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考试大纲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中外戏剧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参考书目
1.《外国文学史》上下(戏剧部分),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2.《中国文学史》(第3、4卷)(戏曲部分),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XX》上下(戏剧部分),朱栋霖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年。
二、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中外戏剧史》是戏剧戏曲学硕士生的入学专业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外戏剧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传统和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试范围
1、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史基础知识: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昆曲、京剧及清代地方戏。
重要作家作品: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梁辰鱼、汤显祖、沈璟、洪升、孔尚任、蒋士铨等剧作家生平事迹及作品。
2、中国现代戏剧:
戏剧史基础知识:早期话剧、1920年代戏剧、1930年代戏剧、1940年代戏剧、1950—1970年代戏剧、1980年代戏剧、1990年代戏剧。
重要作家、导演作品:郭沫若、田汉、丁西林、曹禺、夏洐、陈白尘、杨绛、吴祖光、老舍、沙叶新、高行健、过士行、林兆华、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等。
3、外国戏剧:
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戏剧、契诃夫戏剧、易卜生戏剧、梅特林克戏剧、斯特林堡戏剧、布莱希特戏剧、奥尼尔戏剧、萨特戏剧、贝克特戏剧及荒诞派戏剧、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理论及布莱希特戏剧理论。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1 / 1。
中外戏剧史

创作特点: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取材于神话传说,大部分以家 庭生活为题材,讨论战争、民主、贫富、宗教、 妇女的地位等问题,反映了雅典奴隶民主制衰落 时期的社会思想。欧里庇得斯的剧作大多刻画性 格迥异的女性,与‚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刻 画人物的索福克勒斯不同,欧里庇得斯主张‚按 照人本来的样子‛来刻画人物。这一选择标志着 ‚英雄悲剧‛的结束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强化,同 时也昭示了古希腊悲剧形态的多样化。
俄狄浦斯‚参加了自己的悲剧制造‛,但却 在无意之中犯下了导致他由顺境走向逆境的 过失,最后,为了承担责任,他以残酷的‚ 自裁‛把苦难升华成壮丽的场景。这一高尚 、伟岸、坚强的人物形象和‚好人由顺境走 向逆境‛的单一结构成为后世欧洲悲剧人物 、悲剧结构的最高典范。 剧作创造了‚闭锁式‛结构,选择时间临近 结尾的部分作为正面展开的剧情,凭借‚发 现‛与‚突转‛来营造颇具吸引力的戏剧情 境,不断激发和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戏剧 冲突集中、强烈,结构完整而紧凑。
(四)艺术构成: 由繁复到单纯再走向新的综合 (五)发展方式: 从‚反叛‛到‚反动‛
第一章 古希腊戏剧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戏剧诞生于雅典城邦政治民主、经济繁荣 的黄金时代,戏剧活动被视为民主政治的实践方 式和公民集体生活的重要形式,剧场被当做政治 论坛,剧作家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见解。 二、基本面貌 两大阵营:悲剧、喜剧 拟剧:大多描写市井生活 萨提洛斯剧(羊人剧): 短小的滑稽剧、讽刺、《圆目巨人》
传世剧本:《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希 波吕托斯》、《赫刺克勒斯的儿女》、《安德洛 玛克》、《赫卡柏》、《请愿的妇女》、《特洛 亚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海伦 》、《俄瑞斯特斯》、《疯狂的赫刺克勒斯》、 《伊翁》、《厄勒克特拉》、《腓尼基少女》、 《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酒神的伴侣》、《 圆目巨人》
中外戏剧史考试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外戏剧史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
酒神精神:《悲剧的诞生》中把酒神代表的宗教精神概括为酒神精神,喜剧起源于狂欢歌舞,“喜剧”原意是“狂欢之歌”。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悲剧的主人公多为神和英雄一、古希腊三大悲剧家A、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
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则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则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1.埃斯库罗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参加过希波战争。
代表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神话。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雄悲剧中的普罗米修斯是爱人类、反抗暴君、敢于斗争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形象,为了人类的幸福他宁愿忍受一切苦难。
马克思赞誉他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似的接受了一次致命伤”。
•(《普罗米修斯》是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悲剧组成的三联剧,后两部没有流传下来。
)2.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俄底浦斯王》取材于神话。
•《俄底浦斯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人和命运的抗争。
•《俄底浦斯王》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
运用了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命运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莱辛称赞它是最完美的悲剧。
3.欧里庇得斯与索福克勒斯一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是“问题剧”的创始者,主要作品《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
•《美狄亚》最早为妇女鸣不平,故事取材于神话。
(表现事在人为)家庭悲剧B、古希腊喜剧之父1、阿里斯托芬(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代表作《阿卡奈人》取材现实。
中外戏剧史 第五章 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

文艺复兴的起源
文艺复兴运动最初的发源
地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意大利的前身是古罗马,
古罗马文化就是意大利的民 族文化。作为较早进入资本 主义的国家,它不仅在工业 化、都市化的步伐上超前于 其他国家,而且长期在财富、 思想和艺术等方面遥遥领先 于欧洲其他地方。
莎士比亚创造了众多羽羽如生的舞台人物
形象。在莎士比亚之前的剧坛上,人物形象 多是静态的,性格无发展的。人物的欢乐、 愤怒、伤心都集中在情感的浮动上,而对生 活的态度和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却始终缺少 变化。
莎士比亚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朝着破坏这种
静态的道路上迈进一大步。在这方面最典型 的例子是李尔王的性格塑造。
威尼斯商人
《 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位富商,但他却不看重金钱,而像诗人 一样多愁善感,总在探讨着人生的真谛。夏洛克尽管以其利欲熏心、奸诈贪 婪的性格特征成为中世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也时时刻刻流露出 超脱厉害目的、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时代气息,特别是他关于犹太人的议 论和不平,简直可以成为反对种族压迫和宗教歧视的时代宣言。
配合王权政体的出现而兴起,在哲学上受笛卡尔理 性主义的影响颇深,推崇和谐、明晰、严谨的美学 风格,主要表现在戏剧、文学、美术等领域。
古典主义在欧洲时断时续的流行了近两个世纪,
是一股影响极大的文艺思潮。
一 古典主义戏剧的兴起
17世纪各国戏剧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英国的戏剧自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便
文艺复兴与戏剧复兴
一 文艺复兴
14世纪之后的欧洲,自然和
科技知识迅速增长,动摇了了 中世纪神学的专制统治。
中外戏剧史 (1)

《中外戏剧史》复习题(1)一、填空1、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于酒神祭祀2、古希腊戏剧分类:悲剧、戏剧、萨提罗斯剧3、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4、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5、埃斯库罗斯已知剧名的作品共80部,其中只有7部传世,包括《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女神》)、《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和《普罗米修斯》。
6、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复仇女神》等。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7、索福克勒斯是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8、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上称之为“戏剧艺术中的荷马”。
9、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是《美狄亚》、《俄瑞斯忒斯》。
10、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早期戏剧代表作家,有“喜剧之父”之称,代表作品《阿卡奈人》、《鸟》。
11、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2、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
13、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
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
14、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15、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
16、“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7、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
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
中外戏剧史教学大纲

第三节 荒诞派戏剧
-----------------------------------------------------
----
14
三、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刘彦君等:《中外戏剧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廖 可 兑:《西欧戏剧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乔 德 文:《东西方戏剧文化历史通道》,湖南人民出版社,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择东西方戏剧最具代表性的欧洲 、
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区或国家的戏剧为讲述内 容。讲述分史与论两部分。
-----------------------------------------------------
----
2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戏剧
(一)教学目的:
欧洲戏剧是以古希腊戏剧为开端的,古希腊戏剧 起源与成熟最早, 历史最为悠久, 既是开端也是巅 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戏剧的起源、发生、发展过 程并分析掌握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洪 升 《长生殿》 孔尚任 《桃花扇》
话 剧
郭沫若《屈原》
田 汉《关汉卿》
曹 禺 《雷雨》《日出》《原野》
夏 衍 《上海屋檐下》
老 舍 《茶馆》
-----------------------------------------------------
----
8
第三章 日本古典戏剧简史
(一)教学目的:
作为邻国,同属东亚文 化圈的日本,其古典戏剧的 发生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历史 现象,它所受的外域影响 (主要来自中国)较重,但 它成功地经过了日本化,成 为民族性鲜明的艺术,在接 受区域影响的民族(国家) 中具有特别典型的价值和世 界性意义。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中外戏剧史
酒神精神与古希腊悲剧
❖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阿波罗原则讲求 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酒神原则与狂热、过度 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希腊悲剧达到两种气质的 平衡。通过这种调和作用,希腊悲剧使得希腊人 和希腊文明格外与众不同。尼采往往用这个典范 来衡量后来文明的不充分成就。人类社会历史似 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风风火火走 向世界的物质性渴望,即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 ”;一是清清爽爽走向内心的精神性追求,即尼 采所说的“酒神精神”。这两种冲动代表着两种 基本的人生哲学观:走向世界,故追求成功:走 向内心,故期望超越。
tragos演化而来,原 意为“山羊之歌” ❖ 起源:一年一度的酒神 狄俄尼索斯的祭祀仪式
❖ 三大悲剧诗人: ❖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斯和欧里庇得斯
中外戏剧史
(一)发展轨迹
❖ 忒斯庇斯,首次采用第一个演员,第一个在悲剧 中使用面具的人
❖ 埃斯库罗斯的改革标志着悲剧的诞生。悲剧之父 ❖ 索福克勒斯的改革标志着古希腊悲剧的成熟 ❖ 欧里庇得斯,逐渐衰落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三场悲剧,取材 于古希腊神话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普》塑造了一个为人类的幸福而勇于牺牲、敢 于抗拒邪恶、坚定而高傲的巨神形象,剧中的天 神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艺术写照。
❖ 别林斯基指出:“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窃得而传授 给人间的火,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是把人们从 动物性直感状态的僵死的梦境中唤醒过来的思想 ,意识”
中外戏剧史
❖ (五)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的时 代
❖ 时间: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中叶 ❖ (六)现代派戏剧的时代 ❖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
中外戏剧史-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戏剧

4. 发展轨迹
无论是和古希腊的悲剧还是喜剧相比较,古罗马早期创作都显露出的
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市俗化的道路上跨进了一大步,尽管这些作品大多 是对古希腊戏剧的模仿。
后来,古罗马戏剧在有意识的希腊化过程中,贵族阶级的意志左右了
其发展的方向,从而导致了它的衰落。
在古希腊悲剧与喜剧持续发展、达到鼎盛并广泛流行的数百年间,
古罗马戏剧一直处于史前时期的萌芽状态。
古罗马戏剧的奠基人——安德罗尼斯库(公元前284-公元前204)。 公元前240年,当罗马人庆祝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时候,这位44岁
的教师受命将希腊戏剧改编成罗马戏剧,在“罗马大祭赛会”上演 出,获得极大的成功。
2. 是他把歌队的队员由原来的12人扩大为15人。 3. 是他将演员的数量在两个的基础上增加至三个,使二人对话或表演变
成三人对话和表演。 4. 他对制造强烈的舞台效果的偏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舞台背景和
舞台设备的发展。
正是由于索福克勒斯的种种贡献,他的创作在古希腊悲剧中处于独秀群
点的顶峰位置,不可企及。
古希腊戏剧的悲剧与戏剧已经具备了我们理解的戏剧的全部要
素,脱离宗教仪式的羁绊而形成为纯粹的人类娱乐与审美活动, 并以人物装扮和当场对话作自己的主要舞台形式。
它造就了一批伟大的剧作家,并产生等了众多的戏剧文学剧本
,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学遗产,它还通过哲人之口传述了最早的 戏剧定义以及整个理论体系,它甚至用雄伟的剧场建筑向人类宣 告了自己的独立存在。
喜剧演出的服装多为夸张且短小的衣衫,
面具根据剧作家的要求可以任意制作,还可 以把人们熟悉的知名人物的形象做成面具,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等人的 面相都曾被制作过喜剧面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戏剧史》复习题(1)一、填空1、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于酒神祭祀2、古希腊戏剧分类:悲剧、戏剧、萨提罗斯剧3、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4、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5、埃斯库罗斯已知剧名的作品共80部,其中只有7部传世,包括《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女神》)、《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和《普罗米修斯》。
6、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复仇女神》等。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7、索福克勒斯是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8、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上称之为“戏剧艺术中的荷马”。
9、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是《美狄亚》、《俄瑞斯忒斯》。
10、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早期戏剧代表作家,有“喜剧之父”之称,代表作品《阿卡奈人》、《鸟》。
11、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2、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
13、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
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
14、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15、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
16、“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7、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
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
19、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
20、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1、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2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是《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
23、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在17世纪达到全欧的最高水平,产生了3个成就卓著的戏剧家:P.高乃依、J.拉辛、莫里哀。
24、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他于1636年创作的《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
25、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特色,艺术形式既具有古典主义戏剧结构谨严、冲突鲜明的优点,又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
重要作品有《伪君子》(1664~1669)、《吝啬鬼》(一译《悭吝人》1668)等。
26、拉辛法国悲剧诗人,代表作:《安德洛玛克》、《淮德拉》。
27、法国启蒙戏剧家喜剧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这三部剧都以同一主人公费加罗在不同时期的故事为内容,合称为“费加罗三部曲”。
第三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如前两部。
28、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启蒙戏剧代表作是《强盗》。
29、法国浪漫主义戏剧作品有雨果《欧那尼》、大仲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缪塞《罗朗萨丘》30、英国浪漫主义戏剧作品有拜伦《曼弗雷德》、《该隐》和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钱起》二、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英语:the Renaissance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福斯塔夫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
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
•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
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
•3、阿巴贡贪婪和吝啬是阿巴贡的绝对情欲和性格的基本特征。
•阿巴贡满脑子是放高利贷、放债和生息。
金钱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和子女冲突的焦点。
他克扣子女的花费,贪没子女从母亲那儿继承下来的财产。
他要女儿嫁给年近半百的老头子,因为对方“不要赔嫁费”。
他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因为这不仅不花钱,还可以捞到一大笔收入。
•他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还是要享受的,他有男女仆人,有厨子和马车夫、马车。
而且像他这样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还有色欲,爱上了一个可以做他女儿的美丽姑娘,不顾旁人和儿女的笑话,决定要娶她。
为了色欲,他可以不要对方的赔嫁费。
•然而,享受欲、色欲,总是和他那吝啬、怕花钱的积累欲发生冲突。
•4、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5、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属于唯心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romantique是其形容词,意为浪漫的,“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三、简答题1、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①鲜明的政治倾向性②古典主义戏剧崇尚理性,蔑视情欲③古典主义戏剧家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④古典主义戏剧十分强调规范化2、高乃依《熙德》的艺术特征。
•在艺术上《熙德》形成了高乃依的悲剧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一,人物刻画:性格单一/鲜明。
剧中人物罗狄克和施曼拉都因其行动的果断坚决而被称为高乃依式的悲剧人物,但这两个人物仍有刚毅冷静与热情奔放之分。
•其二,戏剧冲突:冲突简单/强烈。
罗狄克/施曼拉,情感/荣誉。
一开幕就紧紧抓住读者或观众,这种冲突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戏剧效果较为强烈。
•其三,戏剧语言:特色鲜明。
他善于写雄辩滔滔的长篇独白,也善于写简短明晰的对答;风格虽然华丽,却比同时代的人简朴易懂。
3、答尔丢夫•1)“苦修者”与好吃者•他本是来自破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但却伪装成一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欲望,诚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
•这个声称“把世上一切都看成粪土不如”的骗子,实则却像个饕餮tāo tiè鬼,极为贪吃;并且贪睡,从不拒绝世俗享受。
2)“良心导师”与贪恋女色作者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行径,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然后从这里开刀让他自己逐层地剥下伪装。
他骗取奥尔恭的信任,使奥尔恭撕毁女儿的婚约并把女儿嫁给他,同时他又两次勾引和调戏奥尔恭的妻子欧米尔。
•3)伪善与贪爱金钱财富•当奥尔恭在教堂遇到装作苦修者的答尔丢夫时,就多次施舍钱物给他,而他几次拒不接受。
实则他是通过这种类似虔诚的行为,骗取奥尔恭的信任,以图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当他进入奥尔恭的家庭后,立刻付诸于行动,骗得奥尔恭把儿子赶出家门,把继承权给了他自己。
•4)卑鄙凶狠•当他调戏奥尔恭妻子的丑行败露后,立刻一反之前的伪善,变得蛮横、凶狠起来:要将奥尔恭一家赶走,并向国王告密,陷害奥尔恭。
•4、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
•5、浪漫主义戏剧的主要特征:•1、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的灵感。
偏重于表现剧作家的主观,对诸如“模仿生活”、“模仿自然”这类观点提出了质疑。
•2、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强调“个性特征”与“理想化”的统一。
•A、“对照”法:人物之间相互对照与人物自我对照。
这种相互映衬的手法结构成了明暗色调的强烈对比。
•B、“旁白与独白”:强调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的激情。
•3、情节起伏跌宕,曲折离奇。
完全否定古典主义戏剧关于情节结构的法规,主张凭借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处理情节。
•A、“激变”•B、“突转”•6、拜伦式英雄的精神特征•(1)反叛性。
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项对抗。
(2)孤独性。
高傲不羁、唯我独尊、鄙视一切。
(3)抑郁性。
为无所作为而痛苦,为才能和情感的虚无而绝望。
四、论述题1、埃斯库罗斯的贡献(☆)•埃斯库罗斯开始创作之时,古希腊悲剧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诗人对戏剧艺术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使悲剧具有了完备的形式:•①把演员的数目由一人增至二人,从而消减了合唱,加强了对白,矛盾冲突的双方也各自有了角色代表,这是由集体演唱转变为戏剧演出的重大飞跃;•②创造了三部曲的悲剧形式,其中每部都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分则为三,合则为一;•③塑造了具有坚强意志和崇高伟大的人物性格,采用庄严雄浑的诗句,使之与悲剧的尖锐冲突和人物的强烈感情完全相适应;•④丰富了悲剧的表演手段,舞台布景、剧中人物穿高底靴和色彩鲜明的服装等均是埃斯库罗斯创造。
因此,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充满了高昂的战斗激情,体现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先进思想,对反对僭主暴政的民主精神和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热烈歌颂;•对那些仇视人类、专横残暴和为虎作伥、怯懦软弱的社会势力则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所以,恩格斯称之为具有“强烈倾向性的诗人”•、索福克勒斯的贡献•在悲剧艺术性方面也做了许多新的贡献。
希腊悲剧的艺术形式,在他的创作中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①在两个演员的基础上增加为三个演员,演出的动作也加强了。
合唱队已经成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②剧本的情节非常复杂,但剧作家以高度的概括能力把戏剧冲突浓缩在俄狄浦斯追寻杀害老王的凶手一事上,而故事的绝大部分都摆在剧情之外,由剧中人物转述出来,戏剧“悬念”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