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_成员访问控制与异常
访问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访问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访问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访问控制技术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掌握访问控制技术的分类,包括强制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
3.掌握访问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密码保护、权限控制、审计等。
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解决。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访问控制技术的定义和作用:介绍访问控制技术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访问控制技术的分类:讲解强制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不同类型的访问控制技术。
3.访问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法:介绍密码保护、权限控制、审计等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实现方法。
4.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讲解访问控制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分类。
2.案例分析法:分析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访问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访问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访问控制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访问控制技术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教学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室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等。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教学大纲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本课程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完全针对零起点的学生,可作为其他信息类相关课程的基础课。
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C++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学会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掌握程序调试方法;初步了解常用数据结构和非数值算法;初步了解C++标准模板库的使用方法。
教学任务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教材内容,及《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学生用书》中的实验内容,另有学生自主选题的大作业、选作的论文回报告。
学时:大课30、实验30、课外30、课外讨论10学时。
教学内容的结构课程由4个模块共12个教学单元组成,对应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的十二章内容。
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大课、实验、课外作业、自选题目的大作业、论文和报告结合,学时大课30、实验30、课外30。
另有课外讨论环节。
通过大课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课巩固大课内容,并在助教辅导下完成基础实验,当堂由助教验收;课外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清橙考试系统进行评分。
自选题目的大作业要在期中提交选题报告,逐一批改并给出评语,期末提交全部文档及程序并且逐一答辩。
答辩形式为:学生演示5分钟,教师提问5分钟,当即给出成绩。
论文和报告属于加分因素。
课外讨论安排在每次大课之后,加1学时,自愿参加,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
内容为:教师对难点进行复习、讲解补充例题,学生提问和讨论。
模块及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模块1:程序设计基础单元1 绪论要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和特点,面向对象方法的由来及其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简介;●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程序的开发过程。
教学任务:1.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1.2面向对象的方法1.3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1.4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5程序的开发过程作业及实验:作业1、实验一单元2 C++简单程序设计要点:●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构成C++语句的基本部分—字符集、关键字、标识符、操作等;●C++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自定义数据类型;●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C 语言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 C 语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加深对 C 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使用定义不同类型的变量,如整数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等,并进行赋值和运算操作。
熟悉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2、控制结构的应用使用ifelse 语句实现条件判断,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运用 switch 语句进行多分支选择,处理不同的情况。
利用 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dowhile 循环实现重复执行的操作,例如计算数列的和、打印特定的图案等。
3、数组和字符串的操作定义和使用一维数组、二维数组,进行数组元素的访问、赋值和遍历。
掌握字符串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使用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如strlen、strcpy、strcmp 等)进行字符串的操作。
4、指针的应用理解指针的概念和指针变量的定义,通过指针访问变量和数组元素。
实现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的结合使用,体会指针在程序中的灵活运用。
5、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编写自定义函数,实现特定的功能,如计算阶乘、判断素数等。
掌握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值传递和地址传递),理解函数的返回值。
6、结构体和共用体的使用定义结构体类型,创建结构体变量,访问结构体成员。
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和使用场景,比较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打开 Visual Studio 2019 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新的 C 语言项目。
JAVA实验报告心得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报告题目: java上机实验心得体会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编制时间: 2012年12月19日版本: 1.0.0指导教师: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编制实验1 熟悉java运行环境实验目的:熟悉jdk环境和操作,编写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碰到的问题是jdk环境变量的设置。
解决方法是通过查阅资料书和网上搜索相关解决方法及同学的有力帮助。
实验2 选择语句练习实验目的:正确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java的if和switch语句。
心得体会:我个人感觉有了c的编程基础,if和switch这些简单的流程控制语句运用起来比较轻松,实现简单的逻辑运算也跟c非常相近,所以上手比较快。
但是在这次程序中,首次涉及到了java程序的数据输入,与c区别很大。
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基本明白相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在第二个小题中还涉及到了charat()方法,经查阅jdk 文档,知道charat()方法返回一个位于提供给它的参数索引处的字符,如: str.chatat(0)检索str中的第一个字符,str.charat(str.length()-1)检索最后一个字符。
我运用此方法解决了比较字符串间首字母异同的问题。
实验3 迭代练习实验4 方法的实现练习实验目的:声明、定义和调用方法,理解实参和形参的含义。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掌握如何写方法、调用方法,并掌握如何向方法中传递信息和从方法中返回信息。
方法声明为非void(构造方法除外)则需要用return语句返回一个相应类型的返回值。
实验5 简单类型数组练习实验目的:学习创建简单类型的数组,并能用循环语句处理数组。
心得体会:通过该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让建立简单类型的数组,并掌握了将数组作为方法的传入参数和返回值。
在该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一个连续的多位数在存入数组时,每个数组元素只对应改多位数的一个组成数。
java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java开发环境及语言基础实验目的(1)确保正确配置java开发环境。
(2)了解javac和java命令的使用。
(3)熟悉java中的运算符。
(4)掌握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
(5)掌握通过命令行参数接受数据。
(6)掌握用Scanner类接受数据。
实验内容(1)在控制台中输入java命令,查看输入结果。
(2)编写一个java程序,计算半径为3.0的圆周长和面积并输出结果。
(3)求a+aa+aaa+...+a...a(n个)的和,其中a为1~9之间的整数。
例如,当a=3、n=4时,求3+33+333+3333的和。
(4)给定一个正整数m,统计其位数,分别打印每一位数字,再按照逆序打印出各位数字。
(5)用Scanner类方法输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
实验要求(1)JDK的安装及配置。
(2)在DOS及eclipse下编辑、编译运行第一个java程序:hello world。
(3)求圆周长和面积用方法实现,主函数调用。
(4)从命令行输入1~9之间的整数a,当所求的和大与106时,输出相应的a值及所求的和值。
(5)用Scanner类的方法输入正整数m,m的值不应该超过99999,否则给出错误信息。
应引入包:import java.util.Scanner,然后在需要的方法中实例化对象: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最后调用对象的next方法,如int n=nextInt(),接受整数。
实验二数组实验目的(1)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组的排序、查找的方法。
(3)巩固循环的使用。
实验内容(1)使用for循环,将二维数组的行与列互换,即完成矩阵的转置。
(2)编写数组的排序程序。
(3)编写杨辉三角。
实验要求(1)编写一个界面1 选择排序2 冒泡排序3插入排序4 快速排序5 退出当选择1、2、3、4、5的时候完成相应的功能。
(2)杨辉三角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实验三字符串实验目的(1)掌握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JAVA实验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报告系部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成绩实验七JAVA 面向对象编程(3)【实验目的】1.掌握JAVA语言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JAVA语言对象的声明和使用。
3.掌握JAVA语言构造方法的概念和使用。
4.掌握类及其成员的访问控制符的区别和使用。
【预习内容】1. JAVA 类的定义格式;2.JAVA对象的使用三步骤:声明、创建以及初始化;3.访问控制修饰符: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的功能和区别;4.JAVA构造方法的概念和特点;5.JAVA多态的概念,及重载和覆盖的区别;【实验内容及步骤】1.上机验证题1.阅读下面的程序,在main()方法里添加语句完成如下功能:(1)创建一个MyValue类的对象myValue.(2)为myValue对象中的value域赋值10。
(3)使用getVaule()方法获得myValue对象中的数据并将它打印在屏幕上。
class MyValue {private int value;public void setValue(int x) {value = x;}public int getValue() {return value;}}public class UseVal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Value myvalue = new MyValue();myvalue.setValue(10);System.out.println(myvalue.getValue());}}[程序运行过程]2.(1)程序功能:通过LX7_1_P类产生子类LX7_2,其不仅具有父类的成员变量xm(姓名)、xh(学号),还定义了新成员变量xy(学院)、xi(系)。
《C++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C++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语言二、学分:4三、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语言》或者其他任何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网络教育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运算、语句结构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之上,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建立面向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进而学会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危机”的概念、了解软件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了解C++语言发展的历史以及标准化进程。
二、课程内容1.软件危机的产生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的诞生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的发展历史3.C++语言的主要特征第二章 C++程序的结构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C++应用程序的结构,理解C++语言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的处理过程。
重点掌握C++应用程序的结构。
二、课程内容1.C++应用程序的结构2.简单C++程序的组成3.C++语言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的处理过程三、实践(上机)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1.选择一种C++编译器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实验环境,建议选择下面提供的编译器之一:a)Turbo C++ 3.0以上版本编译器(集成环境);b)Microsoft Visual C++ 6.0以上版本编译器(集成环境);2.熟悉所选集成环境的操作方法,掌握C++语言源程序到可执行文件的处理过程。
第三章数据和运算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理解C++语言中使用的运算符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实训项目七学生版本

课程实训报告1(要求利用模拟软件自行建立拓扑结构图并替换上图)【背景描述】假设你是一名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的经理部、财务部和销售部分别属于不同的3个网段,三个部门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相互通信,为了安全起见,公司领导要求销售部的电脑不能对财务部的电脑进行访问,但经理部没有此限制。
同时公司内网配置了一个Web服务器,要求财务部的电脑不能访问Web服务器,但经理部和销售部没有此限制可以理解为:PC2不能访问PC4,PC1可以访问PC4;PC4不能访问Server1,PC1,PC2可以访问Server1实训设备IP地址分配,要求建立IP地址列表,填入下面的表格里PC1代表经理部的主机:IP地址:192.168.10.2、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1;PC2代表销售部的主机:IP地址: 192.168.20.2、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0.1;Server1代表WWW服务器:IP地址: 192.168.40.2、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0.1;PC4代表财务部的主机:IP地址: 192.168.50.2、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50.1;路由器R1:F0/0:192.168.10.1、子网掩码:255.255.255.0;F1/0:192.168.20.1、子网掩码:255.255.255.0;S2/0:192.168.30.1,子网掩码:255.255.255.0路由器R2:F0/0:192.168.40.1、子网掩码:255.255.255.0;F1/0:192.168.50.1、子网掩码:255.255.255.0S2/0:192.168.30.2,子网掩码:255.255.255.0实训IP地址分配表序号设备名称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1 经理室主机PC12 销售部主机PC23 Web服务器Server14 财务部主机PC45 路由器R1 Fa0/023步骤四:在路由器R1和R2上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路由器接口是否为“UP”状态,并将结果截图粘贴在下面步骤五:配置静态路由达到全网连通(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使用动态RIP达到全网连通);仔细观察上图,PC1,PC2如果需要访问Server1服务器,必须经过路由器R1的Se2/0口,连接到路由器R2的Se2/0口,然后经过路由器R2访问Server1服务器,所以R1上静态路由配置如下4根据以上例子,配置R1和R2静态路由,并利用命令“show ip route”来观察路由情况,将R2的路由结果粘贴在下面步骤六:使用Ping命令测试四台PC机之间是否能够相互通信,并将PC2 ping PC4,PC2 ping Server1的结果截图粘贴在下面步骤七:在R2路由器上配置标准ACL,用来拒绝PC2访问财务部电脑PC4,并将PC2 ping PC4的结果截图粘贴在下面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格式如下:Router(config)#access-list list-number {permit|deny} [host/any] {source-address [wildcard-mask]} 参数说明标准ACL运用在靠近目标地址的OUT端口[]表示可选项,{}表示必选项;access-list------访问控制列表命令list-number------列表号范围从1到99,可随意取permit/deny------允许或拒绝数据包通过接口host/any---------host表示特定的某台主机,而any表示指任何地址source-address---源IP地址wildcard-mask----通配符掩码或称反掩码wildcard-mask省略时,表示取默认值0.0.0.0;通配符掩码的作用与子网掩码刚好相反,在通配符掩码位中,0表示“匹配”即要检查相应的位,1表示“不关心”即不检查相应的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 Java实验实验日期2014/5/29成绩指导教师陈千批改日期实验名称实验7 成员访问控制与异常一、实验目的(l) 理解 Java 包的组织结构 ;(2) 学会编写带有包结构的程序 ;(3) 掌握包结构下的成员访问控制。
(4) 掌握基本异常的处理机制;(5) 熟悉 try 语句与 catch 语句的搭配使用;(6) 了解有异常处理与没有异常处理的差别;(7) 多重 catch 语句的使用;(8) 使用 Throws 声明异常和 Throw 抛出异常。
二、实验要求编写 3 个类 , 类名分别为 Clock、A、B, 其中类 Clock 和类 A 放在同一个包 packone 中 , 而类 B 则放在另一个包 packtwo 中 , 包 packone 和包 packtwo 放在同一个目录下。
类 Clock 中有 3 个整型数据 hour、minute、second, 它们分别是 public、private、protected, 类 Clock 还包含一些方法使用这些数据。
类 A 和类 B 的功能相似 , 都是使用类 Clock 并调用类 C1ock 中的方法。
请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 , 循序渐进的完成实验 , 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包的使用以及访问控制(1) 首先在 c:\programming 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 , 命名为 packone, 然后在该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叫 Clock.java 的程序 , 打开文本编辑器按程序清单输入该程序。
程序清单Clock.javapackage packone;public class Clock {public int hour;private int minute;protected int second;public Clock(int i, int j, int k) {setAll(i, j, k);}void setAll(int i, int j, int k) {hour = i;minute = j;second = k;}public int getHour() {return hour;}public int getMinute() {return minute;}public int getSecond() {return second;}}(2) 接着在 packone 文件夹下创建第二个程序命名为 A.java, 打开文本编辑器按程序清单输入该程序。
程序清单A.javapackage packone;class 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lock c = new Clock(5, 20, 10);System.out.println("从类A中访问Clock hour=" + c.hour);System.out.println("从类A中访问Clock minute=" + c.minute);System.out.println("从类A中访问Clock second=" + c.second);}}(3) 现在在 c:\programming 目录下创建第二个文件夹 , 命名为 packtwo, 然后在该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 B.java 的程序 , 打开文本编辑器按如下程序清单输入该程序。
程序清单B.javapackage packtwo;import packone.Clock;class 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lock c = new Clock(8, 30, 5);System.out.println("从类B中访问Clock hour=" + c.getHour());System.out.println("从类B中访问Clock minute=" + c.getMinute());System.out.println("从类B中访问Clock second=" + c.getSecond());}}至此已经编辑好了 3 个源程序 , 然后在Eclipse 环境中分别编译运行packone 文件夹和packtwo 文件夹中的程序,编译的结果将分别在packone 文件夹和packtwo 文件夹中生成Clock.class,A.class 和 B.class 文件。
接着分别运行这两个程序 , 观察程序输出结果并分析之。
运行结果和分析写在下面。
答:A中存在一个错误,因为A调用了私有数据minute,而私有数据无法在不同类中读取。
B通过get()函数正常读取,Eclipse中结果如下。
A的运行截图B的运行截图思考(1)现在请将 Clock 类的构造函数 public Clock(int i,int j,int k) 改成 Clock(int i,intj,int k) 然后分别运行 A.class 和 B.class, 观察所得结果。
答:A,B都无法运行,因为java中默认的前缀为protected,不同包类也无法访问。
B运行截图(2)由于在 B.Java 程序中使用了 import packone.* 语句从而导入了 packone 包中的Clock类 , 但是 import packone.* 这种写法仅仅导入指定包中的 public 类 , 如果现在将Clock 类的声明 public class Clock 改成 class Clock, 测试一下程序运行会报错吗 ?答:显示clock不可显示,因为类为protected成员。
B运行截图(3) 用 import 语句可以导入所需的类 , 如果不想使用 import语句, 那么在使用包中的类时就必须带上完整的包路径。
现在请把 B.java 程序做如下的修改 :然后编译运行 , 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答:结果正确。
(4) 在 A.java 和 B.java 程序中分别通过 getHour()、 getMinute() 和 getSecond() 访问了 Clock 类的数据成员 , 请问能否不通过这几个方法而直接访问 Clock 类的数据成员呢 ? 现在请把 A.Java 程序的相关部分作如下修改来进行测试 , 编译运行观察结果。
System.out.println(" 从类 A 中访问 Clock hour="+c.hour);System.out.println(" 从类 A 中访问 Clock minute="+c.minute);System.out.println(" 从类 A 中访问 Clock second= + c.second);答:出现错误。
接着请把 B.java 程序的相关部分也作类似的修改并进行测试 , 编译运行观察结果。
System.out.println(" 从类 B 中访问 Clock hour="c.hour);System.out.println(" 从类 B 中访问 Clock minute="+c.minute),System.out.println(" 从类 B 中访问 Clock second="+c.second);答:出现错误。
分析上述程序的运行结果 , 然后填写下表 ( 可访问写 1, 不可访问写 0) 。
hour(public)minute(private) second(protected) A类 1 0 1B类 1 0 0四、java异常实验(1)除数为零异常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异常的处理机制;(2) 熟悉 try 语句与 catch 语句的搭配使用;(3) 了解有异常处理与没有异常处理的差别;(4) 多重 catch 语句的使用;(5) 使用 Throws 声明异常和 Throw 抛出异常。
实验任务 :在这个实验里会通过 3 个练习来开发一组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 , 以巩固对异常处理的理解。
这几个程序都是围绕着一个典型的除数为 0 和数值格式异常问题而展开的 , 用户将从一个最简单的控制台输出的除数为 0 异常程序开始 , 然后建立一个 GUI 环境下的除数为 0 异常的多 catch 块处理 ,直到最后建立一个 GUI 环境下自己 Throw 抛出异常的处理程序。
所有这些程序都将建立在同一个 Project 项目中 , 依次开发 , 各自独立运行。
实验步骤:1. 练习 1 普通控制台下的除数为 O 异常程序这个练习可以让用户比较有无异常处理时的情况。
(1) 首先建立一个空项目命名为 Exception, 然后为该项目选择合适的路径 Directory存放它 ,比如 :C: \ Programming \ JavaProject, 用户将在这个项目中开发本实验的所有程序。
(2) 现在在该项目中创建第 1 个程序命名为 DivideByZero.java, 这个程序中包含了一个Public 类 DivideByZero.java, 不使用 Package, 请按照程序清单6-1 输入该程序。
程序清单 6-1 DivideByZero.java// DivideByZero.javapublic class DivideByZero{private int denominator, numerator, quotient;public void DivideByZero(){denominator = 3; numerator = 12;quotient = quotient( numerator, denominator );System.out.print("Quotient is " + quotient);}public int quotient ( int numerator, int denominator ){return numerator / denominator;}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DivideByZero application = new DivideByZero();}}(3)编辑好源程序并保存 , 编译并运行 , 看到的结果是多少 ? 接下来修改源程序中的denominator 值 , 以评估 12/7,12/0 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