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wifi模块通信协议
WIFI模块调试指导

WIFI模块调试引导一、通讯协议1、通信协议分类:WIFI模块协议由A类协议和B类协议组成;A类通信协议:WIFI模块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此类为固定命令。
复位命令、网络状态命令、获取网络时间命令B类通信协议:设备与APP或者服务器之间的通信:WIFI模块透传数据;此部分数据WIFI模块不做任何处理,完全透传。
2、A类通信协议说明:复位命令:WIFI模块配置过网络后自动保存无线网络的相关信息,具有掉电记忆功能,若更改了无线网络环境需要对其保存的无线信息进行擦除,此时需设备通过串口发送复位命令,完成对已保存的无线网络信息擦除的功能;WIFI模块收到此命令后200ms内会返回复位应答命令,然后设备进行复位。
设备通过串口发送以下命令给WIFI模块:A5A55A5A98C1E80300000000WIFI模块收到复位命令后应答以下命令:A5A55A5A99C1E90300000000网络状态命令:WIFI模块上电后会根据当前WIFI模块连网状态,发送相应的网络状态命令(每个状态发送三次);当前网络状态发生变化时,WIFI模块主动发送当前网络状态。
WIFI模块的状态改变时,会发送命令给控制器A5A55A5A A0C1EC030400000000000000//网络命令1设备进入配置状态A5A55A5A A1C1EC030400000001000000//网络命令2设备进入连接AP状态A5A55A5A A2C1EC030400000002000000//网络命令3已经连接到AP,可以本地控制A5A55A5A A3C1EC030400000003000000//网络命令4已经正常连到云服务,可远程控制比如:外网掉线后,WIFI模块主动发送网络命令3,若路由器掉线时,WIFI模块无法连网时,主动发送网络命令2;备注:WIFI模块发送此命令,设备无须应答;获取网络时间命令:当设备需要从WIFI模块上获取当前网络时间时,设备主动发送以获取网络状态命令,WIFI模块收到后,返回当前网络时间【Send】:Device–>Wifi Module“A5A55A5A9D C1ED0300000000”给WIFI模块【Res】:Wifi Module->DeviceA5A55A5A+CHL+CHH+EE0308000000+时间数据。
wifiroaming协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wifiroaming协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Wifiroaming协议是一种用于无线网络漫游的通信协议。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论是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还是家庭中,都需要稳定和快速的网络连接。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或信号强度较弱等,经常出现无法顺畅切换网络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firoaming协议被引入。
它通过改进和优化网络切换的机制,使得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自动且无缝地切换到最佳的网络连接。
该协议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让用户能够在无线网络中自由地漫游而不受到网络中断的困扰。
Wifiroaming协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延迟和带宽等指标来评估和选择最佳的接入点。
当用户设备的信号质量下降或者与当前接入点的连接变得不稳定时,该协议将自动扫描周围的网络环境,并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策略来选择新的接入点。
这个过程是无感知且自动进行的,使得用户在切换网络时不需要进行任何手动操作。
Wifiroaming协议的应用场景广泛。
在办公环境中,当员工从一个会议室移动到另一个会议室时,他们可以保持网络连接的连续性,无需重新连接网络。
在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和购物中心等,用户可以自由地移动并享受到更好的网络服务。
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家里有多个路由器,该协议可以使得移动设备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无缝切换,确保用户始终处于最佳的网络连接状态。
综上所述,Wifiroaming协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网络切换机制,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增多,Wifiroaming协议将继续发展并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无线网络连接。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框架,用于呈现和阐述文章的内容。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本文将对"Wifiroaming协议"的文章结构进行介绍。
CM-WIFI模块AP+STA模式设置步骤

AP+STA模式设置步骤1.在电脑上连接CM-WIFI模块的wifi;2.打开浏览器,输入10.10.100.254设置界面,用户名和密码均默认为admin;3.选择STA设置,模式选择改为AP+STA,然后搜索网络,连接上可上外网的无线网,IP可设置为自动获得Enable或手动设置Disable,然后保存;4.选择AP模式,该界面可按默认设置,若需修改WIFI模块名称,可在此修改网络名称,以便有多个模块时做区分,若需要修改密码也可以在此页面修改,然后保存;5.选择网络设置,其中SOCKET_A参数设置中协议该为TCP-Server,端口设为8899,服务器地址,默认为10.10.100.254;SOCKET_B参数设置选择使能Enable,协议设为TCP-Client,端口设为25565,服务器地址设为,然后保存;6.选择串口设置,串口参数设置中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均按照所连接的PLC的参数设置(下图为深圳顾美PLC参数截图),然后保存;7.选择其他设置,D2D参数选择使能Enable,D2D ID号按出厂提供设置(此截图设置3)【每一个CM-WIFI模块出厂前均有设置对应的D2D ID号和CM虚拟串口软件中需要设置的注册ID号,详细请咨询深圳顾美客服索取】,然后保存;8.安装CM虚拟串口软件,然后添加两个虚拟串口,一个作为STA模式的串口,一个作为AP模式的串口,如下图:该图中虚拟串口添加的COM1为STA模式,网络协议选择TCP Client;目标IP/域名设置为(注意:目标IP/域名为顾美科技域名,需要与顾美服务器连接);目标端口选择25565;高级中将启用D2D打钩,注册ID设置为10003(注意:注册ID请咨询顾美技术客服后再设置)。
STA模式串口设置9.添加后如下图所示,当网络状态显示已连接,且通讯时串口接收和网络接收均有数据变化则为连接成功;为了更快地连接上设备,需要把CM 虚拟串口软件中【同步波特率(类RF2217)】选项修改为未选中状态,如下图;10.打开PLC软件分别选用COM1和COM2通讯测试,下载和监控程序;注意:超时时间需要改为20秒或以上,重试次数改为2次或以上!。
WiFi再提速,修改路由器的网络协议最简单

WiFi再提速,修改路由器的⽹络协议最简单在买路由器的时候,外包装的盒⼦通常会有诸如:802.11b/g/n的字样,这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这是⽆线⽹络协议,代表⽆线⽹络的传输速率。
802.11b,它可以⽀持最⾼11Mbps的数据速率,实际的⼯作速度在4-5Mbps左右,传输速度在500KB-600KB/s左右。
802.11g,它可以⽀持最⾼54Mbps的数据速率,实际的最⼤⼯作速度在20Mbps左右,传输速度在2.5MB/s左右。
⽽新兴的802.11n产品,速度为270/300Mbps,实际数据传输速率⼀般在70-90Mbps左右,传输速度在8-11MB/s左右。
⽬前,很多路由器产品都⽀持802.11n,但是,在路由器的初始设置中,很多选择的802.11g,或者这⼏种⽹络协议的混合模式,这并没有达到路由器的最⾼传输速率。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修改⽆线⽹络协议,来提⾼⽆线⽹络的传输速度。
1、打开路由器的IP地址在路由器的底部或其他位置,有⼀个IP地址,如:192.168.1.1,在浏览器中输⼊该IP地址。
2、填写路由器的账号和密码输⼊IP地址后,可能会有弹窗提⽰,要求登录路由器的账户和密码,可以看下路由上的⽂字,默认的⼀般都为:admin。
3、进⼊路由器设置页⾯进⼊路由器设置界⾯后,点击左侧的“⽆线设置”,可以看到“基本设置”,点击后,在右侧就可以看到⽆线路由器的“模式”设置了,如下图所⽰:在“模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11n 的⽹络协议。
有的路由器可能写的是:802.11/n,根据⾃⼰路由器的情况选择。
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照提⽰,重新启动路由器。
4、电脑端查看WiFi状态点开电脑右下⾓的⽹络图标,将⿏标放在连接的⽆线WiFi上,可以看到⽆线类型是802.11n.在WiFi上点击右键,选择【状态】,可以看到WiFi信号的状态。
(接下来的设置,可以不做。
)点击【属性】,进⼊⽆线⽹络的【属性】界⾯。
WIFI协议详解

WIFI协议详解协议名称:WIFI协议详解一、引言WIFI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协议,用于在有线网络不便使用或者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本协议旨在详细解释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以促进WIF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
WIFI 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最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
WIFI协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实现了无线网络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共享文件和资源。
三、WIFI协议的工作原理1.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无线接入点是WIFI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管理无线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它通过无线电波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输到有线网络或者互联网。
2.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它们通过内置的WIFI 模块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
无线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无线网络,选择一个合适的无线接入点进行连接。
3.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是无线网络的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无线网络。
无线设备通过扫描周围的SSID列表来找到可用的无线网络,并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连接。
4. 认证和加密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WIFI协议支持多种认证和加密方式,如WEP、WPA、WPA2等。
认证和加密过程确保惟独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无线网络,同时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数据传输一旦无线设备成功连接到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就可以开始。
WIFI协议使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技术来协调多个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避免冲突和数据丢失。
四、WIFI协议的技术规范1. IEEE 802.11标准WIFI协议基于IEEE 802.11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规范。
Wifi 模块协议传输 - WIFI串口服务器

数据发送命令(串口向模块发送)
� � 用户设备通过此命令向 USR-WIFI232-X 模块发送命令 发送数据结构如下
� � � � �
命令字(字节 0) :01 序列号(字节 1) :SS(每成功发送一次后,加 1) 两个保留字节(字节 2、3) :0000(保留字节,都为 0) 数据长度:LLLL(只包括数据部分字节数,即 DDDD... ...DDDD 的长度) CRC 校验(字节 N+6、N+7) :CCCC
数据接收命令回复(由模块发回)
� � USR-WIFI232-X 模块回应数据接收请求命令,并发送数据给用户设备 发送数据结构:
� 命令字(字节 0) :02 � 序列号(字节 1) :SS � 两个保留字节(字节 2、3) :0000(保留字节,都为 0) � 请求数据长度(字节 4、5) :LLLL � CRC 校验(字节 L+6、L+7) :CCCC 协议传输模式 CRC 校验算法 CRC 校验的参考 C 语言代码如下: u16 calc_sum(void *data,u32 len) { u32 cksum = 0; u16 *p = data; While(len > 1) { cksum+=*p++; len-=2; } if (len) { cksum+=*(u8*)p; } cksum = (cksum >> 16)+(cksum & 0xffff); cksum += (cksum >>16);
xx00表示发送成功ff或其他表示发送出错数据接收请收请求命令串口向模块发送数据接收请求命令串口向模块发送??用户设备通过此命令向usrwifi232x模块发起接收数据的请求发送数据结构
wifi模块的配置

1.首先打开x-ctu软件,选择和电脑连接的串口,模块默认波特率:9600,流控:none,数据位8,校验:none,停止位1。
2.单击test按钮,弹出下面对话框,能看到模块的版本号等,单击ok。
3.选择modem configuration选项卡
4.单击read按钮,读出模块的所有参数。
5.选择第一个参数active scan
6.单击scan按钮
7.弹出下面对话框,单击下面对话框的scan按钮会扫描到附近的网络。
8.选择对应的ssid,在下面输入密码,单击select ap按钮。
9.弹出下面对话框,单击确定。
10.单击read按钮,模块的参数会(ID、EE、NS、GW、MK、MY、AI)发生变化
11.这时模块已经和无线路由连接上了,并且分配的192.168.2.106的ip地址,网关是192.168.2.1, DNS是192.168.1.1
12.下图能看到电脑获得的地址是192.168.2.101。
13.Ping wifi模块获得的地址192.168.2.106,可以ping通。
14.下面测试和电脑的通信,还要注意几个参数(ip默认是用udp协议,C0源端口、DE 目的端口,源目的端口都是使用16进制,默认2616转换为10进制为9750)。
15.打开软件输入wifi模块的地址和端口,单击建立连接按钮。
16.显示连接成功。
17.两边通信正常。
模块的以上设置也可以手动来设置。
wifi模块用法

WiFi模块是一种用于实现无线网络连接的硬件设备,常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的WiFi模块的使用步骤:
1.连接电源:将WiFi模块与电源连接,通常是通过连接电源适配器或其他电源供应器。
2.连接到主控设备:将WiFi模块与主控设备(如单片机、微控制器)连接,通常使用UART、SPI或I2C等串行通信接口进行连接。
3.配置网络参数:使用主控设备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向WiFi模块发送指令以配置网络参数。
参数包括WiFi热点名称(SSID)、密码、加密方式等。
4.网络连接:使用WiFi模块提供的接口函数,在主控设备上编写代码,使用配置好的网络参数连接到指定的WiFi网络。
通常需要使用认证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网络连接。
模块会向指定的WiFi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并获取IP地址。
5.数据传输:一旦在WiFi网络中成功建立连接,就可以使用网络传输数据。
可以通过打开Socket连接,使用TCP或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根据应用需求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WiFi模块具体使用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特定的WiFi模块时,应仔细阅读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指南,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函数接口。
另外,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建议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如使用加密网络、启用密码保护等,以保护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家用机无线通信协议
组包格式
数据包由包头,内容和包尾组成,包头通知接收方所接收到的包中包含的内容,包尾确定接收方接收到的是一个完整包。
2.包头和包尾
所有从发送方发出的数据都包含一个包头,用以通知接收方发出的包的类型。
包头由两个字节组成。
下表是下位机发送的所有数据包的包头名称以及包的内容说明。
表1 下位机发送数据的包头和内容说明表
表2是上位机发送的所有数据包的包头和数据内容说明
表2 上位机发送数据的包头和内容说明表
包尾由特定字节表示,说明该包已发送完成,包尾数据为:0X26。
3.包的内容及长度
每个包中的内容按顺序串联,每个内容占用一定的字节,如对于RD包,按实时流量+实时压力+血氧+心率的顺序组成,实时流量占4个字节,实时压力占3个字节,血氧占2个字节,心率占3个字节。
则RD包中的内容长度为4+3+2+3=12。
下位机所有内容所占字节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