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宣传注意

合集下载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保健食品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认为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对于保健食品的消费者来说,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避免受到不良影响,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保健食品消费的提示和宣传,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保健食品。

第一,正确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维护机体健康,改善特定生理功能的食品。

与药物相比,保健食品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只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正确理解其作用和功能,并不要过分依赖和期待。

第二,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品牌众多,很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为了保证自身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品牌,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健康。

注意保健食品的配方和成分。

保健食品是由一定的药用成分和辅料制成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表和配方,了解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和其作用机制。

对于过敏体质者,应特别注意产品中是否含有自己过敏的成分,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第四,按照说明书正确服用。

保健食品虽然不是药物,但也有一定的用法和用量。

在购买保健食品后,消费者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书,按照要求正确服用,避免因过量或不当服用引起不良反应。

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第五,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

保健食品只是辅助保健的手段,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消费者在选择保健食品的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真正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养生目标。

正确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延缓衰老。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理性消费,坚持科学养生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才能实现健康养生的目标。

保健食品广告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广告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广告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广告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法性:保健食品广告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合法。

不得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2. 科学性:广告内容应当基于科学事实和研究成果,不得虚构或夸大产品的功效。

同时,广告中使用的语言和表述应当准确、清晰,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3. 针对性: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广告内容应当有所区别。

例如,针对老年人的广告应当注重强调产品的保健功能,而针对年轻人的广告则可以更侧重于产品的口感和形象。

4. 艺术性:广告设计应当具有艺术美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同时,广告中的图片、文字、色彩等元素应当协调统一,避免过于突兀或杂乱无章。

5. 诚信性: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应当遵守诚信原则,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同时,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也应当对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6. 社会责任: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总之,保健食品广告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合法、科学、针对性、艺术性和诚信性。

同时,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1.宣传上,严禁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疗效。

2.严禁宣传改善和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3.广告上须附有明显统一的天蓝色保健食品标志,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其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抽检后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将暂停其在辖区内发布广告,经原抽检部门或其上级部门再次抽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发布。

5.印刷品广告必须要以工商部门审批的内容发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广告内容,必须注明印刷品审批号。

6.保健食品产品上必须标注“保健食品”标识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年份)第xxx号] 或[国食健字G(年份)XXXXX]。

1。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尊敬的消费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保健食品带来的便利和健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保健食品的购买和使用保持理性和谨慎。

为此,我们为您提供以下几点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请尽量在正规商场、药店或电商平台购买保健食品,避免从不明来源或者非法途径购买,以防假冒伪劣产品。

2. 查看标签标识:购买保健食品时,请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主要成分等信息。

尤其是要注意“蓝帽子”标志,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的特有标志。

3. 不盲目追求效果: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因此,不要盲目追求其短期的效果,而应该以长期的健康改善为目标。

4. 遵循适量原则:保健食品虽好,但也不能过量食用。

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推荐剂量服用,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身体不适。

5. 注意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6. 留意副作用:尽管保健食品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7. 维护权益:如果您发现购买的保健食品存在问题,可以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健食品是帮助我们维护健康的一种方式,但我们要理智对待,科学使用。

希望以上的消费提示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健康生活,快乐生活!
谢谢您的阅读!。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但不是药物的食品。

为了保证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1.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保健食品只能辅助调节身体机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如果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应及时就医。

2. 保健食品不是万能的:保健食品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保健功效。

如果过度食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3. 保健食品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保健食品销售渠道,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4. 保健食品不适合所有人:老年人、孕妇、儿童、患有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

5. 保健食品应按照说明书使用:消费者应按照保健食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不要超过推荐用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6. 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7. 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时间验证: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长期使用和验证,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总之,保健食品的安全使用需要消费者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1. 合法合规:保健类食品的宣传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 食品安全法》、 广告法》等,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2. 科学依据:宣传中提到的保健功能和营养成分应当有科学依据,并且应当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或者广告中明确标注。

3. 真实准确:宣传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误导消费者。

对于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应当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

4. 不过度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度原则,不过度宣传产品的功效和优点,避免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期望。

5. 尊重消费者权益:保健类食品的宣传应当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不得强迫、误导消费者购买。

6. 诚实守信:宣传方应当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不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保健类食品宣传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科学、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基础,尊重消费者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标题: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如何选择、使用和储存,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保健食品消费的重要提示。

一、理性选择保健食品1. 确认功能:在购买保健食品前,首先应明确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需要哪种功能的保健食品。

例如,如果你想要增强免疫力,那么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E 等抗氧化成分的保健食品;如果你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那么可以选择含有褪黑素的保健食品。

2. 查看标签: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确认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成分、功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

特别要留意是否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

3. 购买渠道:尽量选择正规商场、药店或官方网站购买保健食品,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二、正确使用保健食品1. 适量食用:保健食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同时,过量食用保健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负担,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应按照产品说明上的推荐剂量食用。

2. 避免叠加:不同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叠加食用,可能导致某种成分摄入过量。

因此,建议在服用多种保健食品时,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三、妥善储存保健食品1. 避光避热:保健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光和热敏感,因此,应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防潮防湿:保健食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

一旦发现保健食品受潮,应立即停止食用。

3. 避免儿童接触:保健食品不应与普通食品混放,以防儿童误食。

总结,保健食品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营养,改善健康状况,但我们也应该理性对待,合理选择、使用和储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保健食品中获益。

保健食品消费警示语

保健食品消费警示语

保健食品消费警示语标语,保健食品消费警示语现在正是各类保健食品的热销季节,针对保健食品行业鱼龙混杂,假冒伪劣、掺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问题,在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要注意四点:一是坚持品质优先;二是按照需要食用;三是切勿以食代医;四是依法主动维权,最后,在此提醒青年人多践行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温暖,勿让别有所图的违法分子有机可乘。

1、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

2、辨别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真伪,请到国家食药总局网站查询。

3、购买保健食品请索看产品批准证书和生产许可证。

4、科学使用保健食品,不受“权威证明”欺骗。

5、不要轻信夸大功能的保健食品广告。

6、合理消费保健食品,避免“免费活动”上当。

7、购买保健食品请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和国家批准文号。

8、不轻信虚假保健食品营销宣传,理性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

9、理性消费保健食品,严防“专家义诊”骗局。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当做药品食用。

11、慎重购买保健食品,谨防“健康讲座”误导。

12、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等同于普通食品。

13、选购保健食品请认清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产品。

市民如何选购保健食品?一看标志。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

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第号,如:卫食健字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第号,如:卫食健进字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

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

二看包装标识。

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衿食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项

膅目前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和范围不尽相同,但基本看法一致,它不同于一般食品,又有别于药品。

它不追求临床疗效,但它应无毒副作用。

因此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治疗作用。

蚂保健食品同一般食品的区别,在于它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如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等。

保健食品适于特定人群,并非男女老少皆宜。

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服用保健品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营养保健知识,这样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

薈⑴认清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和标识。

蚅:
薆国家正式批准的保健食品都要有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卫食健进字”(2003年前),或“国食健字G”和“国食健字J”(2003年后),分别对应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

同时,所有批准的保健食品都有“保健食品”标志。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

肀⑵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及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

蚁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应标有配料名称、功能、成分含量、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还有储存方法、批号、生产厂家。

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辨,一般来说,产品功能是要在包装上予以体现的,同时,保健食品的说明书也是经过评审部门审批的,企业不得随意修改。

特别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所有进口的“保健食品”包装上的说明文字也应该是中文,如果只有外文说明,又没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识,就可以立即断定此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或非法走私的水货。

螅⑶注意产品的禁忌,因人而异选购保健食品。

螃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说明书上。

消费者在选用这类保健食品时要注意是否适合自己或赠送的对象。

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青少年、孕妇等,一定要在选择保健食品时注意查看服用禁忌,以免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螁⑷认识保健食品的属性。

莀保健食品的基本属性是食品,而食品不同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药品以治疗为目的,而保健食品是起预防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更注重安全性。

真正患病时,还是需要药物来进行
治疗。

购买保健食品时注意不要盲目听信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以免延误治疗。

⑸应根据保健功能选择适宜自身食用的保健食品。

袅任何保健食品都需要标明主要原料和功效成分。

认识了保健食品产品的原料和功效成分,就可以明确该产品所具有的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并非人人适用,目前保健食品的功能很多,适宜人群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选购保健食品的时候,重要的是看产品的说明书,了解产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是否能满足您的需要。

膄⑹注意产品质量和生产日期。

薃购买保健食品时,务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如产品质量有问题,产品发霉、变质,切不可食用。

膈为了降低买到假冒或掺假产品的几率和保护自己,建议购买者一定要到信得过的药店、商场、超市或保健品专卖店购买,同时切记保留购物发票,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到街头摊贩处购买。




羇如何识别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蚃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1月23日来源:新华社


芄蒃袃
蝿【字体:大中
小】



肃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记者张晓松)打政策“擦边球”,把保健食品当药卖,夸大功能,进行虚假宣传,对于这类现象,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加强辨别能力,防止受骗上当。

莀第一,消费者在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时,不能只听信商家的宣传,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和说明书,认准上面的药品批准文号,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买回家。

药品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如“国药准字Z12020440”。

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为:“卫食健字+年份+编号,如“卫食健字[1999]第0282号”。

螈第二,保健食品的包装和相关广告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消费者如果没有发现上述忠告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蚆第三,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很可能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

蒀第四,保健食品广告中如果出现医疗机构的名字和形象,或者以医务人员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如果明示或者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宣称产品有治疗效果的,也应谨慎购买。

聿消费者如果无法确认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否合法或所看到的保健食品广告是否真实,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入基础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如果确实发现非法产品或虚假宣传,可向当地卫生、工商、药监部门举报。

袄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有何不同?
衿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记者张晓松)《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因此,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艿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

但是,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羄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更大。

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羄将保健食品混同于普通食品或药品进行宣传,是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违法宣传的惯用手段。

作为消费者应当明确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保健食品绝不同于普通的食品,更不能替代药品用于治疗疾病。





蚁保健品宣传夸大效果海口老年人小心美丽谎言
蒈南海网 2007-03-30 17:53 来源:法制时报
螅阅读提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打开自己家门时经常发现许多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宣传广告,甚至在你的自行车筐里、小汽车上、摩托车上、家里的窗户上……这些保健品宣传广告无处不在。

三天疗效显著,五天“药”到病除的字眼常常让人看得眼红心跳。

膄保健食品宣传“疗效”
肁3月28日记者在海口的各大药店保健品区看到,多数保健品在宣传其自身作用时都言过其实,宣传“疗效”。

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有的甚至打起了擦边球,误导消费者。

由于保健食品不像日用品,用了立杆见影就知道结果,它只能通过其广告宣传,特别是外包装和说明书向消费者宣传功效,使得消费者意识到符合自己的消费诉求,从而产生购买意愿。

袆据了解,卫生部原先给出保健品24种保健功能,后来删除了治疗性功能障碍和抑制肿瘤两个涉嫌吹嘘的功能,目前只剩下22种,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甄别。

它们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等功能。

增高功效不属于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围,然而记者却发现有不少的保健食品声称有助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