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安全通信协议及交易协议介绍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网络安全通信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协议。
网络通信中的信息传输可能会受到窃听、篡改、伪造等安全威胁的影响,网络安全通信协议通过使用加密算法、认证技术等手段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首先,保证信息的机密性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只有合法的接收方能够解密并读取信息,其他人无法窃听到通信内容。
其次,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信息不会被篡改或者损坏,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最后,保证信息的可用性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防止拒绝服务攻击等威胁。
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包括SSL/TLS协议、IPsec协议和SSH协议。
SSL/TLS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进行安全通信的协议。
它通过使用公钥加密算法和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实现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在通信开始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会通过交换证书来进行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
SSL/TLS协议被广泛应用在HTTPS协议中,保护了网页浏览和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安全。
IPsec协议是用于在IP网络上进行安全通信的协议。
它通过在IP包的头部添加安全性扩展,实现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
IPsec可以在网络层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护IP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IPsec协议在虚拟私有网络(VPN)等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SSH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中进行安全通信的协议。
它通过使用公钥加密算法和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实现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SSH协议可以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握手过程中进行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来确保通信安全。
SSH协议在远程管理服务器和远程登录等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在网络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使用加密算法、认证技术等手段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护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安全通信协议的原理与应用

安全通信协议的原理与应用一、简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这背后隐藏的风险和威胁也日益增多。
比如黑客攻击、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它们可以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企业机密、财务信息等重要数据,对个人和组织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困扰。
因此,保护通信内容和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安全通信协议应运而生。
安全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保护通信内容的技术,可以保证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恶意截取和篡改,并且只有合法的接收者才能够解密内容。
本文将围绕安全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应用展开讨论。
二、安全通信协议的原理安全通信协议的核心原理是加密和解密。
加密就是将明文(未加密的信息)转换为密文(加密的信息),使得除了合法的接收者无人能够获取内容。
解密则是将密文还原为明文,只有具备合法密钥的人才能进行解密操作。
但是,单纯的加密与解密并不能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因为加密和解密密钥一旦泄露,通信内容就会被揭示。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通信的安全性,安全通信协议一般采用以下手段:1.协议验证协议验证是指对协议的设计进行安全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和改进。
常见的协议验证方法有形式化验证和模拟攻击验证。
2.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指在通信的过程中对通信双方的身份进行验证,确保通信的合法性。
常见的身份验证方法有密码验证、数字证书验证和指纹识别验证等。
3.防重放攻击重放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窃取通信内容再次发送给接收者,导致接收者多次执行同样的操作,造成信息丢失等问题。
为了防止重放攻击,安全通信协议一般会在每一次通信中添加时间戳或随机数等数据。
4.完整性保护完整性保护是指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
常见的完整性保护方法有哈希函数和消息认证码。
5.密文盲化密文盲化是指在密文中添加一些无法识别的信息,使得攻击者无法根据密文获取信息。
常见的密文盲化方法有随机填充和用伪造指令填充。
三、安全通信协议的应用安全通信协议可以用于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

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是为了保护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安全而设计的一种协议。
在现代网络通信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传统的通信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的出现,能够在应用层对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防止中间人攻击和篡改。
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认证、加密传输、完整性校验和会话管理。
首先,身份认证是建立在通信双方的身份确认基础上的。
协议中会定义一种机制,用于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并确保双方都是合法的。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数字证书和令牌认证等。
其次,加密传输是保证通信内容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用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将通信内容进行加密,确保只有合法的通信双方能够解密和读取内容。
同时,配合使用密钥交换协议,确保密钥的安全传递,减少密钥泄漏的风险。
完整性校验是为了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而设置的。
通过在通信数据中添加校验和或数字签名等机制,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这样即使数据被修改,接收方也能够发现并拒绝非法的数据。
最后,会话管理是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设计的。
通过会话管理协议,在通信的开始和结束时建立和终止会话,并对会话过程进行管理。
包括会话建立、维护和结束,以及会话超时的处理等,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在保证应用程序之间通信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能够提供身份认证、加密传输、完整性校验和会话管理等功能,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网络通信中,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将会越来越重要,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环境。
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在现代网络通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护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安全,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讨论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的相关内容。
一、身份认证是应用层安全通信协议的基础之一。
最新信息安全协议书 安全通信协议(2024精)

最新信息安全协议书安全通信协议1. 引言2. 协议目标本协议的目标是确保通信双方在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时充分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 协议要求3.1 加密通信所有通信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通信双方应使用安全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在传输数据前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接收方对数据进行解密。
3.2 身份验证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应进行身份验证,确保通信的双方是合法的且具有权限的。
双方可以使用数字证书或其他可靠的身份验证机制,例如双向SSL/TLS握手过程。
3.3 数据完整性保护为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通信双方应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常用的方法有使用Hash函数对数据进行校验,或者使用数字签名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3.4 安全协议版本升级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通信双方应定期升级使用的安全协议版本,以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技术来保障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4. 协议执行措施4.1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通信双方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加强其对安全协议执行措施的理解和重视。
4.2 安全设备和技术的使用通信双方应使用经过认证的安全设备和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协议等技术手段来提升数据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4.3 安全审计和事件响应通信双方应建立安全审计和事件响应机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检测和响应安全事件,确保信息安全和通信过程的稳定。
4.4 供应商风险管理通信双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加强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供应商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
5. 协议监管为了确保协议执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通信双方将进行监管:5.1 管理和监督机构通信双方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对协议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是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考虑了多种攻击手段,如中间人攻击、数据篡改和数据泄露等。
常见的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包括SSL/TLS、IPsec和SSH等。
SSL/TLS(Secure Socket Layer/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是用于保护Web通信的标准协议,它可以提供安全的加密连接。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协议是用于安全地传输IP数据包的协议,它可以保护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过程。
SSH(Secure Shell)协议是一种用于安全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的协议,它可以加密通信数据,防止被窃听或篡改。
这些协议在保护网络通信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使用加密算法、数字证书和身份验证机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它们还提供了一些防御措施,如抵御重放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和入侵检测等。
然而,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并非绝对安全,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网络攻击技术不断发展,黑客们可能会利用协议的漏洞进行攻击。
因此,及时更新协议版本和密钥,加强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以及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等措施是必要的。
总之,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在保护网络通信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这些协议,可以有效地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
和完整性,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然而,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协议的安全性和对新的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
电子商务中的SET协议2024年

电子商务中的SET协议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引言1.1 合同目的与背景1.2 SET协议概述1.3 合同的法律与技术基础第二章:定义与术语2.1 电子商务定义2.2 SET协议术语解释2.3 交易参与方定义第三章:参与方资格与责任3.1 甲方(商家)资格要求3.2 乙方(消费者)资格要求3.3 第三方(支付网关、认证机构)责任第四章:交易流程4.1 交易初始化4.2 交易认证4.3 交易支付与结算第五章:安全措施与数据保护5.1 数据加密标准5.2 安全通信协议5.3 用户隐私保护第六章:认证与数字证书6.1 认证流程6.2 数字证书的申请与使用6.3 证书的有效期与撤销第七章:支付与结算机制7.1 支付方式与流程7.2 结算周期与方式7.3 交易争议处理第八章:违约责任与赔偿8.1 违约行为的界定8.2 违约责任的承担8.3 赔偿的范围与计算方法第九章:不可抗力与免责条款9.1 不可抗力的定义与范围9.2 不可抗力的通知与证明9.3 免责条款的适用第十章:合同的变更、续签与终止10.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10.2 合同续签的条款10.3 合同终止的条件与后果第十一章:争议解决11.1 争议解决的方式11.2 争议解决的程序11.3 法律适用与管辖第十二章:附加条款12.1 特别约定事项12.2 补充协议的效力12.3 其他未尽事宜第十三章:合同的签署13.1 签字栏13.2 签订时间13.3 签订地点第十四章:附则14.1 合同的生效条件14.2 合同的解释权14.3 其他规定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引言1.1 合同目的与背景本合同旨在规范基于SET协议的电子商务交易,确保交易安全、有效。
1.2 SET协议概述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协议是一种保障信用卡交易安全的协议。
1.3 合同的法律与技术基础本合同遵循相关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并基于SET协议的技术标准。
d7

(2)单纯使用ACL,不易实现
最小权限原则及复杂的安全政策。
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
7-11
授权关系表(Authorization Relations)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种方法:授权关系表。同样先看一个例子:
授权关系表 主体 张三 张三 访问权限 Own R 客体 File1 File1 主体 李四 李四 访问权限 Own R 客体 File2 File2
Own:拥有;R:读;W:写
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
7-9
访问控制矩阵表的优点在于直观,可以看出,并非每个主体对客 体都有操作权限。缺点在于,一个系统的主体和客体非常多,表势必 很大,表中存在许多空白项。 为了减少系统开销。我们可以从主体出发,表达矩阵某一行的信 息,这就成了访问能力表;如果从客体出发,表达矩阵某一列的信息, 这就成了访问控制表。 访问能力表(Access Capabilities List) 能力是受一定机制保护的客体标志, 标记了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权限。一个 主体仅当对客体具有访问能力时,他 才能 够访问这个客体。 缺点: 不直观。因为我们的着 眼点是客 体的保护程度。
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
7-17
(2)便于赋予最小权限原则:RBAC中,可以根据组织内部的规章制 度、员工的分工职能,设计拥有不同权限的角色。只有角色需要进行 的操作,才授权给角色。当主体想访问某一客体资源时,如果主体所 充当的角色不具备访问该资源的权限,该访问将被拒绝。 (3)便于责任分离:对于某些特定的操作集,某一角色或用户不允许 同时独立地完成所有这些操作,就需要进行操作分离。例如,银行业 务中的“授权一次付款”和“实施一次付款”,应该是不同的职能操 作。RBAC就很容易地进行责任划分,将不能同时让一个角色完成的 工作分配给不同的角色去完成。 (4)便于客体分类:RBAC除了便于对主体划分不同的角色,也便于 对客体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类型或应用领域对可体进行分 类,角色的访问权限就建立在抽象的分类客体的基础上,而不必对每 一个具体的客体逐一授权。
通信安全协议书范本

通信安全协议书范本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发包单位):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乙方(承包单位):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鉴于甲方委托乙方进行通信工程的相关工作,为确保工程安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就通信工程安全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__________2.施工地址:__________3.工程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二、双方责任1.甲方责任:(1)甲方应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2)甲方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职责,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3)甲方应对乙方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乙方了解工程安全生产要求。
(4)甲方应按约定提供施工所需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乙方施工安全。
(5)甲方对乙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监督,甲方项目及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2.乙方责任:(1)乙方应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2)乙方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职责,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3)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4)乙方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安全。
(5)乙方必须服从甲方项目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三、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乙方应制定详细的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措施,包括安全防护、应急预案等,并报甲方审核批准。
2.乙方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防护设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头部
负 载
Host B Host A
隧道模式下的ESP工作原理
Internet
新IP头 ESP头 IP头 负载 ESP尾 ESP认证
Source IP=Host A Destination IP=Host B
Source IP=VPN网关1 Destination IP=VPN网关2
VPN网关2
Source IP=VPN网关1 Destination IP=VPN网关2
VPN网关2
外IP头 AH头 ESP头 内IP头 负载 ESP尾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IP 头 负 载
VPN网关1
IP 头 负 载
Host A
Host B
AH与ESP协议区别
身份认证 AH协议 数据完整性校验 重放攻击保护
32比特,用于标识具有相同IP地址和相同安全协议的不同SA。
可以是普通IP地址,也可是广播或者组播地址
可以是AH或者ESP
IP IP 头部 头部 负 负载 载
IP头部
IPSec 框架的组成
身份认证报头——AH协议 提供数据源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保护、重放 攻击保护功能 负载安全封装——ESP协议 提供数据保密、数据源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 重放攻击保护功能 因特网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KE(以前被 叫ISAKMP/Oakley) 提供自动建立安全关联和管理密钥的功能
1
安全套接层协议
SSL
(secure sockets layer)是由 Netscape 公司是由设计开发的,其目的 是通过在收发双方建立安全通道来提高 应用程序间交换数据的安全性,从而实 现浏览器和服务器(通常是Web服务器) 之间的安全通信。
SSL是一种利用公共密钥技术的工业标准,已 经广泛用于Internet,它使用的是RSA数字签 名算法,可以支持X.509证书和多种保密密钥 加密算法。 其运行机制是:在建立连接过程中采用公钥体 制;在回话过程中采用专有密钥;加密的类型 和强度则在两端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判断决 定。
填充(0~255字节) 填充长度 认证数据 (变长的) 下一头部
加 密 ESP尾部 的 ESP认 证数据
32位 认证数据:一个变长字段,也叫Integrity Check Value,由SA初始化时指定的算法来计算。长度=整数倍32位比特 填充长度:8比特,给出前面填充字段的长度,置0时表示没有填充 填充字段:8比特,大多数加密算法要求输入数据包含整数个分组,因此需要填充 负载数据:包含由下一头部字段给出的变长数据 序列号:32比特,一个单项递增的计数器,用于防止重放攻击,SA建立之初初始化为0,序列号不允许重复 SPI:32比特,用于标识有相同IP地址和相同安全协议的不同SA。由SA的创建者定义,只有逻辑意义 下一头部:8比特,标识认证头后面的下一个负载类型
隧道(Tunnel):是指将一种协议报头封装在另 一种协议报头中,这样,一种协议就可以通过另 一种协议的封装进行通信。 隧道可在网络的任一层实现 最常用的是两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主要目的是让网络不支持的协议通过数据包的封 装进入网络 隧道技术可以允许你在ip数据包中加入完整的一 个数据包
IPsec加密算法用于ESP。目前的IPsec 标准要求任何IPsec实现都必须支持DES。另外, IPsec标准规定可使用3DES、RC5、IDEA、 3IDEA、CAST 和Blowfish 。
IPsec的工作模式
IPsec使用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保护通 信数据。IPsec协议和模式有4种可能的 组合: AH传输模式; AH隧道模式; ESP传输模式; ESP隧道模式。
保留字段:16比特,保留将来使用,Default=0
负载长度:8比特,表示以32比特为单位的AH头部长度减2,Default=4
传输模式下的AH认证工作原理
Internet
IP头部 AH头部 负 载
IP头部
AH头部
负
载
VPN网关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IP头部 AH头部 负 载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新IP头 ESP头 IP头 负载 ESP尾 ESP认证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IP 头 负 载
VPN网关1
IP 头 负 载
Host A
Host B
组合IPSec 协议
Internet
外IP头 AH头 ESP头 内IP头 负载 ESP尾
Source IP=Host A Destination IP=Host B
IPsec协议栈组成 封装安全载荷(ESP) •封装安全载荷(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也是一 个安全协议头; •采用加密和验证机制,为IP数据报提供数据源验证、数 据完整性、抗重播和机密性安全服务; •可在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下使用; •ESP头插在IP头和上层协议头(如TCP或UDP头)之间, 隧道模式下,要对整个IP包封装,ESP头位于内外IP头 之间。
IPsec协议栈组成
密钥交换(IKE)
RFC2409对Internet密钥交换即IKE进行了描述。
IPsec的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确定和分配, 有手工和自动两种方式。IPsec默认的自 动密钥管理协议是IKE。IKE规定了自动 验证IPsec对等实体、协商安全服务和产 生共享密钥的标准。
IPsec协议栈组成 加密和验证算法 RFC2411对IPsec AH和ESP使用的加密和验证算法 的规范进行了描述,并在其他一些文档中对DES、HMAC MD5、HMAC SHA 1等算法标准进行了描述。
安全通信协议及交易协议
IPSex协议 SSL安全套阶层协议 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RADIUS协议
IPSec 概念
安全关(SA) :SA就是两个IPSec系统之间的一个单向
逻辑连接
通道:将一个数据报用一个新的数据报封装
〈Security Parameter Index, IP Destination Address, Security Protocol〉
IPsec协议栈组成 验证头(AH) •验证头(Authentication Header,AH)是一个安全 协议头,可在传输模式下使用,为IP包提供: 数据完整性:可判定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 否被修改 验证服务:终端系统或网络设备可对用户或 应用进行验证,过滤通信流;还可防止地 址欺骗攻击及重播攻击。 •AH头插在IP头和上层协议头(如TCP或UDP头) 之间。
传输模式下的ESP工作原理
Internet
IP头 ESP头 负 载 ESP尾 ESP认证
IP头
ESP头
负 载 加密数据 认证数据
ESP尾
ESP认证
VPN网关
IP头 ESP头 负 载 加密数据 ESP尾 ESP认证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经过IPSec 核心处理以后
认证数据
VPN网关
IP头部 负 载
VPN网关
IP头部 负 载
IP头部
负 载
Host A
Host B
隧道模式下的AH认证工作原理
Internet
新IP头 AH头 IP头 负 载
Source IP=Host A Destination IP=Host B
Source IP=VPN网关1
Destination IP=VPN网关2
VPN网关2
隧道模式
实施场景:隧道模式用于主机与路由器或两部 路由器之间,保护整个IP数据包。 处理:它将整个IP 数据包(称为内部IP头) 进行封装,然后增加一个IP头(称为外部IP 头),并在外部与内部IP头之间插入一个 IPsec头。 该模式的通信终点由受保护的内部IP头指定, 而IPsec终点则由外部IP头指定。如果IPsec终 点为安全网关,则该网关会还原出内部IP包, 再转发到最终的目的地。 IPsec支持嵌套隧道,即对已隧道化的数据包 再进行隧道化处理。
1、SSL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
信息保密。使用公钥和对称密钥技术实现信息保 密。SSL客户机和SSL服务器之间的所有业务都使 用在 SSL 握手过程中建立的密钥和算法进行加密, 这样就防止了某些用户进行非法窃听。 信息完整性。 SSL 利用机密共享和 Hash 函数组提 供信息完整性服务。 相互认证。是客户机和服务器相互识别的过程。
2. SSL协议通信过程
①
接通阶段:客户机呼叫服务器,服务 器回应客户。 ② 认证阶段: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服务 器证书和公钥;如果服务器需要双方认证, 还要向对方提出认证请求;客户机用服务 器公钥加密向服务器发送自己的公钥,并 根据服务器是否需要认证客户身份,向服 务器发送客户端证书。
IP头 ESP头 负 载 ESP尾 ESP认证
认证数据
ESP可以取 代AH吗?
身份认证 数据加密 ESP协议 数据完整性校验
IP头部 AH头部 负 载
重放攻击保护
认证数据
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标准
1 安全套接层协议 (SSL) 2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ET)
电子商务实施初期 采用的安全措施
目的地址 接受的包
IPsec协议栈组成
IPsec由一系列协议组成:
RFC2401(规定了IPsec的基本结构) RFC2402(验证头) RFC2406(封装安全载荷) RFC2407(用于Internet安全联盟和密钥管理 协议 ISAKMP的Internet IP安全解 释域) RFC2408(ISAKMP) RFC2409(Internet密钥交换,IKE) RFC2411(IP安全文档指南) RFC2412(OAKLEY密钥确定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