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生理和解剖特点

合集下载

家禽的解剖简介

家禽的解剖简介

家禽的解剖简介(一)覃子榕我在这里主要以简单介绍鸡的一些外貌特征、生理特点以及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兽医初学者及养殖户更好的入门。

家禽的骨有丰富的钙质,骨质较白而坚硬。

成年时,除翼和后肢下段外,大部分骨的骨髓被吸收而填充空气(又叫气骨),以适应飞翔生活。

其骨骼分为脊柱、胸廓、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5部分。

家禽的肢变为翼,后肢与躯干形成坚固的连接和关节,有利于跳跃、行走和划水等。

禽体由骨骼和所附着的肌肉构成,体表覆盖物为及其衍生物羽。

家禽的基本生理特点如下:(一)、新陈代谢旺盛。

其表现为:1、体温高。

2、心率高。

3、呼吸频率高。

(二)、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由于家禽皮肤没有汗腺,又有羽毛紧密覆盖而构成非常有效的保湿层,因而当环境气温上升达26.6度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受到限制,而只能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散热。

当鸡体温升高到42-42.5度时,则出现张嘴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此情况若不及时纠正,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

(三)、繁殖潜力大:一只精力旺盛的公鸡,一天可交配40次以上。

而母鸡虽说仅有左侧卵巢与输卵管发育正常,但繁殖能力却一点不可小看,高产的母鸡年产蛋达300枚以上。

这些蛋经孵化大概有70%可成为雏鸡,则每年每只母鸡可获200多个后代。

家禽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其中以光照、温度和饲料对繁殖影响最大。

在自然条件之下,产蛋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现代化养殖中人们利用这一特点人为的控制和改善,从而改变为全年都能均衡保持优良的生产性能。

鸡的消化系统:家禽没有唇、牙,只有角质化坚硬喙,鸡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内含少量淀粉酶。

舌较硬,肌组织较少,舌的味觉乳头不发达,所以我们常能看到当放苦味的药物混入其饮用水中,它们依然喝得很“开心”,无异常表现。

鸡有嗉囊,具有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嗉囊内容物常呈酸性。

再往下,就是鸡的胃了,鸡的胃分为腺胃、肌胃。

腺胃主要分泌胃液,胃液含蛋白酶和盐酸,用于消化蛋白质。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

而了解鸡的解剖结构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鸡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鸡进行了解剖,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首先,我们对鸡的外部特征进行了观察。

鸡的身体呈纺锤形,头部有喙和两只眼睛,颈部有颈椎,胸部有胸骨,腹部有腹肌。

鸡的羽毛覆盖全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斑纹。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鸡的外部结构特征,这为我们后续的解剖工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我们对鸡进行了解剖。

首先,我们切开了鸡的腹部,观察了其内脏器官。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鸡的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肠道等器官,它们协同工作,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鸡的呼吸系统,包括气管和肺部结构,它们起着呼吸和气体交换的重要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鸡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部位。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鸡的神经系统进行了观察。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鸡的大脑、脊髓和神经末梢,它们是鸡的神经中枢,负责感知外界刺激、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各部位的活动。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观察,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鸡的行为和运动特征。

最后,我们对鸡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

鸡的骨骼结构轻巧而坚固,适合它们在地面上快速奔跑和飞翔。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鸡的骨骼结构,包括头部、颈部、胸部和四肢的骨骼,它们为鸡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同时也是肌肉活动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鸡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鸡的内部器官和系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鸡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鸡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数据。

鸡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鸡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具有减轻体重、调整重心位置、调节体温、共鸣等多种功能;气囊在胚胎发生时共有6对,但在孵出前后,一部分气囊合并,多数家禽只有9个气囊;气囊非真正的囊状物,是一层薄的纤维弹性结缔组织膜,内面大部分衬以单层扁平上皮,外面则被覆浆膜。气囊壁血液供应很少,因此不具有气体交换作用。而是与周围的组织和骨骼腔共同形成憩室,用于贮存空气。颈气囊、锁骨气囊(不成对)和前胸气囊又与腹内侧二级支气管相通;后胸气囊则又与腹外侧二级支气管相通;腹气囊最大,直接与肺内一级支气管末端相通。它们形成特殊的气体循环通道,当吸气时,新鲜空气一部分进入肺毛细管,大部分(约3/4)进入后胸气囊和腹气囊,而经过气体交换的空气则由肺毛细管进入颈气囊、锁骨气囊、胸前气囊。当呼气时,颈气囊、锁骨气囊、前胸气囊的气体由气管排出,后胸气囊、腹气囊里的新鲜空气又送入肺毛细管。因此,不论吸气或呼气时,肺内均可进行气体交换,以适应禽体强烈的新陈代谢需要。
鸡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及功能
要想把呼吸道疾病彻底的治愈,首先必须了解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鸡的呼道包括:鼻腔、口咽腔、喉、气管、肺和气囊。
鼻腔:鼻腔比较狭长,鼻中隔大部分由软骨构成,每侧鼻腔壁上有三个以软骨为支架的鼻甲。前鼻甲为略弯的薄板,与鼻孔相对,中鼻甲比较大,后鼻甲呈圆形或三角形小泡状,内腔开口于眶下窦;黏膜有嗅神经分布。
肺:家禽的肺不大,呈鲜红色,肺内毛细血管所形成的气体交换面积,若以每克体重计算,要比哺乳类动物大10倍,血液供应也丰富。家禽的肺由副支气管发出的多条盲端毛细气管与肺内毛细血管相贴而行,形成气体交换的有效区。家禽的肺不及哺乳类的肺固定的牢靠。家禽每侧支气管入肺前,为肺外一级支气管;进入肺后的支气管,为肺内一级支气管。肺内一级支气管又发出背内侧和腹内侧二级支气管,向肋面分布,并分出副支气管相互连接,形成原肺;背外侧附加的副支气管网形成新肺。鸡的新肺较发达,通过其表面的小孔与各气囊(颈气囊除外)相通。

鸡的解剖实践总结报告

鸡的解剖实践总结报告

鸡的解剖实践总结报告在本次鸡的解剖实践中,我们对鸡的解剖结构和器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加深了对鸡的生理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实践操作的经验。

首先,我们观察了鸡的外部结构。

鸡的身体主要由头部、颈部、胸腹部、翅膀和尾部组成。

我们注意到鸡的头部有喙和眼睛,颈部有颈椎,能够灵活转动头部。

胸腹部扁平且肌肉丰富,适合飞行和奔跑。

鸡的翅膀由翼爪和翅膀骨组成,能够实现飞行功能。

尾部由尾羽和尾巴组成,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对鸡进行了解剖。

我们首先进行了鸡的皮肤解剖,观察了鸡皮肤的颜色和纹理,了解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然后,我们进行了鸡的肌肉解剖,注意到鸡的肌肉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主要由红肌和白肌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的运动功能。

接着,我们进行了骨骼解剖,发现鸡的骨骼轻巧且坚硬,适合飞行和奔跑。

鸡的骨骼主要由头骨、脊椎、胸骨和四肢骨组成。

最后,我们进行了鸡的内脏解剖,观察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通过解剖,我们了解到鸡的内脏器官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解剖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注重解剖操作的环境卫生,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其次,我们要熟悉解剖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剖解的步骤和顺序。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要小心谨慎地操作,保持器官的完整性。

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鸡的解剖实践,我们增强了对鸡的生理结构的理解和学习,同时也获得了解剖实践的经验。

这次实践对我们的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解剖技能和科学素养。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与其他畜禽相比较,初生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对雏鸡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低2℃-30℃,4日龄后开始有所上升,10日龄才接近成年鸡的体温,到20日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定的状态。

如初生雏鸡温度保持不好,达不到雏鸡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雏鸡不但不能正常生长,而且也难于成活。

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但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鸡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体温随之升高或降低。

当体温降低到鸡群中有50%发生死亡时的体温称低限致死体温,反之则称高限致死体温。

1日龄雏鸡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日龄越小,对低体温耐受力越强,但御寒力则相反,成年鸡在-50℃的环境中能耐受1小时,而1日龄雏鸡IO℃—15℃的环境温度就是致死温度,如果温度是逐步下降,即使25℃的环境,也能使幼雏死亡。

初生雏鸡的高限致死体温为45℃-47.8℃。

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初生雏鸡腹内有残存未被吸收完的卵黄,在出壳3—5天内雏鸡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剩余卵黄,如雏鸡腹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分饮水,有助于剩余卵黄的吸收,能增强雏鸡的体质,提高存活率。

尤其对弱雏,适当提高育雏温度更有好处,1—7日龄37℃-36℃。

二.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发育快初生雏鸡消化道容积小(尤其是胃),肌胃研磨力弱,消化道又缺乏某些消化酶,消化力差。

但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发育快,各器官的相对重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肌胃为4-5日龄,胰脏为9日龄,小肠为7日龄。

成鸡消化道全长(从喙角至泄殖腔)210cm,雏鸡20日龄消化道全长达到85cm,为成鸡的40.5%。

在20日龄以内,十二指肠长度增长最快,已达12cm,为成鸡(20cm)的60%。

盲肠长度增长最慢,仅为成鸡的28.57%,回肠和空肠长度已达49cm,为成鸡(120cm)的40.8%。

鸡的生理解剖特点

鸡的生理解剖特点

专业的
道德的
效益的
北京康牧与世界同步
运动系统和被皮
被皮
(一)皮肤 禽的皮肤较薄,无汗腺和皮脂腺。尾部具有尾脂 一 皮肤 禽的皮肤较薄,无汗腺和皮脂腺。 分为左右两叶, 分泌物用喙压出并涂布在羽毛上, 腺 , 分为左右两叶 , 分泌物用喙压出并涂布在羽毛上 , 起润泽作用。 皮肤在翼部形成皮肤褶, 叫翼膜, 起润泽作用 。 皮肤在翼部形成皮肤褶 , 叫翼膜 , 用于飞 翔。 (二)羽毛 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典型的羽毛有一根羽轴, 二 羽毛 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典型的羽毛有一根羽轴, 它又分羽根和羽干两部分:羽根着生在皮肤的羽囊内, 它又分羽根和羽干两部分 : 羽根着生在皮肤的羽囊内 , 羽干两旁是由许多羽枝构成的两羽片。 羽干两旁是由许多羽枝构成的两羽片 。 羽毛可分为被羽 绒羽和纤羽, 后两种不呈典型结构, 、 绒羽和纤羽 , 后两种不呈典型结构 , 绒羽有保温作用 。 被羽着生在禽体的一定部位,叫羽区, 其余部位叫裸 被羽着生在禽体的一定部位 , 叫羽区, 以便于肢体的运动。 区,以便于肢体的运动。
专业的
道德的
效益的
北京康牧与世界同步
运动系统和被皮
躯干肌 脊柱的胸部和腰荐部因活动性很小, 脊柱的胸部和腰荐部因活动性很小,肌肉也不 发达,尾部肌肉较丰富, 发达,尾部肌肉较丰富,因为尾羽在飞翔时起着 舵的作用。胸廓的肌肉作用于肋骨的两段, 舵的作用。胸廓的肌肉作用于肋骨的两段,吸气 时使其角度增大。腹肌虽与家畜一样, 时使其角度增大。腹肌虽与家畜一样,也分为四 但很薄弱, 层,但很薄弱,且在腹底壁相当大的部分全为腱 腹腔内脏主要是由发达的胸骨支持的。 膜,腹腔内脏主要是由发达的胸骨支持的。由于 禽的膈不发达,所以腹肌也参与呼吸作用。 禽的膈不发达,所以腹肌也参与呼吸作用。

《鸡的解剖生理》课件

《鸡的解剖生理》课件

内脏器官
消化系统
鸡的消化系统是其获取营养的关键,了解其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有助于优化饲养管理。
呼吸系统
鸡的呼吸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其解剖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鸡的呼吸过程。
外部结构1头部Fra bibliotek征鸡的头部特征包括嘴巴、眼睛和冠羽等,每个部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外观。
2
羽毛鳞片
鸡的羽毛鳞片结构使其具有保护和调节体温的功能,了解其外部结构能更好地理 解鸡的生理适应能力。
3
四肢特征
鸡的四肢结构与其行动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探索其外部结构可以揭示其生态适 应特点。
《鸡的解剖生理》PPT课 件
鸡的解剖生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将从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 和呼吸系统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
鸡的解剖结构
骨骼系统
鸡的骨骼结构是其支撑体形和保护内脏的基础,了 解鸡的骨骼系统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解剖特点。
肌肉系统
鸡的肌肉系统决定了其运动能力和飞行特点,深入 研究鸡的肌肉结构可以揭示其解剖与运动之间的关 系。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蛋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业家禽,它们主要用于产蛋,肉蛋并重。

了解蛋鸡的解剖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蛋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养殖管理和科学喂养。

本文将围绕蛋鸡的解剖知识展开总结,包括蛋鸡的外部形态、内脏器官结构和功能特点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对蛋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蛋鸡的外部形态蛋鸡的外部形态主要包括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等部位。

蛋鸡头部呈三角形,嘴部呈锥形,有鼻孔和无外鼻突。

颈部粗短,有13个颈椎。

体部由胸部、腹部和腰部组成,胸部宽大,腹部圆饱,腰部粗壮,尾部短小。

蛋鸡的翅膀发达,尾巴较短,脚下有4个脚趾,其中3个在前,1个在后。

二、蛋鸡的内脏器官结构蛋鸡的内脏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其中,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器官,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生殖腺等器官。

三、蛋鸡内脏器官的功能特点1.消化系统的功能蛋鸡的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取、分解、吸收和排泄。

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食物的咀嚼和润湿,食道负责传输食物,胃负责分解食物,肠道负责吸收养分,粪便排泄。

2.呼吸系统的功能蛋鸡的呼吸系统主要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当蛋鸡呼吸时,空气首先通过鼻腔进入喉部,然后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进行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循环系统的功能蛋鸡的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它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起到供血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4.泌尿系统的功能蛋鸡的泌尿系统主要负责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它通过滤网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保持体内的内环境稳定。

5.生殖系统的功能蛋鸡的生殖系统主要负责生殖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光照敏感
- 光照对鸡的生长和产蛋有很大影响,应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不 宜随意改动或突然变化。
* 对环境温度敏感
- 环境温度的变化能直接影响鸡的生产性能。产蛋鸡的适宜环境温 度为13-25℃。
抗病力差的原因
• 鸡的肺脏较小,连着许多气囊,且许多骨腔内都有气体彼 此相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 进入肺、气囊和体腔、骨胳之中,故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 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损失大。
• 隔热性好,皮肤没有汗腺,当气温高至 26.6℃以上时,只能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 散热。高温对禽类的危害比低温大得多。
• 鸡在5~30℃的范围内,基本上能保持恒温 ;体温升高至42~42.5℃时,易中暑,影 响生长和生产,甚至死亡。
3、繁殖性能
4、敏感性、抗病性
对药物敏感
– 家禽对抗胆碱脂酶的药物(如有机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所以,家 禽一般不能用敌百虫作驱虫药内服。
– 家禽对氯化钠较为敏感,日料中超过0.5%,易引起不良反应,小鸡饮 用0.9%食盐水,可在5天内致小鸡100%死亡。
– 聚醚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菌素,有抗球虫 和抑菌作用,安全范围较窄,易产生毒性。
– 磺胺类:可能会引起雏鸡脾脏出血、梗死、坏死和肿胀;引起成年鸡食 欲和产蛋量降低。
(二)消化系统
6、胰腺:由十二指肠所ຫໍສະໝຸດ 围,为长形淡红色的腺体,分 泌胰液(含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
(二)消化系统
7、肝脏:鸡肝脏大,成鸡肝 约50g,右叶(有胆囊) 大于左叶。暗褐色(刚出 壳时呈黄色,2周龄后转为 暗褐色)。胆汁通过胆管 流入十二指肠,起乳化脂 肪和致活胰脂肪酶的作用 。
– 鸡链霉素剂量超过500mg/kg体重,会导致呼吸衰竭及肢体痪瘫而死亡。 – 家禽对卡那霉素等也比较敏感,应用不当时易致中毒。 – 具有驱虫作用的硫双二氯酚,鸡的用量为100~200mg/kg,而鸭只能用
30~50mg/kg。
对产蛋不利的药物
– 磺胺类药物、硫酸链霉素都能使蛋鸡血钙水平下降、 产蛋率下降、蛋质变差。
• 鸡的生殖道(阴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 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影响下一代,也易患输卵管炎。
• 鸡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 要器官。
• 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这样,鸡的抗病 力就差,比鸭鹅还差。
二、家禽的解剖特点
• 骨骼和肌肉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免疫系统 • 泌尿系统 • 生殖系统 • 皮肤和羽毛 • 感觉器官 • 内分泌器官
• 甘甚舒:保肝、通肾、健 脾.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
– 拟胆碱药如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和巴比妥类药物都 能影响子宫的机能而使产蛋提前,造成产蛋周期异常 ,蛋壳变薄、下软壳蛋等。
– 氯羟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等抗球虫药也影响蛋 鸡产蛋率。
– 产蛋家禽对乳糖尤其敏感,饲料中含乳糖15%时产蛋 会明显受到抑制,超过20%则生产停滞。
* 对异常声响敏感
- 陌生人入舍或飞鸟等入舍,都极易造成“惊群”或“炸群”,密 度大时会出现扎堆压伤压死。另外,在自然地震之前,鸡的反应 最为强烈。所以,鸡舍选址要避开闹市、交通要道,管理上要杜 绝飞鸟鼠类,禁止无关人员进出。
种类

鸭 鹅 鸽
年龄 出壳 7周 13周 22周 成年 4月 12-13月 成年 成年
性别 —— 公/母 公/母 公/母/阉 公/母 公/母 公/母 —— 公/母
平均心率(次/分) 560
422/435 361/391 302/357/350 286/312 194/190 189/175
200 202/208
(二)消化系统
2、食道与嗉囊:
➢食道易于扩张(粘膜形成很多皱褶), 食道在刚要进入胸腔之前形成嗉囊,位 于颈部右侧。 ➢功能:软化和贮存食物。嗉囊饱满, 能粗约反映采食情况
• 3、胃
– 腺胃:主要分泌胃液(含 蛋白酶和HCl),有许多 乳头,食物停留时间很短 。
– 肌胃:由强大的肌肉组成 ,内有黄色角质膜,借以 磨碎食物。据研究,在有 砂砾的情况下,可使消化 率增10%。
鸡的生理和解剖特点
L/O/G/O
1、新陈代谢
成年家禽的正常体温
种类 鸡 鸭 鹅 火鸡 鹌鹑 鸽
体温(℃) 41.5 42.1 41.0 41.2 44.0 42.2
鸡的标准体温为41.5 ℃,基础代谢高于其它动物。
1、新陈代谢
家禽心律范围一般在160-470次/min,鸡平均为300次 /min,马仅为32-42次/min,牛、羊、猪为60-80次/min。
(一)骨骼与肌肉
1、骨骼特点
– 部分骨骼中充满空气, 与呼吸系统相通
– 母禽有髓质骨
(二)消化系统
➢口腔 ➢食道和嗉囊 ➢胃:肌胃和腺胃 ➢肠道:小肠和大肠 ➢泄殖腔 ➢胰脏 ➢肝脏
(二)消化系统
1、口腔
– 无唇、齿,有坚硬的喙 – 陆禽:圆锥形,水禽:扁平形 – 作用:唾液腺不发达,含少量
淀粉酶,消化作用不大,主要 起润湿作用
• A、盲肠:在小肠末端两侧各有一盲袋,为盲 肠。
• B、直肠:短,无消化作用,仅吸收水分。
大肠杆菌时:芝达金康、洛美达、诺达 福等,治疗同时清除内毒素。
肠毒综合症、坏死性肠炎:达尔舒从肠 道肌肉层修复肠道粘膜,疗效彻底、 不反复。
(二)消化系统
5、泄殖腔
➢排泄、生殖的共同腔道 ➢两个环形褶
✓粪道 ✓泄殖道 ✓肛道
– 腺胃炎、肌胃炎时可用胃 力肽防治。
(二)消化系统
4、肠道:小肠和大肠,全长为体长的5-6倍( 羊27倍,猪14倍)
–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泌肠液, 也是胆管、胰管的开口处,主要的消化、吸 收部位。十二指肠“U”形弯曲处有胰腺。空 、回肠以其中间的“卵黄囊痕迹”作为分界 。
– 大肠:盲肠与直肠。
1、新陈代谢
➢禽类呼吸频率随品种和性别而不同,在22110次/min之间。雌性高于雄性。
✓鸡40-50次/min ✓马8-16次/min ✓猪8-18次/min ✓牛10-30次/min ✓绵羊10-20次/min
➢禽类对氧气不足敏感,单位体重耗氧量是 其它家畜的2倍。
2、体温调节机能
• 依靠产热、隔热、散热来调节体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