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照明术语及解释

合集下载

常用照明术语和单位

常用照明术语和单位

常用照明术语和单位在进行照明设计时,有许多种照明指标,从而使照明设计走上了量化的轨道。

特别是使用计算机以后,照明设计更为细致,这也就是要求更为科学地使用照明术语、照明物理量及计量单位。

1.1常用照明术语1.1.1视觉1)明视觉在亮度超过10cd/㎡的环境里,视觉完全有锥状感受细胞起作用,最大的视觉响应在光谱蓝绿区间中的555nm处。

此时的视觉称为明视觉。

明视觉能够辨认很小的细节,并且有颜色感觉。

2)暗视觉当环境亮度低于10‐2cd/㎡时,属于暗视觉的范围。

此时,主要由视网膜的杆状细胞起作用。

暗视觉只有明暗感觉而无颜色感觉。

眼睛适应暗视觉需要3min的时间。

3)中介视觉当景物亮度增加到10‐2cd/㎡时,除明亮度增加外,还可以发现三个效应:A. 察觉物体中心凹的部分与察觉边缘一样容易;B. 开始感觉到颜色;C. 不同颜色的相对明亮度发生变化,尤其是红色比兰色更强。

此时,视网膜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共同起作用。

4)阈限可见度:似见非见细节或目标时的可见度称为阈限可见度。

5)亮度对比C视野中目标亮度和背景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即C=|Lt-Lb|/Lb式中Lt----目标亮度(cd/㎡)Lb----背景亮度(cd/㎡)6)阈值对比ˉC在阈值可见度时的亮度对比值。

7)对比:对视野中同时或连续看到的两个部分外观上的差别的评定成为对比。

对比可分为亮度对比、明度对比和颜色对比。

如不特别强调,通常指亮度对比。

8)明度对比:对视野中的目标和背景的主观亮度差别的评定称为亮度对比。

对于彩色物体则指对明度差别的评定。

9)可见度:人眼辨认物体存在或形状的难易程度称为可见度。

在室内应用时,以标准观察条件下恰可感知的标准视标的对比或大小定义。

在室外应用时,以人眼恰可看到标准目标的距离定义。

10)可见度水平:作业的可见度水平(VL)是作业亮度对比C 和通过薄膜刚好能看清阈值对比ˉC之比:VL=C/ˉC可见度水平是以观察者的阈限对比为单位来度量的。

有关照明名词术语

有关照明名词术语

有关照明名词术语1、显色指数(Ra)衡量光源显现被照物体真实颜色能力的参数.显示指数越高(0-100)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越接近自然原色.2、光效(η)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效率,即光源消耗每一瓦电能所发出的光,数值越高表示光源效率越高.从经济方面考虑,光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单位:流明(瓦/Lm/W).即光效η=光通量(Lm)/耗电量(W)。

3、光通量(φ)光源发射并被人的眼睛接收的能量之总和.光通量单位:流明(Lm)。

4、照度(E)单位被照面接受到的光通量。

如果1平方米被照面接受到的光通量为1流明(Lm),则该被照面上的照度为1勒克司(Lx)。

照度E=被照面的光通量(Lm)/被照面面积(㎡)。

5、光强光源在某一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单位:坎德拉(cd)6、亮度光源在某一方向的亮度是光源在同一方向的强度与发光面在该方向上投影表面积之比,单位:坎德拉/米(cd/㎡)。

7、色温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越多,而红色的成分越少。

单位:开尔文(K)。

例如:白炽灯的色温是2700K左右,称为暖色,用RD表示。

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是6400K左右,称为冷色,用RR表示。

8、眩光当人眼直接感受的亮度超过接受的能力时便产生不舒适、辩别能力下降等不良反映,眩光是一种光污染,选择光源、灯具不当或光源与灯具配合不当时,往往产生眩光。

9、功率因数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加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低,无功损耗大,破坏电网的平衡度,而且电流中的谐波含量高,对电网产生污染。

10、平均寿命50%损坏时的时间。

11、电磁干扰气体放电灯镇流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通过辐射、传导等方式对周围电器产生干扰。

12、光衰光源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延,其光通量逐渐减少的现象称为光衰。

照明常用术语(中英文)

照明常用术语(中英文)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通量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里向周围空间辐射的,能引起视觉反应能量,即可见光的能量。

它描述的是光源的有效辐射值,单位是1m(流明)。

同样功率的灯具的光通量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光效不同的缘故。

比如:普通照明灯泡只有10 1m/瓦,而金属卤素灯可以达到80 1m/瓦。

照度illuminance照度是指在一个面上的光通密度,它是射入单位面积内的光通量,单位是Lx。

照度的定义和测量比较复杂,象平均柱面照度、等效球照度、标量照度等,它们的测量条件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在建筑和装饰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灯光系统中偶尔也涉及到照度概念。

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国际单位是candela(坎德拉)简写cd。

Lcd是指光源在指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照明方式和种类例如:1. 一般照明general lighting2. 局部照明local lighting等详细分类见《建筑照明术语标准》电光源及其附件例如:1. 白炽灯incandescent lamp2. 卤钨灯tungsten halogen lamp等详细分类见《建筑照明术语标准》灯具及其附件例如:1. 直接型灯具direct luminaire2. 漫射型灯具diffused luminaire等详细分类见《建筑照明术语标准》采光技术例如:1. 阳光;直射日光sunlight2. 天空(漫射)光skylight等详细分类见《建筑照明术语标准》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照明测量例如:1. 反射reflection2. 透射transmisson3. 漫射diffusion等详细分类见《建筑照明术语标准》。

灯具照明专业术语

灯具照明专业术语

以下是灯具照明专业术语:
1.光通量(φ):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辐射出的总光能。

2.光强(I):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光通
量。

3.照度(E):发光体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4.亮度(L):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单位面积内的光通
量。

5.光效:电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光的能力,已发出的光通量除以耗
电量来表示。

6.平均寿命:指一批灯至50%的数量损坏时的小时数。

7.经济寿命:在同时考虑灯泡的损坏以及光束输出衰减的状况
下,其综合光束输出减至特定的小时数。

8.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
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单位:K。

9.色表:是指人眼直接观察光源时所看到的颜色。

10.眩光: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则可以
造成视觉不舒适称为眩光,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

11.光衰:就是光的传输讯号减弱,光对特定面的照度的衰减。

超详细的照明术语大全!

超详细的照明术语大全!

超详细的照明术语大全!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光源寿命(lamp life)光源寿命,又称光源寿期。

电光源的寿命通常用有效寿命和平均寿命两个指标来表示。

01,有效寿命:指灯开始点燃到灯的光通量衰减到额定光通量的某一百分比时所经历的点灯时数。

一般这一百分比规定在70%~80%之间。

02,平均寿命:指一组试验样灯,从点燃到其中的50%的灯失效时,所经历的点灯时数。

寿命是评价电光源可靠性和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寿命长表明它的服务时间长,耐用度高,节电大。

光效(Efficacy)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瓦)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光效。

单位是:流明/瓦(lm/w).流明即是光通量(Lumens)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亮总和称为光源的光通量。

符号:Φ,单位流明 Lm.例如:一只40W的普通白织灯的光通量为350---470lm,而一只40W的普通直管形荧光灯的光通量为2800lm左右,为白织灯的6--8倍。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

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

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 273.15)。

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摄氏度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

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

照明常用术语

照明常用术语

照明常⽤术语照明常⽤术语1、光光是⼀种电磁波。

可见光:由光源发出的辐射能中的⼀部分,即能产⽣视觉的辐射能.常被称作为“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从380nm----780nm紫外线的波长:从100nm---380nm,⾁眼看不见。

红外线的波长:从780nm---1mm,⾁眼看不见。

2、⾊温以绝对温度K来表⽰。

是将⼀标准⿊体加热,温度升⾼⾄某⼀程度时,颜⾊开始由红—浅红-橙黄-⽩-蓝⽩-蓝,逐渐变化,利⽤这种光⾊变化的特性,某光源的光⾊与⿊体在某⼀温度下呈现的光⾊相同时,我们将⿊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的相关⾊温。

3、显⾊指数(Ra)衡量光源显现被照物体真实颜⾊的能⼒参数。

显⾊指数(0-100)越⾼的光源对颜⾊的再现越接近⾃然原⾊。

3.1、⾊温与感觉⾊温光⾊⽓氛效果光源⼤于6500K 清凉(带蓝的⽩)清冷的感觉荧光灯、⽔银灯3300-6500K中间(接近⾃然光)⽆明显⼼理效果荧光灯、⾦卤灯⼩于3300K 温暖(带桔黄的⽩)温暖的感觉⽩炽灯、卤素灯杯3.2、⼈体⽣物钟与光⾊温3.3、显⾊性的效果与⽤途Ra感觉⽤途>90极好对⾊彩鉴别要求极⾼的场所,如印刷、印染品检验等80-90很好彩⾊电视转播、陈列的展品照明65-80较好室内照明50-65中等室外照明<50较差对⾊彩要求不⾼的场所,如停车场、货场等4、光通量(流明Lm)表⽰发光体发光的多少,流明是光通量的单位。

(发光愈多流明数愈⼤)5、光效6、平均寿命也称额定寿命,它是指⼀批灯点亮⾄⼀半数量损坏不亮的⼩时数。

7、光强单位⽴体⾓内的光通量单位: cd8、照度照度是⽤来说明被照⾯(⼯作⾯)上被照射的程度,通常⽤其单位⾯积内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单位为勒克斯(lx)或流明每平⽅⽶(lm/m2)。

9、亮度亮度是⽤来表⽰物体表⾯发光(或反光)强弱的物理量,被视物体发光⾯在视线⽅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在垂直于该⽅向上的投影⾯积的⽐值,称为发光⾯的表⾯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cd/m2)。

照明的基本术语

照明的基本术语

照明的基本术语1. 什么是光通量啊?就好比你家里的灯有多亮,能照亮多大的地方,这就是光通量在起作用啦!比如一个很亮的灯泡,它的光通量就比较大哟。

2. 显色指数知道不?这可重要啦!想想看,同样一个红苹果,在不同灯光下颜色可能都不一样呢。

就像在商场的灯光下和在阳光下看到的颜色有差别,这就是显色指数在搞鬼呢!3. 色温呢,就像是灯光的“脾气”!冷光让人感觉清爽,暖光就感觉很温馨。

晚上开个暖光的台灯,哇,那氛围,超赞的!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样温暖。

4. 亮度,这很直观吧!亮堂堂的和暗暗的,差别可大了。

好比白天和黑夜,那亮度完全不一样呀。

5. 光束角呢,就像是灯光照出去的那个“范围圈”。

聚光灯的光束角小,能照得很集中;而那种散光灯的光束角就大啦。

就好像手电筒的光和路灯的光的区别。

6. 照度,就是某个地方被光照的程度啦!站在灯下和离灯远一点,照度可不同哦。

就像在太阳下和在树荫里的感觉。

7. 频闪,这可不能忽视呀!要是灯光频闪严重,眼睛会很累的呢。

就像一直有人在你眼前晃来晃去,能舒服吗?8. 炫光,哎呀,就是那种刺眼的感觉。

比如开车时对面来个车开着很刺眼的灯,那就是炫光啦。

9. 光效,简单说就是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

高效的光效,能让灯光更亮还更省电呢。

就像一个很会干活的人,又快又好。

10. 配光曲线,这可是专业术语呢!它能告诉你灯光是怎么分布的。

就像地图告诉你哪里有山哪里有水一样。

我觉得啊,这些照明的基本术语真的很重要,了解了它们,才能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灯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美好呀!。

照明术语及单位介绍

照明术语及单位介绍

照明术语及单位介绍勒克斯是照度单位照度是反映光照强度的一种单位,其物理意义是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照度的单位是每平方米的流明(Lm)数,也叫做勒克斯(Lux),即:确1Lux=1Lm/m2 关系:1lux=1lm/平方米=1cd×sr/平方米光通量(luminous flux ) 单位:流明(lm)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总和称为光源的光通量。

光强(luminous intensity )单位:坎德拉(cd)光源在某一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简称光强。

照度(illuminance) 单位:勒克斯(lx)照度是光源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亮度(luminance)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尼特(nt)是旧的亮度单位名称,现已废除不用。

光源在某一方向的亮度是光源在同一方向的光强与发光面在该方向上投影表面积之比。

光效(luminous efficacy of light source)单位:流明/瓦(lm/W)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瓦)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光效。

在cd/m2(烛光/平方米)、勒克斯(LUX)和fL(foot-Lamberts英尺朗伯)之间如何进行转换?答:(1)当光源照射在一个物体上时,我们可以测出哪是光源发射的(Lumvnance―亮度)或哪是物体反射的(Illuminance―照度)。

(2)照度取决于物体的反射特性。

它非常类似于照片,它测量的仅仅是反射光。

它通用的单位是勒克斯。

(3)然而,EL灯是一个光源:它应当用亮度单位来表示,也就是fL(英尺朗伯)或cd/m2,也称为“nits”。

有些工程师更倾向于用fL,而国际标准组织常用nits。

nits与fL转换的公式为:1 nits×0.2919=1 fL;和1 fL×3.426=1 nits[注;这些因数由pi(π)和m2/ft2(0.0929)导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照明----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器产品,最终达到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于环境和改善人们身心健康并体现现代化文明的照明系统。

节能灯----指消耗较少的电能而达到较高的光照效果的照明产品,如荧光灯、环型灯、直管型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等。

光通维特率----灯在规定的条件下燃点,灯在寿命期间内一特定时间的光通量与该灯的初始光通量之比,以百分数来表示。

国标要求:2000h不小于78%。

国外先进水平:2000h不小于90%。

美国能源之星:40%额定寿命时不小于80%。

国内水平:注重质量的企业,并采用保护膜工艺,基本都能达到国标。

我司水平:根据规格的不同有一些差别,2U/12mm管径/9W、11W节能灯2000h达到87%功率因数----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为视在功率,而有功功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功率因数是灯管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功率因数低,则电流中的谐波含量越高,对电网产生污染,破坏电网的平衡度,无功损耗增加显色指数----衡量光源显现实照物体真实颜色能力的参数。

显色指数(0-100)高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越接近自然原色。

显色指数低导致颜色失真。

以下是常用灯种的显色指数:白炽灯:>95 管型荧光灯:65-80三基色稀土荧光灯:80左右高压钠灯:25-60金卤灯:70-90色温----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则越多,而红色的成分则越少。

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为2700K左右,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则是6400K 左右。

单位:开尔文(K)。

白炽灯的色温一般在2700K左右、日光灯的色温在2700-6400K 左右、钠灯的色温在2000K左右光效----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效率,即光源消耗每一瓦电能所发出的光,数值越高表示光源的效率越高。

从经济(能效)方面考虑,光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单位:流明/瓦(lm/w)。

白炽灯:8-14lm/W 单端荧光灯:55-80 lm/W高压钠灯:80-140 lm/W 自镇流荧光灯:50-70 lm/W金卤灯:60-90 lm/W 卤钨灯:15-20 lm/W照度----单位被照面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

如果每平方米被照面上接收到的光通量为1(lm),则照度为1(lx)。

单位:勒克斯(lx)。

1勒克斯(lx)相当于每平方米被照面上光通量为1流明(lm)时的照度。

夏季阳光强烈的中午地面照度约5000 lx,冬天晴天时地面照度约2000 lx,晴朗的月夜地面照度约0.2 lx。

光通量----光源发射并被人的眼睛接收的能量之和即为光通量。

单位:流明(lm),符号Φ,。

一般情况下,同类型的灯的功率越高,光通量也越大。

平均寿命----是指灯的光通维持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并能继续燃点至50%的灯达到单只灯寿命时的累计时间(即50%的灯失效时的寿命)。

光强----一般来讲,光线都是向不同方向发射的,并且强度各异。

光源在某一特定方向角内发射的光通量就叫做光强。

单位:坎德拉(cd)。

亮度----亮度是表示眼睛从某一方向所看到物体反射光的强度。

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光色----光色实际上就是色温。

大致分为三类:暖色<3300K,中间色3300 至5000K,日光色>5000K。

由于光中光谱的组成有差别,因此即使光色相同,灯的显色性也有可能不同。

色容差----线光谱较强的气体放电灯发出光的颜色都可视为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为了评价颜色光的色度差异,引入了色度坐标的表示法,即为CIE公布的色度图。

对节能灯之间的色度差异,国家标准规定色度容差在6SDCM以内为该灯色度合格,6SDCM以外为不合格。

经济寿命---- 在同时考虑灯泡的损坏以及光束输出衰减的状况下,其综合光束输出减至一特定的小时数。

单位小时。

此比例用于室外的光源为百分之七十,用于室内的光源如日光灯则为百分之八十。

光通量:符号Φ,单位流明Lm,说明发光体每秒种所发出的光量之总和,即光通量光强:符号I,单位坎德拉cd,说明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光通量照度:符号E,单位勒克斯Lm/m2,说明发光体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亮度:符号L,单位尼脱cd/m2,说明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单位面积内的光通量光效:单位每瓦流明Lm/w,说明电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光的能力,以发出的光通量除以耗电量来表示平均寿命:单位小时,说明指一批灯泡至百分之五十的数量损坏时的小时数经济寿命:单位小时,说明在同时考虑灯泡的损坏以及光束输出衰减的状况下,其综合光束输出减至一特定的小时数。

此比例用于室外的光源为百分之七十,用于室内的光源如日光灯则为百分之八十。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

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色温光色气氛效果>5000K 清凉(带蓝的白色) 冷的气氛3300-5000K 中间(白) 爽快的气氛<3300K 温暖(带红的白色) 稳重的气氛a. 色温与亮度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气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b. 光色的对比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性是由显色指数来表明,它表示物体在光下颜色比基准光(太阳光)照明时颜色的偏离能较全面反映光源的颜色特性。

显色分两种忠实显色:能正确表现物质本来的颜色需使用显色指数(Ra)高的光源,其数值接近100,显色性最好。

效果显色:要鲜明地强调特定色彩,表现美的生活可以利用加色法来加强显色效果。

采用低色温光源照射,能使红色更鲜艳;采用中色温光源照射,使蓝色具有清凉感;采用高色温光源照射,使物体有冷的感觉。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

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

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

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

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

其他光源的相关色温度。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

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何。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

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b. 光色的对比: 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常用照明术语(5)--显色性光源对于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

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好,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也就较接近自然原色,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差,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

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光波纵使而成,影响所及,对各个颜色的显色性亦大不相同。

二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

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color shift)。

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愈差。

显色指数系数(Kau fman)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为何会有显色性高低之情形发生?其关键在该光线之"分光特性",可见光之波长在380nm至760nm 之范围内,也就是我们在光谱中,见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范围,如果光源所放射的光之中所含的各色光的比例和自然光相近,则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颜色也较为逼真。

再好的装璜、摆设、艺术品、衣服等也会因选择不对的光源而失色。

显色指数(0-100)高的光源对颜高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越接近自然原色。

显色指数低导致颜色失真。

以下是常用灯种的显色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