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

330KV升压站110KV线路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宁夏昊能电力有限公司

太阳山项目部

2011年12月1日

1、总述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V线路的基础施工作业。工程结束后自动失效。

1.2. 编写主要依据

1.2.1 《110KV- 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

1.2.2 《110kV?750kV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2.3 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 V线路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1.2.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2.5 本措施只是施工补充工艺说明,施工时必须参照公司贯彻有关文件和设计图纸以及规范标

准执行。

2、工程概况:

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V输电线路工程,起始于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110KV升压站110KV构架,终止于太阳山星能330KV变电站110KV构架。全线采用110KV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15.775km。导线采用JL/GIA-240/30-24/7 型钢芯铝导线;地线一根采用1X 7-11.4-1270 (GJ-80)镀锌钢绞线,另一根采用12芯OPGWfc缆复合架空地线。

全线新建杆塔共计57基,其中:直线杆塔43基、特殊杆塔13基、钢管杆1基,(不含星能便出现已建一基双回路)。海拔高度1381?1438m,曲折系数1.20.

2.1、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V线路工程.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2.3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3.1新建线路前进方向为: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 V线路2.3.2基础腿编号如下图所示:

星能330

徐家升压电所(大号侧)

塔位中心桩

德胜变电所

中节能110KV升压站

(小号侧)

3、地形地质:

3.1地形地貌:

中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升压站一星能330KV升压站110KV线路工程.

线路走廊均属于地丘陵,地形平缓,微有起伏,均为草原、沟、河较少

3.3.2地层结构

本线路走廊中国节能太阳山光伏发电场附近1km。水位>5n。地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1)风积粉土和薄层的残疾角砾,浅黄褐色,干燥,稍密,含植物根系,层厚0.5-1.5m.

(2)第三层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干燥,坚硬,属于软质岩石,厚度大于10m.

3.2地下水:

中国节能太阳山光伏电场 8km 至330kv 星能变,长7km 水位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m,地层 自上而下分布如下:

(1) 风积黄土状粉土,浅黄褐色,稍湿、稍密,厚 2-4m ;

(2) 第三系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干燥,坚硬,属于软质岩土,厚度大于 10m

3.3 .交通运输:

本工程沿线有公路、便道可以利用,交通运输较便利。 3.4 .主要交叉跨越

共计31次:跨高速公路1次、钻330k 线路1次,钻110kv 线路1次,跨110kv 线路1次,公 路3次、厂路1次,便道3次,110kv 线路15次、通讯线3次、跨搅拌站1次。 4、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

4.1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示。在基础施工当中,从复测分坑、基坑开挖、钢筋安装、模板 安装到基础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混凝土养护,每一道工序都应认真负责,工作人员应严格 核实和校对有关技术数据,把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同时,在工序进行过程中, 按要求及时填写各类施咋、工记录,使本工程顺利完工并实现达标投产。

养护、回填土

清理现场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控制图

路径复测记录

路径复测

基坑开挖

运输钢筋模板

? " ---------------

——

评级记录

混凝土浇制各岗位监督控制卡

转角杆塔分坑测 分坑及基坑开 挖检查记录

量监督控制卡

绑扎钢筋

平整基面 分坑

安装模板、钢筋笼

运输商砼

混凝土浇制日志

浇制混凝土

基础施工检查及 拆模

基础拆模监督控制卡

4.2. 线路复测

4.2.1 线路复测内容包括线路的直线性、档距、塔位高差以及地形地物之间的高差和沿线交叉跨越距离,复测结果应与平断面定位图、杆塔明细表相同。

4.2.2 施工测量必须由测工担任,测量时需保证花杆和塔尺应垂直于地面。

4.3.3 复测内容及允许误差为:

(1)核对线路的直线性,横线路偏移不大于50mm。

(2)核对线路的档距,线路档距误差不超过1%L。

(3)核对线路转角,线路转角误差不超过T 30〃。

(4)核对塔位及交叉跨越物高程,误差不超过0.5m。

4.3.4 复测中如发现超过上述误差范围的,要及时向项目部汇报,不得自行处理或隐瞒不报。

4.3 基础分坑

4.3.1 基础分坑前必须按《杆塔明细表》、《基础图分坑》核对杆塔型号、呼称高、基础型号、地脚螺栓规格及根开等,若有不符时,及时通知项目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4.3.2 仪器架在中心桩上,对准前后方向桩,依照《基础图分坑》准确钉设杆塔基础中心桩及控制桩。其分坑桩的距离依照基础数据表中数值进行分坑。

4.3.3 分坑桩订好后,及时用钢卷尺对基础根开和对角线进行校核,同时将仪器再架设在塔位

中心桩上,对整基基础分坑扭转进行测量,要求扭转误差角度不大于8'。

4.3.4 转角杆塔设计无中心桩位移。

4.3.5 铁塔的基础配置及分坑

铁塔基础配置祥见《基础施工图》。

4.3.

5.1 直线塔分坑应根据各种塔型不同呼高的正、侧面跟开尺寸,以塔位中心桩成前后左右

对称地位于线路中心的两侧分坑。

①直线塔基础分坑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