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的方法(附练习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7 新闻压缩语段-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专题07 新闻压缩语段-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典型例题
二、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对式象建筑。津
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
顶 津部建相 设连 北的 方高 经楼 济构 中成心巨和大世的界“港门口”大特字都型市征, 的象 包征 容着 与天 开
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 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 用城市;③到2021年将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 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 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 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 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 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 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 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 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 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 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2.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 部分。
第一章
压缩新闻内容
新闻压缩必备知识——新闻结构
01
标题
02
新闻的开头 第一段或者 第一句,扼 要地揭示了 新闻的核心 内容。(导 语)
03
新闻的主要 部分,是对 导语内容的 进一步扩展 和阐释。 (主体)
04
新闻发生的 社会环境或 自然环境 (背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 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0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 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 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 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 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 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 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 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 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 三连冠的选手。

高考压缩语句——新闻(题型全,方法精)

高考压缩语句——新闻(题型全,方法精)

新闻类语段压缩专题讲练【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新闻类语段的几种考查类型。

2、掌握压缩新闻类语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2、掌握新闻压缩类型及解题方法了解与新闻有关语言运用题的考查题型: A一句话新闻B拟写标题C拟写导语D新闻点评以上都是属于新闻语段的压缩题型,从它们的解题技巧来看有相似之处,那么我们今天就重点解决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回顾新闻的结构及要素新闻是就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实效性的特点。

1、新闻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2、新闻的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如:浙江科普节学术节金秋举行--------------------------------------------------标题本报杭州9月3日讯(记者肖国强)首届中国浙江科普节、中国浙江学术节将分别于9月下旬和10月举行。

届时,将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万名科技人员和百导语万群众参与数百项活动。

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办获得的消息。

省科协创办“两节”,是在新世纪发展科协事业,推进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探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协和我省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科普节将于9月20日至28日举行,主题是“科普、文明、小康”。

科普节面向大众、全省联动,开展十万农民进修农业新技术、百场万人科技报告会等500 主体余项科普活动。

学术节将于10月9日至16日举行,以“开放、合作、发展”为主题。

学术节上,将举办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及海峡两岸交流的学术会议和全省性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据悉,中国浙江科普节、中国浙江学术节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结尾三、分类解析及解题方法1、拟写新闻标题(1)方法引导: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

高考语文新闻类压缩语段技巧(最明白易懂)

高考语文新闻类压缩语段技巧(最明白易懂)
压缩语段之
新闻概写
新闻概写试题有如下类型:
• ⑴拟一句话新闻(消息); ⑵拟写标题新闻; ⑶拟写标题;
⑷拟写导语;
⑸压缩主体; ⑹拟写结尾。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报道。 ——陆定一 •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公报新 闻、评述新闻等。 •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以及 语言的叙述性和简洁性。 •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
• 一句话新闻类 • 练一练
核按钮P36第4点(2010-天津卷)
• 对象: 津门津塔 • 事件: 建成并投入使用 • 时间: 2010年内
参考答案: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 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核按钮》 P37
• • • • • •
第1点
时:2002年11月5日 地:以色列 人:以色列总理沙龙 事:解散会议,提前进行大选 因:沙龙政府倒台缘于党派纷争 果:损害以色列国家利益
• 人物对象:北京公安 • 事 件:缉拿211名逃犯 • 时 间:7月1日至8月2日(亦即7月份) • 原 因(手段):网上作战,分级督捕
• 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捕 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练一练
在日前举行的“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馆长 工作研讨会”上,全省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 长共同签署了通借通阅与文献传递的协议。 根据协议,自明年元月1日起,湖北省数十万 高校学生将可以凭借“学生证”到省内任何 高校图书馆借阅书刊资料,还可以通过所在 院校图书馆向其他馆发出文献查询、外借图 书和文献的请求,而被请求馆有义务向发出 馆以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所需文献。 参考答案:湖北高校图书馆自明年元月1日起 将实行通借通阅及文献传递
今年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 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 出来,强烈的飓风又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 成了至少79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 在受灾地区,建筑物、电线杆和通讯设施被 一扫而光,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据统计, 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 烈飓风。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 在加强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 风的形成,加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阶训练 专题31 压缩语段(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阶训练 专题31 压缩语段(含答案)

考点08压缩语段【考点详解】压缩语段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一般有:新闻语段的压缩;概括语段内容;提取关键词;给事物下定义等。

(一)新闻语段的压缩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新闻点评等。

要准确地压缩新闻语段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

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结果怎样。

1.拟新闻标题对新闻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2.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新闻语段内容,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新闻语段中最主要、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3.新闻点评新闻点评注意事项:①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

②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

③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二)概括语段要点1.说明类语段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2.议论性语段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

3.描写类语段对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

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高考语言运用基础知识精讲与强化训练: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言运用基础知识精讲与强化训练: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言运用基础知识精讲与强化训练: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附答案解析)【知识精讲】一、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就是将一句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进行概括。

这类试题常常选自新近媒体上的文段,一般和社会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新闻类压缩新闻压缩型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考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1.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

【答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可以主要关注导语部分。

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第二步:选择句式,组合信息。

首先应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还要注意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应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况下可以是复句,不能是句群。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第三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

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提供的新闻材料。

2.概括消息要点消息要点和一句话新闻的不同点:一般来说,消息要点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点要多些。

【答题思路】步骤一:弄清区间明方向。

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只有部分内容与题干有关,这就需要谨慎界定答题区间,剔除无关内容。

步骤二:切分层次抓主体。

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

步骤三:保留要点组信息。

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

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

3.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高考语文复习: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复习:压缩语段

►针对训练 9.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人民日报》西安 2019 年 5 月 7 日电 (记者 张丹华)陕西 省政府 7 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 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 万老区人民从此 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实际上,孤雌生殖的现象在动物中并不罕见,例如在爬行类 的蜥蜴、两栖类的蛙,以及多种鱼类中均存在。然而,对于高等 哺乳动物来说,无论是孤雌生殖还是孤雄生殖都不存在。科学家 们人工构建出的孤雌或孤雄胚胎均在发育早期死亡。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马普所的 Davor Solter 和剑桥的 Azim Surani 等通过 核移植实验证明,只有同时具备双亲染色体的老鼠胚胎才能存 活,这表明父源和母源基因组对于胚胎发育的贡献存在不对称 性。
延安贫困县全部“摘帽”奔小康
3.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 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 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标准新 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 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 体事件的简要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13.下(面陶是渊朱明光潜 是《)诗最论近》人中的 情一的段隐文士字与。请 忠用臣一。句话概括
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 15 个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
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 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 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 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 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 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高考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方法指导与训练

高考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方法指导与训练

高考压缩语段题型方法指导与训练一、方法指导压缩语段要注意五个方面1.抓住关键信息。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

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

2.删除无用信息。

在压缩语段时,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比如重复信息、无关紧要的信息等。

3.提取关键词句。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

先提取再概括,提取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词,取其精髓。

4.合并成句。

语段中有些相同的词语或相近的内容,可逐一合并,压缩成简洁明了的一句话,避免重复。

语序要合理,语句读起来要通顺。

5.符合字数要求。

压缩语段,使之能符合字数要求。

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千万不可超过规定的字数。

最后拟出的答案,要有极强的概括性。

二、题型解说题型一新闻性语段压缩新闻的主要信息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局)和体现的意义等方面。

把握新闻的主要信息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分析新闻内容,把握新闻表述的要点。

切分新闻内容,依照具体的表述对象确定新闻的各个要素。

第二步,对相关要点进行筛选和概括。

比如时效性较差的新闻可以舍掉时间,客观叙述事件的新闻可以舍去意义,然后通过筛选关键词语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

试题类型一般为概括新闻消息、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导语等,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下:【例1】概括新闻消息(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新闻类压缩语段解题方法

新闻类压缩语段解题方法

压缩语段大致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关注句号,语段之内,句与句比 较,筛出把握重要的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作词语间的比较,聚 焦、把握重要的词语信息; ③以要点完备为前提,连缀要点成 符合题目要求的连贯答案。
新闻 要素
题型
何 时
何 地
何 人
何 事
何 因
何 注意 果 事项
拟一句 话新闻 ■ ■ ■ ■ ■
1、拟标题 (然后见例二、练习2) (1)陈水扁【人】绝食5天【事】, 为 避免身体恶化【因】被强制送医【果】 (不超过20字) (2)陈水扁【人】绝食5天【事】被送 医【果】(不超过10字) 2、拟一句话新闻 (1)11月16日【时】陈水扁【人】在看 守所【地】绝食进入第5天【事】,为避 免身体恶化【因】被强制送医【果】。 (不超过30字) (2)陈水扁【人】绝食5天【事】 ,被 强制送医【果】 。 (不超过15字)
一、拟一句话新闻(√) 二、拟写新闻标题(√) 三、拟写新闻导语(√) 四、概括新闻要点
拟写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 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概述出来。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要齐全,要把 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 头一段中加以表述,以便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 个新闻的总印象。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一句话新闻 (标题新闻),
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 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
拟写要求
1答题要点是:6要素(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 2结构上一般常用主谓句,不一定是单句,短复 句亦可。
3基本格式是:何人(物)在何时何地干了什么 事,结果如何(怎样)。
字数 ■ 限制
拟写 新闻导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的方法
(附练习与参考答案)
“压缩语段”,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

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
(1)新闻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
(2)概括内容型压缩;
(3)提取关键词;
(4)下定义。

2020新高考山东、海南卷及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都考查了此考点;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海南卷及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也都考查了此考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新闻类压缩主要包括拟写新闻标题、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以及概括新闻消息等。

新闻类语段压缩考如何得高分。

我觉得不妨做如下考虑:认识新闻结构,死盯新闻导语,按照字数限制,留住主要信息,整合完整答案,表达简洁流畅。

下面介绍中学生必备的新闻知识:
(1)新闻: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2)新闻的标题:
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3)新闻的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新闻的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5)新闻的背景: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新闻的结构:
为“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倒三角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上面重要,下面次要。

导语在前面,最重要。

新闻背景在后面,相对导语,是次要内容。

导语部分在倒金字塔的顶端,是新闻的最重要内容,包含许多关键信息。

压缩时这一部分内容必须要慎重对待,有很多内容可以大胆照录。

照录时,抓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关键要素。

(导语就是送分给我们,不要傻傻的不要哦。


三步拆解概括压缩题
近年来,语段压缩题在高考试题中频现,考查方式相对稳定,语料内容基本上均为新闻语段,变化较少。

研读题干,明确考查方向,明确关系,确立层级,提升获取、分析、整合和表达的能力是破解语段压缩题的关键。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的第21题均为新闻报道类语段压缩题,全国I 卷内容为“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举行,全国Ⅱ卷内容为国家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部署安排,全国Ⅲ卷内容为央企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

与2019年高考试题相比,语料类型大致不变,分值也基本稳定,难度并不大。

但是,想要得高分并非易事,考生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料上,而忽略了题干提出的信息,要想答好此类题,需要认真研读题干要求。

1、研读题干要求,明确标准,有的放矢
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第21题题干为例: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探究,比如“保留关键信息”,对一则新闻报道而言,导语毫无悬念应该算作是关键信息,而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常常具体而琐碎,主体中的信息该如何取舍呢?大体上说,一则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应该一
个句号就是一个小的分层,提取每句话中的主干或者关键词,就筛选出了一个独立的信息。

再如“句子简洁流畅”,这个要求在评分标准中常常占1-2分,但常被考生忽略,因为它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

什么样的语言才算“简洁”“流畅”呢?简单来说,句子以单句为主,主干清晰,没有过多的修饰性成分,每个句子突出一个重点,这样的表达算得上简洁;几个句子主语基本一致,句子组成的段落层次分明,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没有生造词,这样的表达算流畅。

2、分析语料内容,明确关系,确立层级
在筛选信息时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新闻语段的第一句话就一定是导语。

导语具有概括性强、语言简洁、信息量大的特点,在筛选时要细心区别。

同时,每个信息的层级不一样,有的信息与导语信息直接相关,有的信息只是补充相关的内容,最后整合的时候要区别对待。

2020年高考全国I卷的语料中,新闻导语非常清晰:“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这就是一则新闻中最为关键的信息,可直接用。

主体部分有三句话,第一句话为启动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可以独立成句;第二句话具体介绍探测任务的名称,第三句话介绍该名称的来源和任务标识的意义。

我们能看出这几个信息的层级:第一句话的信息和导语息息相关,第二、三句话是补充的内容,可作为修饰性成分和第一句话相结合。

3、组织答案语言,方法落地,精准表达
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不要一味照抄,先在草稿纸上梳理一下表达的层次,明确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重点信息做主干,补充信息做枝叶,这个环节能降低考生们的失分率。

压缩后的语段如下: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仪式上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着“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

【实战演练】
一、(2020·全国卷Ⅰ卷)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导语)。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
行。

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二、(2020·全国卷Ⅱ卷)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5分)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导语)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

《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答案:①2020年6月1日,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③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④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2020·全国卷Ⅲ)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5分)
(导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

语)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

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

答案: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

四、(2020新高考海南卷)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5分)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导语)《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

《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

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

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

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③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