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大 学 为 了实 现 “ 才 培 养 、 识 生 产 、 会 服 人 知 社 务” 三大 功 能 , 要 进 行 一 种 专 业 目的 的学 科 群 建 需
Hale Waihona Puke 度讲 , 专业也是实现知识领域专门化的一种方式 , 是 知识、 学科 及 学科群 的一种组 织形式 , 既是具 有 一定 共 性和 内在联 系 的学科 群 的集 合体 。
究 的热点 内容之 一 。
1 专 业 学 科 群
高 等学校 的专 业 是 一 种 传承 知 识 、 培养 人 才 的 组 织方式 , 要指学 术 和人才 培养 的人 为分类 , 着 主 起
目录性 的指 导作用 , 规定 着师 生探索 的方 向和范 围 , 也起 着 范型 的 作用 , 人 才 培 养 的范 式 。从 知 识 角 是
doA r utr U i ri ,adS hw an wp t r r h n i n na si csma r uligi o ee n nvr t s a gi l e nvs t n Oso e at f ee vr metl ce e j i n cl gs duie ie. c u e y e ot n o n ob d n l a s i Ke o d :n i n na sine ;sbet ru ; jo;cr clm s m yw r se v o metl cecs ujc g p ma r ur uu s t r o i ye
第3 5卷第 1期
21 00年 1 月
ENⅦ
环境科学与管理
t oNM 匮NTAL CⅡc S NCE AND M NAGEM匝l T N
Vo. 5 1 3 N仉 1
J n 01 a .2 0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2.教学团队建设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构成、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教学能力等方面。
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4.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方面。
2.科研团队建设指标:包括团队规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方面。
3.科研经费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充足性、使用情况等方面。
4.科研机构建设指标: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训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质量、合作机构等方面。
2.实践教育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3.社会服务活动指标: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合作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
4.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四、管理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等方面。
2.质量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方面。
3.资金管理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信息化水平、数据管理等方面。
以上是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课程建设评审参考指标(适用于专业课)

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
2
总分
注:总分110分,其中课程团队10分,校级重点及以上课程将对课程团队进行评价,“一师一精品”无此项标准。
附件1-1
课程建设评审参考指标(适用于专业课)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描述
分数
得分
备注
课程设计
(35%)
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
资源援引主讲教材内容不得高于50%
10
课程项目化
完成单元项目化改造
部分章节
课程大纲、授课计划以项目化形式组织,实施项目化的课程内容有相应的教案、讲义、课件、参考文献、习题及其答案
每章或每个项目不少于一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以教学笔记形式记录在课程平台上。
要求:教学得失的阐述真实、明确、具体;产生原因的分析清晰、准确、可信;努力方向和措施确切、有效、可行
5
技术与
规范
(5%)
技术与规范
大纲和教案符合规范
大纲参照《四川工商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指导性意见》
1
课程资源按要求组建
符合《四川工商学院MOOC、微课、微视频制作基本规范》
10
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记录学习心得(每生≥1篇)
学习心得在课程平台的课程学习笔记中完成
5
专家评价
专家对该课程教师和课程的评分
评分在课程平台完成,专家评分结课前教师不可见
10
同行评价
同专业教师对该课程教师和课程的评分
评分在课程平台完成,教师评分结课前教师不可见
10
教学反思
(5%)
教学反思
≥章数或项目数*1
1
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指标

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指标引言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和课程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评估一流课程,学校可以了解课程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的指标和要求。
评估指标以下是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的主要指标:1. 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应明确目标和内容,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和综合发展的要求。
同时,课程内容应体现学科前沿和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感和实践性。
2. 教学方法和资源:课程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同时,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电子资源等应保障学生接触最新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发展。
3. 评估和反馈:课程评估应全面、客观、公正,包括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学生应获得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其研究动力和提高研究效果。
4. 师资力量和师生互动:课程应有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5. 创新与发展:课程应具有创新性,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创新。
同时,课程应与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具有持续发展和适应性。
评估要求为了评估学校级一流课程,以下是评估的要求:1. 高校教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确定评估指标和评估周期。
2. 评估过程应采取定期抽样、现场观察、学生问卷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法,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和学生,并进行整改和优化。
4. 学校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教育质量和课程水平。
结论学校级一流课程评估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课程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一流课程的指标和要求,学校可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同时,评估结果也是学校改进措施的依据,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概述随着各个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各企业和组织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评估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和。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评估指标的综合性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基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能够指导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估结果。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建设评估的重点,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教学过程应该包含教师教学的方法、课程内容、学生反馈等多方面内容,能够全面反映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师能力教师能力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
4. 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成果是课程建设评估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包括:1. 明确评估目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方法,以便筛选出合适的评估指标,并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统一标准和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并要求评估人员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3. 重视反馈和改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在评估结果反馈和改进方面进行重视,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改进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包括:1. 考虑课程特点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考虑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 改进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并不断改进课程建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1.混合课程设计。
根据混合教学设计单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混合教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学习单元的划分。
2)课程单元设计。
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等设计。
2.混合课程在线部分建设。
发布课程基本信息、,以“学习单元”组织“章节内容”,建设在线教学资源,设计在线教学活动。
1)课程信息。
包括课程维护、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以及课程说明和单元导学信息。
2)教学单元。
按照课程的章节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及子单元,设计每个单元的导学信息,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
3)教学资源。
基于每个单元设计教学资源,文件格式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PPT课件等。
4)教学活动。
基于每个单元设计教学活动,包括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个人资源、试题试卷库、课程作业与在线测试的布置与批改、教学播课及随堂建议。
3.混合教学实施(在线部分)。
教师完成在线资源建设与在线活动设计后关键在于推动混合教学实施。
对于混合教学实施的评估分为在线部分和课堂部分。
混合教学实施(在线部分)主要评估教师的在线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包括教师线上发布课程通知、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学生的在线提问进行解答、批改课程作业,学生线上学习时间、完成作业及测试情况、答疑讨论区的发帖回帖情况等。
4.混合教学实施(课堂部分)教师需要将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的教学安排,把握线上线下课时分配。
教学督导通过课堂观察,对混合教学的线下部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线上下线下是否有机结合、线下部分是否发挥优势等。
5.学生混合教学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估混合课程的网络学习部分、课堂学习部分的学习效果,并对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和满意度进行评价。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混合课程验收表如表2所示。
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依据

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依据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本科课程质量和效果的一套指标体系,它通常由多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以全面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这些指标通常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资源的充足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评估本科课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课程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方面。
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另外,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也是评估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的方面。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能够引领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是评估指标体系中需要综合考量的方面。
教学方法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方面也是评估本科课程的重要指标。
充足的教学资源能够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优质的师资队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总之,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而自评依据则应该结合评估指标体系,由课程负责人和教师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青岛农业大学

会计学原理实验
8 (8 )
第 2 学期
经管学院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实验
48 8 (8 )
第 3 学期 第 3 学期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市场营销学Ⅰ实验
8 (8 )
第 4 学期
通过有关产品市场营销方案的策划,进一步掌握产品开发、生产、定价、 分销、促销等营销活动理论。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开发、系统设
经管学院
企业管理学实验
8 (8 )
第 4 学期
模拟企业成立以及经营过程各个环节的人、财、物管理方法,加深对有关 理论的理解。 了解农业不同量级生产单位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为进一步分析生产中各
经管学院
农业技术经济学
48(4)
第 5 学期
个要素的贡献水平和整体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先修课程:《农业经济学》、 《线性规划》;后续课程:《农学原论》。
经管学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40(4)
第 5 学期
了解和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当前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
经管学院
题。 提高学生科学分析和合理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 《微 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农业政策学 32(4) 第 6 学期 强化农业政策理论和经济理论,掌握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运用的相关 理论和方法。先修课程:《农业经济学》;后续课程:《农村金融》。 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策,提高学 生分析解决土地经济问题的能力。先修课程:《农业经济学》。 掌握农村金融基本理论、农村金融的特征,掌握农村金融融投资方法和货 币资金在农村经济中的运动规律。先修课程:《金融学Ⅰ》。 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帮助学生学会进行会计判断,是经管类的主 干课程。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后续课程:《审计学Ⅰ》。 通过有关业务核算,加深掌握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凭证填制、账簿登记、 会计报表编制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软件基本功能模块的操 会计信息系统 24 第 4 学期 作方法和技巧,强化学生操作会计软件的专业技能。先修课程:《会计学 原理》、《财务会计学Ⅰ》。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 32(32) 第 4 学期 让学生锻炼提高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系统地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掌握农 农村财务管理 40 第 5 学期 村财务活动中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方法,提高村级财 务的决策能力。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 农村财务管理实验 8 (8 ) 第 5 学期 通过有关业务核算,加深掌握农村财务活动中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 润分配管理等方法,提高村级财务的决策能力。 帮助学生在高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从哲学和 农学原论 专业拓 展课程 (选修) 畜牧学概论 32 第 5 学期 32 第 5 学期 思想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技术和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和思索 “农”的问题。 先修课程:《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使学生了解动物饲养原理、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 育种的基本方法、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常见的繁殖障碍等方面的基 本知识。为学生在农牧及食品加工贸易等相关领域指导畜牧生产,搞好经 营管理打下基础。 农业、农业经济 认知拓展 动科学院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农村经济核算管 理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课程评(审)估指标体系
1 / 8
2 / 8
3 / 8
4 / 8
5 / 8
6 / 8
7 / 8
青岛农业大学课程评(审)估指标体系说明:
.课程的立项和验收使用同一指标体系。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估方案用百分制记分。
.评审得分计算:∑,,其中为评分等级系数,、、、的系数分别为、、、,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在评价标准中,只给出级和级标准,介于级、级之间即为级,低于级标准即为级。
没有实验课的课程该指标按级核算。
.课程立项评审时, 分以上者为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分者为立项建设优秀课程,分之间为立项建设重点课程。
课程验收时, 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及重点课程的总分值需分别达到分、分及分以上。
8 / 8。