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2、按生产方式分:1)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

2)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

3)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

4)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

5)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3、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

2)蛋白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20%的豆类、花生瓜子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类及其他类等。

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

4)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

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

4、三群分类法:(1)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也称为黄色食品,它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晤舫和砂糖等。

(2)成长源:即提供身体(血、肉、骨)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

(3)建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指:水果、蔬菜、海藻类等。

5、四群分类法:①乳酪类;②肉、鱼、蛋类;③果蔬类;④粮谷类。

第②层的果蔬类和第③层的动物性食品、坚果花生类,还可再分为:水果群和蔬菜群,及乳制品群和肉、鱼、坚果制品群。

食品原料学_复习题_个人整理

食品原料学_复习题_个人整理

2.大多数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一般都由皮层、胚、(胚乳)3个部分构成。

3.果蔬在储藏过程中(矿物质)含量变化不大,而且多以弱碱性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4.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5.头菇的多糖体组成中(葡萄糖)含量最多。

6.鱼贝类死后肌肉在(僵直)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的下降。

7.牛乳中的酪蛋白是典型的(磷蛋白)。

8.葡萄中含有的主要有机酸是(酒石酸)9.甲壳质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10.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大豆)11.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双糖是(乳糖)12酪蛋白的等电点是(pH4.6)13.挥发性盐基氮(VBN)是用来判断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当VBN达到(50mg/100g)以上时被认为是腐败鱼肉。

14.面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15.面筋的弹性与面筋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密切相关。

16.乳脂肪中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17.粮油籽粒中占全粒重量最多的是(胚乳)18.粮油蛋白质中不溶于水和中性盐而溶于70-80%乙醇的蛋白质是(胶蛋白)19.猴头菇含量最高的有机物质是(碳水化合物)20.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核苷类化合物)21.果蔬中有收敛性涩味且对制品风味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单宁)22果蔬中的花青素极不稳定,在(碱性)pH下呈蓝色23.牛乳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0%)24.微冻保鲜鱼类通常温度约为(-3℃)25.我国对粮油作物根据其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4)大类。

26.核果类果实(纤维)的多少与粗细是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27.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28.鱼贝类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在(ATP)存在下形成肌动球蛋白。

29.海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其干重的(50%)以上。

30.蜂王浆中的(乙酰胆碱)具有扩张动脉血管,使犬股动脉血流量暂时增大的作用。

31.果蔬的酸味是由(果蔬的pH)决定的。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原料的()的科学。

A. 性质、来源、加工、利用B. 种类、特性、加工、保存C. 性质、来源、加工、利用D. 特性、来源、加工、保存答案:C2. 食品原料学的主要任务是()。

A. 提高食品原料的营养价值B. 提高食品原料的加工效率C. 提高食品原料的利用效率D. 提高食品原料的经济效益答案:C3. 食品原料的分类不包括()。

A. 植物性原料B. 动物性原料C. 微生物原料D. 人工合成原料答案:D4. 食品原料的加工方法不包括()。

A. 干燥B. 腌制C. 发酵D. 基因编辑答案:D5. 食品原料的保存方法不包括()。

A. 冷藏B. 冷冻C. 真空包装D. 化学合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食品原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食品原料的分类B. 食品原料的加工技术C. 食品原料的营养价值D. 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答案:ABCD7. 食品原料的来源包括()。

A. 陆地B. 海洋C. 人工合成D. 天然答案:ABD8. 食品原料的加工技术包括()。

A. 干燥B. 腌制C. 发酵D. 基因编辑答案:ABC9. 食品原料的保存方法包括()。

A. 冷藏B. 冷冻C. 真空包装D. 化学合成答案:ABC10. 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包括()。

A. 农药残留B. 微生物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转基因食品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食品原料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答案:正确12. 食品原料的加工技术不包括基因编辑。

()答案:正确13. 食品原料的保存方法包括化学合成。

()答案:错误14. 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不包括转基因食品。

()答案:错误15. 食品原料的分类不包括人工合成原料。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食品原料学的主要任务。

答案:食品原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食品原料的性质、来源、加工和利用,以提高食品原料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食品原料总复习题

食品原料总复习题

填空题1.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能溶于水的是(清蛋白)2.大多数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一般都由皮层、胚、(胚乳)3个部分构成。

3.果蔬在储藏过程中(矿物质)含量变化不大,而且多以弱碱性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4.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5.头菇的多糖体组成中(葡萄糖)含量最多。

6.鱼贝类死后肌肉在(僵直)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的下降。

7.牛乳中的酪蛋白是典型的(磷蛋白)。

8.葡萄中含有的主要有机酸是(酒石酸)9.甲壳质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10.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大豆) 11.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双糖是(乳糖) 12酪蛋白的等电点是(pH4.6)13.挥发性盐基氮(VBN)是用来判断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当VBN达到(50mg/100g)以上时被认为是腐败鱼肉。

14.面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15.面筋的弹性与面筋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密切相关。

16.乳脂肪中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 17.粮油籽粒中占全粒重量最多的是(胚乳)18.粮油蛋白质中不溶于水和中性盐而溶于70-80%乙醇的蛋白质是(胶蛋白) 19.猴头菇含量最高的有机物质是(碳水化合物) 20.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核苷类化合物)21.果蔬中有收敛性涩味且对制品风味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单宁) 22果蔬中的花青素极不稳定,在(碱性)pH下呈蓝色 23.牛乳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0%) 24.微冻保鲜鱼类通常温度约为(-3℃)25.我国对粮油作物根据其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4)大类。

26.核果类果实(纤维)的多少与粗细是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27.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28.鱼贝类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在(A TP)存在下形成肌动球蛋白。

29.海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其干重的(50%)以上。

30.蜂王浆中的(乙酰胆碱)具有扩张动脉血管,使犬股动脉血流量暂时增大的作用。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PSE肉PSE肉俗称灰白肉,其颜色暗淡(灰白),pH值及系水力较低,肌肉组织松软并伴有大量渗水症候,嫩度和风味较差。

2、起酥油起酥油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等处理,制造成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固态油脂。

3、AOM值油脂的稳定性可以用AOM值来衡量,AOM值的检测方法是将油脂在97.8℃的条件下通空气直至油脂酸败所需的时间。

AOM值越高,表明油脂的稳定性越好。

4、SFI值SFI的值就是在固型脂中含有固体油脂的百分比。

SFI值影响固体脂的稠度,SFI值为15%~25%的油脂,加工性能良好。

5、玉米的陈化储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但由于酶的活性减弱,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生命力减弱,品质逐渐降低,这种现象叫陈化。

6、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糖蛋白和木质素。

7、人造奶油主要指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交酯反应、分离、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一定性状的油脂。

8、肉的嫩度指肉在食用时口感的老嫩,反映了肉的质地,由肌肉中各种蛋白质的结构特性决定。

9、肉的成熟尸僵保持一定时间后,肌肉又逐渐变软,解除僵直后的肉类放在低温下贮藏,使其增加风味的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10、异常乳指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乳的成分和性质往往发生变化,这时与常乳的性质有所不同,也不适于加工优质的产品,这种乳称为异常乳。

1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

12、鱼体解僵和自溶鱼体僵硬持续一定时间后,其僵硬又缓慢的解除,肌肉重新变得柔软,但却失去了僵硬前的弹性,并使感官和商品质量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鱼体中酶类的分解作用造成的。

13、酸价指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量而言,也就是存在于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用碱中和时所需KOH的质量毫克数。

食品原料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原料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食品加工技术B. 食品原料的来源与应用C. 食品营养学D. 食品卫生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原料的基本特性?A. 安全性B. 营养价值C. 经济性D. 可塑性答案:D3. 食品原料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动物性原料B. 植物性原料C. 微生物原料D. 化学合成原料答案:D4. 食品原料的采购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质量第一B. 价格优先C. 适时采购D. 适量采购答案:B5. 食品原料的储存条件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适宜的温度B. 适宜的湿度C. 充足的光照D. 清洁的环境答案:C6. 食品原料的加工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处理方式?A. 清洗B. 去皮C. 浸泡D. 直接食用答案:D7. 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不包括以下哪项?A. 微生物污染评估B. 农药残留评估C. 营养成分分析D. 重金属污染评估答案:C8. 在食品原料的运输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需要注意的?A. 避免污染B. 保持适宜温度C. 避免长时间暴露D. 无需考虑运输成本答案:D9. 食品原料的可追溯性是指什么?A. 原料的来源B. 原料的加工过程C. 原料的运输过程D. 原料的最终去向答案:A10. 食品原料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什么?A. 原料的无限供应B. 原料的高效利用C. 原料的环保处理D. 原料的长期稳定供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食品原料学不仅关注原料的________,还关注原料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来源;质量;应用2. 食品原料的分类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微生物原料3. 食品原料的采购原则包括质量第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适时采购;适量采购;价格合理4. 食品原料的储存条件需要考虑适宜的温度、湿度、________和________。

食品原料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食品原料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食品原料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鱼贝类脂肪描述不正确的是( )A、鱼贝类组织中的脂肪一般分为累积脂肪和组织脂肪B、累积脂肪主要分布于皮下组织和肠等,其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作为动物的能源积累或消耗,易随季节、年龄、营养状态的变化而变化C、海产动物的脂质在低温下具有流动性,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非三酰甘油,同陆上动物的脂质相类似D、组织脂肪主要含于肌肉细胞膜、脑等组织中,主要成分为磷脂、糖脂、胆固醇等复合脂肪,同季节、营养状态无关,基本上是按一定量分布于组织中正确答案:C2、果蔬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A、低聚糖B、水苏糖C、鼠李糖D、果糖正确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游离脂肪酸测定是判断大米新陈的指标B、在一定范围内,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米饭的口感越黏C、蛋白质在胚和糊粉层含量较多,越靠近谷粒中心越少D、米饭的黏度与淀粉细胞的细胞壁强度有关正确答案:B4、酪蛋白的等电点是()A、pH4.6B、pH3.5C、pH5.5D、pH5.0正确答案:A5、果蔬中凡是以淀粉形态作为储存物质的种类,均能保持 __而利于储藏( )A、呼吸突变B、新陈代谢C、休眠状态D、正常呼吸正确答案:C6、下面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小麦B、大米C、玉米D、大豆正确答案:D7、我国的地方牛是以役用为主的兼用牛,包括黄牛、牦牛和水牛。

但随着国外牛的引进,现在我国牛的经济类型分别是()A、肉用品种和兼用牛品种B、乳用品种和肉用品种C、肉用品种和役用品种D、乳用品种和役用品种正确答案:B8、海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其干重的()以上A、50%B、30%C、60%D、40%正确答案:A9、构成肉的4种组成部分中,主要组成部分是()A、肌肉组织B、骨组织C、脂肪组织D、结缔组织正确答案:A10、蜂王浆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成分是(、)A、灰分B、脂肪C、蛋白质D、转化糖正确答案:C11、下列关于植物原料中天然毒素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籽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秋水仙碱B、未经处理的黄花菜中天然毒素成分是芥子昔C、苦杏仁中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生氰糖巷D、豆类植物中含有外源凝集素,适当加热(如80℃)半h可以破坏其活性正确答案:C12、下列具有“木本粮油”之称()A、浆果类水果B、坚果类水果C、核果类水果D、仁果类水果正确答案:B13、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蜜蜂的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在国外。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原料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常见的重要糖类有哪些?A. 葡萄糖、果糖、乳糖B. 淀粉、纤维素、糖原C. 麦芽糖、蔗糖、果糖D. 果胶、半乳糖、乳酸2. 下列哪项属于植物蛋白质?A. 乳清蛋白B. 动物胶原蛋白C. 麦芽蛋白D. 鸡蛋白3. 下列关于食品中脂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人体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B. 食品中脂肪的含量越高,其热量越低C. 可见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D. 可见脂肪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4. 食品中的维生素分为多少类别?A. 2类B. 3类C. 4类D. 5类5. 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下列哪个不属于其中之一?A. 钙B. 铁C. 锌D. 铬二、判断题1. 食品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有益处。

A. 对B. 错2. 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起到构建人体组织的作用。

A. 对B. 错3. 食品中的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害。

A. 对B. 错4. 食品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A. 对B. 错5. 食品中的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A. 对B. 错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食品中蛋白质的作用及来源。

答:蛋白质在食品中起到构建人体组织、参与代谢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常见的食品蛋白质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鸡肉、牛肉、鸡蛋等)和植物性食品(大豆、豆腐、豆浆等)。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食品中的脂肪来源,并简要介绍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常见的食品中的脂肪来源包括动物性脂肪(肉类、奶制品等)和植物性脂肪(橄榄油、花生油等)。

脂肪在人体中起到储备能量、维护体温、保护内脏等作用。

3. 请简要介绍主要的食品维生素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主要的食品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它们在人体中分别具有以下作用:维生素A维护视力、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铁吸收;B族维生素在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为什么要学意义食品原料学也可称为食品资源利用学,是食品学的重要基础。

它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利用等更加科学合理。

学习和研究食品原料学意义在于:1)满足现代食品越来越高的要求;2)保障食品安全;3)原料的保障性和经济性。

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1、按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2、按生产方式分:1)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

2)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

3)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

4)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

5)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4、三群分类法:(1)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也称为黄色食品,它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脂肪和砂糖等。

【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物质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2)成长源:即提供身体(血、肉、骨)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

(功能性元素)(3)健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指:水果、蔬菜、海藻类等。

(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5、四群分类法:【由上到下】①乳酪类;②肉、鱼、蛋类;③果蔬类;④粮谷类。

第②层的果蔬类和第③层的动物性食品、坚果花生类,还可再分为:水果群和蔬菜群,及乳制品群和肉、鱼、坚果制品群。

因此总共可细分为六小群。

3、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4、食品的品质构成食品品质基本特征营养特征: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等安全卫生性:霉变,变质,农药残留商品特性流通性:鲜度,性状,贮藏性,运输性嗜好性:色,香,味,形加工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5、食品的品质标准保证品质的方法①法律保证②商标保证6、HACCP管理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卫生管理步骤:(1)成立HACCP管理机构;(2)制定产品说明书;(3)设定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方法;(4)构建工艺流程图,分析潜在的危害物7、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种病原菌、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某些生物原料本身的毒素〔毒蘑、河豚〕2)食品生产因素农药、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容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

3)环境污染因素工厂排放污水,汽车、飞机排废气,农药对地下水、空气、工厂用水的污染,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产品中的积蓄。

4)操作亊故误用化学药品,制造过程中操作失误,卫生管理失当等。

8、危害食品卫生的主要物质1)造成生物危害的物质2)造成化学危害的物质3)造成物理危害的物质9、食品原料的利用与开发(可考论述题)how(P20)1、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利用(1)家庭烹饪用食品原料(也称生鲜消费用原料):有些食品内在品质常难以准确判断,因此需建立食品原料的品质保证体系和标准化、规格化流通体系(2)快餐店、连锁饮食店:关键是对原料的严格要求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3)食品工业用原料:现代食品越来越趋向于工业化制作,其对原料要求较严格。

对于这类原料,不仅制订了较严的品质标准,而且还开发了相应的测定仪器。

近年许多先进的无损伤测定方法也大量引入食品原料的品质测定中。

2、食品消费合理化:从营养学角度了解各种食品原料的成分、作用,科学搭配,合理饮食,保护健康,节约资源。

3、食品原料生产合理化两种形式的加工系统:(1)食品原料加工基地:在食品原料主要产区附近的交通枢纽地区,建立食品原料生产企业集群;(2)生鲜食品原料集散中心: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强市场调节功能4、食品资源的开发(1)提高产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的提高:提高质量,保证食品规格化生产是开发食品资源的重要途径。

(2)扩大可利用食品资源的生产:1)发展秸秆养畜,增加食物转化率2)发展食用菌和微生物食品3)发现和开发新的植物性食品资源:在寻求新的食物资源时,一般首先需要分析其开发价值。

判断其价值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安全性(可食性);b.合理性c.嗜好性:感官对食物的判断取舍,风味、口感4)海洋资源与水产资源的开发:开展水产养殖,提高产出效率,保护自然资源,提高水产质量,将是水产资源开发的方向。

(3)提高食品的利用资源:1)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食品中有用成分含量2)食品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副产品(废弃物)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做到所谓的“零排放、无污染生产”,还可以得到经济价值更高的副产品,提高企业效率。

另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无公害工业材料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开发关键:成本和效益问题第二章粮谷类原料1、谷类的特征1.营养丰富;2.常食不厌、供应充足;3.成本较低、便于流通;4.可以转化为动物性食品2、谷类的构造与成分组成1.构造与组织1)胚芽;2)种皮;3)胚乳2.成分组成与营养(1)蛋白质(2)脂肪(3)碳水化合物(4)矿物质与维生素3、必需氨基酸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为: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

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4、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无法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包括两种:一种是亚油酸,另一种是亚麻酸,缺一不可。

5、限制性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的一种,且是该食品原料中所缺乏的。

6、淀粉的糊化、糖化、液化淀粉在充分加水并加热时,在50~70℃时颗粒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均匀糊状溶液),也称作“糊化”或“α—化”,糊化了的淀粉成为α-淀粉,与此相对应的天然状态淀粉称作β-淀粉。

糊化实质上主要是以氢键紧密结合的淀粉分子多晶组织发生破坏,水合为溶胶状态的结果。

糊化是吸热反应。

糖化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

是淀粉糖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

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

淀粉液化:利用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此过程称“淀粉液化”。

7、小麦的可食用部分——胚乳大豆的可食用部分——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由种皮和胚组成)8、豆类化学成分的主要特点1)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2)一般含B群维生素比较多3)豆类特有的皂角苷、单宁和卵磷脂含量丰富,一些豆类还含有丰富的黄酮、低聚糖、α-亚麻酸、核黄素等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

9、直链淀粉的含量是影响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含量越高,米饭的口感越硬,粘性越低;相反,支链淀粉高的米饭软黏可口10、小麦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P54)小麦的物理特性②容积重容重是指单位容积中谷物的质量,以g/L或kg/m3为单位。

容重的大小取决于小麦的比重和麦堆的孔隙度。

一般子粒长宽比愈大,子粒愈细长,则孔隙度愈大,容重就愈小。

③千粒重千粒重是指粮食和油料籽粒大小,饱满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1、什么叫面粉的陈化★面粉在储藏一段时间后,由于半胱氨酸的巯基会逐渐氧化成双硫基而转化成胱氨酸,加工品质会因此得到改善,所以这一过程也叫面粉的熟成(也叫陈化)。

12、小麦面粉小麦面粉水分含量一般在13%——14%之间,否则不易储存。

13、DT:面团形成时间:即从揉面开始至达到最高黏度的时间。

(P60)第三章油脂原料1、什么叫油脂,油脂的分类,构成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油叫作食用油脂,简称油脂。

液态的叫油,呈固体状态的叫脂。

在食品加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化学上讲,油脂是指甘油与脂肪酸所形成的酯,也称为真脂或中性脂肪。

(一)按原料分类油脂油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动物油海产动物油;淡水动物油;陆地动物油脂植物油动物油乳脂;体脂肪(二)按脂肪酸组成分类 1月桂酸型;2油酸、亚油酸型;3芥酸型;4亚麻酸型;5共轭酸型;6羟基酸型(三)商品分类天然油脂和加工油脂。

油脂的构成:从化学上讲,油脂是指甘油与脂肪酸所成的酯,也称真脂或中性脂肪。

油脂中还含有油溶性维生素、磷脂、糖脂和固醇类。

2、什么叫加工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加工油脂主要指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交酯反应、分离、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一定性状的油脂。

起酥油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油脂或不经过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起酥油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

人造奶油人造奶油系指精制食用油脂中添加水及其它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3、食用油脂的性状与成分(概念与应用)其分子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

除了三酸甘油酯外,还包括单酸甘油酯、双酸甘油酯、磷脂、脑甘油酯类、固醇、脂肪酸、油脂醇、油溶性维生素等。

通常所说的油脂就是甘油与脂肪酸所成的酯,也称为真脂或中性脂肪,而把其他的脂质统称为类脂。

4、油脂的物理特性 p1491.颜色:大部分的颜色受所含胡萝卜素系列色素影响,带有黄红色,其他还含有绿、蓝和茶色成分。

空气、光线、温度都会使油色变浓,尤其加热后油会发红色,变浓。

2.比重:所有的油脂都比水轻,相对密度在~之间。

油脂的比重与脂肪酸构成有关,一般不饱和脂肪酸、低级脂肪酸、羟基酸的含量越大比重越大。

油脂越陈旧比重稍增加.3.熔点:成分不单一,熔点不是一个定值。

即它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熔解。

熔点可规定为透明熔点和上升熔点。

透明熔点为按规定方法加热时,油脂熔化为完全透明液体时的温度,上升熔点是开始软化流动时的温度。

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越多,熔点越低。

4.凝固点、脂肪酸凝固点与雾点:凝固点:是指熔化了的油脂冷却凝固时,因产生熔解热使温度上升的最高点或静止温度点。

油脂的凝固点比熔点稍低一些。

脂肪酸凝固点:是指按规定方法使试样皂化分解所得脂肪酸的凝固点,试样中含高熔点脂肪酸比例越高,凝固点就越高。

雾点:也称浑浊点,它是指按规定方法试验时,试样开始变得浑浊不透明的温度点。

雾点是判断油脂中含有的甘油脂、蜡质、高级醇类、长链烃类等在精制时是否被除去的指标。

雾点以下油会失去流动性,因此它也是对要求流动性的油脂的一个特征值。

5.粘度: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滞力。

液体油的粘度随着存放时间增长而增加,而且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低粘度越大。

6.稠度与固体脂指数(SFI:Solid Fat Index):稠度是测量固体脂的硬度的指标。

影响稠度的是固体脂指数,SFI的值就是在固型脂中含有固体油脂的百分比。

7.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油脂的比热容约为水的1/2,~(g·K).8.发烟点、引火点、燃烧点:当油加热到200℃左右,由于产生的热裂解物或不纯物挥发显著可见,开始冒烟,这时的温度称为发烟点;如果继续加热,油表面挥发物浓度大到当接进明火时,开始点燃的温度称为引火点;当温度再升高,在无火点燃,自己燃烧时的温度为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