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网络教育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统计学(A)
山东师范大学统计学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统计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选题(15×2分)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3、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4、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5、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6、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2000B、1000C、1500D、25007、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9、下列数列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A、0 20 40 50 60 80 100B、0 48 49 50 51 52 100C、0 1 2 50 98 99 100D、0 47 49 50 51 53 100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11、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12、一个由100名年龄在30~60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13、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A、环比增长率B、平均增长率C、年度化增长率D、增长1%绝对值14、某厂按照其1月份和4月份产量计算的年度化增长率为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909.09B、976.45C、968.73D、1032.2815、指出下列指数中拉氏数量指数公式()A、B、C、D、二、多选题(5×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111qpqp∑∑1qpqp∑∑1qpqp∑∑11qpqp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平均发展速度C、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D、平均劳动生产率E、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3、用样本成数来推断总体成数时,至少要满足下列哪些条件才能认为样本成数近似于正态分布()A、np≤5B、np≥5C、n(1–p)≥5D、p≥1%E、n≥304、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5、质量指标指数有()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购买额指数D、商品销售额指数E、产品产量指数三、简答题(4×8分)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会计统计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统计学一、单项选择填空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A )A.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
统计分组。
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计算D.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2.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第4组组中值应为(C )A.1500元B.1600元C.1750元D.2000元3.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B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代表性也相等D.无法判断4.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用(C )来解释。
A.中心极限定理B.置信区间C.小概率事件原理D.正态分布的性质5.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A )A.因变量是随机变量B.自变量是随机变量C.都是随机变量D.都不是随机变量二、判断题1.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X )2.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之和为零。
(√)3.同样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误差。
(√)4.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只起媒介作用。
(X )5.当相关系数r=0时,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X )三、填空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频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正态分布,(偏态分布),J型分布和(U型分布)。
3.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4.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第一(拒真错误),第二(取伪错误)。
5.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四、名词解释1.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中位数: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
3.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它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分别列入不同的组。
4.抽样平均误差: 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 .下列指数中属于“静态指数”的是 A.工业生产指数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空间价格指数D.股价指数2 .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 2013年为103.5%, 2014年为104%, 2016年为105%, 2016 年对于2012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116.4%,则2015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03%;B.101%;C.104.5%;D.113%3 .对于包含四个^成因素(T 、S 、C 、I )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 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A.只包含趋势因素;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4 .用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分析时提出了各种基本假定,这是为了 A.使回归方程更简化; B.得到总体回归系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C.使自变量更容易控制D.使因变量更容易控制5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综合指标D.质量指标6 .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7 .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
该研究需要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他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 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10 .某商场计算期销售总额为基期的 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 5%,则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应为A.4.5% ;B.0.5%;C.9.5%;D.10%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 D.森林公园中树木的种类8 .对数据对称性的测度是 A.偏态系数|B.峰度系数9 .以下关于指数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C.变异系数 B.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D.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D.标准差11 .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则可推断该地区的物价指数为A.9%;B.8.1%;C.109%;D.108.1%12 .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 5%,职工人数增加 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陕师大)

《统计学》作业一、单选题1、政治算术学派对统计学的重要贡献是( C )。
A. 将法国的古典概率论引入统计学B. 给统计学进行了命名C. 奠定了统计学的方法论基础D. 使统计学在准确化的道路上大大跨进了一步2、“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是( B)。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 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 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 该企业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文化程度4、某企业有3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300,则这是(C)A. 对300个标志求平均数B. 对3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3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D. 对300个指标求平均数5、某学生数学考试分数为89分,则“考试分数”是( B )A. 数量指标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品质标志6、统计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是( D )A. 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 统计分类与分组的设计C. 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D.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7、人口数和人口出生数( B )。
A.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 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 两者都是时点指标8、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B )A. 划分分组界限B. 选择分组标志C. 确定组数D. 确定分组形式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C )。
A.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10、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C )A. 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B. 组中值更有说服力C. 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D. 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11、调查时间的含义是指( D )A. 进行调查的时间B.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C. 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D.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1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C )A. 这些单位是先进的单位B. 这些单位是落后的单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标志总量的绝对比重较大D.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对比重较大13、随机选取若干块水田来估算全县水稻总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 A_2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下图是表示定量数据的的一个例子。
A.直方图B.散点图C.茎叶图D.箱线图2.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3.在方差分析中,进行多重比较的前提是A.拒绝原假设;B.不拒绝原假设;C.可以拒绝原假设,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D.各样本均值相等4.假定某人5个月的收入分别是180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8800元,反映其月收入一般水平应该采用()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5.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总体是A.100所中学B.20个城市C.全国的高中学生D.10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6.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半水平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7.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A.要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可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C.不能直接用原始资料平均法;D.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8.在统计年鉴中的年度历史数据中,不存在的因素是A.趋势因素;B.季节因素;C.不规则变动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9.当峰度系数大于0时,表明分布是A.尖峰的B.扁平的C.左偏的D.右偏的10.根据各季节商品销售量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是: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是A.一季度;B.二季度;C.三季度;D.四季度11.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12.标志变异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3.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14,这种相关肯定属于A.显著相关;B.负相关;C.高度相关;D.正相关14.在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既可以测定直线相关,也可以测定曲线相关B.相关系数不可测定直线相关,也不可测定曲线相关;C.相关系数不可测定直线相关,只可测定曲线相关;D.相关系数只可测定直线相关,不可测定曲线相关;15.为了解某地区职工的劳动强度和收入状况,并对该地区各行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和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关部门需要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应该采用()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6.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综合指标D.质量指标17.当变量值有一项为0时,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18.“先综合,后对比”是编制的基本思路。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陕师大)

《统计学》作业一、单选题1、政治算术学派对统计学的重要贡献是( C )。
A. 将法国的古典概率论引入统计学B. 给统计学进行了命名C. 奠定了统计学的方法论基础D. 使统计学在准确化的道路上大大跨进了一步2、“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是( B)。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 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 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 该企业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文化程度4、某企业有3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300,则这是(C)A. 对300个标志求平均数B. 对3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3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D. 对300个指标求平均数5、某学生数学考试分数为89分,则“考试分数”是( B )A. 数量指标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品质标志6、统计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是( D )A. 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 统计分类与分组的设计C. 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D.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7、人口数和人口出生数( B )。
A.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 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 两者都是时点指标8、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B )A. 划分分组界限B. 选择分组标志C. 确定组数D. 确定分组形式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C )。
A.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10、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C )A. 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B. 组中值更有说服力C. 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D. 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11、调查时间的含义是指( D )A. 进行调查的时间B.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C. 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D.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1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C )A. 这些单位是先进的单位B. 这些单位是落后的单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标志总量的绝对比重较大D.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对比重较大13、随机选取若干块水田来估算全县水稻总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预测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6. 以下哪一项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 描述性统计B. 概率论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t检验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回归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A. 因变量B. 自变量C. 误差项D. 常数项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回归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因子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应用统计学D. 理论统计学答案:A, B, C, D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变异系数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B, D16. 在统计推断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A, B, C, D17. 以下哪些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模型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C, D18.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主成分分析D. 因子分析答案:A, B, C, D1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 C, D2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A. 数据清洗B. 数据转换C. 数据归一化D. 数据降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填空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A )
A.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
统计分组。
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计算
D.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2.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
元;(4)1500元以上,则第4组组中值应为( C )
A.1500元
B.1600元
C.1750元
D.2000元
3.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B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代表性也相等
D.无法判断
4.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用( C )来解释
A.中心极限定理
B.置信区间
C.小概率事件原理
D.正态分布的性质
5.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 A )
A.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随机变量
D.都不是随机变量
二.判断题
1.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错)
2.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之和为零。
(对)
3.同样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误差。
(对)
4.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只起媒介作用。
(错)
5.当相关系数r=0时,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错)
三.填空
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频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正态分布,(偏态分布),J型分布和(U型分布)
3.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4.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第一(拒真错误),第二(取伪错误)
5.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四.名词解释
1.统计学
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中位数
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
3.统计分组
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它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分别列入不同的组内。
4.抽样平均误差
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5.动态指数
它是将不同时间上的同类现象水平进行比较的结果,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和程度。
五.论述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差异。
参考答案:
要点:1.由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选取的同度量因素不同,即使运用同样的资料计算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只有两种情况例外,第一,所有个体指数都相等第二,权数的结构保持不变。
2.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差异表明它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经济分析意义,孰优孰劣并无绝对的判别标准。
3.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差别是有一定规则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依据同样资料计算的拉氏指数一般大于帕氏指数。
六. 计算题
1.某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共5000亩,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亩实测,平均亩产450公斤,标准差52公斤。
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地区平均亩产和总产量的区间。
2.根据15户居民的人均月食品支出(X )与人均月收入(Y )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元)
12311163654
44632
423
.
151622=∑=∑=∑=∑=∑t t t t t t Y X Y X Y X
(1) 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
(2) 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 3。
某地区1999年下半年各月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资料见下表:
值计算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 解:5000100
52
===N n S
(公斤)15.5)5000
1001(10052)1()(22≈-=-=
N n n S x σ 96.195
.01025.02
===-Z Z αα
粮食平均亩产的置信区间 :1045010450+≤≤-μ 即在440至460公斤之间 总产量的置信区间:50004605000440⨯≤≤⨯μN 即在2200000至2300000公斤之间 2.解:(1)1802.0151616365415423
151********)(2
222=-⨯⨯-⨯=∑-∑∑∑-∑=
∧
t t t t t t X X n Y X Y X n β
1∧
β9872.91515161802.0154232=÷⨯-÷=-=∧
X Y β 回归方程为:t t X Y 1802.09872.9+=∧
(2)-∑=∑2
2
t t
Y e 1∧β47.43446321802.04239872.9123112=⨯-⨯-=∑-∑∧
t t t Y X Y β
3438.32
1547.43222
=-=-∑=n e S t 8286.13438.32===S S
4.3821542312311)(22
2
=÷-=∑-∑=n
Y Y SST t t
8863.04
.38247
.43112=-=-
=SST SSE r 3. 解:亿元)
(3256
1950
==∑=n a a 67.18811
722100
2060192018601760180021680122
121=-+
+++++=-++++=-n a a a a b n n (万人) 下半年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272.007
.1881325===
b a
c (亿元/万人)=1727.2(元/人) 4.解:%73.1072
.20398
.21960001==∑∑=
q p q p L p
%16.1042
.20392124
0001==∑∑=
p q p q L q
%39.1072124
2281
1011==∑∑=
q p q p P p
%83.1038
.21962281
1011==∑∑=
p q p q P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