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剧社号教案
《香玉剧社号》教案

《香玉剧社号》教案第一章:了解《香玉剧社号》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香玉剧社号》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了解该剧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培养学生对现代戏剧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香玉剧社号》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简要介绍该剧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分析该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
2. 观看该剧的片段或图片,增强学生对该剧的理解。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观看剧片段或图片后的反馈和感想。
第二章:分析《香玉剧社号》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分析《香玉剧社号》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
2. 理解人物形象与剧情发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
2. 探讨人物形象与剧情发展的关联。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对整个剧情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表现。
第三章:探讨《香玉剧社号》的主题思想教学目标:1. 探讨《香玉剧社号》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2. 理解剧情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分析剧情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 探讨剧中人物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3. 引导学生思考剧中的主题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主题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观看该剧的片段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思想。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13香玉剧社号.doc

13香玉剧社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2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难点教学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导学过程预习题纲1、搜集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2、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板书课题,质疑解题(1)这架飞机为什么叫“香玉剧社号”?它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写“香玉剧社号”飞机?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提示,说说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思考上述你质疑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
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四、细读课文,重点探究。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香玉剧社号》教案

《香玉剧社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香玉剧社号》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作品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提高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艺术。
学生能够培养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香玉剧社号》是一部中国现代戏剧作品,讲述了香玉剧社在战争背景下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角色的命运和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戏剧的魅力。
2.2 角色分析: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发展。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角色的同情和理解。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戏剧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教师展示《香玉剧社号》的封面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2 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3.3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参与和角色扮演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4.2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角色形象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可以是短剧或剧本。
学生通过表演和分享,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5.2 教学资源:教师提供相关的戏剧作品和剧本,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教师提供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装,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香玉剧社号》语文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香玉剧社号》语文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香玉剧社号》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个体思考,全班交流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在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心品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突破: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明晰为了捐献飞机常香玉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第二步,抓住文中相关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探究,感受艺人的爱国情怀,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游戏导入:猜猜她是谁(课件出示黄道婆、南丁格尔、常香玉的图片)2.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捐)(2)常香玉捐飞机的动力是什么?(板书爱国)二、自读课文,感受常香玉所为1.教师谈话导入:是的,爱国情怀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
常香玉就是在这种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做出了捐献飞机的壮举。
那么常香玉是怎样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2.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6mdash;8自然段想一想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试着给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3.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4.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拿积蓄、卖车房、送孩子、不特殊、劝别人)三、精读课文,感受常香玉精神1.导语:常香玉为了捐飞机做了这样五件事情,那么捐飞机困难大吗?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捐飞机所遇到的困难?(第五自然段)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法(1)教师讲述:我们读书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段,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把这些体会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就叫写批注。
《香玉剧社号》教案

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香玉剧社号》,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1. 了解《香玉剧社号》的背景及作者;2. 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3. 欣赏并分析《香玉剧社号》的艺术特色;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欣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
1.4 教学内容1.5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香玉剧社号》的背景及作者;2. 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发展、主要剧种等;3. 欣赏《香玉剧社号》选段,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色;4. 分析讨论《香玉剧社号》的艺术特色,如唱腔、表演、舞台设计等;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戏曲的基本知识2.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戏曲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为深入欣赏《香2.2 教学目标1. 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点;3. 认识戏曲的基本表演元素,如唱、做、念、打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欣赏、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感受戏曲魅力的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
2.4 教学内容2.4.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4.2 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点;2.4.3 戏曲的基本表演元素;2.4.4 戏曲的审美特点。
2.5 教学过程2. 讲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演变过程;3. 介绍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剧种的独特魅力;4. 讲解戏曲的基本表演元素,并进行实践演练;5. 分析戏曲的审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欣赏《香玉剧社号》选段3.1 课程背景通过欣赏《香玉剧社号》选段,使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2 教学目标1. 欣赏并分析《香玉剧社号》选段的艺术特色;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模版)

《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模版)第一篇:《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模版)《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个体思考、全班交流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在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心品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常香玉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感受常香玉所为1、自读课文,想一想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试着给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2、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情况。
生汇报学习情况,师板书:拿积蓄、卖车房、送孩子、不特殊、劝别人。
三、精读课文,感受常香玉精神1、师:常香玉为了捐飞机做了这样五件事情,那么捐飞机困难大吗?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捐飞机所遇到的困难?生:第五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法。
(1)师:我们读书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段,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把这些体会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就叫写批注。
(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中老师写的一些批注,引导学生给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写批注。
(3)用写批注的方法,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师:写批注是特别好的读书方法,学会写批注就走进了读书的殿堂,我们现在就用写批注的读书方法开始下面的学习。
《香玉剧社号》教案

《香玉剧社号》名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并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
4.了解常香玉以及她的爱国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教育学生无私奉献。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常香玉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教学难点】了解常香玉的爱国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和课文。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
(图片或相关素材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常香玉吗?她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这位艺术家的:《香玉剧社号》(板书课题),首先我们详细去了解一下常香玉吧!2.介绍常香玉。
常香玉:(1923-2004)中共党员,豫剧艺术家。
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二、整体感知。
1.初步感知。
听课文朗读,要求:听清楚字音,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1)学生边听边思考,举手回答。
(2)教师总结。
课文讲了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故事,赞美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
2.学习生字。
学生自己学习生字。
3.学习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4.学习词语解释。
三、精读领悟。
(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试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读完后,同桌讨论、交流,举手回答,教师引导。
第一部分(第1段):讲常香玉带领剧社捐献的一架战斗机被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
第二部分(2-4):讲常香玉决心给志愿军买一架战斗机。
第三部分(5-10):讲常香玉克服种种困难,进行义演筹款,终于购买了一架战斗机。
香玉剧社号 教案教学设计

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香玉剧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理解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香玉剧社的主要代表剧目和表演风格,提高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香玉剧社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香玉剧社的成立及发展历程2. 香玉剧社的代表剧目及表演风格3. 香玉剧社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 香玉剧社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5. 香玉剧社的传承与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香玉剧社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代表剧目等基本知识。
2. 鉴赏法:组织学生观看香玉剧社的经典剧目片段,提高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香玉剧社的艺术成就和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表演,体验香玉剧社的表演风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香玉剧社历史资料: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2. 香玉剧社经典剧目:光盘、网络视频等。
3. 戏曲表演道具、戏服、化妆用品等。
4. 课堂讨论:分组、角色扮演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演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戏曲鉴赏能力:学生对香玉剧社代表剧目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3. 传承与保护意识:学生对香玉剧社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及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4. 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戏曲表演实践中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香玉剧社的成立及发展历程第3-4课时:香玉剧社的代表剧目及表演风格第5-6课时:香玉剧社的艺术成就和影响第7-8课时:香玉剧社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第9-10课时:香玉剧社的传承与保护七、教学步骤1. 第1-2课时:引入:介绍香玉剧社的成立背景。
讲解:详细讲解香玉剧社的发展历程。
鉴赏:观看香玉剧社的经典剧目片段。
2. 第3-4课时:引入:介绍香玉剧社的代表剧目。
讲解:详细讲解香玉剧社的代表剧目的剧情和表演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香玉剧社号
1、捐献飞机的原因、背景
拿出积蓄、卖掉卡车、房子
2、捐献飞机的过程送走三个年幼的孩子
别人动摇、常香玉明确反对
掀起爱国热潮,大家纷纷支持
3、义演捐献飞机
在写提纲的时候,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讲事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用提纲的形式列出来。
这样在写文章时,会更有条理。
请同学们仿照这样的形式,给自己的文章先列个提纲。
四、举例点评提纲
五、修改提纲
六、写作文
七、讲评文章
标准:
1、突出自己的特点。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八、修改文章
九、优秀作品欣赏
口语交际《个性和性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
3.能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同学们,常说“男生女生不一样”。
首先是说性别不一样,但更多的是指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对待突发事件的胆量上,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心耐心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那么,个性差异与性别差异在为人做事及学习上都有什么表现呢?如果把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到底哪一种差异更大?或男生女生各有什么优势和弱势呢?今天我就们围绕“个性与性别”这个话题,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观察,来讨论讨论吧!
2.课前准备
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确定发言的主题,写出发言提纲,做好发言准备。
3.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ppt:
1)请先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再举具体事实依据。
2)要边听边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反驳他人意见时,要拿出自己的事实依据。
3)使用文明用语。
4.边总结边归纳(学生可能会从爱好、性格等方面进行交流)
5.学生与老师交流观点
6.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虽然男孩女孩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异的,但无论做什么,每给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男孩女孩在各方面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对吗?
7.评价
在讨论交流后,要评一评谁的发言好,好在哪里。
在评价别人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