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C、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④⑤3、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A、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4、为维持人体内电解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A. Mg2+B. Ca2+C. Na+D. Fe3+5、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6、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A、汞B、银C、钠D、铁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有蓝色沉淀及无色气体产生。
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 )①2Na+CuSO4====Na2SO4+Cu;②Cu+2H2O====Cu(OH)2↓+H2↑;③2Na+H2O====2NaOH+H2↑;④2NaOH+CuSO4====Cu(OH)2↓+Na2SO4A. ①B. ①②C. ③④D. ①③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物是()A.NaOH和H2 B.Cu(OH)2、Na2SO4、 H2C.Cu和 Na2SO4 D.H2SO4、 Cu(OH)2、、 Na2SO410、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 ④Na2CO3溶液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③⑥D.⑤⑥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 Na和O2B. NaOH和CO2C. Na2O2和CO2D. C和O21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下列属于实验报告内容的是()①实验目的②仪器和试剂③实验现象④结论及解释⑤实验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全部13、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D、干沙14、将2.3克钠放入100克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2.3%B、等于4%C、大于2.3%小于4%D、大于4%15、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2 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火炬“飞扬”使用纯氢做燃料,实现碳排放为零B .冬奥场馆“冰丝带”使用CO 2制冰,比氟利昂更环保C .领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火炬燃料出口处有钠盐涂层,能使火焰呈明亮黄色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钠着火时,不可以用干冰灭火器灭火B .在自然界中,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C .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D .通过加热可除去23Na CO 固体中的3NaHCO3.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能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吕氏春秋别类》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钢”,体现合金硬度的特性B .《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化为铜”表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的“杓”中含有23Fe OD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 3)和朴硝(Na 2SO 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4.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出液态金属机器人。
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是最常见的液态金属。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和铝B .为了减缓钠与水的反应,可以用铝箔包裹钠并扎些小孔再放入水中C .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不可能生成单质铜D .质量相同的钠和铝分别投入体积浓度相同的两份盐酸中,生成的氢气可能相同5.焰火“迎客松”、“天下一家”,让北京冬奥运会开闭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或铁丝)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KCl 与23K CO 固体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是..1:1的是A .NaHCO 3B .NaOHC .Na 2O 2D .CaO 27.反应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可用于潜艇中供氧。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1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1 钠及其化合物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 1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 7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 16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 25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理解】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021·宁波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煤油B.水C.盐酸D.氯气【解析】选A。
钠不与煤油反应,常用煤油来保存金属钠,故A符合题意;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在点燃条件下,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2.(2021·扬州高一检测)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空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析】选B。
钠在氧气中加热反应产物为过氧化钠Na2O2,钠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产物是氧化钠Na2O,根据反应产物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作答。
两种产物中钠的化合价变化均为0→+1,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正确;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等质量的钠产生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大于氧化钠的摩尔质量,则产生的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因此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的质量大,故C、D错误。
2 1钠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钠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为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金属钠熔化,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2.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差。
它的密度为0.534g/cm3,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将绿豆大的锂投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合理的有()①锂沉入水中②锂浮在水面上③水中不会有大量气泡④反应后在水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⑤反应剧烈,发出紫红色火焰⑥锂四处游动A.②⑥B.①③C.②③⑤D.②④⑤⑥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2Na+Cu2+=Cu+2Na+B.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 C.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D.酸性KMnO4溶液和双氧水混合:2MnO4−+5H2O2=2Mn2++5O2↑+6OH−+ 2H2O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膨松剂B.Na2O2呈淡黄色,可用于消防员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C.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D.碳酸钠显碱性,可以用于制抗酸药物5.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2Na+Cu2+=Cu+2Na+B.能与H2O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C.存在c→d→e的转化D.若b能与H2O反应生成c和O2,则b是碱性氧化物6.钠、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十分重要。
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氯化镁等氯化物形式存在。
人们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以制得多种钠、氯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高中化学研究材料——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钠的性质中,与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无关的是()。
A。
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钠有强还原性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 变灰暗→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4.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5.下列叙述中,关于过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2O2B。
1 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6.16.8 g NaHCO3和7.8 g Na2O2在密闭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保持温度为500℃。
最后内的物质是()。
A。
Na2CO3、Na2O2和O2B。
Na2CO3、O2和H2O(g)C。
Na2CO3、CO2、O2和H2O(g)D。
NaHCO3、Na2CO3和O27.200℃时,11.6 g由CO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mol-1)()。
A。
5.8B。
11.6C。
23.2D。
46.48.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B。
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及浊液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则该溶液可能为钠盐溶液C.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最终会变成Na2O2D.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2.将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C.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D.有红色物质生成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也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 ,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或K+中一种4.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者颜色不同B.均可与H2O、CO2反应C.Na2O比Na2O2的稳定性强D.在呼吸面具中,用Na2O2做供氧剂,不能用Na2O 5.可用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物质是()A.Na2O B.Na2O2C.Na2CO3D.NaHCO36.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与O2B.Na 与H2O C.Na2CO3与稀盐酸D.C与O27.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钠着火后可用水来灭火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8.下列各组反应物中,改变反应条件或改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物种类不变的的是( ) A.Na和O2B.K2CO3和HClC.Fe和HCl D.NaOH和CO29.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B.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C.将4.6 g金属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8%D.钠钾合金可以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10.16.3 g由Na2O2、Na2O、Na2CO3、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8g B.15.5g C.11.7g D.23.4g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CaCO3→Ca(OH)2C.NaNO3→NaCl D.CuO→Cu(OH)212.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溶液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13.将一小块钠投入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生成蓝色沉淀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辅导:钠及其化合物(习题) 含答案

钠及其化合物(习题)1.钠作为一种重要原料,可用于制造许多在国防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金属。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白色固体 B.钠着火时,可用沙土灭火C.钠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D.可保存在煤油中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的钠的性质有()①钠比水轻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分别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只有一种气体放出,没有沉淀生成的是()A.饱和NaCl溶液 B.MgCl2溶液C.稀硫酸 D.Cu(NO3)2溶液4.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5.下列有关Na2O和Na2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都是白色固体物质B.Na2O和Na2O2都能与CO2或水发生化合反应C.Na2O和Na2O2与水反应都有NaOH生成D.Na2O和Na2O2都不是碱性氧化物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请回答:(1)C中盛有试剂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0.015 mol CO2通入到100 mL 0.2 mol· L 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CO32 和H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8.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D.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粉末与NaHCO3粉末中分别加入适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后者的反应更剧烈9.现有25 mL 2 mol·L 1的Na2CO3溶液和75 mL 1 mol·L 1的稀盐酸,进行以下两种操作: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加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2 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均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气体B .等浓度等体积二份溶液都滴入2滴酚酞,3NaHCO 溶液颜色深C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D .等质量的二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3NaHCO 产生气体多 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 A .FeCl 2B .CuC .()3Fe OHD .NaHCO 33.下列物质的俗称不正确的是 A .2Ca(OH) 熟石灰 B .3NaHCO 苏打 C .NaOH 烧碱D .3CH COOH 醋酸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C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D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5.在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物,是因为金属钠置换出金属铜B .过氧化钠加入到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变无色,可能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C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再变澄清,说明最终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盐D .在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随后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说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6.下列关于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钠切开后,光亮的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 2O B .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 .石蕊试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先变蓝后褪色D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因此他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7.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Na 2O 2加入H 218O 中:2Na 2O 2+2H 218O=4Na ++4OH -+18O 2↑B .FeSO 4酸性溶液中加入H 2O 2:2Fe 2++H 2O 2+2H +=2Fe 3++2H 2OC .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 2:2NH 3·H 2O+SO 2=2NH 4++SO 23-+H 2OD .Cl 2和水反应:Cl 2+H 2O=H ++C1-+HClO8.下表中,对陈述Ⅰ、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二、非选择题 9.碳酸钠(Na 2CO 3)(1)碳酸钠是白色固体,俗称_______,_______于水;电离方程式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解析A中,钠的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B中,放置在空气中,钠被缓慢氧化生成白色Na2O;D中,钠着火时生成Na2O2,泡沫灭火器释放的泡沫中有CO2、H2O会与Na和Na2O2反应生成H2、O2,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C2、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H2O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氢钠粉末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A项错误;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B正确;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不稳定,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例为1∶2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麦秆等日久又逐渐变成黄色D.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过氧化钠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碳酸钠固体,A错误;过氧化钠漂白是由于它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永久漂白,C错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D错误。
答案B4.在滴入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观察到的现象是()A.变红B.无色C.先变红后褪色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解析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变红。
又因为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最终溶液褪色。
答案C5、将2.3g钠投放到97.7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3%B.小于2.3%C.4%D.大于4%解析与水反应,溶质为氢氧化钠,质量为4g,但是由于反应时有气体放出,溶液质量小于100g,故质量分数大于4%。
答案D6、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钠与盐酸反应:2Na+2H+===2Na++H2↑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解析B中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CuSO4反应,总化学方程式:2Na +2H2O+CuSO4===Cu(OH)2↓+H2↑+Na2SO4。
答案B7、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A.盐酸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C.FeCl3溶液D.CuSO4溶液解析钠与水溶液反应均放出氢气;A项,发生反应为2Na+2HCl===2NaCl+H2↑,只有气体无沉淀;B项,NaOH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晶体;C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FeCl3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D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CuSO4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答案A8、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解析A项,因为CO2能和Na2CO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故可用来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而Ba(OH)2、Ca(OH)2和盐酸都能与NaHCO3、Na2CO3反应。
答案A9、小苏打和苏打分别和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与盐酸反应比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B.106gNa2CO3和84g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CO2的质量相等C.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NaHCO3和盐酸反应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完全,耗去盐酸的量一样多解析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剧烈,A错误;106gNa2CO3和84g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B正确;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CaCO3和盐酸反应,C错误;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量比NaHCO3消耗的多,D错误。
答案B10、下列对焰色实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解析①为了滤去黄光;②、③除去铂丝上的杂质;④本身颜色越微弱的火焰在实验时干扰越小,被检验物质的火焰颜色越明显;⑤焰色反应除用铂丝外,还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镍丝、铬丝等。
答案D11、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 3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 2CO 3⑥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 2CO 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解析 ③中因为NaHCO 3溶液受热时NaHCO 3不分解,只有NaHCO 3固体受热才分解;⑥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Ba(OH)2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Ba(OH)2===2NaOH +BaCO 3↓,2NaHCO 3+Ba(OH)2===Na 2CO 3+BaCO 3↓+2H 2O 。
答案 C12、①纯净的碳酸钠a g ;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 g ,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 2多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D.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溶液中的Na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解析 同质量的Na 2CO 3比NaHCO 3耗酸量要多,但是产生的CO 2要少,故A 、B 项均错误;同质量的两组物质,混合物含的碳元素较多,故最终转化成CaCO 3沉淀的质量就大,C 项正确;同质量的Na 2CO 3比NaHCO 3所含Na +物质的量大,故配成等体积溶液后纯净的碳酸钠溶液中的Na +物质的量浓度大,故D 项错误。
答案 C13、过量的NaHCO 3与Na 2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 )A.Na 2O 和Na 2O 2B.Na 2O 2和Na 2CO 3C.Na 2CO 3D.Na 2O 解析 在题中所给出的两种物质中NaHCO 3是过量的,两种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OH +CO 2===Na 2CO 3+H 2O 。
因NaHCO 3是过量的,又充分加热,有足够的CO 2使Na 2O 2最终全部转化为Na 2CO 3,过量的NaHCO 3也完全分解成Na 2CO 3,而Na 2CO 3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最后排出产生的气体后,残留的固体是Na 2CO 3。
答案 C14、把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27.4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得残留固体21.2g 。
求原混合物中NaHCO 3和Na 2CO 3的质量之比为( )A .53∶84B .84∶53C .1∶1D .42∶53解析 设NaHCO 3的质量为x ,则根据方程式可知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Δm168g62gx (27.4-21.2) g =6.2gx =168g×6.2g 62g=16.8g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7.4g -16.8g =10.6g ,所以原混合物中NaHCO 3与Na 2CO 3的质量之比为: 16.8∶10.6=84∶53。
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44分)15、(12分)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取用浸没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④⑤(4)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_。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取用金属钠必须用镊子,剩余的金属钠包括碎屑都必须放入原试剂瓶中。
(2)Na 在空气中放置的变化过程为Na――→O 2Na 2O(变暗)――→H 2O NaOH(白色固体)――→H 2O 潮解表面形成溶液――→CO 2Na 2CO 3·10H 2O(白色固体)――→风化Na 2CO 3(白色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