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docx
防火门设置规范要求

防火门设置规范要求防火门是指能够抵御火灾蔓延、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特殊门类。
在建筑物中,为了满足防火安全要求,防火门的设置规范要求如下:1.用途要求:防火门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对重要部位和人员疏散通道的防火隔离,包括楼梯间、电梯间、走廊、通道等位置。
2.防火等级:防火门的防火等级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根据建筑物类型和功能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防火门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最低要求。
3.材料要求:防火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抵抗火焰及高温的侵蚀。
常见的防火门材料有钢板、木板、玻璃等,这些材料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4.门扇结构:防火门门扇应具有足够的厚度和重量,以确保其能够抵御火焰和烟气的侵入。
门扇应采用夹层结构,内层为防火材料,外层为装饰面板。
5.门框结构:防火门框应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固定门扇并防止火焰的蔓延。
门框与墙体之间应采用防火嵌填物,以提高防火隔离效果。
6.密封要求:防火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隔离火焰、烟气和热量的传递。
门扇与门框之间应设有防火密封条,门底部也应设有防火门槛,以确保密封效果。
7.门锁装置:防火门的门锁应采用防火型,具有耐高温、难以破坏的特点。
门锁的开闭方式应方便灵活,能够迅速疏散人员的需要。
8.门窗配置:防火门上不应设置窗户,以避免火焰通过窗户进入。
如果必须设置窗户,窗户的玻璃应采用防火玻璃,并在窗框周围配备防火密封条。
9.标识要求:防火门应在门扇上标示明确的标识,包括防火等级、生产厂家、承重能力等信息,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判断。
总之,防火门的设置规范要求非常重要,对于建筑物的火灾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制作和安装,才能保障人员的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防火系统。
封闭楼梯间防火门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防火门设置要求1. 防火门的重要性说到防火门,那可是建筑里的“守护神”!想象一下,如果突然发生火灾,防火门就像是你和熊熊火焰之间的“安全网”。
你肯定不希望在一场火灾中成为被困者,或者有一天发现自己正在和火焰“打擂台”。
防火门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火焰和浓烟在楼梯间蔓延,确保你能够安全地撤离。
它们像是那种特别牛的“保镖”,不管火怎么烧,它们都会稳如泰山地守护你。
特别是封闭楼梯间里的防火门,更是建筑安全的“护卫队”。
1.1 防火门的设置规范你问防火门的设置有啥讲究?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首先,防火门得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这可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防护措施。
防火门的耐火极限,通常要达到1小时或者1.5小时,这样的门才能真正给你提供“抗火”的保障。
至于门框,它的密封性也不能马虎,得确保它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和烟雾隔绝在门外。
总之,这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把控,就像你给自己选了一件完美的防火外衣。
1.2 防火门的开启方式防火门还得注意开启方式,这可不是普通门那样随便推拉。
正常情况下,防火门要安装自动闭门器,这样火灾发生时,它才不会随随便便“开溜”。
还有,防火门一般要求向外开启,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不会被门挡住。
要是你碰上那些“弹簧门”,可就别想着推开了,得费点劲儿。
总之,防火门的开启方式得确保你能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地离开危险区域。
2. 防火门的日常维护你以为防火门装上了就万事大吉?那可不一定!防火门可不是挂上就完事了,它需要日常维护。
比如,门框和门扇之间的缝隙不能太大,不然那可是会影响防火效果的。
如果发现门的密封条有损坏,赶紧换新,这可是一点也不能拖的。
还得定期检查门的开启和关闭是否正常,保证它在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
要是你觉得这些维护工作繁琐,那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定期检查才是最好的“保险”。
2.1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说到问题,防火门常见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有时候门会变得难以关闭,这可能是因为门框或者门扇变形了。
总结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要点

一、封闭楼梯间
根据《建规》和《高规》的要求,下列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 、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6、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7、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8、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民用住宅除外)。 9、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楼梯 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 采光和自然通风。 10、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11、高层建筑的裙房。 12、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二、防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 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 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6平方米。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防烟楼梯间前室内禁止采用可燃或易燃性材料装修,不准摆放任何 家具物品。
五、消防电梯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十层及 以上的塔式住宅、十二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置消防电梯。 2、消防电梯在底部楼层应开通,能到达各层。 3、采用《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 高层建筑,当上层设有消防电梯时,消防电梯应同时到达吊层各 层。 4、消防电梯应设置电梯前室。采用《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高层建筑,上层客梯在吊层应按消防 电梯的要求设置。 5、消防电梯和楼梯间的合用前室不应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门。 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应满足要求。 6、消防电梯在首层应能直通室外,或通过门厅、长度小于30米 的通道到达室外。 7、消防电梯井、机房与非消防电梯井、机房应作防火分隔,隔 墙上开门必须为甲级。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分析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分析发布时间:2021-08-16T09:36:23.35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5期作者:谢志勇[导读] 因此需要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进行统一标准规范。
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柯城区大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大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内防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项目,只有防火设计达标的建筑才能够投入使用,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是用来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在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的防火门的设置尤为重要,作为整个建筑中的主要疏散通道和安全区域需要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进行分析,以提升整个建筑的安全系数,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火门设置引言:在大型建筑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消防设施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需要按照规范设置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设置安全系数有多大,在发生火灾过程中,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防火门的关闭状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进行统一标准规范。
一、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作用及重要性当发生火灾后,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用来进行人员疏散并保证火灾烟气尽可能少的对人民生命造成威胁,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不仅可以进行生命防护和疏散也可以由于消防人员火灾救援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安全区域,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可以在火灾中有效迅速的实现人群疏散和防烟防火,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要求及规范我国有制定的法律条例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进行设置要求,通过建筑构件实现区域分割,防止热浪烟气进入楼梯间,并对楼梯间的耐火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构件耐火极限要求为不燃烧体三小时,二级楼梯间为两个半小时,而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选择双向弹簧门,针对高层建筑物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建筑地区需要的门需要保证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火门等级需要为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包括墙体、疏散标志、照明灯和防火门,这些构件形成的区域要保证无论任何一种构件发生故障不影响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使用性能。
楼梯防火门规范

楼梯防火门规范篇一:防火门设置要求(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1.2h)1、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时具备自行关闭功能)。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用耐火极限≥2.0h(2.5h)的隔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在首层时宜直通室外;在其他层时应直通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隔开的隔墙耐火极限2.0h,楼板为1.5h。
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m的房间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在所设防火间隔、避难走道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7、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可布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二层,并采用耐火极限≥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储油间应用防火墙隔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具自行关闭功能)。
8、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变、配电所,应采用耐火隔墙、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7、燃油、燃气锅炉房、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间,当其容量值许可设在建筑物内时,与建筑物其他部位之间隔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内;(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品或通向汽车库;(3)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4)变压器室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编者注:对于“防火门”的级别,《技术措施》电气篇规定为: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及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设计要求 (1)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设置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这些是规范上的定义,具体区分的话,防烟楼梯间在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封闭楼梯间是封闭的,而防烟楼梯间是火灾逃生时的通道,是开放的。
一般都是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顾名思义就是防烟和热气用的疏散楼梯间。
具体讲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在:高规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 旅馆;3 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 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建筑防火(敞开、封闭、防烟、室外楼梯间、避难层、避难走道、隔间、下沉式设置要求)

①设备间、管道井的门不应直接开启避难区
②确需直接开启时,与避难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和疏散门之外的开口(避难层可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气体管道)
(6)除避难间外,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7)避难层应设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4)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使用面积≥6㎡
(5)楼梯间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前室使用面积≥12㎡,且短边≥2.4m(三合一前室)
7、各类前室面积总结
楼梯间类型
建筑类型
使用面积要求
防烟பைடு நூலகம்梯间前室
住宅建筑
≥4.5㎡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
≥6㎡
消防电梯前室
所有类型建筑
1、疏散楼梯间共性设置要求:
(1)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不应小于1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严禁穿过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要设置时,采用金属管道和切断气源的阀门。
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结构耐火1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采用防火玻璃时,其隔热性和完整性不低于1h,当采用耐火完整性1h的非隔热玻璃,应设自动喷水进行保护。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耐火1h实体墙。
步行街为多个楼层时,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挑出宽度不小于1.2m,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上部各层楼板的开口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均匀布置;
封闭与防烟楼梯间

五、消防电梯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十层及 以上的塔式住宅、十二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置消防电梯。 2、消防电梯在底部楼层应开通,能到达各层。 3、采用《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 高层建筑,当上层设有消防电梯时,消防电梯应同时到达吊层各 层。 4、消防电梯应设置电梯前室。采用《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高层建筑,上层客梯在吊层应按消防 电梯的要求设置。 5、消防电梯和楼梯间的合用前室不应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门。 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应满足要求。 6、消防电梯在首层应能直通室外,或通过门厅、长度小于30米 的通道到达室外。 7、消防电梯井、机房与非消防电梯井、机房应作防火分隔,隔 墙上开门必须为甲级。
三、容易出现和需注意的问题
1、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 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的房间门窗。 2、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家具、广告牌和堆积杂物等。 3、燃气管道如必须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保护措 施:金属套管、过墙封堵等。 4、一些大的旅馆、宾馆最下面的几层楼梯间不符合安全疏散楼梯的规 定,没有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但这几层大都是旅馆、宾馆 的公共场所或共享空间、中庭等,是安全疏散的最重要部位,是整个 建筑人员疏散的必经之地。《建规》规定:公共建筑门厅的主楼梯, 如不计入总疏散宽度可不设楼梯间,否则均应执行规范规定。
二、高层建筑建筑分类(对高规3.0.1条补充说明) 1、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医院和高级旅馆应直接划分为一 类高层建筑。 2、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高层商住楼和综合楼应 注意超过24米部分的塔楼各层的建筑面积,如超过1500或1000 平方米时,应划分为一类高层建筑。 3、当建筑裙房之上有多栋塔楼,且塔楼高度、层数、功能不 同时,塔楼部分可分别定性,裙房应按最高类别的建筑裙房设 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安全疏散是建筑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烟气未到达危害人员生命安全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动。
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使人员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消防人员灭火救援提供条件。
火灾中的安全区域是指建筑室外、建筑中的避难层、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而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是建筑中最主要的安全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商场等功能复杂的大体量建筑不断增多。
在消防审核、验收的过程中,凡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也都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但发生火灾时,这些理论上安全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安全值究竟有多大?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能保持常闭状态?因此,对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中防火门的设置有必要进行探讨。
二、规范依据
所谓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8条)〕。
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为不燃烧体3.00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为不燃烧体2.50小时。
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双向弹簧门,但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工业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等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1条: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