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
第07章公共选择理论

AC→C, BC→B
BC→B, AB→B
方案
中位投票人定理
中位选民:指对某个议案或公共产品需求量持中间态度的人, 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
中位投票人定理认为:在个人偏好满足单峰偏好,同时方案 两两表决的规则下,在投票赢得胜利的将会是被中位投票人 最为赞成的方案。中位投票人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常常 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四节 集中决策机制
集中决策机制: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集体独立 地作出政府决定的机制。 当权者:可以听取民众的呼声,但是他可以根据自己的 意愿独立作出决策。 优点:较低的决策成本和较快的决策速度。 在战争等特殊时期是适用的,但是在和平时期的影响要 作分析其结果。
当权者也是一个经济人,他也要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 边际收益来做决策。
1234567住户a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b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c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d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住户e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住户f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住户g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结果通过通过通过通过否决否决否决多峰形偏好的投票结果甲
如果多数投票机制不能满足单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 现投票的问题,我们把他叫做投票决策困境。
阿罗不可能定理: 在民主社会里,不能找到一种投票程 序,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 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人的偏好, 将所有个人偏好合乎逻辑地转换为一 种社会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
Kenneth J.Arrow 美国经济学家
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 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
一、与市场机制的研究方法的异同点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此更为普遍的称呼则是「政治经济学」,但应该注意这不可和马克思主义对这词的定义混为一谈)。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
公共选择理论也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工具进行研究,包括了研究对效用最大化的局限、博弈论、或决策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式很大一部分是根基于实证分析的方法上(「这是什么」);但却是将此作为研究规范(「这应该是什么」)的工具,以探索问题的所在点、并研究如何在宪政体制内改善这些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主要公式之一是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假设人们的行为都是出自从有限的可用手段里挑选达成目标的途径。
另一个研究目标不同、但却有相同研究公式的学科则是实证政治理论(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
而社会选择理论(Soc ial choice theory)也是一个相关联的研究领域。
一、起源和公式现代的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于政治学家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他在1948年提出了一套后来会成为中位选民理论(median voter theory)的概念,他也写下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1958)一书。
经济学家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将他称为是「公共选择理论之父」(1987, p. 1040)。
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以及戈登·图洛克在1962年共同发表了《赞同的计算》(The Calculus of Consent)一书,这本书被视为是创立公共选择学派的里程碑。
公共选择理论

2、逐渐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 形成的时期。 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合作发表了《一致 同意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杠
主
动
容
介
经
物物
钞
济
交换
市
(商品)
票
场
政
认可的
选
治
公共
市
产品 成本
票
场
杆
体
力
价
个体
之间
个
格
简单
人
交易
利
益
规
个体或
最
集体间的
大
则
复杂交易
化
3、政治市场与公共选择
政治市场有三类主体或参与者:选民、政治家和官员。 选民是手中握有选票并可以自由选择的需求者,政治家和
官员是供给者,供给各种政策、法制秩序、公共物品等等。 选民(voters)是政治过程结果的消费者。政治市场上选 民有三种方法来进行活动:投票、直接参与某项政治活动、 通过能够影响立法机构的活动、集团来影响立法。 政治家(politicians)是政府中被选举出来的官员,包括 各级政府主要官员以及立法机构成员。 官员(bureaucrats)是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被选举出 来的政治家直接或间接任命的人员。 政治市场的均衡:选民、政治家和官员按一定的规则就公 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成本分摊(税收)达成协议。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Alan Peacock)皮科克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政策供给市场 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 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
公共选择理论

22.08.2021
.
20
投票的悖论
• 在有二个以上备选方案时,会出现循环
投票,无胜出者。
三个人的偏好显示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甲
计
汽
电
乙
汽
电
计
丙
电
计
汽
22.08.2021
.
21
单峰与多峰
• 对阿罗五原则的修正,主要是对第四原
则的修正,对投票者的选择进行限制。
• 单峰偏好 • 多峰偏好 • 多峰偏好导致投票悖论 • 变多峰为单峰——消除投票悖论
费希尔·埃坶斯(Fisher Ames)
22.08.2021
.
2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 1896年,Knut Wicksell.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制度的影响。
• 1957年,布坎南。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中 心”。对规则、立宪、立宪选择规则的注意和强调。
• 1962年,《一致的计算》。
• 1963年,创立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
22.08.2021
.
16
投票的定义
•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
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 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
来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
•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
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 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
22.08.2021
.
6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
• 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
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 经济的合理决策。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同时,它关注政治市场的竞争性和民主性,以及政府失灵和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性
揭示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政府在提供 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可能存在的低 效、浪费和滥用权力等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利 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分配和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无效率和不平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不完全 竞争、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1
02
03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中强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人才素质 和服务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人力 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建立员工绩效 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 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建立政策调整和修正机制
0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
性和有效性。
05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过程
背景
某城市面临垃圾处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 策。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居民等各 方参与者通过博弈、协商等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最 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 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 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 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 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 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熊彼特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
学》教科书第16版中认为:“约瑟夫·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开创了 公共选择理论。”
8
熊彼特之所以被冠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开 创者”,是因为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对民主的方式、民主与政治制度 的兼容性、民主政治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过 探讨。这些问题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 问题。
14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提出 了公共物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 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
学说,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同私人物品的生产
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 的结果。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
伯格森(A.Bergson)发表《福利经济学 某些方面的重新系统论述》一文,提出用一个 多元函数来表示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函 数表述为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1951年阿罗(K.J.Arrow)出版《社会选择 和个人价值》一书(1963年又出了修订版), 试图在任何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 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 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它将个人的决策模型应用于政府机构,以探讨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受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和群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性行为不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也适用于政府机构和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是一个集体行为,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投票、游说等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决策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效率指的是政府是否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以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决策效果不佳。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市场约束来提高决策的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还关注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公正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平等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不偏袒特定人群或利益集团。
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价值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过程来制定决策,避免偏见和不合理性。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
它强调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基础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制度设计的原则,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
该理论着重考虑个人和群体的理性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框架,用于研究个体在进行公共决策时的行为和决策结果。
该理论通过对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角色以及社会福利的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的研究。
他们认为,政府行为与市场活动一样,都是由个体行为所决定的,而不是超越个体行为的外部力量。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1)理性选择者假设:公共选择理论假设个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并基于自身利益来做出选择。
(2)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和市场都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
(3)投票决策:公共选择理论将选举和投票视为一种集体决策过程,通过多数原则来选择某种政策或方案。
(4)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个体如何通过组织、集体决策和协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5)社会福利: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下实现社会最大利益。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1. 公共决策的困境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决策过程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
因为个体可能受到羊群效应、利益分散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地协调和合作,从而影响公共决策的结果。
2. 政府行为的限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同样受到一些限制,政府也会面临信息不对称、官僚机构、利益集团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政府无法完全有效地履行其职能,从而影响公共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3. 选民的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选民的理性行为对公共决策的重要性。
选民会基于自身利益来投票,追求最大个人效用。
因此,选民在投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候选人/政策的政治观点、经济利益等因素来做出决策。
4. 政策影响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凯恩斯主义理论观点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认为: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认为:
市场机制并不象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一架运转良好、 市场机制并不象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一架运转良好、 能够自动调节的机器,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最优的。 能够自动调节的机器,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最优的。 政府(或集体)干预应该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政府(或集体)干预应该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这些缺陷是 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如 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如 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 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以及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出 完全竞争模型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纳入它的分析框架。) 现,完全竞争模型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纳入它的分析框架。) 因此,他们提出国家应当更多地担负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他们提出国家应当更多地担负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责任。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责任。
政治学和经济学分成“两张皮” 政治学和经济学分成“两张皮”,政府干预是否能增进社 会的福利?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国家干预政策, 会的福利?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国家干预政策,并沿用古典经济学的 传统,将经济分析引入政治制度。 传统,将经济分析引入政治制度。
20世纪 年代,国家干预产生了一系列“后遗症”: 世纪60年代 国家干预产生了一系列“后遗症” 世纪 年代,
布坎南的主要理论
总结: 总结: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 的国家干预政策,积极主张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 的国家干预政策,积极主张经济自由。认为必须抛弃 对政府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发挥市场的功能, 对政府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发挥市场的功能,只 有当市场调节要比政府干预花费更大代价时, 有当市场调节要比政府干预花费更大代价时,才引入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1.
2.
3.
4.
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 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在 适度原则 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架构起一套激励共容 机制。 机制。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 在经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 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 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的决策纳入法制建设的 轨道。 轨道。 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特征,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的经济效益。 特征,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的经济效益。
维基百科) 是“政治经济学”)。 (维基百科) 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选民、政治人物、 研究对象: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
(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 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 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 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
研究工具:研究对效用最大化的局限、博弈论、 研究工具:研究对效用最大化的局限、博弈论、或决 策论 。
公共选择理论的历史背景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主张用 看不见的手”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 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调 斯密主张 节生产的理论, 节生产的理论,即是在分析了有政治干预的市场和无政 治干预的市场之后得出的。 非常重视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治干预的市场之后得出的。 非常重视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马歇尔将“政治经济”学更名为经济学。 马歇尔将“政治经济”学更名为经济学。 1929年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主义思想失败,凯恩斯国家 年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主义思想失败, 年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主义思想失败 干预经济理论登上历史舞台 登上历史舞台。 干预经济理论登上历史舞台。
政府财政赤字,工资、物价上涨, 政府财政赤字,工资、物价上涨,经济发展滞缓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
现代的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于政治学家邓肯 布莱克 现代的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于政治学家邓肯布莱克 邓肯 (Duncan Black),他在 ),他在1948年提出了一套后来会成为 年提出了一套后来会成为 中位选民理论(median voter theory)的概念,他也写下 )的概念, 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委员会和选 举的理论(1958)一书。 举的理论( )一书。 经济学家戈登 戈登图洛克 经济学家戈登 图洛克(Gordon Tullock)将他称为是“公 )将他称为是“ 共选择理论之父” 共选择理论之父”。
二、公共选择的最高原则
帕累托的一致同意原则 多数同意原则(51%) ) 许诺
持久赤字
三、福利赤字的根源
经济人假设 政治领域的经济人假设
四、政府失败论
如果市场机制并非完美, 如果市场机制并非完美,那么针对市场缺陷的政府干预也未 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达到增长社会公众福利的目的。(寻租) 。(寻租 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达到增长社会公众福利的目的。(寻租)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
布坎南(James M.Buchanan,1919~ ),1986年获得诺贝尔 年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 经济学奖。 布坎南以及戈登图洛克 以及戈登 图洛克在 年共同发表了《 布坎南以及戈登 图洛克在1962年共同发表了《一致 年共同发表了 性的计算》 性的计算》(The Calculus of Consent)一书,这本书被视 )一书, 为是创立公共选择学派的里程碑 里程碑。 为是创立公共选择学派的里程碑。这本书探讨了一个 自由社会下的政治结构, 自由社会下的政治结构,以实证经济学的分析方式解 读现代立宪民主制政府的运作。 读现代立宪民主制政府的运作。 其他主要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 其他主要著作:《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自由的限
度》、《赤字的民主》、《宪法合约的自由》、《课税的权力》、 赤字的民主》 宪法合约的自由》 课税的权力》 法则的理由》 自由、市场与国家》 经济学: 《法则的理由》、《自由、市场与国家》、《经济学:在预测科 学与道德哲学之间》 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等。
布坎南的主要理论
一、社会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分
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心要素:一是将政治视为交易的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心要素:一是将政治视为交易的概念(差异所 );二是所谓的经济人的模型 二是所谓的经济人的模型。 在);二是所谓的经济人的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历史背景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的概述
定义:公共选择理论( 定义: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 ) 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 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此更为普遍的称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