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
词法与语法知识点总结

词法与语法知识点总结一、词法知识点总结词法是语言学中研究词的形态和构成规律的学科。
具体包括词的构词、词的分类、词的置换与转换规则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词法知识点:1. 词的构成:构词是指语言中通过特定的词素组合形成新的词。
构词方法包括合成、派生、转化等。
合成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词素组合成一个新的词,比如“汽车”是由“汽”和“车”两个词素组合而成的;派生是指通过词缀、词根等形成新的词,如“美丽”由“美”和“丽”两个词缀组合而成;转化是指一个词的词性或语法功能发生改变,而词的形态没有变化,例如“红”可以既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
2. 词的分类:词根据其词性、语法功能和语义等方面可以进行分类。
根据词性,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等;根据语法功能,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和助词等;根据语义,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能够进行实义动作或描述实际事物的词语,虚词包括表示语法关系、语篇功能、或是文体风格等的词语。
3. 词的置换:在语言交际中,一个词可以用另一个与之有相同或相近词义的词来替代。
这种用法称为词的置换。
比如,“他很高兴”可以替换为“他很快乐”,“我喜欢这本书”可以替换为“我爱这本书”。
4. 词的转换:词的词性、语法功能或语义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词的转换。
比如,“吹气”中的“吹”是动词,“气”是名词,通过转换可以变成形容词“吹气的”;“红”可以既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红”是名词时可以转换为形容词“红的”。
二、语法知识点总结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的结构、句子和短语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点:1. 词类和句法:词类是指词语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等。
句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和组成规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宾语结构、状语结构等。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法.短语(四)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法.短语(四)第三章短语一.定义短语,是介于句子和词之间的语法单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语法单位。
二.短语的种类短语可以从内部结构和整体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结构类型这是根据短语内部结构区分出来的类型。
1.基本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基本结构类型,指的是汉语的语句(短语和句子)基本结构方式。
基本结构类型的特点:a.使用频率高。
b.由此造出来的语句的数量大。
汉语80%以上的语句都是通过这些方式组合而成的。
汉语短语基本结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联合结构: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具有联合关系。
具体包括“AB”以及“A和B”两种模式。
如:名+名:人和马理想和现实北京、上海、天津动+动:踢打解释说明又唱又跳形+形:生动活泼平凡而伟大又快又好(2)偏正结构:短语内部的组成部分之间有偏正关系。
有“A的B”和“A地B”两种结构。
如:定+中:荷塘月色自由的人民文章的修改状+中:极其关心紧紧地搂着十分困难都可以不怎么样(3)动宾结构:短语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动宾关系。
如:看书来人告诉他坐汽车吃快餐回老家写字想家赞成这样做知道你来喜欢打篮球(4)中补结构: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
有“AB”和“A得B”两种结构:动+补:说清楚爬了起来变得更好形+补:热极了快得很急得发火(5)主谓结构: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主谓关系。
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比较松散,所以,通常可以有停顿或者可以插入一个成分,这种个性往往被当做判定主谓结构的标准。
即:按照这个标准,下边的短语都是主谓结构短语:名+动:老李开车菊花盛开名+形:头脑清醒身材高大名+名:今天星期四明天元旦名+主谓:产品样式多他心地善良(6)连动短语: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连动关系。
其特点是:几个分别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动词短语连用。
几个连用的动词短语分别能够和主语发生主谓关系。
几个动词短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如:我去找他问问。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特别说明:本课程由中央电大命题,有关期末复习事项以中央电大印发的《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指导》为准。
1.考核目的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的理解与认识,检查学生把握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以及对写作活动的一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水平。
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地按照人类认识与思维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为今后进行“实用写作”、“论文写作”、“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3.适用范围、教材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张杰编写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第一版)一书。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以上内容见中央电大相关资料)及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文章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2%)简答题(18%);文章分析题(15%);作文(45%)。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掌握:1.写作的特殊属性:(1)写作的化生性特征;(2)写作的书面性特征;(3)写作的交流性特征。
2.写作的基本规律:(1)写作转化律;(2)写作整合律;(3)写作通变律。
二、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第二章言之有物——材料和思想一、重点名词: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二、重点掌握:1.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2.思想提炼的途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天窗架
屋架 柱 吊车梁 柱间支撑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3)、支撑体系 包括屋盖部分的支撑和柱间支撑等,它一方面与 柱、吊车梁等组成单层厂房钢结构的纵向框架,承担 纵向水平荷载;另一方面又把主要承重体系由个别的 平面结构连成空间的整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单层厂房 钢结构所必需的刚度和稳定。 (4)、吊车梁和制动梁(或制动桁架) 主要承受吊车竖向及水平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 到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上。 (5)、墙架 承受墙体的自重和风荷载。 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构件如梯子、走道、门窗 等。在某些单层厂房钢结构中,由于工艺操作上的要 求,还设有工作平台。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2)、计算单元 单元宽度一般是相邻柱距的平均值。对于等柱距 且无拔柱的平面布置,显然只需取一个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 图 2-2 柱 网 布 置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3)、横向框架及其截面选择 ①横向框架结构形式 厂房结构形式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吊车的起重量 , 而且要考虑吊车的工作级别及吊钩类型. 柱脚:重型厂房的柱脚通常做成刚接,这不仅可以削 减柱段的弯矩绝对值且可以增大横向框架的刚度 . 横梁与柱子的连接:可以是铰接或刚接,相应地,称 横向框架为铰接框架或刚接框架。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上层柱 间支撑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结构形式和结构 布置
第三章重型厂房结构设计
第一节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一、结构形式 1、 单层厂房钢结构的组成 由屋盖结构、柱、吊车梁、制动梁(或制动桁架)、 各种支撑以及墙架等构件组成的空间体系(如图)。 这些构件按其作用可分为下面几类: (1)、横向框架 由柱和它所支承的屋架或屋盖横梁 组成,是单层厂房钢结构的主要承重体系,承受结 构的自重、风、雪荷载和吊车的竖向与横向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传递到基础。 (2)、屋盖结构 承担屋盖荷载的结构体系,包括横 向框架的横梁、托架、中间屋架、天窗架、檩条等.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第一章词和词汇第一节什么是词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
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
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
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
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
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
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词位和词位变体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
如“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叫“超词位,如“打长工”。
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单位。
”二、讲词位变体。
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
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lòu] ——露[lù] 结[jiē]——结[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bù。
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
如:倒[dǎo]——倒[dào]。
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
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
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
3. 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
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变化,如:1.好[hǎo]2.好[hào]。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学概论复习语⾔学概论第⼀章语⾔及其发展1.试从语⾔的结构体系和交际功能谈谈什么叫语⾔?(⼀)结构体系:(1)词汇是语⾔的建筑材料,由词和熟语组成。
(2)语法是语⾔的组织规律。
语法规则可以把词素组成词或词形,把词构成词组,把词和词组构成句⼦。
(3)语⾔体系是⾳义结合的,语⾔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稳固性、民族性和普遍性。
(⼆)语⾔的社会功能:(1)语⾔作为交际⼯具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语⾔是社会现象,它是全民性的,没有阶级性。
(3)语⾔的社会作⽤:帮助⼈们脱离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思维、组织社会⽣产,是促进⼈类⽂明的⼒量之⼀。
(4)语⾔对社会具有依赖性,是为了满⾜社会的交际需要⽽产⽣、存在和发展的。
(5)语⾔是交流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具。
(6)语⾔具有⾃我调节功能,个体之间的调节功能,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调节功能,族际交际功能(涉及双语现象)和⼈机之间的调节功能。
2.谈谈语⾔和⾔语的关系。
(⾔语是在特定的⾔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的使⽤,语⾔存在于⾔语之中。
)(1)语⾔体系是⾔语的基础,⾔语活动要选择语⾔中的词汇和语法⼿段,组成话语。
(2)⾔语活动中,说写活动建构话语,听读活动理解话语。
(3)⾔语活动中产⽣的、存在于话语中的新的语⾔现象不断补充到语⾔体系中,使语⾔处于构建和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4)在语⾔体系中,词汇和语法处于经常的相互作⽤之中。
3.什么叫语⾔的分化和统⼀?(1)语⾔的分化:是指⽅⾔之间和亲属语⾔之间差别扩⼤、语⾔增多的过程。
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
(2)语⾔的统⼀:是指各⽅⾔、各亲属语⾔之间差别缩⼩,不同语⾔相互混合,语⾔减少的过程。
社会政治、经济、⽂化的接近导致语⾔的统⼀。
4.语⾔的统⼀有哪⼏种情况?(⼀)⽅⾔集中为民族共同语。
(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标准语。
)(⼆)语⾔交融。
(1)侵略者的语⾔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2)侵略者的语⾔被同化;(3)两种语⾔同时使⽤,形成双语制。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词汇学笔记

专业课笔记 | 词汇学 |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第一章绪论词汇学与词汇词汇学:以语言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词汇:语言中词语的总和,包括词和固定语固定语:语言中可以把词作为构成部分的、同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语言单位。
包括熟语和专门用语词汇学分类普通词汇学(一般词汇学):研究词汇的普遍规律具体词汇学(个别词汇学):如汉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等汉语词汇学汉语历史词汇学:历时发展演变汉语描写词汇学:共时某时现象上古汉语词汇学中古汉语词汇学近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词汇学-本课内容词汇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前身: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三“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古代语言学名著《尔雅》训诂学第一本义类词典《方言》用通言解释方言《释名》语言考理据《说文解字》第一本文字学书籍字形考理据“五四”—40年代以来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学建立与发展20c50y:汉语词汇学真正建立:涌现了一批专家与著作,确定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60y:研究方法更新,词语意义的结构70y:引进义素分析法80y:由定性研究逐渐转为定量研究21c初:计量分析主导词汇学研究总体情况词汇学研究内容:以现代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性质、创造和结构、词义内容、词义发展、词的各种关系、词汇划分与关系等现代汉语词汇特点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但单音节词使用频率更高多音节词主要来源古代汉语:仿佛徘徊犹豫其他语言:咖啡巧克力沙发词语呈现双音化趋势为什么?内在驱动力:词义表达复杂化的需求与有限词形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旧词新义、音变构词、两个词复合构词语音系统简化(避免同音)明确表意:新产生的双音词意义明确;原有单音节词部分义项被取代而减少审美追求(双音节的韵律形式)句法词汇化受外来词影响结果:长度增加,表义明确途径单音节语素前或后加上辅助性相关成分:眼泪头发毛笔松鼠月亮眉毛单音节语素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不表示具体意义的附加成分:老虎阿姨桌子石头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国家意义寻找牙齿皮肤忘记停止单音节语素重叠:哥哥妈妈爸爸仅仅静静紧紧星星单音节词替换成与原语素无关的双音节词:眼睛(目)筷子(箸)匣子(椟)大腿(股)三音节词省略其中一个因素照相机—相机外国语—外语电视机—电视四音节及其以上的词语缩略:对外贸易—外贸国有企业—国企复合词为主,内部构造与短语大体一致: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同义词数量多,同音语素多:适应不同需要,之间互补,具有多样性和可伸缩性词汇与非词汇界限模糊,切词困难语素构词理据性强,即语素义对词义有明显提示作用少量语素构成大量合成词缺少词形变化成语一般由四个音节组成音节相对而言较短量词、语气词丰富离合词多,使用频率高叠音词多,重叠形式较为丰富词汇学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与语音学: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语的存在形式词的意义靠语音手段来表现,语音是词的音响形式。
学习基本构词法派生词的形成和变化

学习基本构词法派生词的形成和变化基本构词法是指通过改变一个单词的形态、结构或者添加前缀、后缀等方式创造新的单词形式。
派生词是通过基本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它们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本构词法派生词的形成和变化。
一、前缀和后缀的应用前缀和后缀是构成派生词的主要手段。
前缀是添加在词根前面的词缀,可以改变词的意思或词性,例如"un-"表示相反,如"happy"变为"unhappy";后缀是添加在词根后面的词缀,可以改变词的意思、词性和语法功能,例如"-er"表示人或物体的职业或特性,如"teach"变为"teacher"。
二、形态改变单词的形态改变是指通过改变词的拼写、音韵等方面的变化形成新的派生词。
形态变化主要有复数形式、变位、时态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名词"child"的复数形式是"children",动词"run"的过去式是"ran"。
三、词根和词性变化词根是指单词中最基本的、不能再分的部分,派生词通过改变词根的形式和意义来创造新的词。
词性变化是指通过改变词的后缀或前缀来改变词的词性。
例如,名词"nation"可以派生出形容词"national",动词"educate"可以派生出名词"education"。
四、构词法的地域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构词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派生词可能只在特定的语言中出现,而在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
例如,中文中的复合词较为常见,而英文中的前缀和后缀更为常用。
五、语言演变和新词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也在不断演变,新的词汇不断产生。
新词的形成主要通过派生、缩写、合成等方式。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了许多新词,如"网友"、"微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养 ↑ 停止 变化 休养 → 休养生息 ↖↑↗ 小心 ←斟酌 ←消长→ 起居→ 问候 → 看护 ↙ ↘ ↘ 爱护 乾六爻为息 音信→ 新闻体裁名 坤六爻为消 ↓ 征兆→ 奥妙 →机关
现代汉语词汇学
第二节 造词与造词法
一、造词概说 (一)什么是造词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学界有两种观点:
现代汉语词汇学
4、说明法( 用现有语言材料对事物加以说明)
(1)从事物的情况方面进行说明。如地震、起草、抓紧。
(2)从事物的性质特征进行说明。如方桌、函授。 (3)从事物的用途方面进行说明。如雨衣、顶针。 (4)从事物的领属方面进行说明。如牛角、鞋带。 (5)从事物的颜色方面进行说明。如红旗、蓝天。 (6)用数量对事物进行说明。如三秋、六书、八卦。 (7)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①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松树、白杨树、糯米。
①全部重叠式(叠音词):星星、渐渐。婆婆妈妈、病病歪歪。
②部分重叠式:绿油油、冷丝丝;毛毛雨、哈哈镜。
(2)由几个不相同音节构成的词就是非重叠式。
①双声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双音词。如蜘蛛、参差、忐忑、玲珑。
②叠韵词: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双音词。如逍遥、徘徊、朦胧、轱辘。 ③非双声叠韵词:既不是双声也不是叠韵的多音词。如人格、打印机。 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造词法与构词法的联系和区别 构词法→既成词→词内部结构→语素→语法学。 造词法→新词→词的语言材料和手段→原由或理据→词汇学 。 “雪花、汗珠”是修辞学造词法,是后补式的构词方式。 “瓜分、鲸吞”是修辞学造词法,是偏正式的构词方式。 “海啸、地震”是句法学造词法,是主谓式的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词的构形形式演变成词 例如:我→我们 冷清→冷清清 大方→大大方方 你→你们 慢悠→慢悠悠 他→他们
(四)截取语句中的某个词来代替其他的词
如: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词的形成条件
1、造词是指创造一个全新的词,即词形和词义都是新的。 2、造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和意义都必须是新造的。二 是在原来某个词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与原来意义没有关系的 新的意义。(粉丝) (二)造词活动 造词活动是全社会成员都可以进行的活动行为。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造词法
(一)什么是造词法 造词法就是给事物命名创造新词的方法。 (二)汉语造词法的种类 1、音义任意结合法 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如人、山。 注:人——仁——朲 2、摹声法 用语音形式对某种声音模拟创造新词的方法。 (1)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如猫、鸦、哎呀、翁嗡。 (2)模仿外族语言中某些词的声音。如咖啡(coffee)。 3、音变法 语音变化产生新词。如盖——盖儿、黄——黄儿。 好(美好)——好(爱好),传(传递)——传(传记)。
现代汉语词汇学
造词法练习:
猫、鸦、蛙、当、咚、吱、我、自、刻、年 蛐蛐、蝈蝈、呼噜、咚咚、当当、咖啡、哗哗、沙发、 吉普、佛手、响亮、怒目、难道、红军、杜撰、解手、 法盲、舞星、银燕、丹青、扫盲、保鲜、笔直、重视、 司机、衣领、书桌、羊毛、绿豆 、房间、丘八、 轰隆隆、哗啦啦、红领巾、万事通、洗手间、报春花、 狮子头、双弓米、噼里啪啦、丁丁当当。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汉语造词构词的逻辑基础分析 (一)同一关系 根本 ↙ ↘ 语言 ↙ ↘
树根 ↙
一般的病
树根 ↘
重病
论难 ↙
同师
直言 ↘
同志
现代汉语词汇学
疾病
朋友
(二)同位关系 1、两个种概念基本组成属概念 豺狼 (猛兽)→比喻凶恶残忍的人。 ↙ ↘ 豺 狼 2、两种同位关系组合后的意义只是一个词素的意义 窗户(窗子) ↙ ↘ 窗 户
现代汉语词汇学
第三节 构词和构词法
一、什么是构词 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已经存在的词,主要是对 现有词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词的内部结构规律。 例词 造词法 构词法 人 音义任意结合法 单音词、单纯词 沙沙 摹声法 双音词、单纯词、叠音词 二、构词法 指的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是词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例如: 插 秧 机(合成词) 偏 动 正 (偏正式) 宾 (动宾式)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词形成的基础形式
(一)以词为基础形式
指新词的形式是以某一个原有的词为基础演变而成的。 旧词语音发生变化。如:盖——盖儿。 旧词意义引申。如:刻——刻。 单音词演变为双音词。如:姐—姐姐—姐。 外语词产生外来词。如:sofa——沙发。
词的构形形式转化为词。如:我——我们
冷清——冷清清,冷得象冰一样—冷冰冰。
汉
语
饭
桌子 冰
凉
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只
现代汉语词汇学
(六)支配关系 裹腿 埋头 撕毁 提高
↙
裹
↘
腿
↙
埋
↘
头
↙
撕
↘
毁 口吃
↙
提
↘
高
(七)判断关系
性急 ↙ 性 妈妈 ↘ 急 心 姐姐 心虚 ↙ ↘ 虚 ↙ 口 ↘ 吃
(八)重合关系 病病歪歪
现代汉语词汇学
构词规律与逻辑规律对应表 同义联合 联合式 反义联合 相关联合 偏正式
②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的。如人口、车辆、信件。
③用事物情状注释说明的。如白茫茫、亮晶晶、冷冰冰。 (8)用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改变来说明事物。如聋子。
现代汉语词汇学
5、比拟法( 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 (1)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如下海、虎口。 (2)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虾米、板油、笔直、鸭舌帽。 6、引申法( 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如开关、领袖。 7、双音法( 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 (1)重言法:新词义与原词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如星星。 (2)重言法:新词义和原词义不同。如通通、堂堂、津津。 (3)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的单音词联合而成双音化的词。如寒冷、美丽、 帮助、包裹。 (4)单音词附加虚化成分,新词义与原词义相同。如指头、老鼠、帽子。 8、简缩法(把词组的形式简缩改变成词的一种方法) 如扫盲、三好、四声。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对立关系 1、矛盾关系 生死(生存和死亡) ↙ 生 2、反对关系 甘苦(甜和苦) ↙ 甘 ↘ 苦 长 长短 ↙ ↘ 短 开关 ↙ 开 ↘ 关
现代汉语词汇学
呼吸 ↙ ↘ 吸 呼
↘ 死
(四)从属关系 鲤鱼 ↙ 鲤 ↘ 鱼 玉 玉石 ↙ ↘ 石 (补充式)
(五)限定关系
汉语 ↙ ↘ 饭桌 ↙ ↘ 冰凉 ↙ ↘ 船只 ↙ ↘
一、造词构词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
(一)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造词构词共同逻辑基础是认识和思维活动 如地震:说明法。其造词时的思维活动:地震动了。用一种判 断的形式来表示。语法规则:主谓式。 如电动:说明法。其造词时的思维活动:动是由电引起的。用 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来表示。语法规则:偏正式。这说明造 词和构词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
现代汉语词汇学
(2)偏正式:两部分词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如:汉语、雪白、长跑、西医、计算机。
(3)补充式:两个词素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注释与被注释的关系。
①注释型:如:松树、芹菜、玉石,枪支、书本、花朵、马匹、米粒、船只, 如白茫茫、泪汪汪、静悄悄、直挺挺。
②动补型:如提高、改进、降低、缩小、放大、说明。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以词组为基础形式
词的形成是以词组为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说明造词
表示概念的词组。如:活捉—用手或工具把人或动物活活地捉 住—活活地捉住。 活水—常流动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2、比拟造词
虎口—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形状象老虎的口。
3、简缩法造词 如:民大、文传学院。 4、词组约定为词 如:国家—国家,手脚—手脚,消息—消息。
第三章
词的形成及结构形式
第一节 词的形成
一、词的形成途径
(一)创造新词 运用造词法创造新词: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 说明法、引申法、比拟法、双音法、简缩法等。 例如:人、山、布谷、咖啡、见、现、信箱、台灯、骨肉 、开关、佛手、木马、伯伯、道路、外长、四化。 (二)词组约定成词 词组发展演变成词。例如:国家、妻子、窗户、朋友。 《孟子· 离娄篇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我们必须按规矩办事。
意义、条件、烦恼、教学、懒惰、横竖、刚才, 草帽、美感、食物、千金、席卷、清唱、顿悟、 游击、火红、蛋白、深蓝、透明、恰好、最佳, 布匹、花朵、书本、菊花、蝗虫、玉石、看见、 考取、踏实、搞好、弄清,天亮、路过、肉麻、 胆小、势必、例如,起哄、留心、知己、吃力、 用心、劳驾、混帐,星星、妈妈、圈圈、宝宝、 太太、猩猩、蝈蝈、聋子、老子、瓜子、男子、 石头、想头、烟头、老头、老虎、老乡。112页
(二)词素的多少方面 1、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书、咖啡、意大利。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称谓合成词。 如房子、木头、研究生。 (三)词素的性质组合方面(合成词) 1、词根和词缀组合(附加式) 前缀+词根:老虎、老鹰、老师、第一、初十。 词根+后缀:孩子、孩子家、酸溜溜、石头。 2、词根和词根组合(复合式) (1)联合式:两个词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 ①同义联合的:朋友、根本、语言、爱好、美丽、坟墓。 ②反义联合的:如来往、天地、出纳、反正、深浅、高低。 ③类义联合的:如领袖、眉目、皮毛、妻子、笨重。
(4)动宾式:两个词素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如:顶针、埋头、失眠、吃力、担心、出气、露骨、剪彩。
(5)主谓式:两个词素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如:地震、霜降、山崩、海啸、肾结石、肺结核、自杀。 重叠式:两个词素之间是重合关系。 如:妈妈、星星、婆婆妈妈、病病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