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导学案设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设计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3)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理解速度的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原本比较熟悉的速度,有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2)进一步增强小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理解“比值”定义物体量的科学方法,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速度单位(包括写法,读法,换算)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引入播放视频《猎豹》和《蜗牛》师:视频中的猎豹和蜗牛运动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生:……师:除了看到猎豹和蜗牛运动了,你还看到了它们运动的什么不同?生:……师: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观看视频,思考学生思考后回答兴趣引领对比引入课题新课教学师: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先在教室里面来一场小型的接力比赛,比一比,看谁“传的”快?第一次比赛:(如下图)听老师口令,完成接力棒的传递。
(师喊:“开始”,“停”)师:哪组传得快?为什么?生:……学生参与比赛,其他小组认真观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时间相同,比较师:自行车速度v=5m/s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自行车1s行驶的路程是5m)师: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单位?生:……师:出示汽车的速度表,速度常用单位: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师:生活中的一些速度数值大家熟悉吗?(学生填写)①光在真空中的速度m/s。
②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m/s。
③市区主干道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不超过km/h。
④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限速:小汽车安全行驶速度不超过km/h。
师:人骑车的速度约为5m/s,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为36km/h,它们谁更快?生:……4.速度单位换算: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过程:1km/h= m/s 1 m/s = km/h 学生根据换算结果,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

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一篇: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七章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与方法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学习,经历思考与讨论,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2)速度的计算(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速度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录像]: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设疑]:如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学生猜想教师点评]:猜想是否合理、科学?应该用什么来探究验证?二、新课教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多媒体展示]:游泳池中,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怎么判断谁游的快?裁判员是怎样判断输赢的?[学生讨论]:观众看谁在前面,裁判员看用的时间[讲解]:(1)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例如:在1min内,骑自行车可通过200m,汽车可通过1000m,在相等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长,它的运动比自行车快.(2)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赛跑时,11.25s的成绩比11.45s的成绩快.[学生看图分析]:图7-13(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的最快;而图(b)表明三个运动员在通过相同的路程内,中问运动员所用的时问最短,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得最快.[总结归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路程多的速度快;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速度快.如果两个物体各自通过的路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在物理学中,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的方法.只要将路程和时间相除,算出各自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教案: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第7章第2节2. 详细内容:a.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b.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c. 速度单位及换算d. 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物理计算,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计时器。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学校操场上的运动员跑步,思考如何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
2. 讲解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a. 相同路程比时间b. 相同时间比路程c. 直接比较路程或时间3. 讲解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a. 速度 = 路程÷时间b. 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4. 举例讲解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a. 例1:一个物体行驶了100米,用时5秒,求速度。
解答:速度= 100 ÷ 5 = 20(m/s)b. 例2:一辆汽车行驶了60千米,用时2小时,求速度。
解答:速度= 60 ÷ 2 = 30(km/h)5. 练习:让学生运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 判断车辆行驶速度b. 计算运动时间c. 设计合理运动计划六、板书设计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a. 相同路程比时间b. 相同时间比路程c. 直接比较路程或时间2.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a. 速度 = 路程÷ 时间b. 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3. 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示例a. 例1:100米÷ 5秒 = 20(m/s)b. 例2:60千米÷ 2小时 = 30(km/h)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辆自行车行驶了800米,用时4分钟,求速度。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怎样比拟运动的快慢1.体验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2.重点:说出什么是速度,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记住速度公式,会用速度公式进展简单的计算。
3.能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总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一、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观察甲、乙两图并思考:我们如何比拟图中三人运动的快慢?甲图是通过比拟在一样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拟运动的快慢。
乙图是通过比拟通过一样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拟运动的快慢。
2.2021年8月5日伦敦奥运会100米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63获得冠军;小明家距离学校5 km,他骑电动车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怎样比拟博尔特和小明运动的快慢呢?答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他们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来进展比拟,单位时间内,谁运动的距离远,谁就运动得快。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3.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速度=路程时间,用公式表示是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千米每小时作速度的单位,其符号为km/h;两者之间的关系为1 m/s=3.6km/h。
4.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 m跑工程中,成绩是7 s。
求:小明在体育考试中的速度是多少?答案v=st =50m7s=7.14 m/s。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答案它的速度是变化的,速度有时大,有时小,中途到达车站时还要停下来。
其运动特点为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是变化的。
6.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的曲直可以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刻、任何路程内的速度都是相等的。
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案: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使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和直接比较速度三种方法。
2.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3.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时间来估计其速度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运动快慢的三个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
3. 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物体运动的情况,运用速度概念来解释和判断运动的快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运动快慢的三个方法,速度公式的运用。
难点:速度概念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学校操场上的跑步比赛,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2. 讲解比较运动快慢的三个方法:1) 相同路程比时间:比较运动员完成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2) 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较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所跑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3) 直接比较速度: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运动员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
3. 例题讲解:例题1: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1000米的跑步比赛,甲用时4分钟,乙用时5分钟,谁跑得快?解答: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甲用时4分钟,乙用时5分钟,甲用的时间短,所以甲跑得快。
例题2: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跑,甲跑了300米,乙跑了200米,谁跑得快?解答: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甲跑了300米,乙跑了200米,甲跑的路程长,所以甲跑得快。
4. 随堂练习:1) 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下列运动员谁跑得快:a) A运动员用3分钟跑完1500米,B运动员用4分钟跑完1500米b) C运动员用5分钟跑完2000米,D运动员用6分钟跑完2000米2) 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下列运动员谁跑得快:a) E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了1200米,F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了1000米b) G运动员在6分钟内跑了2400米,H运动员在6分钟内跑了2000米5. 速度公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计算例题1和例题2中运动员的速度。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设计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点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事例展示:如图7-2-1所示。
图7-2-1
思考:在游泳比赛过程中,观众是怎样判断谁游得快的?裁判员又是怎样判断输赢的呢?
回答:图(a)所示时间__相同__,中间运动员游得__快__,因为他通过的路程__大__;图(b)所示通过的路程__相同__,中间运动员游得__快__,因为他用的时间__少__。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__时间__比__
路程__,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__大__的物体运动得__快__,即__观众方法__。
②相同的__路程__比__时间__,
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__少__的物体运动得__快__,即__裁判方法__。
学点2 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事例展示:如图7-2-2所示。
图7-2-2
思考:图(a)中的汽车和图(b)中的飞机哪个快?你是怎样比较的? 回答: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算出它们各自在1 s 内运动的路程,路程多的就快。
则汽
车在1 s 内通过的路程:s 1=3600 m 120=30 m ;飞机在1 s 内通过的路程:s 2=1000 m
2=500 m ,
故飞机快。
总结:人们为了比较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__速度__。
学点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事例展示:如图7-2-3所示。
图7-2-3
思考:图(a)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图(b)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吗?
回答:图(a)中,汽车在做直线运动,在各个时间段内,速度__不变__;图(b)中,汽车在做直线运动,在各个时间段内,速度是__变化__的。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速度的概念,学会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时间、距离和速度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实验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2.学会运用时间、距离和速度进行运动的快慢比较。
3.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2.实验器材:计时器、直尺、小车等3.实验材料:不同速度小车的数据表格、速度公式等4.录音机或PPT等多媒体工具,用于播放实验视频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引导(5分钟)1.通过播放一个运动视频(例如赛车比赛),激发学生对运动快慢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运动的快慢怎么比较?第二步:复习与归纳(10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速度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
2.提醒学生速度的单位:m/s、km/h等。
3.通过几个简单例题,巩固学生对速度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实验与探究(20分钟)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小车、计时器和直尺。
2.给每组发放不同速度小车的数据表格,让学生计算速度。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发现时间、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讲解与总结(10分钟)1.讲解时间、距离、速度之间的比较关系。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3.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速度公式计算问题。
第五步:拓展与延伸(10分钟)1.列举更多生活中运动快慢的比较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比较。
2.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变化距离或时间来改变物体的速度?第六步:小结与作业(5分钟)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通过时间、距离和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五、教学评估1.在实验与探究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2019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

2019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孩子们熟悉的小车为载体,引导他们探究运动的快慢。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和操作小车,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并能用相应的词汇表达。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能用相应的词汇表达。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标志物、计时器。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邀请孩子们观看小车比赛的视频,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看到的小车运动快慢的情况。
2. 实践操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辆小车和一些标志物。
要求孩子们用标志物设置一个简单的赛道,并用计时器记录小车通过赛道的时间。
然后,让孩子们观察和讨论,找出运动快慢的小车。
4. 创意表达: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和画笔,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运动快慢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用彩泥制作出他们心中的“快车”和“慢车”。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能用相应的词汇表达。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和观察结果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同时,我也在班级群里分享了孩子们的创作和观察照片,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制作一个自己的小车,并观察和记录它的运动快慢。
这样,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也在家庭中得到了运动的体验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运动和力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预习提纲: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_______) v﹦(_______)
( ) ()
速度国际单位: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单位转化:1m∕s﹦____km∕h
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阅读课本P42~4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部分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员比较运动员游的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的快慢,裁判员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的快慢?
(2)小组归纳:
①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内比较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②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的距离,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2.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7.2-2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甲图表明:;
乙图表明:.
甲乙
图7.2-2
3.课本P43图7-14中所描述的汽车和飞机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探究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1.速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汽车的路码表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做单位。
这两个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换算关系?
2. 小组合作完成“测量纸团下落的速度”的实验,并思考:如果将两个纸锥从不同的高度同时释放,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答:我们可以先用停表测出纸锥运动一段路程所用的,再用卷尺测出,运用速度公式即可算出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得(填“快”或“慢”);速度小的,运动得(填“快”或“慢”).
达标自测: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_m/s,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km/h= ______m/s 20m/s= ______km/h
3.张明、王虎、李强从同一地点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前往同一学校,张明骑电瓶车以30km/h 的速度前进,王虎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李强以每分钟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前进.则()A.张明先到校B.王虎先到校C.李强先到校D.三人同时到校
4.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为()
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D.观众:相同时间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5.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6. 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