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 因此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 懈。同时,要理性分析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要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 幼儿园安全事故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

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 责任

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

(1 )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幼儿游戏时受伤。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 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幼儿在 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活动时不小心绊倒、 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

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

(2) 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 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幼儿园如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 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而教师又未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园舍 中楼房占大多数,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

3)儿童走失。 儿童走失属幼儿园严重事故。儿童走失是幼儿园管理的失误,

是幼儿园未尽看管之职。儿童 在幼儿园期间(指幼儿从踏入幼儿园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

,教师应该像家长一样看管 幼儿。幼儿离园必须经教师同意,或者幼儿家长的许可。( 4)体罚和变相体罚幼。体罚分

两种,一种是指肢体上的体罚。另一种是指言语上的体罚。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

(5) 幼儿被他人接走。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造成幼儿被他人接走。

(6)外来人员侵入。 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成损失。(

7)幼儿园组 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幼儿园外出活动, 如果组织不够严密, 教师麻痹大意,偶发事件将会

不期而遇。(8)幼儿自身原因所致。很多场合下是由于幼儿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幼儿 患某种疾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三、幼儿安全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由于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有防止幼儿的身体或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 受侵害的义

务。尽管幼儿园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 但是,幼儿园一旦因过失行为而导致安

全事故发生,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中将这种过失原因归类为过错责任,

幼儿园在幼 儿安全事件中是否有违法、违规等行为,是幼儿园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果幼儿园的过错直接 或间接地导致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那么 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要负相应责任。 反之,

幼儿园可不负责任。

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也包括虽不 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 困扰着幼儿园园长。 因此,了解幼儿园事故处理的法制

四、幼儿园的义务

根据过错责任的原则,幼儿园要避免在事故发生时承担责任,就必须尽自己的义务。

这些义务主要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就安全这一块来看,首先,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在园的安全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安全教育应从教师与幼儿两方

面入手。1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①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一日工作常

规、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知识等。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有关幼儿安全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加强工作

规范性,促使幼儿教师的工作水平更趋专业化。②在案例分析中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培

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安全事故后果的预见性,从而设法避免事故发生。2?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关能力培养。①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并非说教式教

育,对于幼儿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验可谈,较为抽

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儿经历之后自然成为直接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经历

中获得间接经验。我们可以将有关安全事故的图片张贴于班上,引导幼儿讨论图上会出现什

么不安全的后果,怎样才可以避免危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还可

以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幼儿身边有安全案例,及时抓住进行讨论,以

事实说明问题,教育幼儿引以为戒。②安全常识及自救方法的教育。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公

共区张贴一些安全常识及自救方法的教育。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幼儿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3?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

作规程》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幼儿进行教

育,不能以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方式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正常的教学活

动时间里,不能出现擅自调课、不请假而离岗、请人代岗的现象。4?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幼儿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

刑事责任。

五、理性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指出:应当根据相关

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

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

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是幼儿园的责任,幼儿园理应

承担,不可推脱,不是幼儿园的责任,耐心说服家长,避免认为只要孩子幼儿园出了事,

一切责任都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大小或有无责任的关键是看幼儿园有无过错或过错的程度。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规定需承担责任者,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

形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损害事实的存在;第二,损害行为的违法性,包括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违法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

之间有因果关系,只有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能对该损害承担责任;第四,有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能对该损害承担责任;上述四个要素相互联系,只有同时具备时,才构成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当幼儿伤害事故发生后,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幼儿园有过错时,才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幼儿园没有任何过错,而责任完全在幼儿,则

由幼儿的监护人承担全部责任。

六、案例分析及事故的善后处理

案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张老师的看护下玩滑梯,突然,幼儿张某嬉笑着张开双

臂从滑梯上下滑时由于重心偏离从滑梯上摔下,造成右前额纵形1厘米的皮裂伤。张老师发

现后马上报告园长和保健医生,简单处理后及时送往当地最好的医院,并在第一时间通知了

幼儿的父母。孩子住院期间,幼儿园垫付了所有医疗费及家长、孩子的生活费、交通费,园长和老师几次带着营养品到医院探望,家长对此深表满意。孩子伤愈出院后,张某的家长

却一反常态,态度极不冷静,多次找幼儿园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索要巨额美容费、精神损

失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园领导耐心、冷静、有理有据地解释到:孩子意外摔伤,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幼儿园的全部责任。第一,幼儿园对幼儿的教养职

责与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不同的,依据法律,在幼儿园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应按过错原则”赔偿,有过错过给予赔偿,无过错不予赔偿。第二,孩子受伤是教师在认真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不是教师玩忽职守造成的,并且事发后幼儿园对孩子尽了心也尽了力,因此,幼儿园无过错责任。第三,根据无过错责任,幼儿由于过失行为造成自身或他人损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第四,幼儿受伤和行为发生地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简单地认为事故

发生在幼儿园,就该由幼儿园承担责任。通过法院解决。园长的话,既维护了教师和幼儿园的权益,也使那位家长心悦诚服。案例:教师带幼儿户外活动是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主观上无过错,组织上亦无不当,小朋友张某在一瞬间出事,教师无法预料。所以此类安全事故

的责任要有孩子的监护人来承担。事故的善后处理(一)幼儿方面1 ?及时处理受伤者。2 ?保

护幼儿的心理。幼儿受到伤害,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教师保护幼儿的心理。幼儿受到伤害,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应及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给予更多的抚爱,鼓励他们勇敢面

对。3.抓住教育契机。幼儿身边出现了安全事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体幼儿得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教育全班幼儿关心受伤的幼儿,渗透情感教育。4?对受伤者的身体护理。教师应懂得

相应的护理知识,对受伤者的护理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的不同而采取

不同的护理方法。(二)教师方面。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发生幼儿安全事故,1.精神安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发生幼儿安全事故,一上班就紧绷着的安

全弦在发生事故后几乎接近极限,此时教师心理负担过于沉重,紧张、不安、焦虑、惶恐、

沮丧、担过于沉重,紧张、不安、焦虑、惶恐、沮丧、泄气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如果园

长此时能给教师一种宽容和理解,会使教师释放很多的精神压力,切忌指责、批评教师。2 ?分析与反思事故。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应想到从中获取分析与反思事故。作为园长,更应该考虑怎样让其他教师不重蹈覆辙,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园长可以组织包括当事人

在内的全园职工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分析,让大家从中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如

果怎样做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将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理念落实在工作行为中,做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从而减少可

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三)家长方面1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者应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告之家长真实

情况,还可征求家长的处理意见,不要等到家长来园接人时才说,应尊重家长应有的知情

权。2.做好受伤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家长都会难受,有的家长言语上表现出通情达理,有的家长则会一改往日的温和,对幼儿园或教师大加指责。不

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上门诚恳地向家长致歉,并详细地

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的日后护理,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安全工作是幼

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其它工作的基础。在幼儿园工作,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提高自己

的责任心,细心开展每一个活动,把幼儿的放在第一位,交给幼儿多方面的安全知识,避免危险和意外的发生,真正的做到确保每个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