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荷载及材料(1)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是指用于铺设道路路面的各种材料,包括沥青、碎石、水泥混凝
土等。
这些材料在路面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路面工程材料对于道路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柔韧性,能够
有效地抵抗车辆的冲击和变形。
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此外,沥青路面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通车,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碎石是另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铺设。
碎石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承受车辆的压力和磨损。
在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路段,碎石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此外,碎石路面施工成本较低,维护便捷,能够快速修复路面损坏,因此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路面工程材料,它适用于高
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量车辆的压力和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因此在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实际
工程中,需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沥青、碎石或水泥混凝土等路面工程材料,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路面结构层和常用材料

砂石路面
基层
• 基层位于面层下面的一个层次. • 主要承受来自于面层的垂直力,并将力传递到底基层、
垫层或土基上. • 基层是承重层. • 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一
定的刚度,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 • 基层表面要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
基本条件.
基层
❖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结合料稳定类<有机结合料和无机结 合料〕和无机结合料的粒料类及刚性类.
• 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也 不应用作基层.
半刚性类基层总结
水泥稳定集料类、二灰稳定集料类适用于各级的基层、底基层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二灰稳定集料类宜用于高速、一 级的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及三、四级公路的 基层,作为二级公路的基层要视路面的好坏,路面好,不行
的
力 学
干缩特性
水分挥发和混合料内部的水化作用,混 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引起收缩
特
性
温缩特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 的不同的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
水泥稳定类
在集料或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粒土、中粒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 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 水泥稳定类材料.
水泥土和二灰土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不应作为高级沥 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基层
水泥类 优于 二灰类 优于 石灰类 碎 石 优于 碎砾石 优于 砾 石 优于 土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一、组织结构(一)基本结构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弯沉值)柔性基层: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土方路基 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湿陷性腹胀土冻土等)半填半挖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路面设计参数荷载

车轴和轮胎的配置
车轴和轮胎的配置
轮胎压力
轮胎压力:现代车辆的车轮采用充气轮胎,轮胎 的充气压力称为轮胎压力。 接触面积:充气轮胎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压缩变 形,由车轮传给路面的荷载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
轮胎压力
在结构相同的刚性路面中,轮胎压力增加70kPa, 则需增加板厚约0.5cm。主轮轴型式对道面厚度 影响较大,在相同荷载条件下,路面厚度随轮胎 压力增大而增大,随主轮轴轮数增多而减小。 在沥青路面中,垂直应力的大小取决于荷载轮胎 压力的大小。
标准轴载
路面结构设计指标:设计弯沉和容许拉应力。 设计弯沉:保证路面的整体承载力。 容许拉应力:防止各结构层疲劳开裂。
标准轴载
设计弯沉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大规模的道路交通量 调查和路面状况评定基础上的。 容许拉应力计算公式则需要大量的材料疲劳试验 结果。 车辆重型化、轴载增大——提高标准轴载。
标准轴载的选用
交通参数
交通量 交通组成 标准轴载 轴载换算
一、交通量
交通量: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驶经某 道路横断面的数量。 间隙式观测、连续式观测。
交通量
路面结构设计所依据的是车道交通量,可以通过 对行车道交通量乘以方向系数和车道系数后得到 的。 方向系数:一个行车方向的交通量占行车道交通 量的比例。 车道系数:行车道的交通量除以该方向的交通量。
作用在路面上的动荷载
当车轮通过路面不平整处时将产生冲击作用,冲 击作用增大了车辆荷载对路面的作用效果。 冲击作用的大小与路面的平整状况及车辆运动速 度有关。路面越不平整,冲击作用越大,因此, 对路面的平整度应该有严格的要求。
车轮轮迹横向分布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轮迹的横向分布是不均匀 的。 车轮的轮迹在横断面中心线附近一定范围内左右 摆动,按一定规律分布在车道横断面上。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道路工程-第4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1)

(江南博哥)[单选题]1.基层和底基层现场施工中碾压后要及时检测压实度,测定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误差应不大于()。
A.1%B.2%C.3%D.4%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62,8.4.6规定:应在现场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
压实度检测中,测定的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2%;不满足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釆取必要的措施。
[单选题]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试验的成型试件为()。
A.1:1的圆柱形试件B.1:1.5的圆柱形试件C.立方体试件D.1:1.5的长方体试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13,条文说明:碾压贫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材料相同,均为1:1的圆柱形试件,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工地试验室的操作。
[单选题]4.基层抗冻性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不应超过A.3%B.4%C.5%D.6%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147,4.4的规定:如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单选题]5.对于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应由不少于()种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
A.3B.4C.5D.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参见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9,3.8.1规定:对一般工程科选择不少于3档备料,对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且强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级配的稳定,宜选择不少于4档备料。
[单选题]6.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无机稳定中、粗粒材料,其压实标准为()。
A.≥93%B.≥95%C.≥97%D.≥98%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31,表519底基层材料压实标准规定。
[单选题]7.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是指水泥质量占()的百分比。
第六章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

第六章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1.引言路面结构是指在路面上铺设的各种材料和层次,用来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荷载,并提供平稳、安全的行车路面。
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是研究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以及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车辆荷载车辆荷载是指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对路面产生的力和压力。
车辆荷载可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是指车辆停在路面上时对路面的作用力,动载荷是指车辆行驶时对路面的作用力。
车辆荷载可以通过车辆轴重、车辆类型、车速等参数来计算。
3.路面材料的特性路面材料的特性包括强度、刚度、抗裂性、耐久性等。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指材料对应力的响应程度,抗裂性是指材料抵抗裂缝的能力,耐久性是指材料抵抗气候和环境影响的能力。
路面材料的选择应考虑车辆荷载、气候条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4.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可分为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
在弹性模型中,路面结构被假设为弹性体,能够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但不会导致结构破坏。
弹性模型的分析可通过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进行。
在塑性模型中,路面结构被假设为塑性体,能够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可能导致结构破坏。
塑性模型的分析可通过弹塑性理论和强度理论等方法进行。
5.路面结构的承载力路面结构的承载力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路面结构的承载力分析可通过确定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并比较其与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当路面结构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或变形超过材料的变形能力时,路面结构可能产生破坏。
6.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其在荷载作用下保持平稳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可通过确定路面结构的变形和结构的弯曲、剪切和压实情况,以及土壤的支撑条件。
7.实例分析以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首先,通过调查和测量确定车辆荷载、路面材料和路面结构的参数。
然后,进行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计算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最后,比较计算结果与路面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评估路面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路面结构计算书

1、路面结构计算书1.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设计车速:5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标准轴载:道路BZZ-100KN;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设计年限:30年;交通量达饱和设计年限:20年。
本次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公路路面程序设计系统》HPDS2006”电算软件进行计算。
按一级公路标准等级进行计算。
变异水平的等级 : 中级可靠度系数 : 1.195面层类型 : 普通混凝土面层序号路面行驶车辆名称单轴单轮组的个数轴载总重(kN)单轴双轮组的个数轴载总重(kN)双轴双轮组的个数轴载总重(kN)三轴双轮组的个数轴载总重(kN)交通量1 标准轴载0 0 1 100 0 0 0 0 5420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10 9.6 %2 10 7.2 %3 10 6.4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5 车道分配系数 .6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22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1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4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Ⅳ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87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路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 250 13002 级配碎砾石 200 2503 新建路基 3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ET= 189.5 MPa中间计算结果 :HB= 260 r= .764 SPS= .97 SPR= 2.7BX= .53 STM= 1.87 KT= .46 STR= .85SCR= 3.55 GSCR= 4.12 RE=-17.6 %其中:HB-----拟定的混凝土面层厚度(mm)r------混凝土面层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SPS----混凝土面层的荷载应力(MPa)SPR----混凝土面层的荷载疲劳应力(MPa)BX-----温度应力系数STM----混凝土面层的温度应力(MPa)KT-----温度疲劳应力系数STR----混凝土面层的温度疲劳应力(MPa)SCR----混凝土面层的综合应力(荷载疲劳应力与温度疲劳应力之和)(MPa)GSCR---可靠度系数与混凝土面层综合应力的乘积(MPa)RE-----GSCR与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相对误差(%)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 1626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 30 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 1.502976E+07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 :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 189.5 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 260 mm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普通混凝土面层 260 mm---------------------------------------水泥稳定粒料 250 mm---------------------------------------级配碎砾石 200 mm---------------------------------------新建路基新建基(垫)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 2基(垫)层及路基交工验收综合影响系数 : 1标准轴载 : BZZ-100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 250 13002 级配碎砾石 200 2503 新建路基 32第 1 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53.6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 第 2 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11.5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91.1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1.2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设计车速:5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标准轴载:道路BZZ-100KN;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设计年限:15年;交通量达饱和设计年限:20年。
路基路面工程习题选择和判断

第一章课程简介与公路建设发展(路基路面工程习题判断与选择题)二、选择题1、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必须主要具有足够的( abd )。
a、强度;b、稳定性;c、刚度;d、耐久性。
2、公路路面时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 acd )的要求。
a、平整;b、耐磨;c、抗滑;d、排水。
3、土基路床分为上路床、下路床,其层位厚度上、下路床为( b )。
a、30cm、80cm;b、30cm、50cm;c、80cm、70cm;d、80cm、150cm。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1、面层分为表面层(×)。
2、面层分为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3、基层分为上基层、下基层及底基层(√)。
4、土基分为路床、路堤(√)。
5、土基路堤分为上路堤、中路堤、下路堤(×)。
四、简答题1、简述路面分层主要分几层?面层、基层、底基层、路基(含垫层)五、论述题1、论述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79186”代表意义?其中“6”代表的具体内容?“79186”中的“7”代表的是以北京为中心的7放射线,“9”代表的是南北纵(经线),“18”代表的是东西横线(纬线),“6”代表的是地区环线。
“6”代表的是沈阳环线、杭州湾环线、成都环线、台湾环线、珠江三角洲环线和海南环线。
第二章总论二、选择题1、公路用土按不同的工程特性划分为(abcd )四大类,并细分为11种土。
a、巨粒土;b、粗粒土;c、细粒土;d、特殊土。
2、利用( bcd )等无机结合料修筑半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结构目前已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成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型式。
a、改性土;b、石灰;c、水泥;d、工业废渣。
3、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制定主要依据我国划分自然区划的目的和原则进行,该区划是根据以下( abc )原则制定的。
a、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b、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c、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d、主要考虑b和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垫层: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使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
态;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与变形,并
可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一般垫层修于特定状况道路工程结构中,如防
砂土基础挤入基层、软土地基扩散编辑应pp力t 、冻土保温隔温等。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
编辑ppt
11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5、路面的分类
柔性路面 总体结构刚度较小,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变形较 大,抗弯拉强度较低,传递给土基的单位压力也较大,它 主要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 (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刚性路面 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其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处于板体工作状态,传递给基础 的单位压力小。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Asphalt pavement with semi-rigid base)
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Asphalt pavement with rigid base)
全厚式沥青路面 (Full Depth编辑apsppt halt pavement)
3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2、我国常用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
8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4、路面的结构层次与材料要求
面层: 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泥灰结石、块料等材料。
基层(包括底基层): 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稳定土或稳定碎石、贫水泥 砼、天然砂砾、碎石/块石/片石/砾石、工业废渣结合混合料等。当用不同 材料修筑基层时,最下层的统一材料层称为底基层,它可就近使用当地的 材料或土。
路基垫层: 材料主要有松散粒料类透水层或稳定土等稳定隔离层。
编辑ppt
9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编辑ppt
10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5、路面的分类
路面类型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划分,一般常按照面
层所用的材料来进行区分,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
面、砂石路面等等。但在工程设计中,则主要从路面结
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
编辑ppt
6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4、路面的结构层次与材料要求
路面结构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
度的不同分成若干层次,通常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面层、基层 和路基三个层次,基层中包括底基层在内。
面 层: 直接同行车荷载、大气接触,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作用(包括冲
击),同时受到降水、气温等的影响。与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
第五节 路面材料的累积变形与疲劳破坏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a编n辑dpptFatigue Distress
2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1、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
沥青路面
基层和底基层
沥青路面
基层和底基层
路基
路基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 with flexible base)
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耐磨、不
透水、抗滑、平整(另外还应能适应基层开裂对其影响或旧路面病害的反
映)。材料的使用应能适应此功能要求。
编辑ppt
7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4、路面的结构层次与材料要求
基 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 及土基,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对于沥青路面)或重要功能层(对 于水泥砼路面),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 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被面层渗入雨 水浸湿或地下水影响,也可受温度影响变形,因此仍应具有足够的水温 稳定性;同时,为保证面层平整,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半刚性路面 通过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使其呈半刚性特性,
其刚度介于沥青混凝土和编水辑p泥pt 混凝土之间。
12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1、温度对道路的影响
✓温度造成路基体的膨胀与收缩,甚至引起路
基的冻胀
✓温度造成水泥砼路面的温度应力及条块分割
✓温度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塑性变形累积及
低温开裂
编辑ppt
13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2、温度湿度对道路的影响概述
图2-9 温度对沥青编混辑p凝pt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14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2、温度对道路的影响
温度(℃)
表面下2cm 50
7cm
40
15cm
30
20
气温
10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刻(h)
图2-11 沥青面层编温辑度pp日t 变化曲线
15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2、温度对道路的下2cm
7cm 30cm
温度(℃)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月份
图2-15 沥青面层月平编均辑温pp度t 的年变化曲线
4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3、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基层
路基
普通混凝土(JPCP)
钢筋混凝土(JRCP)
连续配筋混凝土(CRCP)
钢纤维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编辑、pp碾t 压混凝土
5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4、路面的结构层次与材料要求
由于行车荷载、自然因素等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 渐减弱,路面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也应随深度而逐渐降 低要求,因此,路面的结构应分层铺筑、分为若干层次结构,并 按各结构层次的特定状况进行相应的材料要求。
(A级或改性)沥青 AC-13 Sup-13 SMA-13 4cm (A级或 B级或改性)沥青AC-20 Sup-19 6cm-8cm (A级或 B级)沥青AC-25 Sup-25 6cm-8cm
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碎石 30cm-40cm
二灰土或石灰土 20cm-40cm
土基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编辑ppt
第八章
交通荷载 环境因素和力学参数
编辑ppt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及其分类 Pavement Structure and Types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Environmental Factors
第三节 交通荷载参数 Traffic and its Parameters
第四节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