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06.粘结与锚固

合集下载

大学_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及答案(二)_1

大学_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及答案(二)_1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及答案(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及答案:填空题1、试述结构的可靠度与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哪些方面的功能要求?答: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即结构在设计工作寿命内,在正常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建筑结构应该满足的功能要求可以概况为:安全性:建筑结构应该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不致发生倒塌。

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耐久性: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完好使用到设计规定的年限。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的意义是什么?答:截面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记为。

若钢筋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刚好压崩,这种状态的称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记为b,b是适筋梁与超筋梁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界限。

3、如何保证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答: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配箍筋或弯起钢筋来满足;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4、受弯构件设计时,何时需要绘制材料图?何时不必绘制材料图? 答:当梁内需要设置弯起筋或支座负纵筋时,需要绘制材料图,确定弯起筋的位置、数量、排数和支座负纵筋的截断长度,以保证纵筋弯起后满足斜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3大功能的要求。

当梁内不需要设置弯起筋或支座负纵筋时,则不需要绘制材料图。

5、简述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

答:(1)、水泥的品种(2)、水泥的用量(3)、骨料的性质(4)、养护条件(5)、混凝土的制作方法(6)、使用环境(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6、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试简述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三个阶段: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和破坏阶段。

(2)、第三阶段主要特点:纵向受拉钢筋屈服,拉力保持为常值;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已退出工作,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曲线图形比较丰满,有上升段曲线,也有下降段曲线;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合压力作用点外移使内力臂增大,故弯矩还略有增加;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实验值cu 时,混凝土被压碎,截面破坏;弯矩-曲率关系为接近水平的曲线。

混凝土钢筋的锚固原理与计算

混凝土钢筋的锚固原理与计算

混凝土钢筋的锚固原理与计算一、引言混凝土钢筋的锚固是指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中,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牢固连接。

混凝土钢筋的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混凝土钢筋的锚固问题一直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混凝土钢筋的锚固原理钢筋的锚固原理是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摩擦力、粘结力和侧向限制力等作用,使得钢筋能够保持在混凝土中的固定位置,以承受荷载的作用。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锚固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1. 摩擦力锚固在混凝土中,当钢筋表面与混凝土接触时,由于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钢筋能够保持在混凝土中的稳定位置。

通常情况下,摩擦力锚固的作用范围较小,不足以保证钢筋的牢固连接。

2. 粘结力锚固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料与钢筋表面的氧化物反应,形成一层粘结力,这种力可以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牢固的连接。

粘结力锚固是混凝土钢筋锚固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通过加粗钢筋的表面或喷涂特殊的粘合剂可以增加钢筋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粘结力锚固的作用效果。

3. 侧向限制力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钢筋的存在,混凝土中的荷载不会完全沿着钢筋方向传递,这会导致钢筋所在位置的混凝土产生侧向压缩力,从而形成侧向限制力锚固。

侧向限制力锚固通常是在钢筋的两侧设置锚固钩,通过钩子的弯曲形成侧向限制力,从而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牢固连接。

三、混凝土钢筋的锚固计算混凝土钢筋的锚固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锚固长度、荷载等多个因素。

在进行混凝土钢筋锚固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锚固长度的确定混凝土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固定长度,它的长度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和荷载大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该不小于25倍钢筋的直径,同时也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有效深度。

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原理

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原理

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原理一、引言钢筋锚固是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震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原理。

二、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1.概述混凝土中的钢筋锚固是指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中,使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震能力。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承受拉力的主要构件,因此钢筋锚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钢筋锚固的分类根据钢筋锚固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粘结式锚固和摩擦式锚固两种。

粘结式锚固是指利用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力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中。

在混凝土中加入与钢筋相适应的粘结剂,可以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提高锚固效果。

粘结式锚固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小的情况。

摩擦式锚固是指利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中。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或石子,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锚固效果。

摩擦式锚固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大的情况。

3.钢筋锚固的原理钢筋锚固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粘结力原理粘结力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力。

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大于钢筋的强度,因此在受拉时,混凝土会首先破坏,而钢筋则开始承受拉力。

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受拉力作用于钢筋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会使得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震能力。

(2)摩擦力原理摩擦力是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钢筋的表面不是光滑的,因此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

当受拉力作用于钢筋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会阻止钢筋的滑动,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摩擦锚固,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震能力。

(3)弯曲锚固原理弯曲锚固是指在钢筋中弯曲一定的角度后,将其固定在混凝土中。

由于钢筋弯曲后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和弯曲应力,可以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一定的锚固效果,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震能力。

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其性能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对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

钢筋:选用某知名品牌的高强度钢筋,直径为16mm,抗拉强度为340MPa。

混凝土:采用C30标号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和水。

试件制作:制作一组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每组包含5个试件。

在制作过程中,确保钢筋放置在试件中心,并与表面保持垂直。

加载装置: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通过顶部加载的方式对试件施加拉力。

测量与记录:在加载过程中,实时记录每个试件的钢筋位移和混凝土应力数据。

(1)随着钢筋位移的增加,混凝土应力逐渐增大。

这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作用逐渐增强。

(2)在相同钢筋位移条件下,混凝土应力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试件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较为接近。

(1)钢筋位移与混凝土应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钢筋位移的增大,混凝土应力逐渐增加。

这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作用逐渐增强。

(2)试件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试件之间的变形和受力情况相差不大。

本次试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试件尺寸较小,未来可以考虑制作更大尺寸的试件,以更好地模拟实际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2)本次试验仅了加载过程中的表现,未涉及卸载后的性能。

因此,未来可以对卸载后的试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评估粘结锚固性能的持久性。

(3)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采用了顶部加载的方式对试件进行加载。

未来可以考虑采用其他加载方式(如侧向加载),以评估不同加载条件下粘结锚固性能的变化情况。

同济大学研究生《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复习要点与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研究生《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复习要点与教学大纲

这是同济大学《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期末考试的复习要点,希望对考博选考3007高等混凝土与钢结构这门课的同学有所帮助。

1.Stress-strain curves of concrete under monotonic, repeated and cyclic uniaxial loadings. 单轴受力时混凝土在单调、重复、反复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2.Creep of concrete (linear and nonlinear) 混凝土的徐变(线性、非线性徐变)3.Components of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混凝土变形的多元组成4.Process of failure of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混凝土在单向受压时破坏的过程。

5.Strength indices of concrete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m 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及其之间关系6.Features of stress-strain envelope curve of concrete under repeated compressive loading. 混凝土单向受压重复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包络线的特征。

7.The crack contact effect of concrete and its representation in stress-strain diagram. 混凝土的裂面效应及其在应力应变关系图上的表示。

8.The multi-level two-phase system of concrete. 混凝土的多层次二相体系。

9.The rheological model of concrete. 混凝土的流变学模型。

10.Influence of stress gradient on strength of concrete. 应力梯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钢筋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钢筋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

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首先得明白它们各自的特性。

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由水泥、骨料、水等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相对较低。

而钢筋,则具有出色的抗拉强度。

当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既能抗压又能抗拉的结构体系。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化学胶结力是其中之一,这是由于水泥浆体与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吸附作用。

然而,这种力相对较小,并且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相对滑移时容易被破坏。

摩擦力则是当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的,它取决于两者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法向压力。

机械咬合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来自于钢筋表面的变形(如带肋钢筋的肋)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

这种咬合力在防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钢筋的表面形状和特征。

带肋钢筋由于其表面的肋能够提供更好的机械咬合力,相比光圆钢筋,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更为出色。

混凝土的强度也不容忽视。

高强度的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强的握裹力,从而增强与钢筋的粘结效果。

钢筋的埋置长度同样关键,一般来说,埋置长度越长,粘结应力分布越均匀,粘结性能也越好。

但过长的埋置长度会增加材料成本和施工难度。

保护层厚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不仅能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还能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

在实际工程中,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粘结性能不足,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出现裂缝甚至破坏。

例如,在梁的受弯构件中,如果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失效,钢筋无法有效地发挥其抗拉作用,梁就可能过早地发生破坏。

在柱子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可能导致柱子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

其作用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并承受结构荷载。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的施工和验收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材料准备1.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超过保质期使用。

2. 粘结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锚具,如粘钢筋套筒、齿形管、锚具板等。

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使用外观有明显损伤或变形的锚具。

3.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钢筋,应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

在粘结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4.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混凝土,应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

在粘结锚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三、工艺流程1.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应在粘结锚固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

2. 粘结剂制备: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将粘结剂进行配制。

3. 锚具安装: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安装锚具,确保锚具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4. 粘结操作:将粘结剂涂刷在钢筋表面,使其均匀覆盖,然后插入锚具内,使其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5. 固化时间: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对粘结剂进行固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

6. 验收:对粘结锚固后的结构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施工要求1. 粘结剂: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严禁超过保质期使用。

在施工中,应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凝块。

2. 钢筋:在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在粘结后应保持钢筋的位置和方向不变。

3. 混凝土:在锚具安装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钢筋锚固形式

钢筋锚固形式

钢筋锚固形式
钢筋锚固是指将钢筋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锚固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常见的形式包括机械锚固、粘结锚固和摩擦锚固。

机械锚固是通过机械装置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机械锚固形式包括锚杆、锚具和锚板等。

锚杆是将钢筋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固定在混凝土中,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锚具是一种将钢筋用夹具固定在混凝土中的装置,适用于较小的荷载。

锚板是一种将钢筋通过锚具连接在混凝土中的装置,常用于连接大型钢筋和混凝土结构。

粘结锚固是通过粘结材料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粘合在一起。

常见的粘结锚固形式包括粘结剂、砂浆和胶黏剂。

粘结剂是一种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粘合在一起的材料,常用于大型结构的锚固。

砂浆是一种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材料,常用于小型结构的锚固。

胶黏剂是一种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粘合在一起的胶粘剂,适用于特殊工程要求和高强度要求。

摩擦锚固是通过钢筋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将其固定在一起。

常见的摩擦锚固形式包括拉拔锚固和槽形锚固。

拉拔锚固是通过将钢筋拉拔至一定的应力状态,使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固定在
一起。

槽形锚固是通过将钢筋嵌入混凝土槽中,使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固定在一起。

总之,选择适当的钢筋锚固形式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设计规范和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钢筋锚固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aring pressure)
◆ 其水平分力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轴向受拉、受剪,径向 其水平分力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轴向受拉、受剪,
分力使混凝土产生环向拉力 环向拉力(radial tension)。 分力使混凝土产生环向拉力 。
◆ 轴向拉力和剪力使混凝土产生内部斜向锥形裂缝 ◆ 环向拉力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径向裂缝。 环向拉力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径向裂缝 径向裂缝。
7.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一般用拔出试验测出钢筋与混凝土间 的平均粘结强度
拔出拉力
l
Tu τu = µ sl
Tu 钢筋周长 埋置长度
混凝土强度 浇注位置(水平浇注、竖向浇注)
影响因素
钢筋的外形特征 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净距
锚固长度的理论分析
原则
钢筋屈服时正好发生锚固破坏
对象
以直径为2c的混凝土试件内配 直径为d的变形钢筋为例
◆ 当混凝土保护层和钢筋间距较小时,径向 当混凝土保护层和钢筋间距较小时,
裂缝可发展达到构件表面,产生劈裂裂缝, 裂缝可发展达到构件表面,产生劈裂裂缝, 机械咬合作用将很快丧失,产生“劈裂式” 机械咬合作用将很快丧失,产生“劈裂式” 粘结破坏. 粘结破坏 在钢筋周围配置横向钢筋( ◆在钢筋周围配置横向钢筋(箍筋或螺旋钢 或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 筋 )或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c/d), 可提高粘结强度。 可提高粘结强度。
V ∆T ∆M 1 τ= = = ∆xµ s ∆x γhµ s γhµ s
σst τ
理想 分布
裂缝出现后的粘结作用
P P
两种粘结作用
T
保证钢筋和混 凝土共同工作
锚固粘结
缝间粘结
改善钢筋混凝 土的耗能性能
粘结试验
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试验 半梁试验 拔出试验
延伸长度
延伸长度试验
粘结破坏形态
光圆钢筋
钢筋拔出
第六章 粘结与锚固
粘结作用与粘结机理
P P
裂缝出现前的粘结作用
M 2 M 1 + ∆M 2 M1 T2 ≈ = T1 = γh γh γh ∆M ∆T = γh
M1 M2=M1+∆M T2=T1+∆T
τ
T1 M1 ∆x
梁中粘结应力的分布与 M2=M1+∆M V的分布规律相同; 实际上由于微裂缝的存 在分布规律还要变化 钢筋的周长 实际分布
粘结破坏形态
变形钢筋
径向分量 纵向分量
构件纵向开裂
粘结破坏形态
变形钢筋
径向分量 纵向分量
混凝土撕裂
混凝土局部挤碎
刮出式破坏
In a deformed bar, bond is produced by the wedging effect of bar ribs in concrete.
◆ 变形钢筋受力后,其凸出的肋对混凝土产生斜向挤压力 变形钢筋受力后,
◆光圆钢筋与变形钢筋具有不同的粘结机理,其粘结作用主要由三 光圆钢筋与变形钢筋具有不同的粘结机理, 部分组成: 部分组成: 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胶结力)。 )。一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胶结力)。一 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 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 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的摩阻力。 (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的摩阻力。 (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 咬合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于表面的粗糙不平。 )。对于光圆钢筋 (咬合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于表面的粗糙不平。 (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 )钢筋端部的锚固力。
Influence fபைடு நூலகம்ctors (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间距、横向配筋、 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间距、横向配筋、钢筋表面和 外形特征、受力情况及锚固长度. 外形特征、受力情况及锚固长度 (1) 混凝土强度: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混凝土强 混凝土强度: 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并不与立方体强度f 成正比, 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并不与立方体强度 cu成正比,而与抗拉强 成正比。 度 ft 成正比。 (2) 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间距 :对于变形钢筋, 粘结强度主要取 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间距:对于变形钢筋, 决于劈裂破坏。因此相对保护层厚度c/d 越大, 混凝土抵抗劈 越大, 决于劈裂破坏。 因此相对保护层厚度 裂破坏的能力也越大,粘结强度越高。 裂破坏的能力也越大,粘结强度越高。 很大时,若锚固长度不够,则产生剪切“刮梨式”破坏。 当c/d 很大时,若锚固长度不够,则产生剪切“刮梨式”破坏。 同理,钢筋净距s与钢筋直径 的比值s/d 越大,粘结强度也越 与钢筋直径d 越大, 同理,钢筋净距 与钢筋直径 的比值 高。
假定
纵裂发生在刮出式破坏以前
锚固长度的理论分析
假定由于p引起的混凝土中的拉应 力按线形分布
la d p
la ⋅ p ⋅ d = (2c − d )
σt
2
la
c 1 p = ( − )σ t d 2
当σt=ft时,锚固破坏 c
σt
c d
σt
c 1 pu = ( − ) f t d 2
当变形钢筋肋倾角为45º时
7.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7.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环氧涂层钢筋
7.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5) 受力情况: 受力情况: ● 在锚固范围内存在侧压力可提高粘结强度 ● 剪力产生的斜裂缝则会使锚固钢筋受到销栓作用而降 低粘结强度 ● 受压钢筋由于直径增大会增加对混凝土的挤压,从而 受压钢筋由于直径增大会增加对混凝土的挤压, 使摩擦作用增加 ● 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肋前后的混凝土均会被挤碎, 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肋前后的混凝土均会被挤碎, 导致咬合作用降低
7.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3) 横向配筋:横向钢筋的存在限制了径向裂缝的发展,使粘 横向配筋:横向钢筋的存在限制了径向裂缝的发展, 结强度得到提高。 结强度得到提高。 ● 由于劈裂裂缝是顺钢筋方向产生的,其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由于劈裂裂缝是顺钢筋方向产生的, 比受弯垂直裂缝更大,将严重降低构件的耐久性。 比受弯垂直裂缝更大,将严重降低构件的耐久性。 ● ● ● 因此应保证不使径向裂缝到达构件表面形成劈裂裂缝。 因此应保证不使径向裂缝到达构件表面形成劈裂裂缝。 配置横向钢筋可以阻止径向裂缝的发展。 配置横向钢筋可以阻止径向裂缝的发展。因此对于直径 当一排并列钢筋的数量较多时, 当一排并列钢筋的数量较多时,也应考虑增加横向钢筋 所以,保护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钢筋净距也应保证。 所以,保护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钢筋净距也应保证。 较大钢筋的锚固区和搭接长度范围,均应增加横向钢筋。 较大钢筋的锚固区和搭接长度范围,均应增加横向钢筋。 来控制劈裂裂缝的发生。 来控制劈裂裂缝的发生。
2c
基本锚固长度(GB50010):
la = α
fy ft
d
对不同的情况还要作修正
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对上式作修正可 得搭接长度
ll = ζld
la
p
σt
d
σt
τ u = pu
πd 2 f y / 4 df y Tu τu = = = µ s la πdla 4la
fy la = d ( c − 1) f t d 2
la
fy la = d ( c − 1) f t d 2
令c = 2 d
la =
fy 6 ft
d
当c>2d时,la的数值比上式的数值要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