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分类
桩基础分类介绍

桩基础分类介绍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根据其分类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的分类,并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按桩的材料分类1. 钢桩:钢桩是由钢材制成的桩基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钢桩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场所,如软土地基、河床等。
2. 混凝土桩:混凝土桩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混凝土桩适用于一般土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如房屋、桥梁等。
二、按桩的施工方式分类1.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孔的方式将混凝土灌注到孔中形成的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土层较深、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场所,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
2. 打入式桩:打入式桩是通过打击或振动的方式将桩体打入地下形成的桩基础。
打入式桩适用于土层较浅、承载力要求较低的场所,如一般房屋、小型桥梁等。
三、按桩的工作原理分类1. 摩擦桩:摩擦桩是通过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摩擦桩适用于土层较深、土质较好的场所,如砂土地基、岩石地基等。
2. 立压桩:立压桩是通过桩身的自重和桩顶的压力来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立压桩适用于土层较浅、土质较差的场所,如软土地基、填土地基等。
四、按桩的形状分类1. 圆形桩:圆形桩是指桩身呈圆形截面的桩基础。
圆形桩适用于一般土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如房屋、桥梁等。
2. 方形桩:方形桩是指桩身呈方形截面的桩基础。
方形桩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场所,如软土地基、河床等。
桩基础根据不同的分类特点可以分为钢桩和混凝土桩两大类;根据施工方式可以分为钻孔灌注桩和打入式桩两大类;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立压桩两大类;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圆形桩和方形桩两大类。
每种类型的桩基础都有其适用的场所和特点,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桩基础的几种类型

桩基础的几种类型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类型,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稳定、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桥梁、码头、隧道等工程中。
桩基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的几种类型。
I. 按桩的结构形式分类1. 钢桩。
钢桩是由钢管或H型钢、方钢、角钢等材料组成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适用;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和土层较坚硬的情况下。
2. 混凝土桩。
混凝土桩差不多就是普通的混凝土柱子,主要由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制成,在施工中需要用到模板、钢筋、混凝土搅拌机等工具。
混凝土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桥梁等工程中。
3. 预制桩。
预制桩又称作工厂制成桩,是在工厂中预先制作好的桩,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其优点是施工快捷、品质可靠、效率高、不受现场环境影响;适用于各种复杂条件及严格要求的工程。
4.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组合形式的桩基础,其过程是在土层中钻取孔道,随后通过灌注混凝土或水泥浆来形成桩体。
钻孔灌注桩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并适用于长桥、高耸建筑物、大型机械等要求较高的工程中。
1. 桩基础与土体桩身接触。
桩基础与土体桩身接触是指桩身与周围土体形成良好的粘结,荷载通过桩身将接触面处的荷载传递到地下深处。
这一类型的桩基础一般用于较软和中等硬度土体中。
2. 冲压钻孔桩。
冲压钻孔桩的施工方式是先用打桩机打入钢管,然后用钻头从钢管中心穿过,钻孔的过程中同时将钢管壁压缩,形成一个钢管贯通的孔道,中心土体通过内壁摩擦力和外壁土体摩擦力来支撑单桩的荷载,因此可用于各种海洋工程、隧道建筑、空港跑道等异型地质地段条件下的工程。
3. 循环沙捣桩。
循环沙捣桩的施工方式是借助装有抖振棒的柴油机,将抖振棒振动推进到土壤深层,通过振动来使土层密实,然后再进行打桩。
这种类型的桩基础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泥沙土、松散砾石等地质条件下的路桥、隧道、发电厂等工程建设。
桩基础的种类

桩基的分类
1 按承载性状分类:
1)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 端承型桩: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2 按成桩方法分类:
1) 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
2) 部分挤土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H型钢桩;
3) 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闭口钢管桩。
3 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1) 小直径桩:d≤250mm;
2) 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
3) 大直径桩:d≥800mm。
桩基础的类型

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1.摩擦型桩
摩擦型桩又分为摩擦桩和端 承摩擦桩
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 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 的桩
端承摩擦桩: 在极限承载力 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有桩 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很小。
摩擦桩 端承摩擦桩
2.端承型桩
端承型桩由分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
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端阻力承 受的桩
e: 闭合式箍筋或螺旋筋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4且不小 于8mm,每隔2.0~2.5m设置加劲箍一道。
f: 钢筋笼四周设置定位钢筋,定位混凝土块。为防 止骨架移动发生露筋现象主筋保护层静距不小于
(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1.钢筋混凝土实心桩 1)桩的截面、长度和接头 截面常采用方形, 边长0.3~0.5m, 长度
适用: 粘土层、砂性土地基,桩径较小,常用 0.6 m以下,桩长20以内。
(三)管柱
是将预制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或 钢管柱,用大型的振动桩锤沿导向结构振动 下沉至基岩,然后在管内钻孔下放钢筋笼, 灌注混凝土将灌注嵌固于岩层。
适用性,大跨径桥梁的深水基础,岩面起伏不 平的河床上的基础。
(2)配筋: 通过内力计算确定
a:内力计算不需要配筋时,应在桩顶3.0~3.5m内设 计构造钢筋
b:桩内主筋直径不小于16mm,主筋数量不少于8, 80mm≤静距≥350mm
C:配筋较多,可采用束筋
d:受压主筋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5%,混凝土强度 C50以上不小于0.6%.一侧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小于 0.2%
按不用沉桩施工方式:
1.打入桩: 适用于桩径较小,地基土为可可塑 状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细砂以及松散不含 大卵石或漂石的砂卵石类土的情况,施工中 噪声大,在城市中施工需考虑环境问题。
桩基础分类

“桩基础”,分类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与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
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按承载性质不同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①钢筋混凝土桩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
根据设计,桩的长度与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第1 页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与宽翼工字形钢桩。
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高。
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
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与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与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与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
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主要用于地基加固,挤密土壤。
⑤灰土桩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①竖向抗压桩②竖向抗拔桩③水平荷载桩④复合受力桩第2 页5、按桩直径大小分①小直径桩d ≤250mm②中等直径桩250mm< d < 800mm③大直径桩d ≥ 800mm6、按成孔方法分①非挤土桩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孔灌筑桩,应用较广。
②部分挤土桩先钻孔后打入。
③挤土桩打入桩、静压桩等。
7、按制作工艺分①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入地下。
②灌筑桩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
桩基础的构成

桩基础的构成
桩基础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由桩身和桩帽组成。
桩身是构成整个桩基础的主要承载部分,而桩帽则连接所有的桩身,起到分布载荷的作用。
桩身的构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按材料分类,也可以按施工方式分类,下面分别来介绍。
按材料分类
1. 混凝土桩:混凝土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桩基础,它由混凝土所构成,可以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不同类型。
2. 钢管桩:钢管桩是由钢管制成的桩基础,它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部分土壤较差的场合。
3. 钢筋桩:钢筋桩又称铁筋混凝土桩,是将钢筋和混凝土组合在一起的桩基础,它的纵向和横向受力性能均良好。
4. 木桩:木桩是由天然木材或人造木材制成的桩基础,由于其价格低廉,适用性广,因此在一些建筑中仍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桩基础。
按施工方式分类
1. 静压桩:静压桩是在桩的顶部通过发动机进行压力调整,使桩以一定速度向土壤深处推进的一种桩基础,具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等优
点。
2.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孔机将预制的钢筋笼放入孔中,然后将混凝土灌注在孔洞中,并在灌注过程中将钢筋笼提升出孔洞,形成一种桩基础。
3. 桩长压预制构件法:该方法是将钢筋与混凝土预制成一定长度的构件,通过现场气压将其组装成一定长度的桩基础,然后在地下深处固定。
4. 微桩:微桩是指由钢筋加固的小型桩基础,其直径一般在200mm以下,适用于无法施工大型基础的场所。
总之,桩基础的构成方式繁多,每种构成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建筑工程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
浅谈桩基础的分类以及各种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浅谈桩基础的分类以及各种桩基础的施工方法一、浅谈桩基的分类1.1、按受力原理分类按照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实践经验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1.1.1、摩擦桩的概念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承受大多由桩侧阻力承受。
用于摩擦桩主要用做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压力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桩尖部分承受的荷载很小,一般不超过10%。
如打在饱和软粘土地基,在数十米深度内均无坚硬的桩尖持力层。
这类角钢的沉降较大。
在桥梁工程中,同一个桥台或者的摩擦桩是等长的,不会因成矿不同而变化。
1.1.2、端承桩的概念端承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非常有限的桩。
1.1.3、摩擦钢梁与端承桩的区别构造要素基底桩基础根据其在土中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是穿过软弱基岩而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尖空气阻力阻力来承担:摩擦桩是完全设置在软弱土层岩层一定深度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要由桩尖压力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承担责任来承担。
摩擦型桩包括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极限状态下所,以摩擦力为主,端承力微乎其微或不计。
端承型桩以及端承桩,摩擦端承桩极限状态下让,以端承力为主,摩擦力很小或不计。
多半区别上才在桩的受力模式上。
1.2、按施工方式分类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1.2.1、预制桩的概念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钢板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包揽,压入或振入土中。
中国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
1.2.2、灌注桩的概念灌注桩,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阿维兹县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
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骨材工艺的不同,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的灌注桩等。
桩基础分类

“桩基础”,分类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
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按承载性质不同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①钢筋混凝土桩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
根据设计,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
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高。
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
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
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主要用于地基加固,挤密土壤。
⑤灰土桩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①竖向抗压桩②竖向抗拔桩③水平荷载桩④复合受力桩5、按桩直径大小分①小直径桩d ≤250mm②中等直径桩250mm< d < 800mm③大直径桩d ≥ 800mm6、按成孔方法分①非挤土桩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孔灌筑桩,应用较广。
②部分挤土桩先钻孔后打入。
③挤土桩打入桩。
7、按制作工艺分①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入地下。
②灌筑桩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分类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
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按承载性质不同
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
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
①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
根据设计,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
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
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
价高。
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
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 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
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