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过程研究——兼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联合方式的教学

合集下载

教育中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教育中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教育中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传统上,教育被划分为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领域。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结合能够为教育带来更多的益处。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并探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意义。

一、培养创造力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科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既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又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样的综合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

二、促进情感发展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

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既能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又能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三、拓宽思维方式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方式。

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方式。

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既能培养自己的直觉思维能力,又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的综合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复杂的问题需要有多种角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更准确、更真实的结论。

四、培养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既能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又能培养自己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综合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实验活动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实验活动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实验活动作者:陈梦麟凌一洲任红艳来源:《化学教学》2021年第09期摘要:基于科學探究与艺术创作融合的理念,开发、实施和评价“油层上绽放的彩色液滴”的实验活动。

赏析在油层上扩散爆裂的彩色液滴作品,在实验中寻找证据并做出合理推理以解释美丽现象的成因——马兰戈尼效应;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利用发现的规律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基于现场观察、访谈和学生作品分析的评价表明,学生收获了艺术、科学及其相互融合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学生实验活动;科学探究;艺术创作;融合教学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9-0067-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引言科学用艺术的手法,艺术用科学的眼界,都揭示大千世界表观的多样性与内质的统一性,揭示大千世界诸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与意义。

科学与艺术都具有追求美的动因,共同用美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精神气质与生活品质[1]。

艺术与科学承载着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只有将感性的幻想与理性的论证相结合才能真正出现创造与创新[2]。

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3,4]。

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认知兴趣和培养证据推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5]。

而艺术创作用形象思维和深入的理性思考探索事物,也兼具感性体验和理性教化的双重特征。

教学中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融合能相互促进,让学生在思维活跃、判断敏锐的学习状态下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素养,激发探索未知、完善自我、创新创造的意识[6]。

2活动开发2.1活动设计思路本活动以马兰戈尼爆裂实验作为载体。

马兰戈尼爆裂涉及酒精性质、表面张力、挥发速率等一系列科学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艺术与科学整合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艺术与科学整合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艺术与科学整合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初中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而现代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艺术与科学看似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强调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而科学则注重逻辑思维、实证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艺术与科学整合在一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体验,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首先,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只注重绘画技巧的学习,缺乏对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

而通过将艺术与科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如色彩学、透视学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绘画时,学生可以运用光学原理来理解色彩的构成和变化规律,进而在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艺术强调创造力的培养,而科学则注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设计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艺术与科学的整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而科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创作和欣赏中感受到艺术和科学的美妙,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绘画时,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同文化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这样的学习经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然而,艺术与科学的整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幼儿园跨界探索: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案例

幼儿园跨界探索: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案例

幼儿园跨界探索: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案例幼儿园跨界探索: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而忽视了孩子的艺术修养和科学素养。

然而,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主题,以展现艺术和科学融合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孩子迈入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对世界的初步认知阶段。

在这一阶段,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实验精神和逻辑思维。

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更全面、多元地进行认知,有利于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

二、融合案例在某某幼儿园,他们引入了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这个幼儿园,老师们不仅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课,还组织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在学习如何种植植物的课程中,老师们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绘画等方式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小小的实验室里进行着有关植物的生活实验,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加深了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幼儿园教育中,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艺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孩子在乐趣中学习,更好地全面发展。

四、总结回顾幼儿园跨界探索: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案例,不仅在学科教育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通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认知和智力的全面提升。

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有助于培养更加全面、有创造力的下一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幼儿园跨界探索的背景介绍开始,分析了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融合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陈德云 刘克文 王梅 万秀兰 许海霞 董泽芳 孙龙建 汪国新 吴易雄 吴振利 李晓华 谢登斌 赵晓军 黄斌 石连海 莫明峰 杨卫东 阮成武 于光辉 鲍传友 宋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
BBA140048 BBA140049 BBA140050 BCA140051 BCA140052 BCA140053 BCA140054 BCA140055 BJA140056 BJA140057 BJA140058 BJA140059 BJA140060 BJA140061 BJA140062 BJA140063 BLA140064 BLA140065 BLA140066 BLA140067 BLA140068 BLA140069 BLA140070 BEA140071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初中学生品行问题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与干预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个体心理危机的预警、监测及干预策略和 体系研究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理解视域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发展性评估理念的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在线 测评系统设计与应用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及其实施 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产教融合下卓越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型农民学院”的创新机制实践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作用机 理及改善措施 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教育转型机制研究 高等院校转型实践中的章程变革研究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对青少年审美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 小学生音乐素质标准的研制和评价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与实证研究 中学营养教育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明治时代的学校体育与日本崛起(1986-1912) 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 实践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纪林芹 刘衍玲 曾红 祝智庭 陈明选 林莉兰 汪基德 罗刚 陈增红 刘克勤 陈松兰 李中建 古翠凤 王海莹 匡瑛 唐以志 程征 刘咏莲 张细谦 谭思洁 柴巍中 刘春燕 李映红 唐克军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将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将教学视为一门艺术。

它注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创意,并致力于培养教师的直觉能力和教学表现力。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教学科学则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科学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供教学指导。

它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过程。

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的个性和表达方式,注重教师的创新和变通能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学科学更加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提供科学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然而,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关系。

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可以相互借鉴和促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又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教学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教学艺术的实践,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结合。

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应该不断深化对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寻求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挖掘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潜力,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只有在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为以下段落: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在当今社会,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教育领域。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线。

一、理论探讨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培养综合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培养自信和沟通能力。

同时,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创新思维。

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相辅相成,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

二、实践案例探究1. 某中学举办文化艺术节某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举办了一次文化艺术节。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各种艺术类的比赛和展览。

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比如在绘画作品中可以展示历史知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在艺术中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并且学会了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某小学开展艺术与科学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某小学开展了艺术与科学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学习科学的同时也进行艺术创作。

比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后,学生们可以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他们对动物的理解和想象。

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3. 某高中美术与数学融合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某高中推出了美术与数学融合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进行美术创作。

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后,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各种几何形状。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们不仅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科学与艺术结合活动计划

学生科学与艺术结合活动计划

学生科学与艺术结合活动计划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变得愈发重要。

科学与艺术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它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计划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打造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二、活动一:科学手工制作让学生通过手工艺制作一些用于科学实验和展示的工具,如太阳系模型、简易电路、水火箭等。

通过亲手制作,学生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对科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活动二:科学文艺创作鼓励学生运用科学原理创作文艺作品,如科学幻想小说、科学舞蹈、科学主题绘画等。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他们将科学融入到艺术中,形成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四、活动三:科学实践展示邀请学生进行一系列科学实践展示,如植物种植、自然观察、生物标本制作等。

这样的展示既能够增加学生对科学实践的了解,又能够将艺术的手法运用到展示过程中,呈现出独特而精彩的视觉效果。

五、活动四:科学与音乐结合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科学原理制作简单的乐器,如水晶琴、竹子笛子等。

通过制作乐器,学生既可以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又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六、活动五:科学展览交流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展览,互相交流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

除了展示科学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艺术元素来设计展览板,使整个展览更加生动有趣。

七、活动六:科学写实绘画在美术课上,鼓励学生通过写实绘画的方式表现科学实验和科学现象。

这样的绘画既能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又能够让他们对科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八、活动七:科学剧场表演学生通过编写科学剧本,表演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故事。

表演中不仅需要展示科学实验的过程,还需要运用艺术元素来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学到科学知识。

九、活动八:科学摄影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摄影来记录科学实验和自然景观,通过镜头展现出科学的美感和奇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科 学解 决不 了 的问题 要让 位于 哲学 ( 术和 宗教 是哲 艺
直 觉思维 学 的不同形 式 ) ,理 性分析 认 识 不了 的东西 要让 位 于
分析 思维 一




审 美直 觉 。【 2 】 军 是从东 西 方思 维方 式 的比较 上道 王德 那与之 相 匹配 的教 学形 式 是什么 呢? 是科 学教 育
凭着 自己 的理性 一 点 一 点 、一 部 分 一部 分 地认 识 自
还 需要运 用分析 的逻 辑式 的理 性思 维 来验证 , 整个 然 , 使 人在 认识 掌 握 自然 规 律 的基 础 上 , 得 所 需要 的 获
解 决 问题 的过程 完全 起来 。 物 质财 富和 精神 上 的 自由 。……在 科学 昌明 的今 天 , 那么 。 分析 思维 与直 觉思 维联 合 的方式 来解 决 问 我们 要相 信 科 学 的真理 性 、 神奇 性 , 主动 地 去 发 展科 题 的思维 过程 是怎样 的呢 ? 从分析 思维 到直觉 思维 学 , 又要认 识 到 科学 不 是 万能 的 , 是 但 科学 只具 有相 对 的真理 性 。… …西方 理性 的盲 点 是东方 直 觉 的亮 点 。 的过 程 。其 图示 :
科学教 育 的教学 重在培 养 学生 的分 析思 维 、 辑 但 分析 “ 逻 获得— — 转换— —评 价 ” 一学 习过程 , 这 不难 创 造思维 。两大科 目的整 合 , 实际 上是 分析 思维 与直
觉 思维 的联 合 。
那 与 之相 匹 配 的科 学 教 育与 艺 术教 育 整合 的教 解决 问题 的发现 法学 习 的过程 ;转 换 ” “ ,实 际是把 学 学过 程 是什 么 呢? 明了—— 迁 移— — 表现 统一 的过 生头 脑 中理 解 的 理性 的精 确 的知 识迁 转 到 别 的事 情 是
引 言
逻辑 推理 , 发现 问题 、 分析 问题 、 决 问题 , 出答 案 , 解 得
获得 对这 一 问题 的事物 规律 的 正确理 解 , 时的思 维 这
教 育教 学 研 究 的根 本 问题 之 一就 是 如 何使 学 生 是聚 合思 维 , 是寻找 正确 答 案 的思 维 ; 点 代 表 问题 黑 事 原 基 获得 正确 的思维 方式 , 以及 与 之相 匹配 的教 学过程 的 的正 确 答 案 , 物 发 展规 律 , 理 性 知识 , 本 概 念 探索 。 等 : 生在 获 得 对这 一 问 题 的正 确 答案 、 学 原理 性 知 识 正 确理解 后 , 运用 这一 基本概 念 、 原理 . 发生相 类 的理 何 谓 正确 的思维方 式? 是分析 思维 与直觉 思维 就 想 , 移 , 解 决 和 此 问题 有 关 的 “ ” 问题 , 个 迁 来 别 的 这 联合 的方式 来解 决 问题 的思 维过程 。
布鲁 纳认 为 .过 去 的教 学重视 学 生分析 思 维 、 逻 “ ” 别 的问题 是 人 的 问题 , 神 、 感 问题 , 且 , 解 精 情 而 在
辑思 维 的培 养 ,强调 通过 一步 步 的推理 来得 出结 论 , 决 这类情 感 问题 时 。学生 的思 维是 审美 直觉 的思 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虽然布 鲁纳认 为这 种方 式 也适合 于 文科 类学 科学 习 , 发现 这 个过程 是科 学学 科学 习 的过程 , 非 文科 的学 而
习过 程 。 获得 ” 实 际是让 学 习获得 新知识 , “ , 明了和 理 解知 识 , 这一 阶 段 包括 发 现 问题 、 出假 设 、 法 、 在 提 方

上 图所示 。 学生 完整 地解 决 问题及 学 习的 思维 过 出正确 的思 维方 式是从 分析 思维 到直 觉思维 的 。
程 是从分 析思 维到 直觉 思维 。在 分析 思维 阶段 , 生 学
41 —
维普资讯
教 学 探 讨
与艺 术教 育整合 的教 学形式 。 思 维 ,而艺 术教 育的教 学重在 培 养学 生 的直 觉思 维 、
学说” 试 图阐明 学生的 正确 的思维 方式 , . 并论 述分析 思 维与直 觉思 维联 合 方式 来教 学的教 学过程 。 关键 词 : 学教 育 ; 科 艺术教 育 ; 整合 ; 学过 程 ; 析思 维 ; 觉思 维 教 分 直
凭 直觉或 经验 假设 问题 及解 决 的途径 。 然后 一步 步 的
一 现 当 用分 析方 法 进 行验 核 ; 同时 , 它们 看 作 这 种验 核 思 维 方式 的现 代转 换 》 文 中认 为 : 代 思 维方 式 应 把 的有价 值 的假设 。”】 直觉 的 、 【 l 这种 眺跃 式 的创 造 思维 是从逻辑 分析 到直 觉顿悟 。 他说 : 从逻辑 分析 人手 , 人 往 往能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答案 ,但 为什 么是这 一 答案 ,
但他认 为这 是不 完整 的思维方 式 。 他说 :一 个人 往往 这 时 的思 维是 发散 思维 , “ 是每 个学生 所 呈现 出不 同答 也是创造 思维 。 这是 完整 的 , 或说 是 比较 正 通过 直觉 思维对 一 些 问题 获得 解决 , 这些 问题 如果 案 的思维 。 而
借助 分析思 维将 无法 解决 , 者充 其量 也只 能慢慢 解 确 的思维 方式 。 或 王德 军 在《 逻辑 分析 到 直 觉顿悟— — 中 国传统 从 决 。这种 解决 , 一旦 用直 觉方 法获得 , 可能 的话 , 就应
维普资讯
当代 教 育 科学
20 06年第 1 期 8
教 学探 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过程研究
兼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联合方式的教学
● 黄 海 涛

要 : 分析 国外 相 关教 学过 程研 究成 果的基 础上 , 在 参照布 鲁纳 的“ 析 思维与 直 觉思维 关 系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