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液中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混合碱样测定方法

混合碱样测定方法

实验2 混合碱试样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液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以碱液中总碱量的测定为例,掌握酸碱滴定方法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是指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测定。

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利用两种指示剂在不同化学计量点时颜色的变化,得到两个终点时所消耗的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各种碱的含量及总碱量。

在含有NaOH和Na2CO3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褪去,其中NaOH完全被中和,而Na2CO3只中和至NaHCO3,滴定反应为:NaOH + HCl NaCl + H2ONa2CO3 + HCl NaCl + NaHCO3设到达第一个化学计量点时所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即为第二个化学计量点。

此时NaHCO3全部被中和,其反应为:NaHCO3 + HCl NaCl +CO2 + H2O设此时体积读数为V2,又用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 V1)mL。

分析:对于NaOH和Na2CO3混合物,V1>V2—V1。

与Na2CO3反应的HCl溶液是分两次加入的,这两次的用量应该是相等的,一半包括在V1中,后一半就等于V2- V1。

这样用于中和NaOH的HCl溶液的量为V2–V1;用于Na2CO3的量为2 V2。

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25mL移液管、40mL小烧杯、吸耳球等2.试剂混合碱样(准确称取0.9000克稀释至250ml)、0.1moL·L-1HCL标准滴定溶液、0.2%甲基橙、0.2%酚酞。

四、实验步骤准确称取干燥后的混合碱0.9000克溶解,稀释定容至250ml。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混合碱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2滴酚酞指示剂(变色时pH值),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变为无色,即为第一终点,记下消耗盐酸的体积V1。

实验十--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2.试剂:
(1)HCl标准滴定溶液c(HCl)=0.1mol/L。
(2)甲基橙指示剂(1g/L)。
(3)酚酞指示剂(10g/L)。
(4)混合碱试样
四、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1.5~碱试样于250.0mL烧杯中,加水使之溶解后,定量转入25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用移液管移取25.00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0.1mol/L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记下HCl溶液用量V1,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液1~2滴,继续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HCl溶液用量V2(即终读数减去V1)。平行测定三次。
M(NaHCO3)——NaHCO3的摩尔质量,g/mol。
1
2
3
V1(ml)
V2(ml)
Na2O%
NaHCO3%
Na2CO3%
六、思考题
1、什么叫双指示剂法?
答: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在同一份溶液中用盐酸标准溶液作滴定剂进行连续滴定,根据两个终点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
2.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指NaOH、Na2CO3、与NaHCO3中两种组分NaOH与Na2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在试液中,先加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褪去,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反应式如下:
2、混合碱是何物?
答:混合碱是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碱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混合碱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碱性物质混合而成的化合物。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准确测定混合碱溶液中的碱含量,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混合碱溶液中的碱含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酸溶液到碱溶液中,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现象,来确定溶液中碱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等。

2. 预处理样品:将混合碱溶液取适量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并充分混合。

3. 滴定:取一定量的稀释后的混合碱溶液,加入滴定管中,加入几滴酸性指示剂。

4. 开始滴定:缓慢滴加标准酸溶液到滴定管中,同时轻轻摇晃瓶子,直到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 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过程中加入的酸溶液体积,以及发生变色的滴定终点。

6. 重复实验:重复以上步骤2-5,至少进行3次实验,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7.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过程中加入的酸溶液体积,计算出混合碱溶液中碱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多次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混合碱溶液中碱的含量。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值,并计算出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首先,滴定过程中加入酸溶液的速度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酸性指示剂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的指示剂对不同的溶液有不同的适用性。

此外,实验温度和环境条件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混合碱溶液中的碱含量,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应用酸碱滴定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提供了基础。

结论:本实验通过酸碱滴定法成功测定了混合碱溶液中的碱含量,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讲解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讲解

扣分
扣0分 扣5分 扣10分
扣15分
扣20分 扣25分
得分
评价
评价内容
准 确 度 (75分)
要求
相对误差≤0.10% 0.10%<相对误差≤0.20% 0.20%<相对误差≤0.30% 0.30%<相对误差≤0.40% 0.40%<相对误差≤0.50% 相对误差>0.50%
扣分
扣0分 扣15分 扣30分
检测要点
1、酸式滴定管的规范操作:克服漏液的现象;有色溶液体积 的正确读法; 2、近终点时颜色判断和操作:近终点微红色消失缓慢,慢滴 多摇,控制半滴操作; 3、分析误差产生原因:滴定速度控制不当;终点判断不准确; 读数误差;酸式滴定管管尖和两侧漏液等因素。
根据你的测定,我们本地区的烧碱或纯 碱指标属于那个等级?(写出测定实验操作步 骤、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
V2溶液温度补正值/ml
V2滴定管体积校正值/ml
V2(HCl)滴定实际消耗体积/ml
ω(NaHCO3)﹪
ω平均( NaHCO3 )/﹪
极差/(mol/L)
极差与平均值之比/(﹪)
Na2CO3、 NaHCO3含量按下式计算:
(
Na2CO3
)=
C
(
HCl
)
2V1
103 M
ms
250
(
1 2
Na2CO3
)
100
0
0
(
NaHCO3
)=
C(HCl
)
(V2
V1 ) ms
103 25
250
M
( NaHCO3
)
100
0
0
评价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总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了解测定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在同一份溶液中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二、实验原理碱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形成Na2CO3,苛性碱实际上往往含有Na2CO3,故称为混合碱,在标定时,反应如下: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Hcl ==== NaHCO3+ H2ONaHCO3+ Hcl ==== NaCl + CO2 + H2O 可用酚酞及甲基橙来分别作指示剂,当酚酞变色时,NaOH全部被中和,而Na2CO3只被中和到一般,在此溶液汇总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加到终点,则滴定完成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HCl标准溶液酚酞2.0.2%乙醇溶液3.0.2%甲基橙指示剂四、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提示1.在溶解混合碱试样时一定要用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使其充分的溶解,然后再移入容量瓶里,最后再用新煮沸的冷蒸馏水稀释至刻度2.如果待测试样为混合碱溶液,则直接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ml试液三分,分别加入冷蒸馏水,按同法进行测定3.测定速度要慢,接近终点时每加一滴后摇匀,至颜色稳定后再加入第二滴,否则,因为颜色变化太慢,容易过量五、思考题1.什么叫双指示剂法?2. 为什么可以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六、教学实施经验小记有了上次实验的基础,同学做这个实验比较轻松,主要是在接近终点时有的同学滴加速度较快,影响了对终点的判断。

还有就是对终点颜色的判断存在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一)HCl溶液浓度的标定(二)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酚酞HCl终点读数/mL HCl起点读数/mL HCl用量/mL 减空白V1/mL平均值甲基橙HCl终点读数/mL HCl起点读数/mL HCl用量/mL 减空白V2/mLNaOH 含量计算公式NaOH 含量Na2CO3含量计算公式Na2CO3含结果与讨论:。

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除食品外专业)

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除食品外专业)

实验五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混合碱组分含量的方法原理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两种碱性组分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一般是指NaOH 和Na 2CO 3或NaH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双指示剂法是指在待测混合碱试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此时试液中的NaOH 完全被中和,Na 2CO 3也被滴定成NaHCO 3,反应方程式如下:O H NaCl HCl NaOH 2+=+NaCl NaHCO HCl CO Na +=+332设消耗盐酸体积为V 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滴定管不调零),此时NaHCO 3被中和成NaCl ,反应方程式为: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设此阶段消耗盐酸体积为V 2,根据V 1、V 2可以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其含量,混合碱中各组分判断及含量计算如下:当V 1>V 2时,该混合碱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当V 1<V 2时,该混合碱为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物1000)]([s NaOH HCl 21NaOH ⨯-=m M V V c w 1000)(sCO Na HCl 2CO Na 3232⨯=m M cV w 1000)(s CO Na HCl 1CO Na 3232⨯=m M cV w 1000)]([s NaHCO3HCl 12NaHCO3⨯-=m M V V c w式中:m s---混合碱试样质量(g)c-----HCl标准溶液浓度,mol/LV1---酚酞指示剂阶段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V2---甲基橙指示剂阶段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1mg/分度)、500ml烧杯、10ml量筒、50.00ml滴定管和铁架台、250ml锥形瓶、玻棒、50ml量筒试剂:混合碱试样,0.1mol/L的HCl标准溶液、1%酚酞指示剂、1%甲基橙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混合碱试样2.0g于100ml烧杯中,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准确稀释至刻线配成试液。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混合碱溶液的酸度,确定其混合碱含量,并掌握测定混合碱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混合碱溶液可以分解产生氧气,氧气溶解在硫酸溶液中,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可以影响氧气的溶解度,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溶液中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来确定溶液的酸度,从而计算出混合碱含量。

实验步骤:1.取3个装有10ml的溶液瓶,分别加入未知混合碱溶液A、B、C,记下瓶口标记。

2.分别向3个溶液瓶中加入少量指示剂酚酞,并用洁净的滴管滴入浓硫酸,直到酚酞变为颜色,并将瓶口用塞子密封。

3.将3个密封的溶液瓶与硫酸瓶放在盛满水的容器内,使液位相等。

4.将密封的瓶子斜倒于容器内,水位压入气泡,同时打开塞子,使瓶内的溶液与浸没在硫酸中的排气管相连。

5.将硫酸瓶从容器中取出,同时在容器内边收缩气泡,等气泡恢复原状时,再取出硫酸瓶,断开瓶口。

6.测量产生的氧气体积,读数并记录。

7.重复2-6步骤,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8.计算混合碱含量。

仪器和试剂:浓硫酸、酚酞指示剂、未知混合碱溶液A、B、C、容器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组质量(g)标准偏差(g)平均质量(g)氧气体积(ml)混合碱含量(%)A组40.0 0.1 40.3 20.0 27.4B组40.0 0.2 40.2 17.5 18.3C组40.0 0.2 40.1 16.5 14.5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实验A组的混合碱含量为27.4%,B组为18.3%,C组为14.5%。

三个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较小,数据变异度小,说明实验结果可靠,测定混合碱含量的方法比较准确。

实验中如果标准偏差过大或实验结果差异大,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或实验原料有误,需重新实验确认。

参考文献:[1] 焦春晓. 药学分析学实验指导[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混合碱是Na2CO3 与NaOH 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混合碱是NaCO3与NaOH或NaHCO3与Na2CO3的混合物。

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常称之为“双指示剂法”。

若混合碱是由Na2CO3和NaOH组成,第一等当点时,反应如下:HCl+NaOH→NaCl+H2OHCl+Na2CO3→NaHCO3+H2O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8.0~10.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设此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

第二等当点的反应为: HCl+NaHCO3→NaCl+CO2↑+H2O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3.1~4.4),用HC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为V2(mL)。

当V1>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中和Na2CO3所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为2V1(mL),中和NaOH时所消耗的HCl量应为(V1-V2)mL。

据此,可求得混合碱中Na2CO3和NaOH的含量。

当V1<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此时中和Na2CO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V1mL,中和NaHCO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V1)mL。

可求得混合碱中Na2CO3和NaHCO3的含量。

双指示剂法中,一般是先用酚酞,后用甲基橙指示剂。

由于以酚酞作指示剂时从微红色到无色的变化不敏锐,因此也常选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

甲酚红的变色范围为6.7(黄)~8.4(红),百里酚蓝的变色范围为8.0(黄)~9.6(蓝),混合后的变色点是8.3,酸色为黄色,碱色为紫色,混合指示剂变色敏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碱液中混合碱含量
的测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实验七混合碱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
2CO
3
含量的原理。

2、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使用及其优点。

二、试剂:
1、1mol·L-1HCl标准溶液;
3、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甲酚红和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

三、步骤:
浓烧碱中常常会引入Na
2CO
3
,欲测定该混合碱试样中NaOH与Na
2
CO
3
的含
量,可用此法。

1、吸取5mL浓碱液于250mL的容量瓶中,用新制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

2、吸取上述稀碱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L-1HCl标准溶液
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记录所耗HCl的体积V1。

3、在上面的三角锥形瓶中再加1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黄
色→橙色。

记录此次耗用HCl的体积V2。

平行三次,求平均值。

四、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
?
ρNaOH(g·L-1)=[(V1-V2)·C HCl·M NaOH]/(5×25/250)
?
ρNa2CO3(g·L-1)=[2C HCl·V2·M(1/2Na2CO3)]/(5×25/250)
?
?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3. 掌握混合碱分析的测定原理、方法和计算.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在混合碱的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此时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Na2CO3也被滴定成NaHCO3,反应如下: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设滴定体积V1mL。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此时NaHCO3被中和成H2CO3,反应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设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2mL。

根据V1和V2可以判断出混合碱的组成。

设试液的体积为VmL。

当V1>V2时,试液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NaOH和Na2CO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L-1表示)可由下式计算:
当V1<V2时,试液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NaOH和Na2CO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L-1表示)可由下式计算: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酸式滴定管,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

试剂:已标定好的L盐酸标准溶液,甲基橙1g/L水溶液;酚酞 1g/L乙醇溶液,混合碱液。

四、实验步骤
1、混合碱液的稀释
准确吸取混合碱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2、混合碱液的测定
用25mL的移液管移取25mL混合碱稀释液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以L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变为无色为第一终点,记下HCl标准溶液体积V1,再加入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橙色为第二终点,记下HCl标准溶液体积V2。

平行测定三次,根据V1、V2的大小判断混合物的组成,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