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尝汤药(课堂PPT)
二十四孝之二亲尝汤药

十七、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
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 有诗为颂,诗曰:
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
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 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诗曰:
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 十有余。有诗为颂,诗曰:
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十六、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 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诗曰:
十四、搤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 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 颂,诗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诗曰:
亲尝汤药(课堂PPT)

规
夫子 见闻
1
qīn yǒu jí 亲有疾
yào xiān chán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昼夜侍
bù líchuáng
不离 床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刘恒
文景之治 窦漪房 刘启 刘彻
3
汉朝的第三个汉文帝刘恒是一 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 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4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 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 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1、急救电话 2、亲人的电话
10
5
刘恒让太医来给母亲诊 断,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 床前。
6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 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 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 喝。
7
最后,刘恒的母亲痊愈了。而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 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8
孟 宗 哭 竹
9
亲尝汤药
当父母生病或有事是,作为子女应该 怎么做?
亲尝汤药故事

亲尝汤药故事在古代,汤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治疗方式,它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而亲尝汤药的故事,也是古代医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古代医学家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会亲自尝试所配制的汤药,以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剂量。
这种亲尝汤药的做法,既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医学研究的一种探索。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一些关于亲尝汤药的故事吧。
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经亲尝自己配制的汤药。
有一次,他为一位患有重病的患者配制了一剂药汤,但他却担心药物的疗效不够,于是决定亲自尝试。
孙思邈将药汤服下后,果然产生了一些不适的症状,他立刻调整了药方,并成功地治好了患者的病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医生亲尝汤药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对患者负责的责任心的体现。
除了孙思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有类似的故事。
据说,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亲自尝试了大量的药材和药物,以验证其药效。
有一次,他尝试了一种罕见的药材,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
但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这种药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写进了《本草纲目》中,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经验。
李时珍的亲尝汤药,不仅是对医学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医学实践的坚持和勇气的体现。
在古代,亲尝汤药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医学家都在不同的场合下,通过亲身尝试药物,来验证其疗效和剂量。
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不仅是对医学研究的尊重,更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
如今,虽然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亲尝汤药的精神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在医学实践中,医生们应该更加注重对药物的研究和验证,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书本知识。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患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保护患者的健康。
亲尝汤药的故事,不仅是古代医学的宝贵经验,更是对医学精神的一种传承。
让我们在学习古代医学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能够在医学实践中,保持谦虚、勇敢和责任的态度,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
亲尝汤药

龙源期刊网 亲尝汤药作者:来源:《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第05期在zài汉hàn朝cháo有yǒu一yí个ɡè皇huánɡ帝dì叫jiào刘liú恒hénɡ,他tā是shì汉hàn高ɡāo祖zǔ刘liú邦bānɡ的de第dì四sì个ɡè儿ér子zi。
刘liú恒hénɡ不bù仅jǐn是shì一yí代dài明mínɡ君jūn,还hái是shì汉hàn朝cháo有yǒu名mínɡ的de大dà孝xiào子zi。
而ér他tā的de母mǔ亲qīn叫jiào薄bó姬jī,也yě就jiù是shì薄bó太tài后hòu,刘liú恒hénɡ对duì待dài他tā的de母mǔ亲qīn非fēi常chánɡ地de孝xiào顺shùn。
有yǒu一yì天tiān,薄bó太tài后hòu得dé了le重zhònɡ病bìnɡ,这zhè一yí下xià子zi可kě把bǎ刘liú恒hénɡ给ɡěi急jí坏huài了le。
谁shuí知zhī道dào薄bó太tài后hòu这zhè一yí病bìnɡ就jiù是shì三sān年nián,在zài此cǐ期qī间jiān,刘liú恒hénɡ亲qīn自zì为wèi母mǔ亲qīn熬áo药yào汤tānɡ,并bìnɡ且qiě日rì夜yè都dōu守shǒu候hòu在zài母mǔ亲qīn的de床chuánɡ前qián。
二十四孝全图解课件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 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 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 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 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 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 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 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 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 遂将妻子休弃。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 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 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 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 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 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 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 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 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 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 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 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 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 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 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 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 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 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 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 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 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 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 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 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 边了
弟子规经典之《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所属类别 :成语《亲尝汤药》是一个讲述的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亲尝汤药出自《二十四孝》时间西汉亲尝汤药(亲有疾……)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亲尝汤药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己亥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评说天之大,孝为先。
总为自己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找借口,事情再多总多不过皇帝刘恒吧?皇帝随从何其多,批阅奏章千百万,还要亲侍母亲,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文帝之孝道不愧为中华民族学习之楷模。
流芳百世!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
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
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
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亲尝汤药生产有较大发展。
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作了准备。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
弟子规第十五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第十五讲-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讲课时间: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地点:南京西路某号,靠近镇宁路一授课老师心理准备1 真诚心:愿做弘扬弟子规的一颗火种。
用圣贤的智慧指引自己的讲课。
2 清静心:忘我。
3 平等心:有教无类,无论年龄、宗教、相识与否都是奉献的对象。
4 正觉心: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5 慈悲心:愿来的人都能真正受益。
愿天下人都有无怨无悔、幸福美满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1 教学内容: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2 教学重点:对“药”、“尝”、“昼”、“丧”、“咽”、“变”、“绝”的理解。
3 教学难点: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三教学辅助1 动画片《王裒泣墓》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一全篇朗读要求:,9点开始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训导老师指引迟到的学生马上跟读。
二师生问好1训导老师选出小班长感口令:“起立,给老师们行礼。
”2全体学生站立。
3老师们鞠躬回礼。
三开宗明义1强调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学习了《弟子规》正在帮助我们走上一条幸福的人生路。
你们如果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弟子规中的每一条规范,那么你会发现你开心的事多了、烦恼少了,你的爸爸妈妈笑得多了、批评你的时候少了,你周围的同学、老师、邻居越来越喜欢你,还会以你为榜样。
我们从小就要立大志,你们都要成为圣人。
2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道德、智慧都非常高尚的人,3 各言而志:读书志在圣贤。
说说各自的志向,引导目标要远大,脚步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光喊口号。
二出示学习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朗读三学习内容学习【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1请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父母怎么照顾自己的。
2 体会老年生活1)腿上绑沙袋走路2)戴老花眼镜走路3学习【亲有疾,药先尝】。
文言文《亲尝汤药》翻译

古之贤者,慈孝为本。
孔子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是以孝子之事亲,必竭其诚,尽其孝。
吾今述一孝子亲尝汤药之事,以见孝道之重。
汉有孝子曰王祥,字叔茂,琅琊临沂人也。
祥少孤,事母至孝。
母有疾,祥心忧不已。
医者曰:“病者宜食热食,然母素喜冷食,恐不宜也。
”祥乃亲尝汤药,以试其寒温。
尝之一日,热之;再尝之,冷之。
祥知母之病宜冷食,遂以冷食进母,母病果愈。
时年腊月,寒风凛冽。
祥以冬日汤药不宜冷,恐母受寒,遂以身试汤。
祥将药碗捧于怀中,以体温暖之。
药虽热,祥怀中温暖,母饮之,病亦渐愈。
邻里闻之,皆叹其孝。
祥尝药之孝,非止于此。
一日,母卧病在床,祥衣不解带,昼夜侍疾。
母夜中渴,祥以口喂之。
母病重,祥不辞劳苦,亲尝汤药,无微不至。
如此者数月,母病终得愈。
孝子之心,天地可鉴。
祥以孝感动神明,时有异人谓祥:“汝孝心感动天地,当赐汝福。
”祥曰:“吾但愿母病愈,其他非所望也。
”异人曰:“汝诚孝子,当有显贵之报。
”后祥官至三公,位极人臣,皆因孝道所致。
自古及今,孝子之事亲,莫不竭尽忠诚。
亲尝汤药,不过孝道之一端。
然祥之孝,真可谓孝之极矣。
吾辈宜以祥为楷模,竭诚事亲,方不负天地养育之恩。
祥亲尝汤药之事,虽已远去,然其孝道之光辉,永照人间。
今吾辈述其事,愿世人皆知孝道之重,以此为人生之根本,以尽孝道之责。
使天下父母皆得善终,孝子之名传之后世,此乃吾辈之愿也。
译文:古代的贤人,以慈孝为本。
孔子说:“父母爱他们的孩子,就会为他们考虑长远。
”因此孝子对待父母,必须竭尽忠诚,尽其孝道。
我现在讲述一个孝子亲尝汤药的故事,以见孝道之重要。
汉朝有位孝子叫王祥,字叔茂,是琅琊临沂人。
王祥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
母亲生病,王祥心里非常忧虑。
医生说:“生病的人应该吃热食,然而母亲平时喜欢冷食,恐怕不适合。
”王祥就亲自尝汤药,以试其寒温。
尝了一次,觉得热;再尝一次,觉得冷。
王祥知道母亲的病适合吃冷食,于是用冷食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恒让太医来给母亲诊 断,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 床前。
6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 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 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 喝。
7
最后,刘恒的母亲痊愈了。而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 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8
孟 宗 哭 竹
9
亲尝汤药
当父母生病或有事是,作为子女应该 怎么做?
弟子规
规夫子 见闻1源自qīn yǒu jí 亲有疾
yào xiān chán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昼夜侍
bù líchuáng
不离 床
2
刘恒
文景之治 窦漪房 刘启 刘彻
3
汉朝的第三个汉文帝刘恒是一 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 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4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 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 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1、急救电话 2、亲人的电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