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活动图设计(参考解答)复习过程
化学流程图习题复习专题教案

化学流程图习题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流程图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习化学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 讲解化学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3. 练习化学流程图的解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流程图的定义和作用;
- 提醒学生化学流程图的基本要素包括起始物质、反应条件、反应物、产物等。
2. 讲解化学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 介绍如何根据实验步骤和反应条件绘制化学流程图;
- 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化学流程图,并解释每一步的含义。
3. 练习化学流程图的解题技巧
- 提供一些化学流程图的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相应的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步骤的意义,理解各个物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
-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检查他们对化学流程图的掌握情况;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化学流程图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更多的化学流程图习题进行练习;
-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流程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以上是本次化学流程图习题复习专题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流程图的解题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正确处理实验废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相关知识,准备进行实验。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
3.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4. 参考资料: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具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环境整洁、安全。
2. 课堂:教室环境舒适,教学设施齐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5活动图

实验五活动图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动态建模的概念和内容。
2.熟悉活动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绘制活动图方法。
二、实验器材
1. 计算机一台;
2. 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根据图书馆管理需求分析、用例图、类图等,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完成系统活动图。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
以“删除读者信息”用例为例,说明绘制活动图的步骤。
1.管理员在录入界面,输入待删除的读者名;
2.“业务逻辑”组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待删除的读者名;
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1),如果存在则继续;
4.“业务逻辑”组件判断“待删除的读者”是否可以删除;
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8),如果可以则继续;
6.在数据库中,删除相关信息;
7.显示删除成功信息;
8.结束。
以此为例,完成以下活动图:
1)借阅者的活动图
2)图书管理员的活动图
3)系统管理员的活动图
五、实验小结。
专题5 实验图表分析题专题复习-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2)为研究叶绿体的完整性与光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制 备了4种结构完整性不同的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实验,用Fecy或DCIP替 代NADP+为电子受体,以相对放氧量表示光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叶绿体A: 叶绿体B:双层膜 叶绿体C:双层膜 叶绿体D:所有膜结
CO2释放 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3%~25%时,分别进行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B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CO2
“科学 探究能力”主要指对未知问题的研 究 ,是在这个前提下的“确认变量、做 出假 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 、处理和解 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图表 分析是依据试题要求,通过阅读和分析实验数 据、图表和生理过程模式图,按图表和图像信 息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和本质,转化为文字信 息,推导研究结论的能力,体现科学探究素养。
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5/6 ___________F_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占比为4/16 ×3/4=12/64, 其中纯合子占比2/12,杂合子为1-2/12
【巩固练习1】(2021 ·浙江省6月 ·T25)BA 对苹果丛状苗生根
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 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
A.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五年级学生整理和复第五单元的科学实验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整理和复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概述:对第五单元中进行的实验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2.实验步骤:逐步介绍每个实验的步骤和要点,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
3.实验原理: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解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4.实验结果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次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入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实践:提供实验材料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他们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实验结果,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总结归纳: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梳理实验过程和理解实验原理。
5.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察和思考,通过互动讨论来深化他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1.引入:使用一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实验和故事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猜测能力。
2.实验概述:回顾第五单元中进行的实验,简要介绍每个实验的目的和大致步骤。
3.实验步骤:逐个介绍每个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可以使用图示或实物演示辅助说明。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
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规范。
4.实验原理:用简明的语言和例子解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5.实验结果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帮助他们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变化。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 1(教材实验)(第 1 课)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资料:玻璃小药瓶、插有细管的瓶塞、红(蓝)墨水、酱油或醋、热水、冷水、烧杯实验过程:1.把小药瓶中加满红墨水,盖上瓶塞放入热水中。
发现液面上涨。
2.再把小药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液面降落。
3.用酱油或醋再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防备被热水烫伤实验 2(拓展制作)(第 1 课)制作名称:自制温度计制作资料:教参 16页自制温度计【制作资料】找一个盛过青霉素的小瓶,准备一支用完了的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
【制作方法】1.把针管笔尖从橡皮瓶盖下部穿向上部(可用铁圆规脚先打一个小孔,但要保证笔芯与瓶盖密合),套上密封塑料帽。
2.把茶水倒一些到小瓶内盛满,滴一滴红墨水或蓝墨水将水染色。
3.盖上插有笔芯的橡皮瓶盖,并盖紧,以保证密封性,注意不要弄湿桌面。
自制温度计就这样做成了。
4.而后,将小瓶先放入预制温度的热水里,后放入预制温度的冷水里,察看到的水柱变化范围,划上相应刻度,依据两次温度差值均分标志范围的刻度,这样一个简单丈量温度的温度计就制作成功了。
实验 3(教材实验)(第 2 课)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资料】锥形瓶、大烧杯、吝啬球、开水、冷水【实验操作】1.把吝啬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
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
察看气球有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拿出,放入装冷水的烧杯,察看气球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本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直立起来。
把锥形瓶从烧杯中拿出后,放入装冷水的烧杯,气球又快速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注意事项 ]1.气球准备用过的。
2.锥形瓶与气球的连结处不可以漏气。
为使现象显然,可早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3.锥形瓶可用张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余薄壁玻璃瓶取代。
【增补方法】方法一:变脸奶盒:密封的瘪了的奶盒放入热水胀起来,放入冷水又瘪了。
五年级下册 科学 连线 画图 解答 实验设计(答案)

科学五下期末复习三图形1、请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塑料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铁块在水中塑料块在水中2、观察右图中的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它是根据物体的什么性质制成的?(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现在温度计上的读数是多少?(3)这支温度计适合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3. 将下列观点与相应的理论用线连接起来地球是球体地球在运动太阳静止不动地心说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静止不动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周太阳是宇宙日心说所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4. 将下图中的夜晚部分用阴影表示,并说说北半球是什么季节?太阳光科学五下期末复习四简答基础题1.冬天天气很冷,我们多穿些衣服就不觉得冷了。
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衣服是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能好,能减缓人体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因此,我们多穿衣服就不觉得冷了。
2.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轮船在水中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钢铁造的轮船体积很大,排开水量很大(它排开的水量远远大于自身的重量)。
当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它的重力时,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船和货物的重量小于同体积水的重量)。
3.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分析它在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 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在清水中是沉的。
马铃薯比同体积盐水轻,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能在盐水中上浮。
4、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4分)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Array和食用油的轻重5.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不会同时敲响。
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而且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
所以不同国家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面国家先敲响新年的钟声。
6.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因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用电茶壶烧水时,如果水装得太满,水受热后体积胀大会溢出来,造成漏电等危险事故。
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教材十大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操作: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至室温②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3)实验现象:实验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时,不再上升。
(4)实验结论及拓展①以上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②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瓶内剩余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5)误差分析①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②实验过程中,燃烧匙伸入过慢,会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现象:如图1,通电后,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气体和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长颈漏斗内液面填“上升”“下降”“不变”)(3)气体检验:如图1正极(b管): ,观察到 ,说明是 ;负极(a管): ,观察到 ,说明是 ;(4)实验结论:从宏观(组成)上分析: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5)结论拓展:该实验证明了可分, 不可分。
(6)误差分析: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发现a、b 两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
(7)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可以实验三: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药品选择:实验所选药品必须。
(2)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CuSO₄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天平,红磷燃烧产生 ,气球天平,铁钉表面覆盖一层_色固体,溶液由_色变为色实验结论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实验反思:请对下列化学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的现象做出解释: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烧杯中混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活动图设计(参考解答)
实验五活动图设计
三、实验要求:
1.在“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中,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处理注册申请或者审核课件。
在处理注册申请后,需要发送邮件通知用户处理结果;在审核完课件后,需要更新页面信息以保证用户能看到最新的课件,同时系统更新页面。
当完成这些工作后,系统管理员退出系统,系统则注销系统管理员账号。
请画出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活动图。
2.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管理员处理还书的过程如下:图书管理扫描图书,系统显示图书的详细信息,若图书已经过期,则要求借阅还清欠款才能还书,借阅者缴纳罚款后,更新书目信息和借阅者信息。
请画出还书过程的活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