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苏州平江路汇编
平江路

平江河的历史根源苏州的第三直河(原第四直河),即平江河。
南自葑门十全河起,经望门桥、忠信桥、望星桥、寿星桥、吴王桥、官太尉桥、兴市桥、苑桥、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胜利桥)、青石桥(苏军桥)、众安桥(大新桥)、通利桥、胡相思桥(宋代称胡厢使桥)、保吉利桥、庆林桥、潘家桥、石家角桥(长风桥)至东、西北街河,上跨桥20座。
第三直河长约2.85公里,宽约8~10米。
依傍平江路西侧纵贯南北的苏州古城内第四直河北段称平江河。
苏州历史最悠久的河应该算是平江河了。
伍子胥建苏州城时,就被定位成苏州城的主干水道,相当于现在的人民路。
从挖掘出的平江图石碑上也可以看到,平江河位于古城的轴心。
当时很多达官贵人在平江河附近买地建宅,拙政园、狮子林、耦园、太平天国忠王府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园林古建都在此地,目前平江河所在的平江区也是全是控保建筑最多的城区。
平江河上自干将路至白塔东路现有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胜利桥)、苏军桥(青石桥)、众安桥(大新桥)、通利桥、胡相思桥等8座东西向桥梁;在第四直河现存横向支河悬桥巷河上有郭家桥、顾家桥,新桥巷河上有小新桥、通济桥,柳枝巷河上有朱马交桥、新桥里桥、南开明桥,胡厢使巷河上有唐家桥、中家桥、北开明桥,共有南北向桥梁10座。
如此,历史街区共有桥18座。
据1985年《苏州市志》记载,当时苏州古城内有桥161座,则平江历史街区现有桥梁要占全城桥梁的将近九分之一,是全城桥梁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段。
对于河流的研究的意义水一直与城市发展成长和人类自身繁衍生存有着不解之谜,从城市发展史来看,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
在中国,江南地区的水网城市与自然环境的长期磨合中,形成了地方性的空间形态,生活模式和文化品格。
其中,苏州古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划周密的水网城市。
纵观苏州的城市建设史,是个不断治理水,规划水,利用水的过程。
天然与人工建造的河湖水系有机结合,『『自来言吴地者,称其水胜』』,为世人所赞扬。
走进苏州平江路和山塘街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山塘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遗产。这条街道上的"玉涵 堂",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 家谭纶的故居。此外,还有许多 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如"拙政 园"、"狮子林"等。来到这里, 不仅可以欣赏到江南园林的秀美 ,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 氛围
地道美食,口 口相传
在山塘街,你可以品 尝到地道的苏州美食 。这里的小吃摊、餐 馆多以传统工艺制作 美食,口感正宗。特 别推荐尝试一下苏州 的特色小吃如糖醋排 骨、肉末蒸蛋等,以 及当地的粽子、糖葫 芦等传统小吃
2
1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部,全长约7里
2பைடு நூலகம்
这条街道依山傍水,有着"七里山塘"的美誉
和平江路不同,山塘街更显得安静、古朴,让人能沉
3
下心来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
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山塘街的名字来源于 它的地理特征。街道 的一边是起伏的山丘 ,一边是潺潺的河流 。走在山塘街上,可 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独 特的景色。街道两旁 的房屋多以明清建筑 为主,黛瓦白墙,错 落有致。每个角落都 充满了诗情画意
走进苏州平江 路和山塘街
1
平江路——古色古香的历史长廊
2
山塘街——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
3
总结
苏州,这座位于中国东部的城市, 以其古典园林、水乡古镇、丝绸 之府闻名于世
而在这座城市里,隐藏着两条古 老而富有韵味的小路——平江路 和山塘街
1
平江路,位于苏州市中心,全 长约2.5公里
这条小路自古以来就是苏州的 文化中心,许多历史悠久的商
3
平江路和山塘 街是苏州最具 代表性的两条 街道
它们各具特色 ,却都弥漫着 江南水乡的韵 味和历史文化 的气息
苏州平江路规划介绍 Pingjiang Road

从宋《平江图》以来街区格局基本未变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 范围为干将路至白塔东路1090米长的 平江路(河)两侧,占地约11万平方 米,涉及房屋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 先行实施范围:占地约3.2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涉及动 迁475户。
修缮整街区
平江历史街区:东至外城河,西至平 江河西50米,北至白塔东路,南至干将路。 街区内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 处、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 市控保建筑44处,另有名人故居10处,古 井、古牌坊15处,古桥梁10座。街区保持 了“一河一路”、“一河两路”和“前街 后河”的格局,是典型苏州地方风格的水 乡住宅区。面积116.5公顷。
苏州平江路

苏州平江路
2012-10-03 20:43:04| 分类:旅游掠影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己。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宋代地图《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
800年来,平江路依然保留了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平江路西边小巷,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域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苏州下了大力气来保护这条800年的古巷。
由于保护工作做得很出色,因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评委会对该区保护规划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说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继发展的”。
阅读(66)| 评论(0) |删除 |推送 |置顶
苏州狮子林
泥鳅效果和鲶鱼效应
历史上的今天
大笑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运动2016-10-03 19:38:36
飞轮英姿2016-10-03 19:35:40
长寿面面观2015-10-03 06:28:54
制怒:长寿养生法2013-10-03 19:36:16
心血管病人吃哪些水果好2011-10-03 22:55:17
评论[/cp]。
平江路

走平江路,会注意到一个好像条船 一样的房子,叫做“船屋”。上海 一个建筑院的设计师陪我看他们在 平江路的一栋古建筑的修复改建工 程,我们顺着平江路走,建筑院的 几个设计师指给我看一栋形式象船 的房子,就是路上着名的“船屋” 了。这“船屋”坐落在一座有200年 历史的老宅子里。在平江路钮家巷 33号,这座面积 700多平方米、建 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庭院深深的老宅, 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雕花门窗、木 质地板。老宅内一幢形状宛如一艘 船的屋子,就是“ 船屋”了。由于 历史价值高,苏州文管会给老宅挂 上了编号147号的“控制保护古建筑” 牌。
漫步在平江路上,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石桥,从北端的东北街开始至南边 的干将路,总共有17座桥,每一个桥都有着不同的特色,需要慢慢的去 感受和发现:苑桥、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青石桥、众安 桥、新桥、朱马交桥、通利桥、唐家桥、胡厢使桥、保吉利桥、庆林桥、 奚家桥、潘家桥、华阳桥。
美食
平江路除了因历史而出名外,它的美食便是平 江路突出特色之一,这里的老街不仅保存古代 的建筑,而且老街的美食与餐馆都是与苏州古 老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在这条街上美食最大 的特色有三种:
•日常住宅,幽静的河道便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 阁、小桥、花木之间彼 。此借景,宛如一幅长卷 画。偶然一枝柳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颇有拂波 之意。河道窄处两岸似乎援手可握,宽处可容一 船周转裕如,也不过隔水可呼。
从平江路向南,走几步便能听 平江路昆曲馆门廊。到古琴悠扬,是一琴馆, 据称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取道中张家巷,不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 之声,喜气热闹。循声向前,是一处评弹博物馆,绕过前厅展设,后院即是 书场。赶得巧,花上几块门票,听上一段弹词,看台上人说噱弹唱,也不由 人听得神采飞扬。
三是有些规模的餐馆,主要经营苏州菜,老口味更地道,例 如:松鼠桂鱼、蟹黄豆腐、糖醋排骨、糖醋鱼、酱蹄膀、皮蛋 瘦肉粥等都是必点菜,光看到这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这 里的所有美食都彰显着平江路的饮食文化,诉说着古老的饮 食故事。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1995年版《苏州市志》的“城巷河桥”记载:“平江路南起干将路东段花桥,北接华阳桥过东北街和百家巷相通。
全长1606.8米,路宽3.2米。
原石子路面,1985年改小方石人字形路面。
宋代称苏州为平江府,取名。
”其实在宋代以前,此路并非叫平江路,而是叫十泉里。
据《吴门表隐》记载:“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北各一,徐家衖北一,魏家桥南北各一,朱马高桥北一,混堂巷口一(今无),张家桥南一,苑桥北一。
”也就是说,今天在苏州赫赫有名的平江路,并不是自古就叫平江路的,它的来历源于此路沿线的十口井,故称为十泉里。
那么,啥时候才有“平江路”之称的呢?我们从弘治年间的《吴江志》卷二“沿革”找到一段文字记载,很有信息量。
说吴江县境:五代梁太祖开平元年,属苏州。
三年,吴越王钱镠奏割吴县松陵镇,置吴江县,县之建始此。
吴越始命司马福立南、北二城。
唐庄宗同光二年,属中吴军。
宋太祖开宝八年,属平江军,县仍其旧。
徽宗政和二年,属平江府。
高宗建炎二年,车驾次长桥,命张俊以兵八千守吴江。
四年二月,遭金人兵难。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中书右丞相伯颜伐宋至平江,命千户宁玉守长桥。
十八年,属平江路。
成宗元贞二年,以户口计,升为州,秩正五品。
顺帝至正十六年,淮东张士诚据之,筑城五里,属隆平府。
说明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已经有了“平江”之称,从行文上看,平江军是个行政建制,是吴江县管辖者。
在“徽宗政和二年”,即公元1112年,改称平江府了。
到了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改称为平江路。
平江路原来并不是一条路名《吴江志》还收录了莫旦撰《苏州赋》云:“郡县于秦汉,军州于陏唐。
宋元兮平江,我朝兮苏州”,并在“宋元兮平江”之后自注云:“政和三年,升平江府;至元十八年,升平江路。
”显然,《吴江志》在何时改称平江府的时间上,前后不一致,前者称“政和二年”,后者说“政和三年”。
查《乾隆苏州府志》“建置沿革”,可知也作“政和三年”,因此,这个年份应该是正确的,1995年版《苏州市志》的“建置”卷正是采用了此说。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苏州平江路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苏州平江路平江历史街区——满足你所有苏州想象的地方小桥:一公里长的平江路,串起8座古桥和古桥旁的街巷、沿用了千年的桥名、巷名,以及那些弥漫于历史长河中的苏州古城的记忆。
流水:平江河,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设计的阖闾大城中的第四直河。
它它与护城河、胡厢使河、柳枝河、新桥河、悬桥河共同组成了平江历史街区“二纵四横”的河道网络,并连同与之同名的街巷一起,继续演绎着苏州独特的水陆并行双棋盘古城格局的传奇。
人家:平江历史街区,一片占地116.5公顷的绝对保护区,有8千多户原生态居民,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苏州生活形态和传承发展的生活脉络,是苏州这一座城市古往今来的生活映像。
粉墙黛瓦:这里是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从世界文化遗产园林到会馆、义庄,从富贵大户的深宅大院到书香门第的状元旧居,从亭廊庙宇到百姓人家,尽是凝固在建筑中的江南风情。
美女佳人:有人说,苏州美女只有在苏州才是美女,也许正是如此,江南的女子本该行走在烟雨中,融入小桥流水的风景里。
那么,平江历史街区就应该是美女云集的地方了。
或是衣铺绣坊中转出的女店主,或是开着茶楼的美术学院毕业的女老板,或是拍婚纱写真的新娘子,或只是路过却摇曳生姿的背影。
只是因为在这里,所以美不盛收。
雅致生活:在温润的清晨伸一个懒腰,与苏州的百姓一起挤在早点摊前。
之后,走街串巷探寻古往的逸事和名人的足迹,在博物馆、画廊、书吧间流连。
累了,就倚在某个茶室的窗前,一杯清茶或是咖啡,伴着似懂非懂的吴侬软语,享受一次舒缓的白日梦境,梦醒了,就想模像样的听一场评弹或是昆曲,或者坐船徜徉在流淌过千年的河水中。
上岸了,观摩一下岸边绘画者的作品,和苏州老阿姨一起对着拍照的新人们指手画脚一番。
然后,走进心仪的餐馆,走进平江幽静的夜色,走进自己的心情拙政园历史街区——园林与博物馆之旅位于苏州两大古城门娄门和齐门之间,规划范围24.17公顷,北以渔郎桥浜及拙政园路为界,南至狮林巷、东北街河,西以临顿河为界,东至百家巷。
苏州平江路:古典园林的江南水乡风情

苏州平江路:古典园林的江南水乡风情苏州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和水乡风情而闻名于世。
在苏州的许多古城街道中,平江路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街道,也是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风情的绝佳之地。
平江路位于苏州的市中心,全长1.5公里,绵延于苏州最古老的平江坊区域。
这条街道拥有众多古老的民居建筑、精美的园林和传统的商铺,展现了苏州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一进平江路,人们就会被古老的建筑所吸引。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明清时期的三合院式建筑,也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拱桥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重檐石头房,这是苏州地区传统的建筑样式,其外墙使用厚重的花岗岩砌成,耐久耐用。
这些建筑物保留了古朴的外观,展示了古代苏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技术。
沿着平江路散步,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苏州园林,其中最著名的是拙政园和狮子林。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园中之园”,以其优美的园林景观和精致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狮子林则是一座以奇石和迷宫为特色的古典园林,游客可以在其中欣赏到独特的景色和心灵的宁静。
平江路上的商铺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店,如绣花、木雕和剪纸等,游客可以欣赏到真正的苏州传统工艺品和手艺。
此外,平江路上还有很多小吃店和茶楼,供游客品尝正宗的苏州美食和茶文化。
著名的小吃有鱼丸汤、糕点和糖藕,而苏州的茶文化也非常独特,有碧螺春、龙井和苏州牡丹。
平江路每天都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
在节假日和周末,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游客们可以沿着街道漫步,欣赏古建筑、园林和店铺,感受江南水乡的风情和传统文化。
同时,平江路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购物场所,有很多特色小店和精品商店,游客可以购买到独特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除了游览街道上的景点,平江路还有一些特别的活动。
每年的春节期间,这里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观看和参加。
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和活动,如舞狮、杂技和民间艺术表演等,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沿着河岸在水里洗衣服,垂钓的老人悠闲地抽着烟,
还没退出历史舞台的老虎灶、太阳底下的笋干黄豆,鞋
子和热水袋等晒在多杈的竹竿上,这种竹竿有个好听的
名字叫“节节高”……随意走几条巷子,便会有“现世
安稳记事
9
要一束阳光 要粉墙黛瓦 要一徐微风 要一位亲人 够了 可以安逸的过了
静纵静人故页温个的一里、巷趣体 谧深的功事历柔巷典条、大里,验 、逶小成的史的名故巷丽柳随那在 深迤筑名清中涟,,子姬枝处么老 藏的作就香,漪便而都巷巷都在城 不小为后。飘,会单能、、有平区
2020/7/10
老街记事
5
大儒巷
位于临顿路南
段东侧,东起
平江路,西至
临顿路。巷南
原有河,1 9 5
8年填没。此巷
东至城内第四
直河(现称平江
河),跨河建石
桥与平江路相
通,名积庆桥。
往南不远, 跨河建有一座醋坊
巷西连接临顿 桥,桥西即观前街。大儒巷古名“大木
路及城内第三 巷”,又名“大树巷"。清康熙《苏州
直河(现称临顿 府志》云:“大儒巷以明代大儒王敬臣
河)。
居此,故名。"
2020/7/10
老街记事
6
丽姬巷
一路走来,发觉 平江路的巷子都有个 美丽的名字,像是传 芳巷,东花桥巷,西 花桥巷,大柳枝巷, 丁香巷,丽姬巷,让 你有不一样的感觉, 相信每个名字后面应 该有个美丽的故事。
苏州平江路
平江路简介
•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 名为平江河。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 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 水乡特色。
•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 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 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 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 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 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 800年来,平江路完好保存着河路并行的格局,小桥流水、 粉墙黛瓦依然散发着疏朗淡雅的风格。
2020/7/10
老街记事
13
2020/7/10
老街记事
14
2020/7/10
老街记事
15
2020/7/10
老街记事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这就是苏州古街人的生活 阳光下的安逸是古镇的特点
2020/7/10
老街记事
10
2020/7/10
老街记事
11
这片刻引人遐想的时光 有夕阳映照在墙壁 有湖水倒映出夕阳 它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阳光带给我过温暖
湖水带给我过快乐
它们明白我的思想
2020/7/10
老街记事
12
建筑风格
• 在宋元时期,苏州就叫平江。所以,历史上有一种说法, 就是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2500年来,苏州古城城址 未变,格局尚存,堪称中国古代城垣的标本之一。而平江 路更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 称古城缩影。
2020/7/10
老街记事
7
2020/7/10
老街记事
8
生活习俗
•
小巷两侧错落地居住着平常老百姓。一座座粉
墙黛瓦的苏式住宅鳞次栉比,粉墙因为年久而色彩斑驳,
黑白之间有着悠悠岁月的纹理,行于其间不禁使人生出
走入时光隧道的错觉来。曾经每一座老宅背后都有说不
尽的故事,而如今看到的是一幅幅宁静安详的画面:女
• 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碑刻上,就有平 江路街道,平江路因平江河而得名。该路基本延续了唐宋 以来的城坊格局,至今保持活力。现有的苏州城的格局也 是以平江路为中轴线向四周扩散开去。
• 平江路沿河而设,全长1606米,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 东路与东北街相接,古名曰“十泉里”。两侧横街窄巷众 多,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等等。
2020/7/10
老街记事
2
2020/7/10
# 木质的指路牌
指示着历史的方向 浸润着历史 渗透着历史
充斥着文明的历史
老街记事
3
2020/7/10
老街记事
4
古巷里的诗意
露巷归在历散在让是牵悬大惊江穿 的里依这史出沉人念出桥儒喜路街 书弥的里上了睡心叨一巷巷。两走如 卷散例觅不人了底这个等、丁侧巷果 气的子一乏物的泛一生,花香的的喜 。是,安有和那起个动每萼巷小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