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
高校社团文化研究

一、高校社团文化的内涵21世纪将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也是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社团文化是大学生成才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研究社团文化,探索其发展规律,促进社团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必要,而且成为迫切。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窗口,是以社团为载体、以个人兴趣为基础自愿结合的学生群体而形成的文化氛围。
它是校园文化的一朵奇芭,是高校校园内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氛围。
高校社团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休,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社团是社团文化的核心。
社团文化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如举办知识竞赛、专题报告会等,着力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从而养成校园文化的浩然正气。
二、高校社团文化的特征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具备校园文化所共有的施教性、示范性、独立性、可塑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广泛性就活动主体而言,社团活动不分院系、不论专业,而是针对全体学生;就活动内容而言,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覆盖了文、史、哲、艺等广大知识领域;就活动形式而言,灵活自由,有讲座、沙龙、征文、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
2.时代性社团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而校园精神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直接受社团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影响。
社团文化每一个热点的形成和消散都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变迁分不开,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3.开拓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考人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桥头堡,是高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其活动内容远比课堂丰富,活动空间也由校园拓展到社会。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到的锻炼也比课堂多,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良好个性拓宽了渠道。
三、高校社团文化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高校社团文化划分为各科技讲座和各种不同的类型。
这里主要根据高校社团活动的内容并结合其形成原因,可将高校社团文化作如下划分:1.娱乐型:为满足文化娱乐需要而开展的社团文化活动,如棋类协会和球类协会开展的各种竞赛等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是高校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展现个人才能的重要平台,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体,他们汇聚了共同兴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能、实践能力的平台。
首先,学生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
不同类型的社团代表了多元的文化,比如音乐社团、舞蹈社团、文学社团等,他们的演出、比赛、展示活动都能为校园增添生动的氛围。
其次,学生社团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协作能力。
在社团中,学生可以担任不同职务,通过组织活动和协调团队,他们能够获得领导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个人技能,同时也能够得到同学和社会的认可。
二、学校的支持与引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
首先,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施。
社团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备,学校应确保社团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比如音乐教室、舞蹈室、排练场地等。
其次,学校应提供经费支持。
社团的运作需要资金,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社团经费,为社团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争取企业或者社会组织的赞助,以帮助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培训,帮助社团成员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
三、社团活动的多样性与创新为了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社团需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与创新。
首先,社团应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音乐会、舞蹈表演、话剧演出、文化沙龙等,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其次,社团可以与其他社团或学生组织合作,举办联谊活动或大型演出。
这样能够增加文化交流的机会,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此外,社团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将社团活动推广给更多人,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组织管理学角度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与对策

从组织管理学角度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与对策高校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机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存在一些管理问题。
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不合理、领导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组织文化不健全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拥抱变革、加强领导力、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健全组织文化等方面采取对策。
高校学生社团需要拥抱变革。
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社团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变革。
这意味着社团要与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使社团的功能和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高校学生社团需要加强领导力。
领导力是指影响力和激励能力,对于学生社团的有效组织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注重培养社团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决策能力等。
通过培养一批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可以有效提升社团的整体管理水平。
高校学生社团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是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基础,但很多社团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如资金不足、场地紧张等。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加强对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例如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寻求外部赞助和资源支持,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学生社团需要建设健全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社团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社团的组织精神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加强对组织文化的建设,例如制定组织章程和规范,明确社团的宗旨和目标,培育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氛围,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解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需要拥抱变革、加强领导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建设健全组织文化。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高校社团组织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高校社团组织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社团组织在高校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术成长。
因此,高校社团组织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社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其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高校社团组织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供学科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身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社团活动还能够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强个人自信心。
然而,目前高校社团组织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团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很多社团活动都是传统性的比赛、讲座或表演,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
其次,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待加强。
很多社团存在着封闭的圈子,内部交流不畅,导致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欠佳。
最后,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运营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财务管理不规范、活动策划不到位等。
为了改善社团组织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学校应该积极支持社团组织的多样化发展。
鼓励学生自主创办新的社团,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社团提供培训课程,提升社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
其次,社团组织可以加强与其他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合作举办活动,共享资源,可以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吸引力。
此外,社团组织还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等,提高社团成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三,社团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例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大赛、文化交流等,丰富社团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同时,社团组织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学校和社团组织需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与监督。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大学生社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于育人环境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
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大学生社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就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标签: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并使育人环境得以优化。
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对于营造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当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特点学生社团是承载高校育人功能的第二课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新的特点:(一)学生社团数量增速较快、类型更加多样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育人理念的逐步更新,为学生社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也为学生社团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也面临社会思想深刻变化、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等带来的冲击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学生来说,参加学生社团,不断锻炼、提高自己,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共识。
在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社团数量均超过了100家,尤其是近两年,许多高校的学生社团增速均超过了50%[1]。
同时,学生社团在类型上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东华大学为例,有理论学习、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网络社团等。
这些类型既有延留的传统社团,也有新兴社团。
(二)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方面,学生社团自身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愿较高。
大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社会活动,既可以实现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又能达到锻炼自我、扩大社团活动范围的目的。
学校文化、组织文化研究与实践

学校文化、组织文化研究与实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学校文化与组织文化是比较显著的两个方面。
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的文化氛围是塑造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组织文化则是各类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重要的组织文化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积极的组织发展动力。
因此,对学校文化、组织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学校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组共同的信仰、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并以其在教育环境中的表现的模式和结构。
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受身份认同的文化体验,也能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意识。
例如,在“敬礼礼仪”的学校文化下,学生会习惯客观、礼貌、谦虚、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同时也能体会到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学校文化特征、发展规律、评价指标等方面的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梳理学校的历史沿革,理解学校教育的初衷与定位,进而对学校现有的文化进行分析;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方向加深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学校文化的实践需要通过学校各类具体的制度实践中去。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认真落实走转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更接近正义文化,好学生追求的文化,不良、消极情绪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与调整实现的。
组织文化的研究与实践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中所涵盖的、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信仰、原则和行为方式。
其目的是塑造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促进成员的归属感、提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在组织文化营造的过程当中,重视组织智慧,加强员工对各项制度流程的了解,打造具有“梦想、担当、创新”的组织文化。
这种新型的组织文化将会建立起具有激情的组织氛围,创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也会被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带动组织向着战略方向前进。
高等教育的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的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和学术活动的平台,而校园文化则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本文将探讨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和促进这两者的融合。
一、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由学生自发组建的,涉及各个领域和兴趣,如学术科研、文学艺术、体育运动、公益服务等。
学生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发展自己技能的机会。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丰富性校园文化是指一个学校的独特文化现象和精神面貌。
它包括学校的艺术活动、体育比赛、校园节日、校园传统等。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对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培养对艺术和体育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学生社团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学术讲座和比赛,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校园文化也为学生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将会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发展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的建议为了促进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保障。
2.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和推广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们对校园文化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与活动组织方案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与活动组织方案引言: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提供有效的方案和建议。
一、社团文化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扩展社交圈。
同时,社团文化也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社团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社团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社团文化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主题和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这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扩展社交圈社团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圈。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这些朋友可能成为学生未来的合作伙伴、朋友甚至是生活中的重要支持者。
五、社团活动的组织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社团活动,以下是一些方案和建议:1. 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社团,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这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社团。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关奖励机制,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3. 提供培训机会:学校可以为社团成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有助于提升社团的组织水平和成员的个人发展。
4. 发挥导师指导作用:学校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或资深社团成员作为导师,为社团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可以分享经验,提供专业知识,帮助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社团活动的展示与交流为了展示社团文化和促进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下是一些方案和建议:1. 组织社团展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社团展览,让各个社团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和文化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8期Vol.25No.8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7年12月Dec.2017组织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林舒(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摘要:从某种角度来讲,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还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以组织文化为视角,论述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组织文化视角;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626(2017)08-0178-03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y Cultur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Lin Shu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Abstract :From a certain perspective,by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we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is,this paper,from the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Keywords: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college students;community culture;research 一、引言作为一种自治性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同样有着能够对这一组织文化进行反映的文化,本文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探讨了高校学生的社团文化所具有的功能题,并提出了建设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策略。
二、高校学生的社团文化所具有的功能组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组织文化,其极利于组织的发展,以下就是高校学生的社团文化所具有的一些功能,见表1。
表11234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一)导向功能社团文化可启发以及指引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这就是社团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
第一,社团物质文化拥有导向功能,所呈现的社团社团标语标识和海报、社团活动资料和活动场所以及社团环境等物质文化,都可在感官上给社团成员带去冲击,对社团成员的行为以及思想进行引导。
第二,社团精神文化拥有导向功能,高校学生社团是自发组织的,其有相同志向和相同爱好以及相同兴趣,同时也有同样的奋斗目标,所以社团才可成立,才可在成立的基础上展开多项活动。
在成立之初,每一社团就应制定总体目标,对社团的活动方向和活动内容以及社团性质进行规定,社团奋斗目标需向社团成员告知其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统一成员行为,这样这利于达成总体目标。
相比于班级同学校这一些正式的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属于非正式的组织,其可循序渐进地影响大学生。
(二)约束功能通过多次社团活动的举办以及开展,社团成员共同构建了高校的社团文化,且获得了所有成员的认可。
从某一角度来讲,社团文化可有效地规范以及约束社团成员。
一般而言,社团文化有两方面的约束功能:第一,硬约束,因学生处在社团活动场所和社团环境,这样可在感官上有力的规范社收稿日期:2017-09-17基金项目:“基于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量表的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文化测量研究”成果(编号:X2014008)第8期团成员的行为。
比方说,当社团所属理论型学习时,一般会对正式场所进行选择,包括研究所和教室等场所,这样社团成员可自觉遵照学术原则,用严谨且认真的态度参与到社团的活动当中。
学生社团所产生的制度文化就可充分地将硬约束功能体现出来,所以每一社团都应对相应制度以及规章进行制定,明确规定社团成员行为和发展方向、活动内容和宗旨。
在实际中,社团成员就可对照规定以及自身行为,并可对自身不良行为进行调整。
第二,软约束,制度规范所起到的是硬约束的作用,但社团文化能够达到软约束的效果。
学生社团的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较强,无法像班级组织以及学校一样,借助制度和规章就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凝聚功能对高校社团成员来讲,社团文化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以及凝聚力。
社团文化是一种粘合剂,通过这一粘合剂,可紧密联系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的大学生。
而学生社团文化可从两个方面实现凝聚功能:第一,社团所举办的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因爱好和兴趣、同社团信念理想相通才会选择参与某一社团,才会去关注社团内容,所以社团活动给他们所带来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另外,由于社团有着多样形式的文化活动,包括竞赛和表演交流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而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可给社团成员带来极其丰富地体验,使其参与社团的需求得以满足。
与此同时,在参与活动这一过程当中,可对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拉近成员间的距离。
第二,通过社团的价值观以及社团的宗旨可有效地实现社团文化的凝聚功能。
社团价值观同社团宗旨是社团文化灵魂,其有巨大的魅力,每一社团成员都会主动地同其靠近,而后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从而助力于凝聚功能的实现。
(四)激励功能高校学生的社团文化拥有一定的激励功能,其可激发大学生勇往直前,顽强拼搏。
而高校应充分地发挥出社团文化的激励功能,在社团的文化活动当中,鼓励社团人员开展进取,对其自身价值进行挖掘,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首先,高校应允许大学与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社团。
社团这一组织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所以应让每一社团成员都可参与到决策的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热情,鼓励社团成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其次,在社团当中,模范人物可起到示范的作用,通过模范人物的示范,社团成员会通过自身努力靠拢榜样。
最后,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激励,社团目标可给成员带来足够的动力,向一致的目标看齐,同时,社团成员会强化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全心全意地参与到建设社团文化当中,为推动社团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三、构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有效策略(一)将共同的组织价值观树立起来组织文化精髓即共同价值观的组织,而构建学生社团文化最关键的一点即社团价值观念的树立,并借助社团价值观凝聚社团成员。
共同组织价值观的树立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社服的设计、社刊的设计以及标语标志的设计。
第二,借助模范人物对价值观进行传递。
第三,社团价值观的创建[1]。
1.社服、社刊以及标语标志的设计。
展示社团形象的形式即社旗和社刊以及社团的标语标志,其带给人们的视觉体验非常的直观,借助这一些外在形象,可感受到非常丰富且多样的社团文化[2]。
所以高校社团可向其他学校借鉴相关的经验,建设社团的物质形象,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应注重两方面:第一,在设计社刊和社服以及社徽时要将社团的价值理念体现出来,不能出现雷同。
第二,在平常的社团活动当中,应充分地融入社刊和社服以及社徽等,让每一位社员都能铭记在心中,避免流于形式[3]。
2.借助模范人物的影响力对价值观进行传递。
相关的学者进行研究时,早就发现组织英雄以及模范人物所起到的作用。
实质上,在社团当中模范人物一样可给社团的成员树立榜样,让社团对其效仿。
模范人物的一言一行可对社团的价值观念进行折射,而为了更好地建设社团文化,组织者应大力宣扬模范人物的正派作风和风采。
比方说,清华大学在新闻网上对社团的风采人物进行专题报道;每一年中南大学都会评选社团的精英人物;江西师范大学生在建设社团文化时对模范人物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极为重视;南京大学针对社团的风云人物,每一年都会举办晚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社团的模范人物行为进行塑造时,应选择公正且客观的模范人物,不可浮于形式。
同时,不可对模范人物作用过于夸大,在对待其影响力是应秉持着公正理性的态度。
3.对社团共同的价值观进行创建。
在社团的活动当中,社团成员应拥有一致的价值观和信念,一致的目标和总之。
要想构建社团的精神文化,首先需创建社团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可紧密地联系社团成员,而在塑造社团的价值观这一过程当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重视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精神以及合作精神,让社团朝着一致的目标,建立合作的关系,并在合作当中找到一种归属感。
第二,要不断地培养成员的认同意识和责任意识,实质来讲,社团价值观不能缺少的因素即责任以及使命感,唯有社员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才更利于建设学生社团,才可更好地展现社团文化。
(二)提升社员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讲,对社团参与性产生影响的一大因素即社团成员管理,虽然在活动参与中成员有较高的积极性,但社员能力发展明显不足,所以需不断地使社员的能力得以提升,以下就是几点具体的措施。
1.加大力度投入经费。
要想顺利地展开社团活动,不能缺少的条件即社团的场所和设备以及经费。
通过相关的调(下转第182页)林舒:组织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179第25卷第8期Vol.25No.8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7年12月Dec.2017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周逢旭,闫小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合肥238000)摘要: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与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彰显院校的学办特色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
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对现代社会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做了一个定位,并提出了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园林技术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626(2017)08-0180-03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System ofHorticultur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ou Fengxu ,Yan Xiaom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Hefei Technology College,Hefei 238000,China)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pecial⁃ized curriculumsystem in colleges.The new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also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This paper takes the horticulture major of WenzhouVocational Collegeof ScienceandTechnologyasanexample to make a positioning to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orticulture major in modern soci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horticulture major,aiming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duce more horticulture talents.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orticulture major;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practice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人才市场对人才地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对人才质量要求也逐渐严格,特别是对于与促进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对其专业技术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聘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