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作用

合集下载

静脉氟比洛芬酯与硬膜外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比较

静脉氟比洛芬酯与硬膜外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比较

NI Y u y n, H U A N G E — a Sha — i n A,LIW e— i o qa g iy
( p rme t ,A s 0o ,Obttis n n c lg s t l De a t n 0 P£ 8 Zg serc d Gy eoo y Hopi ,Fu a ie st a a d nUnv ri y,S a g a 0 0 ,Chn ) h n h i2 0 1 1 ia
alc td it r u s ( = 2 n e c :Gr u l ae n o4 g o p o 0 i ah) o pFT ra e t n rv n u 0 mg i e itl fe h te t dwihita e o sFP 5 mm daey atrt e u ic lc r sca p d( )a d e iu a rm a o tt etmeo u u igp rt n e m ( );Gr u mbl a o d wa lm e T1 n pd r l a d l h i fs t r e i a u i t a n o T2 o pFF
复 里 学报 ( 医学 版 )
16 7
F dn u a Un v J i M e S i d c
静 脉 氟 比 洛 芬 酯 与 硬 膜 外 曲马 多 用 于 剖 宫产 术 后 疼 痛 的镇 痛 效 果 比较
聂玉 黄绍强 李准 艳 一
( 复旦 大 学 附属 妇 产 科 医 院麻 醉 科 上海 201) 0 0 1
静 脉 注 射氟 比洛 芬 酯 5 。观 察 术 后 2 48 1 、4h的 疼痛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 i a a a gsa sVA )记 录 术 0mg 、 、 、2 2 vs l n l cl , S , u o e 后 需要 实 施 补 救 镇 痛 的 产 妇 例 数 及 补 救 镇 痛 的 次 数 , 录 产 妇 2 记 4h内 恶 心 或 呕 吐 的 情 况 及 泌 乳 发 动 时 问 。 结果 4组 产 妇术 后 2h的 VA 比较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术 后 4 8 1 s 而 、 、 2和 2 F组 明 显 低 于 其 余 3组 ( 4 hF P<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9, 2] 醉状态患者的苏醒, 可在术后立即使用 ; 另外, 本品
! 临床应用 [# $ %] 用于缓解术后痛和癌痛。 !"# 适应证
[9] 对氟比洛芬酯注射 !"! 安全有效性 日本 45%678# 液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 以肌内注射的酮洛芬
为对照。结果显示: 在开腹手术后疼痛的 203 例患者中 有 9:’ 例 (’9;3/ ) 疼痛得到了改善或显著改善; 20: 例 癌症引起的中重度持续疼痛患者中有 9:+ 例 (:<;</ ) 症状改善或显著改善; 效果与酮洛芬相当。术后镇痛 起效时间约为用药后 9+ %#=, 持续时间超过 05; 癌症止 痛起效时间多在用药后 0,%#= 内, 持续时间可达 <5 以 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在所有使用氟比洛芬酯的 只有 2; </ 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 9 ,><例患者中, 道反应如恶心、 呕吐、 腹泻和神经精神症状如发热、 嗜 睡、 畏寒, 个别患者出现注射局部的反应如皮下出血和 注射部位疼痛。有 9/ 的患者出现 ?@A, ?BA 或 C)D 值 异常, 还不能确定与用药是否有关。 我国也于 2,,0 年对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 疼痛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 示, 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总有效率达 对照药安慰剂为 30; </ 。注射氟比洛芬酯后 <>/ , 在 9 1 +5 达 9+%#= 出现镇痛作用, 0,%#= 镇痛效果明显, 到最佳镇痛效果, 作用持续时间可达 :5 以上。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 << 例使用氟比洛芬酯的患者中可能与用 [+] 药有关的不良反应仅 2 例 (2/ ) , 分别为恶心和心悸 。 !"% 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 安全性尚不明确。动物实验未发现明显的生殖毒性, 但由于氟比洛芬酯可分布于胎鼠和乳汁中, 因此应尽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表 3 不 良反 应 发 生率 [ ( ) 例 % ]
注: Ⅱ组 比较, 与 ①P< .5 0 0
[ ] wht P . h hn n l o o po nl s e— 1 i F T eca ̄ gr e f n—oidaa eit h e o n i g ce
3 讨 论
rqe n te aae eto ot eav pi J A et d usi h m ngm n f ps prte a o i n[ ]. ns h
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Ⅱ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I .5 ;
组患 者 P I 按 压 次 数 明 显 高 于 Ⅱ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CA 差
( 0 0 ) 见表 2 表 3 P< .5 , 、 。
表 2 两组 患 者 P I 压 次数 ( CA按 ± )
敏史 、 消化道 溃疡病史 、 血机制障碍 、 凝 严重 的心肝 肾功 能障
通 讯作 者 : 艳 秋 方
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 ± )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行

2 56 ・
吉林 医学 2 1 年 1月第 3 01 2卷第 2期
检 验 。P< .5为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0
吉 林 医学 2 1 0 1年 1月第 3 第 2期 2卷

2 5・ 5
系一种条件 致病菌感 染 , 主要 由白色念珠 菌 引起 。直 接镜检 可以发 现念 珠菌的单壁卵 圆形芽 生孢 子及 假菌 丝 , 菌丝相 假 连成链 状 或分 枝 状 , 生 孢子 成 群集 中在 菌 丝分 隔 处。约 芽 7 % 的妇女一生患过 此病 ,0 ~ 0 5 4 % 5 %患者 有再 次发作 的经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说明书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说明书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英文名称: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商品名称:凯纷成份:氟比洛芬酯适应症:术后及癌症的镇痛。

规格:5ml:50mg用法用量:通常成人每次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尽可能缓慢给药(1分钟以上) ,根据需要使用镇痛泵,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并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用量。

一般情况下,本品应在不能口服药物或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用。

不良反应:1.严重不良反应:罕见休克、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胃肠道出血、伴意识障碍的抽搐。

2.在氟比洛芬的其他制剂的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严重不良反应: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症) 、剥脱性皮炎。

3.一般的不良反应:1.注射部位:偶见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2.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偶见腹泻,罕见胃肠出血;3.精神和神经系统:有时出现发热,偶见头痛、倦怠、嗜睡、畏寒;4.循环系统:偶见血压上升、心悸;5.皮肤:偶见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6.血液系统:罕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低下。

禁忌: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高血压患者。

7.严重的肝、肾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患者。

8.正在使用依诺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的患者。

警告:以下患者禁用: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IL-2和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IL-2和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IL-2和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郭红;及丹;刘海萍;朱雪莲【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直肠手术患者血清IL-2和IL-6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年龄55~75岁,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F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N组给予生理盐水.测量麻醉诱导前30min(T0)以及术后3h(T1)、8h(T2)和24h(T3)各个时间点的IL-2和IL-6的浓度.记录术后2、4、8、12和24h病人VAS和术后24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F组在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方面少于N组(P<0.05);F组IL-2下降水平小于N组(P<0.05);F组血清IL-6升高水平小于与N组(P<0.05).结论:接受直肠癌手术的病人,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镇痛效果确切.IL-6的生成及IL-2的降低受到了抑制,氟比洛芬酯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抗炎和免疫保护作用.【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4【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氟比洛芬酯;IL-2;IL-6;术后镇痛;舒芬太尼【作者】郭红;及丹;刘海萍;朱雪莲【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直肠癌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继续攀升。

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而手术本身引起创伤和癌症疼痛,与手术期间所引起的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会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直肠癌的患者多数术前已经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1],而随后的手术及创伤也必然会加重不良的反映,进一步的破坏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2]。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发表时间:2013-08-02T09:38:43.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宋大勇[导读] 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

宋大勇(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麻醉科 113008)【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找出合适的用药方法,方法选择6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氟比洛芬酯50mg;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约30min仅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

术毕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试验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 75ug与0.9%的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

对照组:舒芬太尼100ug与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

观察术后1、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他镇痛药需求次数。

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分。

结论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噻吩基衍生物,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目前已逐渐取代芬太尼应用于麻醉及镇痛。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镇痛效果仍不满意,而增加剂量又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进入体内可以靶向分布到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释放出有效成分氟比洛芬酯,进一步水解生成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1]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5岁,体重50-75Kg,ASAⅠ-Ⅱ级,所选患者无心肺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史或凝血功能障碍,溃疡病史,术前24h使用NASAIDs或麻醉性镇痛药史,随机分为两组。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李慧琴【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24【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进行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效果显著,可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推广运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and nursing of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on analgesia of urologic surgical postoperative patients.Methods: Pick 60 patients whohad urologic surgical procedures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in our hospital for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 Fluorine Axetil Injection for postoperative acesody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fentanyl for postoperative acesodyne. Then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algesic effect and negative effect.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analgesiceffect between these 2 groups,P>0.05. Observation group has significantly lower percentage of appeal of negative effect than the controlgroup ,P<0.05.Conclusion: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ppeal of negative effect on patients, so it can be widely used on the analgesia of urologic surgical postoperative patients.【总页数】3页(P54-56)【作者】李慧琴【作者单位】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江西南昌 3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J], 余玲华2.微量注射泵在泌尿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J], 何家丽;母有琼;沙建萍3.快速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谢国红;谢继英4.探究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杨燕红;杨惠燕5.探究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杨燕红;杨惠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说明书

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说明书

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说明书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英文名称: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商品名称:凯纷成份:氟比洛芬酯适应症:术后及癌症的镇痛。

规格:5ml:50mg用法用量:一般成人每次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尽可能缓慢给药(1分钟以上) ,根据需要使用镇痛泵,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并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用量。

一般情况下,本品应在不能口服药物或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用。

不良反应:1. 严重不良反应:罕见休克、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胃肠道出血、伴意识障碍的抽搐。

2. 在氟比洛芬的其它制剂的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严重不良反应: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Lyell综合症) 、剥脱性皮炎。

3. 一般的不良反应:1. 注射部位:偶见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2. 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偶见腹泻,罕见胃肠出血;3. 精神和神经系统:有时出现发热,偶见头痛、倦怠、嗜睡、畏寒;4. 循环系统:偶见血压上升、心悸;5. 皮肤:偶见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6. 血液系统:罕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低下。

禁忌:1.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高血压患者。

7. 严重的肝、肾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患者。

8. 正在使用依诺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的患者。

警告:以下患者禁用:1.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作用【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的脂微球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能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避免口服制剂对胃黏膜的刺激,也给术后疼痛或癌症疼痛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带来方便。

自1992年7月在日本上市以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已经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患者的术后止疼及癌症患者,且其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低。

我国对此剂的术后镇痛临床研究已有报道 [1] 。

现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做一简要综述。

1.药理作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由脂微球(lipid microspheres,LM)与其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

LM的平均直径为200nm,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 [2] 。

其对所包裹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作用:①靶向性。

LM可使氟比洛芬酯聚集于手术切口、肿瘤部位及血管部位聚集发挥作用,使药效增强。

②控制药物释放,使药物有效时间延长;③促进药物在细胞膜的转运,催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转运,从而虽短起效时间。

本品与氟比洛芬一样,是NSAIDs,通过外周及中枢作用,抑制环氧化酶而减少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减轻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有效减少末梢的伤害性感受及疼痛知觉,产生镇痛作用。

与其他NSAIDs不同,因其对创伤及肿瘤部位的靶向作用不会像口服药那样对胃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有研究表明,大鼠单次和连续7d给药结果显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比口服制剂弱,安全系数(UD50/ED50,引起50%动物胃黏膜损伤的剂量/5o%有效剂量)为口服制剂的3~20倍 [3] 。

用 14 C标记测定发现,氟比洛芬酯脂微球静脉给药后,LM与血浆蛋白结合,微球中的大部分药物从微球向血中移行,被血中酯酶迅速水解,成为其活性代谢物氟比洛芬。

在大鼠、猴和健康受试者中均发现,静脉注射本试剂后5min血中即不见原形药物,只剩下活性药物氟比洛芬,而LM则迅速从血中消失,消除半衰期约为12min [4] 。

健康受试者静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剂5ml后5~10min,血药浓度即达峰值,消除半衰期约为5.8h,主要以羟化物和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

48h内药物累积排泄量约为给药剂量的85%。

每间隔12h连续给药5次后,48h内尿中药物累积排泄率达到近100%,未发现药物在体内蓄积 [5] 。

研究还发现,该制剂无呼吸抑制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没有依赖性,不影响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的苏醒。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作用迅速、有效、安全、方便,可望广泛用于临床。

2.超前镇痛超前镇痛概念于20世纪初,由Crile通过临床观察提出,后经Woolf等重提并加以发展,是一种增强术后镇痛的新概念 [6-8] 。

其是指在伤害性感受产生之前,就给予预处理,以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入中枢,达到术后止疼或减少疼痛的目的 [9] 。

术前阶段产生的有害性刺激和疼痛,术中皮肤、肌肉、神经等的切断所引起的伤害性传入冲动,术后伤害性传入冲动如炎症反应和某些神经损伤后的异位神经元活动,均可能促进中枢和末梢敏感化的发生。

而一旦发生疼痛的敏感化,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阈值就会降低,那么疼痛的强度将加大,持续时间也将延长。

目前认为超前镇痛可能通过一下机制改变高强度的伤害性刺激所导致的痛觉感受过程:①改变传入神经的兴奋阈值;②改变反复刺激C纤维引起的脊髓神经元反应性增强作用;③增强吗啡肽基因表达 [8] 。

尽管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还有争议,但一致的是,疼痛一旦形成,则治疗将更加困难,所以应尽早进行术后镇痛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术后疼痛反应的主要来源是手术中受损组织的炎性反应,其可以要到中枢敏感化。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和外周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减少手术创伤后的痛觉过敏反应,从而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诱导超前镇痛的NSAIDs。

3.氟比洛芬酯的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多个外科领域镇痛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日本的Ohmukai [10] 对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以肌内注射酮洛芬为对照,结果显示,在开腹手术后出现疼痛的234例患者中有l67例(71.4%)疼痛得到了改善或显著改善,效果与酮洛芬相当。

我国针对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所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该制剂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达98%,而对照安慰剂组仅为43.9%。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注射氟比洛芬酯后l5分钟出现镇痛效果,30分钟镇痛效果明显,在1~5h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作用持续时间可达6h以上。

徐国柱 [1] 等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考查了氟比洛芬酯对l97例骨科、普外科及妇科术后中度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他们通过评价用药前(50mg,iv)及用药后6h内疼痛强度(PI)、疼痛强度差(PID)、疼痛缓解率(PAR)和有效率得出结论,氟比洛芬酯是安全有效的中强度靶向镇痛药。

安峥等 [11] 同样以酮洛芬为对照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在治疗术后疼痛及癌痛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指出,两种药物疗效相近,但氟比洛芬的作用时间明显延长(P<O.01)。

多数情况下,外科手术后常常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但这些镇痛药可伴有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另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可使Oddi氏括约肌收缩而不利于术后的恢复。

日本有学者[12] 观察了预先注射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术后要求镇痛的时间要延迟,而且镇痛药用量也较少(P<O.O1),这就减少了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胆道内压升高的危险。

曾健 [13] 及Tian [14] 也报道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预处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缓减作用。

张艳 [15] 等报道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全身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较术前单次用药可取得良好的预先镇痛、镇静及阿片类药物节俭效应,并未增加药物副反应。

另一些研究指出,术前联合使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和局部麻醉药也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术后止痛效果。

DuPuis [16] 等人在术前让接受拔牙手术的患者口服氟比洛芬50mg,并同时使用局部麻醉药。

研究结果显示,与仅使用局部麻醉药相比,前者的V AS评分降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联合应用NSAIDs和局部麻醉药的有效性。

日本的小野胜彦等人通过对脊椎手术术后的观察,认为布比卡因浸润麻醉的同时合并使用氟比洛芬酯,比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或者布比卡因具有更强的镇痛效果,而且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不出现呼吸抑制。

有研究认为,此现象可能是因为局麻药除了在末梢部位阻断疼痛刺激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其与NSAIDs合并使用会增强抗炎疗效,并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17] 。

在小儿外科方面,日本日立综合医院的渡边严等人通过对当天出院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使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进行镇痛的研究指出,使用氟比洛芬酯可以进行有效的镇痛,且与术后使用相比,术前注射该药物更能有效治疗术后早期的疼痛。

同时,该药没有麻醉药所诱发的呕吐、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副反应,尤其适合小儿当天可出院的手术。

我国学者孙盈盈 [18] 等报道术后应用凯纷0.1ml/kg可有效缓解小儿扁桃体及增殖体切除术后疼痛。

马欣 [19] 等研究了在骨科手术中使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结果指出,术前l5分钟注射氟比洛芬酯能减少术后镇痛药曲马多的用量,同时减轻了不良反应,提高了镇痛质量。

王强 [20] 等通过对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指出切皮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柱手术后的疼痛,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琼灿[21] 等报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的患者,氟比洛芬酯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

氟比洛芬酯在神经外科的研究也已有报道。

张振涛 [22] 等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用于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

张联义 [23] 等报道,术中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可减轻七氟烷全麻下神经外科术后躁动,且未见不良反应。

4.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喹诺酬类药物如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合用有导致惊厥抽搐发生的可能。

而且,鉴于NSAIDs类药物对血小板、PG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本药也应慎与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如华法令)、甲氨喋呤、锂剂、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髓袢利尿药(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合用。

4.1围术期使用的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禁止使用本药:消化道溃疡;严重肝肾及血液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衰或高血压;阿司匹林哮喘或有既往史;正在使用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制剂中的某些成分过敏。

此外,以下患者应谨慎用药:消化道溃疡既往史;有出血倾向,血液系统异常或有既往史;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既往史及高血压症状;支气管哮喘或有过敏史;合用其他NSAIDs者。

在用药过程巾,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适当处理。

4.2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使用本药,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从小剂量开始谨慎给药。

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是一类新型的NSAIDs制剂,能够迅速、准确而有效地作用于手术部位,发挥强效抗炎镇痛作用。

它通过抑制PG的合成,减弱了外剧及中枢的疼痛敏感化,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

而且,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了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大量研究证明,该制剂可以较为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围术期的镇痛,在外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徐国柱,李晓玲,段砺瑕,等.氟比洛芬醋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度术后疼痛的I期临床试验.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46-848.[2]Washington C.新型药物载体:脂质微球.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7,24(5):305-308.[3]Kuriyama K,Hiyama Y,Aoyama Y,et al.Phamacological studies of a non-steroidal 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drug of LFP83.Nippon Yakurigaku Zasshi,1989,93(2):61-73.[4]邓锋.消炎镇痛药--氟比洛芬.山东医药工业,1998,17(1):35-36.[5]段砥瑕,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阳新药杂志,2004,l3(9):85I一852.[6]Woolf CJ,Chong MS.Pre-emptive analgesia treatment ostoperative pain by preventing the establishing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Anesth Analg,1993,77(5):362-365.[7]MCQUAY HJ.Pre-emptive ananlgesia.Br J Anaesth,1992,69(5):1.[8]胡兴国,赵晶,段世明,等.术后疼痛: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及资料对策.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2):74.[9]Kissin I.Preemptive analgesia.Anesthesiology,2000,93(4):1138-1143.[10]Ohmukai O.Lipo-NSAID preparation.Adv Drug Deliv Rev,1996,20(2-3):203-207.[11]安峥,谭元菊.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刺与注射用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中国新药杂志,2000,13(9).[12] Krimmer H,Bukkingham RES,Lloyd J,et al.Effects of biliary tract pressure in humans of intravenous ketorolac tromethamine compared with morphine and placebo.Anesth Analg,1992,75:204.[13]曾健,张珠云.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0):1897-1898.[14]Tian Z W,Qi T Y,Zhong L X Y,et a1.Effect of pre-emptive.analgesic with flubiprofen 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naesth(Japan),1997,469(7):679-683.[15]张艳,陈剑龄,罗福荣,等.不同时点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609-3611.[16]Dupuis R,Lemay H,Bushnetter M.C,et al.Preoperative flurbiprofen in oral surgery:a method of choice in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pain. Pharmacotherapy,1988,8:193-200.[17]RimbackG,Cassuto J,Wallin G,et al.Inhibition of peritonitis by amine local anaesthetics.Anesthesiology,1988,69:881-886.[18]孙盈盈,袁先仁,刘颖.小儿扁桃体及增殖体切除术后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的观察.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4):207-209.[19]马欣,杨建军,苏中宏,等.氟比洛芬酯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3):176-178.[20]王强,王增春,刘海泉,等.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1(13):1019-1920.[21]李琼灿,廖彩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312-313.[22]张振涛,韩雪萍,苗丽君,等.凯纷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7,47(15):34-35.[23]张联义,齐敦益,刘功俭.氟比洛芬酯减轻七氟烷全麻下神经外科术后躁动临床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8):513-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