs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evidence for a peripheral analgesticaction[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0,44(6):672- 683. [2] Mizuno J,Sugimoto S,Kaneko A,et al. Convulsion following the combination of single preoperativ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noxacine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由脂微球(lipid microspheres,LM)及其 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4]。LM 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并 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它 通过以下 3 个途径发挥药效作用:(1)靶向治疗,使包裹药物 聚集在手术切口、肿瘤部位及血管损伤部位,改变药物体内分 布,提高痛阈,具有靶向治疗作用[5];(2)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 使药效持续时间更长;(3)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 物的吸收 , 进 一 步 缩 短 起 效 时 间 。 本 品 同 布 洛 芬 一 样 ,是 NSAIDs,静脉给药后以活性体氟比洛芬起作用,其镇痛作用经 动物实验表明,与注射用镇痛、消炎药阿司匹林- DL- 赖氨酸、 酮洛芬、中枢镇痛药镇痛新比较,本品疗效与镇痛新相同或者 更强,比阿司匹林- DL- 赖氨酸、酮替芬强,且持续时间更长。 其主要药效作用机制为 LM 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 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抑制 PG 的生物合成,减少感 觉神经纤维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从而产生镇痛效应。此 外,与其他 NSAIDs 不同,因其对创伤及肿瘤部位的靶向作用 不会向口服药那样对胃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所以会减 轻 胃 黏 膜 的 损 害 作 用[3,6],氟 比 洛 芬 酯 起 效 快 、消 化 道 损 伤 发 生少[7]、无中枢镇痛作用,不影响麻醉后患者的苏醒,可安全用 于手术后患者的镇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